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1200000009

第9章 写稿工作(1)

乔治·杜洛瓦一夜不能安睡,想到自己署名的文章就要见报,他翻来覆去,几近失眠。因而一待天刚放亮,他就急匆匆下床出门,在大街上四处游荡起来。不过这么早,就连那些给各报亭分送报纸的搬运工都还不见踪影呢。

但他知道,《法兰西生活报》总是每天先送到圣拉扎车站,然后才会送到他所住的街区,所以他急不可待地赶到了车站那儿。显然天色过早,他不得不在店铺门前再等上一会儿。

好不容易,他看到一个卖报的女人走到自己的铺子前,打开了装着玻璃的店门。然后,他看见一个男人,正将一摞折成对折的报纸顶在头上,于是疾步上前翻看了一番。不料这么厚一沓报纸,不过是《费加罗报》《吉尔·布拉斯报》《高卢人报》《要闻报》及其他两三种晨报,并没看到有《法兰西生活报》。

他不禁心里突突直跳:“我的那篇《非洲服役散记》是不是改在了明天见报?瓦尔特老头会不会对这篇东西不太满意,在最后时刻撤了稿?”

他只好重新回到报亭试试看,却发现那里已在出售《法兰西生活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送来的。于是他急忙凑上前去,扔下三个苏,慌里慌张打开一份,匆匆浏览了一遍头版的各篇大小标题,结果并没看见自己的名字。他的心咚咚直跳,抖抖索索翻开一页,一眼瞥见一篇文章的末尾赫然印着的一行黑体字:乔治·杜洛瓦。他心神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了。事情竟然是这样顺利!

他迈开步子向前走去,手里攥着报纸,头上的帽子歪到了一边也浑然不觉,脑子里突然是一片空白,恨不得拦住身边的每个人,向他们宣讲:“你们都赶紧来买呀,快来看啊,这上面有我的一篇文章!”他真想像晚间街头兜售报纸的小报贩一样,扯着嗓子,高声叫嚷:“请看《法兰西生活报》,请看乔治·杜洛瓦的文章:《非洲服役散记》。”这时他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无比强烈的欲望:由他先来把这篇文章自始至终读上一遍,并且要到人员众多的公共场所,即人人都看得见的地方去读,比如咖啡馆就很好。想至此他就开始搜寻已有顾客光顾的咖啡馆。这样只好走了很久,最后在一家小酒馆里坐了下来,里面已有了几位天亮就起床的客人。他要了一杯罗姆酒而不是苦艾酒,根本没有想到,这么早的天还不是喝这种酒的时候。接着,他喊了一声:“伙计,给我拿一份《法兰西生活报》来。”

一个系着白色围裙的伙计跑了过来:“先生,这里没有您要的报纸,我们只订了《回声报》《世纪报》《路灯报》和《小巴黎人报》。”

杜洛瓦听了,不禁大发雷霆:“你们这里也太落后了,哪里像个酒馆?还不赶紧买一份送过来!”

伙计赶紧一溜烟地去了,忙给他买来一份。杜洛瓦于是装模作样地读起自己的那篇文章来。为了能引起邻座更多客人的注意,让大家都想看看今天这份报纸究竟登了什么好文章,他边读边不停地特意大加赞叹:“呀,这可真是难得的好文章啊!”

然后,他把报纸留在桌上起身离去。酒馆老板发现他未将报纸带走,跟在后面喊道:“先生,先生,您的报纸!”

杜洛瓦答道:“我都看过了,留给你们看吧。今天那上面的一篇文章,可是很有点意思。”

他没有说明究竟是哪篇文章。但他往外走的时候,注意到邻座的一位客人立即拿过他留在桌上的那份《法兰西生活报》。

他想着:“现在我该去干点什么好呢?”

