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说话中注意运用语气的不同变换技巧,往往可以产生不同的谈话效果。一般而言,双方谈论令人愉悦、殷切期盼的事情时,语气会不自觉的明快而饱含激情;如果谈论的话题是令人忧伤、尴尬的事情时,语气肯定会变得缓慢,低沉而凝重;如果谈论的话题是具有辩论性质的,争论双方的语气中那种急迫、不屑、生气、焦急、兴奋、激昂等情感,就会在争论的过程中一一展露;如果交谈的话题是有关安慰和鼓励的,语气自然就转换为充满温情和激励;如果交谈的话题双方中有一方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一方的语气难免会变得冷漠而空洞。
没有语气的语音会让倾听者慢慢变得麻木,失去兴趣,而倾听者的心思不自觉得游离于话题之外,双方自然也无法长谈下去。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朋友之间,友情会变得疏远;如果发生在家人之间,亲情也会变得隔膜;如果发生在商业事务中,合作的事项则有可能悄然中断……
有时,你也会听到言不由衷的支支吾吾。这时,只要你细心地体味对方的语气,终会拨云见日,洞察对方的本意。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我们需要恰当地运用语气的变化:声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结合,语音的高低适中,音质的和谐优美、悦耳动听等,来最终达到预期的讲话效果。
语速则能透露人的心事,一个说话铿锵有力、语速快慢有致的人,会给听者一种自信、踌躇满志、成竹在胸的感觉;一个话语不多、语速缓慢得令人着急的人,多半给人比较内向,迟钝而木讷的印象;一个说话滔滔不绝、语速飞快的人,大多给人以聪明伶俐、能言善辩的感觉。说话是人的本能,说的好坏,会不会说与人的性格和日常人际交往以及锻炼有关。语速的异常改变往往暗示了一个人心理状态的波动。平时能言善辩,一张口便滔滔不绝的人突然变得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或是一个平日木讷寡言的人,突然表现得神采飞扬、见谁都打招呼,都想和人聊上几句。当你看到这两种人时,他们肯定碰上了什么事情,以致于他的心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语气与语速里藏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我们通过这一途径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变得丰富多彩一点,尽量让别人少一点窥探出自己的“秘密”,这种“秘密”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府”。
把握自己的语气与语速,女人便能为自己完美的口才修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用商量的口吻说服老板为你加薪
想说服老板从自己的腰包里多掏一点钱给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女人在说服老板为你加薪时要有理、有据,还需要一些适当的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你的目的。
事业顺利就意味着加薪和升职,然而这两个方面都是比较麻烦的,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许多人并非表现不好或没有工作能力,他们只是不善于表现自己。如今的企业老板因公务缠身,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留意你的表现,作为员工有必要主动、适时地表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当然,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会不同,关键的一点是有技巧地表现自己。
加薪是岳华渴望已久的事情。论起资历,她在厂里一干就是四年,自认工作态度还行,也没有犯过什么过错,可是老板根本没有给她加薪的意思。岳华觉得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心里很烦闷。也曾多次在工作总结会上暗示过老板,但老板对此也没有丝毫反应。让她明确地向老板提出这个要求,又觉得不好意思,怕遭到拒绝,但是不说的话又不甘心,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委婉地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意思。出乎意料的是,老板在观察她工作几周后果然为岳华加薪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岳华认为,只要是属于自己的正当权益,就应该努力去争取。
当然向老板提出加薪,也要讲究技巧。岳华之所以不敢冒然提出加薪,也与她的朋友李浩要求老板加薪的失败有关。
李浩认为他的这个经历比较惨痛。李浩曾经在一家公司工作快三年了,对自己的工作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度,而老板一直没有给李浩加薪的意思。年轻的李浩一时冲动,就以熟悉业务为谈判条件向老板提出调动职位,其实是想迫使老板为他加薪。李浩后来对岳华讲,当时的举动是非常错误的。结果是薪水没有加上还弄了个不欢而散。此后,李浩与老板的关系大不如前,最后不得不离开那家公司。
如以商量、倾诉的语气向老板陈述自己的意图。老板会非常注意聆听,并且询问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最终可能会为你加了薪水。
其实,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是平等的。只要你认为加薪是合理的,你就有权提出。但你必须注意说话方式,最好是巧妙地、有技巧地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老板,就算万一不被老板接纳,也不至于让双方陷入尴尬的局面,以致影响日后的相处。
同时,要明白在作为与地位的关系上,有人认为只有先有地位、权力与权势,才可能有一番作为。事实是先有作为,才可能有地位。原因有二:
(1)老板一般是通过员工的表现,来评价其能力、品行与态度。所以,对于员工而言,要想在职场出人头地,除了在本职工作上有过人的表现外,别无他途。
(2)通过真本事干起来的员工,别人才会认同你,也容易获得同事的尊重,这是你在新的、更高的岗位做出成绩的有力保证。
有着规范薪酬制度的单位,对员工的评价都会公正而客观,他们会关注每一个员工的成长与进步,岗位交流、专业培训甚至破例录用等情况,在这样的单位会时有发生。每一勤恳工作的有能力的员工都坚信晋升的空间在等着自己,他们的工作更为积极和主动,根本不需要员工本人去刻意追求或为是否向老板提出加薪用尽心机。
职场中人,有了作为,便有了地位,随之上升的不仅是薪水,还有个人的能力及素质。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直接向老板提出加薪,主要由自身的“底气”所决定。正规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老板一般比较开明,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肯定是底气十足,老板自然乐意根据你的贡献加薪;若底气不足甚至少有成绩,莫说加薪,就是保住位子也有困难。若遇上那些抠门的老板,要相信一句古话,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可挺起腰杆走人,何必再盯着他老大不愿才挤出的几个子儿!
