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100000008

第8章 倒过来想(1)

一、什么是倒过来想

——从“司马光砸缸”谈起

司马光砸缸,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著名故事。这个故事是说,童年时代的司马光,有一次和一些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其中有一个调皮的小孩爬到一个装满了水的大水缸上去玩,一不留神,人掉进了水缸里。水缸很高,掉进去的小孩怎么也爬不出来,只得在水缸里大哭大叫。水缸外面的小孩个头矮,力气小,谁都不可能把掉进水缸的小孩拉出来。这时,孩子们有的吓得跑掉了,有的急得团团转。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拣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缸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顿时倾泻而出,被淹的小孩也就得救了。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司马光砸缸救同伴的故事津津乐道,无不赞叹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小小年纪的司马光是怎样想出“砸缸”这一绝妙主意来的呢?

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一般遇到如何从水缸里救人这样的事,都只会从“如何设法让人离开水”这个方向去想,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从水里救人嘛,自然要设法让人离开水。这样想,是顺乎常情常理的想法,是顺着想。

司马光当时肯定也这样想过。但他所处的具体情景让他很快就意识到,在那样的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这样的想法已行不通。小伙伴们不可能把水缸中的小孩拉出来,旁边又没有成年人。司马光这时所表现出来的极其罕见、令人惊异的聪明在于,他情急生智地瞬息间便掉转了思考的方向,想到了“如何设法让水离开人”。“人离开水”和“水离开人”,殊途同归,效果一样。当司马光头脑中有了“设法让水离开人”这样的思路以后,想到用石块砸水缸的具体做法也就不难了。司马光砸缸缸救同伴这件事上,不自觉地,然而却是十分出色地运用了倒过来想的创新思考方法。这正是这一一故事得以长期广泛流传,博得人们一敛称道的原因。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有数不清的聪明人和聪明事,如果我们除了赞叹之外,都能力求将他们的“过人的聪明”从思考方法的层次上加以挖掘、学习和借鉴,那对我们的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将是十分有益的。

人们想问题,一般都是顺着想,也就是或者按照某种大家都认同的常情、常理、常规去想;或者遵循事物的某种客观顺序去想,比如从前到后,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等等。按顺着想的思路思考问题,容易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思考的效率会比较高;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也会比较容易互想理解、沟通。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运用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思考方法。

倒过来想指的是将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去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或者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这样就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看法,产生新的设想。

倒过来想,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逆向思维或反向思维。这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思考方法,它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显著的创新作用。可以这么看:无论你思考的是哪个方面的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去思考,大家都懂,大家都会,因此也就早有很多人都那样想过了。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重复别人的思路,不满足于只是停留在别人已经达到的高度,而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那就常常都有必要在按照常规思路作了一定思考之后,再沿着非常规的思路去想想。其中也包括,在顺着想了以后,再倒过来想一想。

是否一切问题都适宜、都需要倒过来想呢?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取得了一点成功的话,那是因为我对什么问题都倒过来思考。”这话说得不免有些过分夸张。不过,假若你思考的是较复杂的创新性问题,顺着想又使你的思考陷入了困境,那的确不妨再倒过来想想试试。它有可能会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最终取得某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倒过来想的客观依据

——从“一次夜间偷袭”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盟军攻打柏林的战役中,有一天晚上,苏军必须趁黑夜向德军发起进攻。夜晚本来是偷袭的好时机,可是那天夜里天上偏偏有星星,大部队出击很难做到高度隐蔽而不被对方察觉。苏军元帅朱可夫对此思索了很久,后来他猛然想到一个主意,并立即迸发出指示:将全军所有的大探照灯都集中起来。在向德国发起进攻时,苏军的140台大探照灯同时射向德军阵地。极强的亮光把隐蔽在防御工事里的德军将士照得睁不开眼,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挨打而无法还击。苏军很快便突破了德军的防线。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著名战例。这次苏军袭击德军阵地获得成功,无疑与朱可夫头脑中出现的倒过来想的思路分不开。他敏锐地意识到,利用黑夜进攻,让部队高度隐蔽,其作用无非是要使德军看不见苏军的进攻行动。而以140台探照灯一起向德军阵地射去,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没有光”,会使人“什么也看不见”;“光极强”同样会使人“什么也看不见”。朱可夫元帅正是通过倒过来想,利用这种殊途同归的事理,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战绩。