想了一会儿,他决定还是先到他办公的地方领取当月的工资,并且辞了这份可怜巴巴的工作。听说他要辞职,科长和同事们定会惊讶得合不拢嘴。这幅场景在脑海里闪过,他就高兴得想纵声大笑。特别叫他开心的是,必将看到科长那副呆若木鸡的样子。

他故意走得慢慢腾腾,以便在九点半左右到达。因为财务部门要等到十点才开始办公。

他办公的房间很大,但采光不好,一到冬天整天点着煤气灯基本是常态。窗外有座小院落,对面也是一些办公室。屋里有八个人办公。此外,还在一个角落里放了张屏风,那屏风后面就是副科长办公的地方。

他先去财务部门领取了他那一百一十八法郎二十五生丁的工资。出纳员从抽屉里取出一只黄色信封给了他,钱都装在信封里。工资既已到手,他也就带着一副目空一切的神情,一步三摇来到他已在那里度过不少时光的宽大房间里。

他一进门,就被副科长波泰尔先生叫住了:“啊,是你,杜洛瓦先生!科长已经好几次问到你了。你该明白,连着两天病假而没有医生证明,他那边可是不好说话的。”

杜洛瓦站在房间中央,一边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一边大声说道:“那又如何?我才没工夫理这些所谓的规定呢。”

房间里一阵躁动,同事们个个都惊讶万分。就像待在囚笼里的波泰尔先生,也探头从屏风上方露出了惊愕的面孔。

因为患有风湿病,害怕穿堂风,他平日里总把自己关在这密不透风的地方。但为了能随时掌握其属下的一举一动,他在屏风上特意挖了两个洞。

房间里静得只剩下苍蝇飞舞的声音。这样过了半晌,副科长才将信将疑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我是说,我才不理会这些所谓的规定呢。今天我是来辞职的。我已经被《法兰西生活报》聘为了编辑,月薪五百法郎,稿酬另计。今天开始,我已在那边上班了。”

他原本并不打算将这一情况马上就和盘托出,以便慢慢地体味一下他们那种尴尬的神态,不过最后还是禁不住这种乐趣的诱惑,一开口就把什么都说了出来。

可是不管怎样,他的话还是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因为他的那些同事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地僵在那里,一动不动。

杜洛瓦乘机说道:“我现在去向佩蒂伊先生辞职,待会儿回来同诸位告别。”

说着,便径自走了出去。科长佩蒂伊先生一见到他,便大声嚷嚷道:“呵,你来了。你应该明白,我是不……”

杜洛瓦打断了他的话:“请沉稳一些吧,行不行?别这么大喊大叫……”

身肥体胖、脸红似朱砂的佩蒂伊先生,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杜洛瓦接着说道:“这个破地方,我早就不想待了。今天开始,我已在一家报馆工作了,待遇蛮不错。现在是特意来向您辞职的。”

话毕,便扭头走了出去。积压心头多日的怨愤,总算在今天无比畅快地发泄出来。

回到大房间,他便同昔日的同事们一一道别,然而这些同事担心对自己的前程有所影响,便都不敢和他说话。因为刚才他进入科长的房间后,门一直开着,他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两人之间后来的谈话。

口袋里装着刚领到的工资,他又到了大街上,先去他经常光顾的饭美价廉的餐馆,美美地饱食一顿。非但如此,他又特意买了一份《法兰西生活报》,留在他用餐的饭桌上。接着,他又逛了几家商店,买了些零七八碎的物品。只是他买这些东西,并不等着急用,不过是纯粹为了叫个店伙计送东西回家,并由此让人知道他的大名:乔治·杜洛瓦。

说过自己的名字后,他还加了一句:“我是《法兰西生活报》的编辑。”

之后,他向伙计交代了自己住地的所在街道和门牌号码,并特意嘱咐道:“交给门房就可以了。”

看看时间尚早,他便又到一家专制名片、立等可取的铺子里,让人立即给自己印了一百张名片。当然,他是不会忘了在名字下方写上其新任职务的。

办妥了这一切之后,他这才去报馆上班。

弗雷斯蒂埃见到他,已俨然是一副上司的派头了,拿腔作调地对他说道:“唔,你来了,很好。我这里有几件事正要你去办,你先等一下,我手头的事马上就完。”

说罢便埋下头去,继续沙沙地写着一封信。

长桌的另一头,坐着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他脸色苍白,肥胖的身躯近乎肿胀,脑袋油光发亮,正伏在那里奋笔疾书,由于高度近视,鼻尖几乎贴在纸上。

这时弗雷斯蒂埃向他问道:“喂,圣波坦,你几点钟去采访我们说的那些人?”

