杰出的企业家总是能够明察秋毫,他们总是能够从纷繁芜杂的政治形势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判断,看准方向,在别人还没有行动之前就提前做好决策。这样,当别人刚刚开始行动时,杰出的企业家早已经把自己企业的钱袋装得鼓鼓的了。
政治和经济就像孪生姊妹一样联系紧密,政治嗅觉灵敏的人其经济眼光也是独到的,能把握政治经济先机的人必成赢家。
政府对经济的发展有强大的指引作用,它可以给一个地区优惠政策,使这个地区迅速发展起来,也可以给一个行业优惠政策,使这个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当然,它也有权力制定出政策抑制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的发展。在政府制定出优惠政策之前,就率先把资本投入到政府计划发展的地区或行业,往往能够使一些人一夜成名,从不名一文的寻常人变为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而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要看企业家的眼光了。
曾写出“总裁的检讨”一书的原百龙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孙寅贵,虽然近年来淡出江湖,但当年也是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战略眼光的人。当“一代壶王”孙寅贵和百龙矿泉壶如日中天时,产品在各大城市迅速旺销,“火”得不能再“火”。而就在这时,“不安分”的孙寅贵开始考虑向其他领域投资了。他苦苦寻找着投资机会,就在青岛,他发现了这个机会。
青岛是一个有着良好投资环境的城市,它有一个黄岛经济开发区。为了使黄岛经济开发区能够很快地发展起来,山东省及青岛市已经投入了40多亿元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但是,在那个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愿意来黄岛经济开发区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所以黄岛的地价也就一直没有能升上去。
孙寅贵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四处打听,探询缘故。后来,他打听到了客商们不愿意到黄岛投资办企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交通不方便。从青岛到黄岛中间隔了几公里的海面,每次轮渡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如果碰上大雾天气就可能连续四五天不能通航。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都不愿意在一个交通不便的地区投资。因此,许多原来对黄岛有兴趣的客商纷纷退步抽身,不想在那里投资了。
孙寅贵得知这种情况,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他想到的是,如果青岛政府已经在黄岛投下了40多亿元的资金,就决不会对此撒手不管,早晚会采取一些对投资有利的措施的。
根据这样的判断,在1992年初,孙寅贵毫不迟疑地拿出200万元资金买下了3.3公顷土地的使用权。
就在这时,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精神已经得到传达,各地政府纷纷做出大力推进改革的行动。青岛市委书记也宣布,要将处在闹市区的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拍卖给企业,建成商业中心,以促进青岛经济的发展。
看到这一系列现象,孙寅贵心中暗喜,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步子迈小了。亡羊补牢,永不为迟。他赶紧与青岛市有关部门谈判,又签下了购地6.6公顷的协议。
敏锐的嗅觉可以想他人之所未想,见他人之所未见,行他人之所未行,这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一大秘诀。正是凭借这一条,人们才可以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
孙寅贵好像能掐会算一样,就在他签下了购地6.6公顷协议后不到一个星期,《青岛日报》就报道:青岛市决定修建由市区到黄岛的海底隧道。这一消息传出后,黄岛经济开发区变成了一个经济热点,它的地价一升再升。而孙寅贵因为早就签订了协议,他按着当初很低的地价用500万元购买了6.6公顷的土地使用权。
就在孙寅贵在青岛市政府办理购买手续时,有一位商人表示愿意用2000万元的高价把孙寅贵6.6公顷的土地买下来。而孙寅贵却回答说:“对不起,你就是出3000万元的大价,我也不会卖的。”
人们不禁惊愕,这个孙寅贵也太不知足了吧,500万元的东西一转手就净赚2500万,这时不卖为了哪端呢?此时不卖又更待何时呢?