倒过来想这种创新思考方法,不是从谁的头脑里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它同其他思考方法一样,也是从亿万人的思维实践中来,也是人类思维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归根到底,它也反映着事物的客观规律。

对于倒过来想的客观根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事物之间关系的所谓“顺”与“倒”都是相对的。

事物本来就是处在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中,事物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从一个角度去看,甲事物与乙事物可能是一种“顺”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之间又可能是一种“倒”的关系。比如一些人按高矮顺序站成一排,从这一头看,是“顺”的关系,是由高到低,是一个比一个矮;从另一头看,则又是“倒”的关系,是由低到高,是一个比一个高。

2.客观世界的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

例如:电能生磁,磁也能生电。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电能也可以转化为化学能。说话声音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金属薄片产生相应的颤动,倒过来,金属薄片的颤动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说话声音发生相应的变化。

3.客观世界的许多事物,在相反的条件下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例如前面谈到的,“没有光”和“光极强”,这是刚好相反的两种情况,但它们都同样会造成“什么也看不见”的结果。又如,睡眠过少,人的头脑会发昏,精神会不好;相反,睡眠过多,人的头脑也会发昏,精神也会不好。

4.在有的事物之间,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相互关系会发生颠倒。

例如,在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是:“生产~技术一科学”。也就是,先由生产实践提出课题,然后进行技术革新,最后再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现在则倒过来成为“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也就是,往往先有了科学上的某种新的发现,或有了某一新的科学原理、定律的创立,然后通过相关或相应的技术革新,最终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现在科学已起着领先和主导的作用。走到了生产的前面(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在实验室里诞生的)。

又如,我国改革开放以前,长期以来都是“以产定销”。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是“产品一市场”。即:工厂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决定和安排产品的生产,然后再由商业部门送到市场上去出售。现在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倒过来成为“市场一产品”,也就是,现在的工厂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销定产”。

以上几种情况的存在,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可能出现某种颠倒的。由此也就能启发我们:创新思考有时候需要倒过来想。

三、怎样倒过来想之一:“条件颠倒”

——从“倒拔金钩”谈起

我国宋代时的潭州城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财主魏家的一个小孩,有一次看见几个小伙伴用鱼钩引钓小鸡取乐,他也学着像小鸡那样用嘴去衔鱼钩。一不小心,鱼钩卡在了他的喉咙里。几位郎中看后都表现出束手无策。后来请来一位姓莫的老人,他叫人准备了一个蚕茧、一串佛珠和一些猪油。他先将蚕茧剪下一块,搓软涂了油;并在蚕茧上开了一个小孔,把残留在小孩嘴外的钩线穿了进去。然后他叫魏家小孩张开嘴,将剪下的那块蚕茧推入到小孩的喉中。接着他又将佛珠穿进钩线的另一头。他一边穿佛珠,一边叫小孩吞下蚕茧。当小孩咽下了蚕茧和几颗佛珠后,他用力把已串起来的十几颗佛珠在小孩的喉咙里抵紧。这样,串起来的佛珠就成了一根“硬棒”。他再向下使劲推这根“硬棒”,最下面的那个蚕茧便把鱼钩包作了。这时他才将钩线轻轻地往上提。由于搓软了并涂了油的蚕敛已包住了渔钩的钩尖,鱼钩未对小孩的喉咙造成任何伤害便被顺利地拉了出来。众人见了,莫不惊叹。

要从喉咙里取出鱼钩,一般人都会认为,当然只能是“向上拔”。但渔钩在喉咙里被卡住了,向上拔势必会刺伤喉咙。姓莫的老人看出,“鱼钩刺伤喉咙”这一现象的是否会出现,依赖于在拔出渔钩时,“坚硬锋利的鱼钩赤裸地通过喉咙”这一条件的是否存在。他想:如果能够用柔软的东西包住渔钩先“往下按”,然后再“向上拔”,以避免渔钩的钩尖赤裸地通过喉咙,那么,由于这一条件的颠倒,便有可能做到不刺伤喉咙而取出渔钩。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姓莫的老人想出了“倒拔金钩”的妙法。

将事物依存的条件倒过来想,从而想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在日本曾有过这样一个十分突出的事例。

日本兵库县有一个小村子叫丹波村。当日本全国普遍都已逐渐富裕起来的时候,这里依然很穷,因为这里土地贫脊,什么出产都谈不上;交通又闭塞,既不通铁路,也不通公路。村子里的人虽然都急切地想尽快摆脱贫困,可谁也想不出可以致富的办法。后来他们从东京请来了一位专家。这位专家按照“要出售得多,才可能换回得多”的顺着想的思路思考,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切实有效的致富良方来。后来他倒过来想:这个村子既然什么出产都没有,只有贫穷落后,那就设法出售它的贫穷落后。