“四点。”

“到时候,带着我们这位新来的年轻人杜洛瓦一起去,让他学学做记者的门道。”

“好的。”

接着,弗雷斯蒂埃又向杜洛瓦问道:“关于阿尔及利亚的第二篇文章,你带来了吗?第一篇今天早上与读者见面了,反映很好。”

杜洛瓦被问得无言以对,过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说道:“没带来呢……我原本打算午饭之后有时间写出来……可总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缠着……所以没有……”

弗雷斯蒂埃不高兴地耸了耸肩:“你如果老这样不守时,最后肯定会砸了自己的饭碗的。瓦尔特老头还等着看你的稿子呢。我只得去告诉他,明天再说吧。你如果觉得可以只拿钱不干事儿,那可就错了。”

稍停片刻,他又续道:“本来这样的事儿应该一鼓作气才好,你说现在你这叫什么事儿!”

这时,圣波坦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我打算出发了。”

弗雷斯蒂埃将身子往椅背上一靠,表情凝重地摆出一副训示的样子,转过身来对杜洛瓦说道:“是这么回事,两天前,有两个人到了巴黎:一个是住在大陆酒家的中国将军李登发,一个住在布对斯托尔饭店的印度王公塔波萨希卜·拉马德拉奥。现在你们要去采访的,就是这两人。”

随即,他又转向圣波坦说道:“可别忘了我对你说过的那些采访要点。你分别问问这两个人,他们各自对英国在远东的殖民活动及其统治是怎么看的,是否希望由欧洲,特别是法国,出面干预。”

他稍作停顿,然后以同内部人员谈话的语气接着说道:“这些问题都是目前的公众舆论十分关心的。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恰当的时候,通过报道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关这些问题的看法,将使我们的读者获益匪浅。”

然后又向杜洛瓦交代道:“你今天跟着去,可要留意观察圣波坦的行动,他可是名出色的外勤记者。一个记者,要能在五分钟内让对方跟你掏心掏肺,你可要好好学会并掌握这种本事。”

交代完后,他又一本正经地埋头写起他的信来,那样子显然是要同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这个以前的军中伙伴和现在的同事——杜洛瓦,随时记得自己的身份,不要过于随便。

等出了房门,圣波坦便大笑不止,并且边笑边对杜洛瓦说道:“这家伙今天怎么成话痨了,居然对我们颐指气使,好像我们是他的忠诚追随者,能一直听他那没完没了的说教。”

走到街上,圣波坦问道:“要不要喝点什么?”

“好主意,今天天气还真热。”

于是他俩走进一家咖啡馆,要了点冷饮。两人刚刚落座,圣波坦就打开了话匣子。他无所顾忌地将报馆里的所有人都数落了个遍,真是口若悬河,不胜其详。

“你知不知道老板是什么人?一个地地道道的犹太人!你应该不会不知道犹太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吧?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是一样的货色。”

然后,他陈述了大量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着实描绘了一番这些以色列子孙的吝啬成性,说他们经常不舍得花一文半子儿,买起东西来就像是街巷里弄过小日子的家庭主妇,厚颜无耻斤斤计较地讨价还价,直到一切如其所愿;与此同时,他们又是发放高利贷和抵押贷款的老手,因其高明的手段而独成一家。

“这也就算了。问题在于,我们这位老板还千真万确地就是这么一位寡廉鲜耻的家伙,不放过任何人地骗。你看他创办的这份报纸,对所有派别都敞开大门,无论是官方消息,还是反映天主教会、自由派、共和派或奥尔良派观点的文章,一律照登不误,毫无倾向,完全成了个杂货铺。其实他的目的就那么一个,就是确保他的股票交易以及其他的各类交易兴旺发达。他在这方面倒真有几下子,仅靠几家资本不到四个苏的公司,便赚了好几百万……”