加薪理直气壮的语言要以底气作为基础。
底气足不足,自己最清楚。没有底气,加薪的事也就甭提了。所以说,加薪的前提是要有底气。底气是什么?也就是你平时的工作表现以及你为公司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有了这一切,你的底气自然就上来了,提不提加薪是你自己的事,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你迟早会被加薪,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加薪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说不好如同引火烧身。要求老板加薪的言辞必须慎重,以商量的口气说话,还要有足够的加薪理由,这样就会达到你的目的了。
真心赞美别人,女人的事业会更顺利
在人类的天性中,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承认,都希望能在别人的赞扬声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赞美别人并不会花去你的一分钱“投资”,而往往会得到极大的回报,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投资”。
在人类所有的语言表达中,有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几乎人人都爱听,这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就是赞美。真心的赞美没有人拒绝,更没有人会抱怨,这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1)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需要
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非常重要的社会满足感。人在婴儿时期,就从父母的点头、微笑、拍手、抚摸等赞美性的动作中获得满足。成人以后,更多的是在别人、在社会舆论的赞许声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在社会心理学上,这就称为“社会赞许动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这些优点和长处正是个人存在价值的生动体现。人们一般都希望他人能看到和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因此,诚恳的赞美之声,总是能够赢得对方的欢心,同时也为自己打开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2)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你想要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那你就怎么样去赞美他吧。”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的赞美能束缚对方的缺点,引其向善。比如,对方本来具有优柔寡断的缺点,若听你称赞他很果断,那么他就可能鼓足勇气向自己的缺点挑战,努力朝你赞许的方向去努力。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你赞扬声的激励。
(3)适当的赞美对方,能够很自然地赢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
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大部分取决于你对他们的态度。有的人总是抱怨别人不热情、不友好。其实更多的时候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打个不完全贴切的比方:面对镜子,如果镜子中的形象令你不悦,那么原因最好从自己的脸上去找。一个热情友好的赞许,总能换取对方同样的态度,从而为相互沟通找到一个良好的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女人抱怨找不到赞美的“借口”,其实只是她们不善发现罢了。其实在人类身上,值得赞扬的地方也的确很多。且不说优秀的、杰出的人物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即使是普通人身上,也有许多优秀品质、优良品格值得我们去赞美。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恰到好处地赞扬别人,不仅能起到鼓舞他人的作用,而且也能拉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审时度势,因人制宜
赞扬别人的方法很多,可以面对面地直接赞扬,也可以在公众场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进行赞扬,还可以在背后赞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使赞扬的效果更好,这就需要赞扬者抓住一定的时机,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赞扬不仅要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还要考虑不同的阶段。如当你发现有值得赞美的事物和人的良好品格的苗头时,应当立即抓住这个时机,给予赞美对象以美好前景的鼓励;如人的优点和美好的事物已完全体现,那么你就必须给予赞美对象以全面肯定和充分赞扬。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赞美语,不仅能克服人通常的毛病,而且能给人一种实在感和具体感。
(2)实事求是,措辞适当
实事求是是指赞扬应以事实为依据,这是与“阿谀奉承”的本质区别。“阿谀奉承”是出自主观的愿望,是为了一己之私,有着明显的巴结奉承的目的,即俗话所说的“拍马屁”。而真诚的赞扬应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旨在使人快乐,与人进行感情的沟通。此外,真诚的赞扬除了要以事实为依据外,措辞也要适当。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不要夸张,二是不要过分。
不要夸张,就是说赞扬话应该朴实、自然,不要有任何修饰的成分,不要夸大其辞。
不要过分,指的是赞扬话要适度,有的话赞扬一次两次,一句两句就足以使对方欢乐,而如果一句赞扬话说过多次或者对某个人堆上许多溢美之辞,那么对方会认为自己不配,或者会疑心你的动机不纯。
(3)热诚具体,深入细致
日常交往中经常可听到这样的赞美辞:“你这个人真好”,“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等等。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好到什么程度,好的原因又何在,不得而知。这种赞美语显得很空洞,别人以为你不过是在客气,在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