于是他向村民们提出:你们要想富起来,又没有什么产品和资源可以出售,那就只有出售你们的贫穷落后。从现在起,你们就不要再住在房子里了,要住到树上去;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了,要披树叶、兽皮。你们要像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那样生活,这样城里的人就会来参观、旅游,你们就可以富起来了。村民们最初听了都觉得太荒唐。后来在这位专家的一再解释、说服下,大家最后只好同意试一试。经过记者们的一番报道宣传,很快便引来了大批好奇的旅游者。这个村子很快便富起来了。

这位专家想出的致富办法,从思路来看,也就是把同丹波村的“贫穷落后”现象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条件——“无人关心”、“无人相助”,通过倒过来想,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它颠倒过来变成为:“众人瞩目”、“众人支援”。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任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要依赖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条件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和问题也相应地有所改变。特别是如果某个关键性条件发生了“有所颠倒”的重大变化,事物和问题的性质与特点也会相应发生重大变化。事物和问题变化了,那么,人们对事物和问题的认识与处理,自然也就会有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就事物或问题的某个重要条件倒过来想,能获得新认识、想出新主意的根据所在。

条件颠倒作为一种倒过来想的创新思考方法是指,由于一切事物和问题都依赖于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其中的某个重要条件一旦有所颠倒,必将会引起事物和问题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因而就事物或问题的某个重要条件倒过来想。有可能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想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四、怎样倒过来想之二:“作用颠倒”

——从“防影印纸的研制”谈起

格德约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有一天,他在办公室里不小心碰翻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的液体泼在了一份正待复印的重要文件上。格德约着急起来,心想这一下闯祸了,文件上被污染的文字不可能再看清了!他拿起文件来仔细察看,让他大大出乎意料,也大大感到高兴的是,文件上被液体污染的部分,其字迹竟依然清晰可见。当他拿去复印时,又一个意外情况出现在他眼前:复印出来的文件,被液体污染过而字迹依然清晰的那个部分,竟又变成了一块块漆黑一团的黑斑。这使他由喜转忧。在他为如何消除文件上的黑斑绞尽脑汁却又一筹莫展的反复思考过程中,他头脑里突然冒出了一个针对“液体”和“黑斑”的倒过来想的念头:自从有了复印机以来,人们不是常在为怎样防止文件被盗印的事发愁吗?是不是可以以这种“液体”为基础,颠倒其不利作用为有利作用。而研制出一种特殊的能防止盗印文件的特殊的液体来呢?

他产生了这种倒过来想的想法以后,立志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最后推向市场的不是一种液体,而是一种深红色的防影印纸。这种纸能吸收复印机里的灯光,使复印出来的文件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因而用这种纸书写的文件是不能复印的。但是用这种纸写字或打印,又一点不受影响。格德约1983年在蒙特利尔市开办了一家名叫“加拿大无拷贝国际公司”的企业,专门生产这种防影印纸。尽管这种纸的价格昂贵,但销路却很好。

下面是一个将“作用颠倒”这种倒过来想的思路,用于人事方面的事例。

各地的公安局、警察局在抓到了盗窃汽车的惯偷以后,一般都是采取将他们监禁起来的办法,不让他们的偷车技术再发挥作用。国外某地的警察局,有一次抓到了一个专门偷汽车的大盗。据介绍,此人18岁开始偷汽车,一般的高级轿车,最多只需一分钟就能偷走。他偷过的汽车总价值在5亿元以上。他已因盗窃汽车坐过11年牢。对于这么一个人,警察局长觉得,让他的“高超”、“精堪”的偷车技术闲而不用,未免“可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这位警察局长想出了一个发挥其偷车特长的办法:聘请他但任该局的“汽车防盗技术指导”,并且成立了一个技术小组,专门研制汽车的防盗设备。果然,经过他的指导而研制出的汽车防盗设备,质量特别高,效能特别好。这位警察局长通过倒过来想想出来的这个“用其所长”的办法,不仅对防止汽车被盗、维护社会治安起了重要作用,还卓有成效地使一个惯偷终于改造成了能将其“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守法公民。