就这样,圣波坦谈论起来始终兴致勃勃,并不时称杜洛瓦为他“亲爱的朋友”。

“这个守财奴,他说起话来,简直同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没两样。接着给你讲个故事。有一天,我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当时房间里除我以外,还有那老不死的诺贝尔和长得跟堂吉诃德似的里瓦尔。报馆的行政科长蒙特兰这时忽然走了进来,腋下夹着个时下巴黎流行的羊皮公文包。瓦尔特仰起脸来问他:‘有什么事儿吗?’

“蒙特兰据实以告:‘我刚刚还了我们欠纸厂的一万六千法郎。’

“‘你说什么?’老板登时暴跳如雷,弄得人们都莫名其妙。

“‘我把欠佩里瓦先生的那笔款子还给他了。’

“‘简直是胡闹!’

“‘怎么啦?’

“‘怎么啦……怎么啦……怎么啦……’他摘下眼镜擦了擦,脸上挂了一丝令人费解的微笑。

“这是他常有的。每当他打算说什么恶毒咒人的话时,那肥厚的腮帮上总会掠过这样一层微笑。只见他以嘲讽而又自信的口吻说道:‘怎么啦!……因为我们原本可以少还他四五千法郎。’

“蒙特兰茫然不解,说道:‘经理先生,我都复核过了,这一笔笔账目并无差错,而且你也已签字确认……’

“老板这时候已经恢复他那道貌岸然的常态:‘你的天真真叫人感到稀奇,我的蒙特兰先生。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欠得他多了,他肯定会作出一些让步,让我们少还一部分?’”

话说至此,圣波坦一副深知其人的神态,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道:“怎么样?你说这家伙像不像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

虽然没读过巴尔扎克的一本小说,杜洛瓦却毫不犹豫地附和道:“一点没错。”

然后,圣波坦又谈到了其他几个人,直言瓦尔特夫人是个十足的蠢货;诺贝尔·德·瓦伦年事已高,早就不中用了;而里瓦尔则是个来自费尔瓦克的破落子弟。话题最后转到弗雷斯蒂埃身上:“至于这位,他能有今天,不过是娶了现在这个太太。别的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杜洛瓦问道:“他妻子的为人到底如何?”

圣波坦搓了搓手:“该怎么说呢?这个女人很有一套,脑子比谁都精明。她可是老色鬼德·沃德雷克伯爵的情妇,是伯爵出了嫁妆,让她嫁给了弗雷斯蒂埃……”

杜洛瓦像是突然被人迎头浇了盆冷水,浑身一阵战栗。他真想走上去给这饶舌的家伙狠狠一大耳刮子,痛骂他一通,但终究还是克制住,只是把话题岔开,没再让他说下去:“您就叫圣波坦吗?”

同类推荐
  • 紫砂壶:神秘汗露血珠壶背后的惊天秘密

    紫砂壶:神秘汗露血珠壶背后的惊天秘密

    木讷的流浪少年唐东被苏东坡记述的“汗露血珠壶”故事吸引,来到宜溪学习紫砂技艺。他在藏身的废窑挖到紫砂鼻祖供春的开山之作“树瘿壶”,却引发了紫砂界的血雨腥风。紫砂泰斗孤舟横也因此再度出山,主动授业。唐东闯过重重险阻,入孤老门下,学艺成功声名大噪。但他淡泊名利,在灵山上潜心制壶,终于领略天人合一的境界,完成东坡之邀——制作出“汗露血珠壶”。
  • 世事

    世事

    小说以古城为背景,马家三代人为主线,从新中国成立前写到当今时代,跨越近百年历史通过离县城很近的农村庄户人家,从农转商、从商转衣、从农再转商,经过许多离奇曲折的故事,终于转出了马门中一个觉醒的文化人。
  •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二十三个短篇带我们去往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墨西哥,还引我们领略了太平洋岛国的风情。毛姆笔下的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凛冽的人间短剧中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人性弱点无时不在精确透视之下,人际关系被一次次地冷冷剖析。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中,迷失的人性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
  • 鲁土司与清朝惊天案