然而企业家毕竟是企业家,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打动。因为他们要成就大事,并不是只追求衣食无忧。
这时候孙寅贵不卖那块土地,是因为他又捕捉到了一个政治信息,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邀请了韩国外相,在近日即将来中国访问。孙寅贵非常关心这件事,因为他猜测,韩国外相访华,两国关系很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可能建立外交关系。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地理位置上与山东半岛最接近,而青岛又在山东半岛的最佳位置上。正因为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才限制了韩国人在山东的投资。如果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青岛就必然会成为韩国商人最先要在中国抢占的滩头阵地。
又是正如孙寅贵所料,韩国外相来了北京,没两天就谈妥了建交问题,签订了建交公报,而且卢泰愚总统不久后也将访华。
消息传出后,黄岛的地价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一涨再涨。孙寅贵那块花了500万元买来的土地,现在至少升值为6000万元了。
读者朋友,如果你还在为没有好的机遇而烦恼,不妨关心一下政治经济情况,看看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怎样发展,也许从中你可以找到对你成功有价值的东西。
逆向思维的险棋制胜
人们已经习惯了正常的思维方式,即使没有什么成效仍很难改变。这时候,逆向思维能给人以新的思路,逆向而往,走一着险棋往往可以带来与众不同的胜局。
为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利来”的创造者曾宪梓在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采用了逆向思维的办法。一着险棋自立领带大王,从此走向了辉煌。
1974年,世界经济整个处于迅速衰退的态势,无情的黑色旋风吹过全球。香港,这个世界的贸易、金融中心之一自然不能幸免。股票行情剧跌,许多企业倒闭,无数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而商品积压,多少商家打出“大拍卖”、“大削价”、“跳楼价”的招牌来吸引并不热心的顾客。幸存的企业都在苦海中拼命挣扎。
“金利来”自然也躲不过这场风暴。销售出现下降,产量也自然降了下来,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金利来”领带的降价似乎已不可避免。
曾宪梓在苦苦思索着。
在销售不畅的时候,降价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应付措施,价格的降低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但是,要是“金利来”降价,那么它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呢?这将使“金利来”领带以“削价品”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名牌”将会沦为处理品,多年来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华贵、高级、唯我独尊的形象就会被毁于一旦,名牌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毁坏容易,而再让它站立起来可就难上加难了。曾宪梓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自毁名牌,宁肯让销量减少也要保住名牌。可是,要是不降价,“金利来”也将会陷入极大的风险之中,如果出现滞销、停产,那可就全完了。
曾宪梓在沉思着……
曾宪梓最后的决定出来了:“提价!”
一言甫出,众人大惊!如果说不降价大家还能理解的话,那么不但不降反而提价的做法可就是逆潮流而上,匪夷所思了。这无疑是一场赌注,拿“金利来”的性命作抵押的赌注,但历经考验的曾宪梓是赌定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曾宪梓的正确。当领带业其他厂家忙于进行降价大战的时候,“金利来”的提价战略引起了一阵轰动。昂起的价格,像昂起的头颅,傲视着同业群侪。这更提高了“金利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身份高了,自然会吸引众多顾客来购买。这样一来,销售量并未见比以前下降。与那些纷纷降价的领带相比,“金利来”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反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在处于一片低迷的领带市场上,“金利来”的光彩格外夺目。当世界经济复苏姗姗到来的时候,“金利来”的光彩就更非昔日所比了、也非他人所比了。
在我们今天的许多商店里,也常常发生标价低时没人购买,标价高时却买者踊跃的场面。这与曾宪梓的做法其实是同样道理。