同类推荐
  • 为你自己学习

    为你自己学习

    本书通过大量富于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例予以说明,让广大青少年读者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重要性及读书和自己未来人生命运的关系等,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真阅读的课外读物。
  • 不找借口找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职业化最佳培训读本,卓越员工自我修炼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培育不找借口的员工,打造高执行力的团队。放弃借口,赢在方法。绞尽脑汁找理由,不如千方百计想方法。
  • 会说话好办事

    会说话好办事

    社会虽然错综复杂,人事虽然盘根错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透过纷繁的万象寻找到办成事的有效方法。只要会说话,这就是你成事的通行证。“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为《战国策》开卷之语。好口才不仅仅是语言的措辞,事件的描述,更多的是沟通艺术的融合,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驾驭整体形象的能力。会说话,你便能以少胜多,以弱敌强。扭转乾坤,以不变应万变。
  • 说话可以很艺术

    说话可以很艺术

    说话是门大学问,是门最实用且可赏可鉴的大俗大雅的真正的艺术。同样表达一个意思,但说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一个人能否把事情办成,很多时候不在于作了多少,而在于说了多少和怎么去说,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它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
  • 当下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我们并非不快乐》讲述了人们总爱假定幸福是有条件的,喜欢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各种标准。而实际上,幸福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此时此刻你的意识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反馈。
热门推荐
  • 冷酷摄政王独宠夫

    冷酷摄政王独宠夫

    她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魅。冷心冷情,却唯独爱她的同胞妹妹,只希望她和妹妹能好好的生活。一次任务却打破了她的希望。再睁眼她成为北辰国摄政王独女,可刚感受到了温暖上天却把它从她的生命里夺走,她又回到了冷心冷情的状态。一次意外让她遇见了他,从此天地不负。
  • 威猛二小姐

    威猛二小姐

    为治娘亲的病,她执意离开神秘小岛去学医。谁知娘亲却为她订了娃娃亲?要是早知道未婚夫是他这个恶质男,她才不会在明珠大会上出尽风采,惹得他追着不放。腹黑无赖哪有她的绝色师父顺眼,不行,娃娃亲本姑娘要退婚!
  • 史上最强二师兄

    史上最强二师兄

    少年因缘际会加入一个叫做玄一门的门派,从此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哦,不对,是逗比之路。
  • 青春趣纪

    青春趣纪

    生活的小日常和一些有趣的事情,博卿一笑,想到就写,部分杜撰我用稚嫩的文笔,记录下这段稚嫩的青春希望日后看到,可以会心一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快乐的日子
  •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三版)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三版)

    本书是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结合编者多年企业一线营销调研经验和多年高职教学经验,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突出技能培养”为原则,坚持“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任务化,任务内容过程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高职教学改革方向编写而成的。
  • 陪嫁丫头

    陪嫁丫头

    她是一夜崛起的江湖奇女子,她是纯真善良的邻家姐姐,她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她为朋友甘做陪嫁丫头,??????,宫廷深深,究竟是默默守候的平凡侍卫,还是恩宠万千的当今皇上,真情与皇权之间,她该何去何从???????
  • 湖边中学

    湖边中学

    本书叙述了一个发生在普通农村高中的故事,一段悲怆的青春历程知识:教科书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考试大纲划定内容。考试:评估个人掌握知识水平的竞技活动。学习:掌握知识和考试技巧的行为活动。学生:以学习为职业的少年儿童。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和考试技巧的职业。学校:老师教授学生的场所地点。
  • 凝眸曲

    凝眸曲

    海伦娜·奥克塔薇娅·冯·布莱希特是个破落贵族的后代,她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整日沉浸在赌博的欢愉中。海伦为还清母亲的债务,因此被人雇佣去调查贵夫人乔安娜?李的死因,她寻求自己室友玛丽的帮助。在玛丽的帮助下,海伦找到了线索。但在中途遭遇了一场因犯罪分子的袭击而产生的混乱,因此被超速的汽车撞伤。并被神秘男子维尔纳救起,他声称将要去商业街购物。海伦的雇主不断提高价码让她查明死因,她只能与幕后真凶进行殊死搏斗。
  • TFBOYS之花蝶恋

    TFBOYS之花蝶恋

    这是TFBOYS与三女主角的爱情校园故事,会有设么故事呢?拭目以待吧!
  • 魔幻之结界大陆

    魔幻之结界大陆

    在结界世界当中,一切都是变幻。变幻才是硬道理,万法以变幻莫测;神鬼莫测之机。好吃懒做的猪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