    鲁土司与清朝惊天案

    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乾隆39年至46年之间,以兰州为中心,蔓延全省州县,波及浙江杭州,罪及196名官吏,号称清朝最大集团贪污案的“甘肃粮案”。
  • 伞兵与卖油郎

    伞兵与卖油郎

    范小兵对于成为伞兵的梦想则更为笃定与执著,然而随着最后一跳双腿摔断的惨剧,范小兵遨游天空的英雄梦也悲壮式地宣告破产。
热门推荐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翻开本书,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
  • 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

    最强嫡妃,王爷乖莫闹

    前世做了半辈子特工,到头来被人一枪爆头。这辈子,唐芸只想金盆洗手,和自家好狼君,相敬如宾的过日子。奈何,不懂人情世故的夫君,老被人嘲笑,当枪使。奈何,一堆女人还眼巴巴的往她夫君面前凑,拼命败坏她的名声。她是那么好欺负的?唐芸拍了拍手:坏她名声,没关系,一巴掌拍死,来一个拍一个!还有乖乖夫君,咱别闹,吃醋啥的没必要,外面的男人再好,还能有你好?谁知,小日子正过得风生水起,皇帝居然让她夫君上战场?被迫在家待产,谁知,包子刚满月,就传来她家夫君投敌造反另娶美娇娘的消息。唐芸冷冷的笑,带着狼崽子,冲上战场,既然不让她好过,就休怪她重出江湖,将这天下,搅的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RODERICK HUDSON

    RODERICK HUD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实现梦

    实现梦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但是每个人的梦都会不一样,而我的梦可能也是他们的梦更或者也是唯十二的梦。
  • 异界之伪装的恶魔

    异界之伪装的恶魔

    现在的世界,虽然是人类主宰,但是深处还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物,一个普通的恶魔,在和修真者战斗的时候,突然从天而降一东西砸向面门而穿越了,,,但是在空间乱流中力量消失,只留下了天赋技能,,,看他怎么从一个弱小的不能在弱小的恶魔成长到站在异世顶峰。
  • 风中的祈诉

    风中的祈诉

    本书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描写中国西部农村社会的9篇作品。其中《风中的祈诉》和《悠悠岁月情》是作者初步踏上文学创作殿堂的代表作,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中篇小说《风中的祈诉》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为背景,以孤儿石柱和农村女子妮子及城市记者杨海红的情感和生活为线索,在淡淡的乡村风味后植入浓浓的传奇色彩,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别具匠心的安排了妮子、石柱、张二栓、二蛋等人及黑子(狗)的不同生活际遇,描写了他们与命运、与环境、与社会抗争的不屈精神,作品在彰显着男主人公坎坷多舛的命运的同时,更多的张扬着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作品以喜剧的形式终结,令人深思。
  • 田间花香

    田间花香

    现代研究生一次车祸魂穿一个架空的时代,帮助亲人发家致富
  • 龙女逆仙

    龙女逆仙

    她是西海龙宫唯一的公主,是万年不遇的炎龙后代,能口喷天火;她是天帝指定的儿媳,天君的君后,化形当日就得到洪荒十器,一时风光无两。却一朝堕入情网,龙宫易主,父王被剥皮抽筋,自己沦落到市井乞讨……且看她如何再杀入天宫,为父王正名,将三界搅个天翻地覆!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景在花未央

    景在花未央

    本是娇弱的女子,注定要用一生守护他人;本是世家的公子,却为所爱之人不顾世俗;当你觉得生活不易时,可曾预料日后的庆幸?当你觉得生活容易时,可曾想到有人在守护?主人、随从、医者、贵女、世子、平民……众生芸芸,谁人躲得过命运逃得了情。桃花雨下,时光流转。尘埃落定后,谁欢喜了谁,谁又辜负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