通过逆向思维走出的一步险棋,却正是制胜的关键一着。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成功经验同样如此,也是采取了逆向思维的办法。它走出的险棋是:在巴黎举办汽车赛。
20世纪最后二十年,日美花车大量倾入西欧,几乎把欧洲的汽车业挤到了灭亡的边缘。以“车到山前必向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为首的丰田汽车公司,不仅把他们的路延伸到了华盛顿,甚至扩展到了底特律(美国汽车制造业中心)。丰田汽车以其优质低价而风靡全球。这一次车赛很明显,如果奔驰失败,那就很难想像会有人愿意花买两辆丰田车的价钱去买一辆笨手笨脚的奔驰车了——尽管奔驰车的质量无与伦比,尽管奔驰车耐用舒适豪华,这一次一旦失败,奔驰车将毫无疑问地被挤出强者的行列。
5月的巴黎气候宜人,第18届世界汽车大赛就在这里举行。赛场上,依次排列着十几辆世界级品牌的高级汽车,奔驰车以其豪华的造型位居其列。比赛开始了,奔驰公司的总裁埃沙德·路透一眼不眨地盯着大幅屏幕,注视着一路烟尘而去的小汽车。
毕竟都是世界名牌,无论是日本的丰田、本田,还是美国的雪佛莱、野马,谁也没有占到丝毫优势。奔驰车夹在日美汽车中间,速度上竟丝毫不逊色。然而它也仅能与之并驾齐驱,看不出有什么优势。
路透的心简直提到嗓子眼了,周围的几个助手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一起注视着赛场上奔驰的命运。赛程过半的时候,路透轻轻吁了一口气,因为奔驰已显现出了一点微弱的优势。很快,各型汽车都将车速提到最高的限度,开始了最后冲刺……
随着一阵欢呼,路透终于揉了揉眼睛,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奔驰车赢了,超过了它所有的竞争对手。这一胜利,不仅保住了欧洲汽车工业的一席之地,而且更加稳固了奔驰汽车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
其实早在十年之前乃至更久以前,奔驰汽车就已以其雄厚的实力而雄踞于世界汽车制造业前列:世界上最早的一辆汽车就叫奔驰,而奔驰公司的创始人卡尔·本茨和哥特里普·戴姆勒正是汽车的缔造者。只是到了埃沙德·路透的时候,这个满怀雄心壮志的德国人,决定要采取另一种竞争方式来稳固奔驰的地位。
“奔驰车将以两倍于人的价格出售”,这话说起来就像唱山歌一样动听,做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路透似乎早已下定了决心,他知道如果不设法提高奔驰车的质量,在以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势必适应不了风云变幻的市场变化,靠老牌子吃饭是支持不了多久的,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来为奔驰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为了激励全体员工来共同实现新的目标,路透感觉到有必要亲自到车间和试验场去身体力行一番。他当然知道这逆道而行的一步如果成功将给奔驰公司带来多么高的荣誉,但他更清楚这一步一旦失足会有多么大的损失。他必须鼓起所有的士气走好这一步险棋。
路透和他所率领的公司是永远都不愿充当像恐龙那样不适应变化的角色的。在奔驰600型高级轿车问世之前,路透便对他的技术专家们说:“我最近想出了一则很优秀的汽车广告,当然是为咱们奔驰想的。这则广告是:‘当这种奔驰轿车行驶的时候,最大的噪音来自于车内的电子钟。’我准备把这种奔驰车定价为17万马克。”专家们当然明白总裁的意思,却仍不免大吃一惊:17万马克,买普通轿车要买好多辆!
也许是总裁的表现感动了那帮专家,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以惊人的速度把成功的新型优质奔驰轿车——梅塞德斯450SEL6.9献给了埃沙德·路透。路透从病床上爬起来后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宣布将奔驰轿车的价格提高一倍。这个命令不仅让整个西德震惊,更是让全世界的汽车工业惊惶不已。
路透的愿望还是很快变成了现实,闻名世界的高级豪华型小轿车奔驰500问世了,它成了奔驰轿车家族中最高级的车型,其内部的豪华装饰,外部的美观造型,无与伦比的质量都莫不令人叹为观止。很快,各国的政府首脑、王公贵族以及知名人士都竞相挑选奔驰600作为自己的交通工具,因为,拥有奔驰,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
现在,奔驰汽车公司已是德国汽车制造业最大的垄断组织,也是世界商用汽车的最大跨国制造企业之一,奔驰汽车以优质高价著称于世历时百年而不衰。
当其他企业大多从降低成本、降低自己商品的价格来达到增强竞争能力的目的时,而奔驰公司则逆其道而大行其功,这不能不算是给很多人某种启示:当很多人在往同一条路上挤的时候,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另谋逆路而取之,也许会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只不过你看起来是要轻松得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