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3300000006

第6章 君王篇——最是无情帝王家(5)

董鄂妃死后,顺治的心也随之而去,于是遂抛去帝位,削发为僧。《清史演义》、《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均有关于顺治帝因董鄂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诗人吴梅村也有暗示顺治帝出家的诗句。还有传说康熙亲政后,曾经以进香为借口,多次到五台山看望顺治,希望顺治能回到宫中,但是顺治不为所动。康熙帝有诗哀悼:“又到清凉境,岩卷复垂。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膏语随芳节,寒霜惜大时。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语气十分悲恸。又传说在康熙年间,两宫西狩,经过晋北,地方上无法准备供御器具,却在五台山上找到了内廷器物,这似乎又是一个顺治出家的证据。顺治一向好佛,宫中奉有木降、玉琳二禅师,印章有“尘隐道人”、“痴道人”等称号。他对木降曾说:“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旋庵相待。”他早有削发为僧的念头。临宣布他去世前几天,他还叫最宠信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削发为僧,因此一些人认为顺治出家之因是与孝惠皇后不合,所以宠爱的董鄂妃一死,他就以此为借口皈依了净土。

顺治帝的离家出走,令清宫上下惊慌失措。他们为了不引起世人的非议,只得向外宣布:顺治皇帝驾崩。但是,这种谎言也瞒不了多久。很快,堂堂的大清皇帝为了一个女人而削发为僧的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

但是较多的研究者认为,顺治帝并未出家,而是病死宫中。明清史专家孟森的《世祖出家事考实》举出《东华录》等史书的记载,认为清世祖死于痘疹,没有出家。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四,朝廷曾正式向文武群臣宣布皇帝患了天花病。当时王熙在《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记载,奉诏人养心殿,谕:“朕患痘症势将不起。”命王熙赶写遗诏。初五,朝廷大赦天下并传令民间不许炒豆、点灯及泼水。但到初七深夜,顺治帝还是驾崩了。

所以顺治到底是出家了,还是病死宫中,这仍然是一个谜。唯有等待历史学家在未来做最后的鉴定。

●康熙为什么六下江南

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人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康熙八岁登基,十六岁亲政,熟谙文韬武略,具有远见卓识,擒鳌拜、平三藩、平定葛尔丹叛乱,政绩斐然。在其统治时期,曾经六次下江南,而这一举动也给世人留下了颇为神秘的故事。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就讲到了一代帝王康熙与青楼小子韦小宝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扶持的故事。然而生性不安的韦小宝终还是过不了官场生活,辞官之后就到江南生活去了。于是人们就开始想象,康熙六次下江南是不是去找韦小宝?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韦小宝本是小说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原型。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康熙六下江南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康熙六下江南的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然而现在的一些小说、影视,为了更加娱乐性,铺陈渲染,将史实涂抹得似是而非。

早在康熙执政初年,对河务就很关注并有相当的研究。康熙初年黄河下游到处决口,水祸连连。接连而来的水患,引起了康熙的高度重视。康熙曾在太和殿以治河为策论试题,测试天下贡士。在平定“三藩”国家财政仍然比较困难时,康熙帝还是下决心对黄河、淮河进行全面的治理。

三藩平定、台湾统一之后,康熙便将河务视为首要任务。虽然治河的官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淮、扬水灾并未明显好转。康熙担心官员们没有认真行事,于是在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下江南,不远万里,亲阅河工,幸临清江府、淮安府、江宁等地。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第二次南下,到过清河县,在回京途中率领随行的大臣一起视察了高家堰一带的堤岸闸坝。

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间,由于平定葛尔丹的叛乱之事,河工人事变更频繁,河工也日趋败坏。于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到过扬州、苏州、杭州、江宁等地方。康熙视察黄河南岸归仁堤、高家堰等处堤工,颁布了《修浚清口诏》、《巡视河湖酌定应办工程诏》,具体制定了新的治河方案:深浚河身、筑挑水坝、开陶庄引河、浚直河道和拆除拦黄坝。这一新的治河方略,在第二年由新任河道总督张鹏翮开始贯彻实施。到四十年底,其他各项工程也陆续完成。第二年夏天,黄河又发生了特大洪害,各项工程都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不得不说,这是康熙帝的功劳。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以河工即将告成,进行第四次南巡,到过扬州、镇江、苏杭、杭州、江宁等地。他乘船到达清口,查阅天妃闸、御坝,还亲自观看陶庄引河,阅视减水坝、鲍家营、中河口等地方,对河道总督张鹏翮及在河各官亲加以奖励。

康熙四十四年初,康熙帝认为,虽然河工已经告成,但是仍然需要察验形势,筹划善后之规,于是第五次南巡又开始了。康熙帝乘船到扬州城北高桥,对河道总督张鹏翮说道“河工已经告成,善后方略更为要紧。朕今亲临阅视,修建天妃闸,甚当”。可见,康熙对于河工一事是非常上心的。

然而几个月后,河工又出了问题。黄、淮再次发生多年未有的暴涨,造成古沟塘、韩家庄、清水沟几处堤岸冲决,发生水灾。康熙帝闻讯十分生气,立即降旨“今春朕欲亲视高家堰”。于是康熙与臣子商议新的治河方案——溜淮套方案。康熙帝对溜淮套工程十分之不放心,觉得这么大的工程,若是有什么闪失,劳民伤财,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第六次南巡。

康熙六下江南,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社会和民生的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而他的孙子乾隆帝也进行过六次南巡,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其实恰恰相反。乾隆帝在江南游山玩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他的目的与作用怎能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相提并论?

●雍正帝嗣位之谜

清康熙帝驾崩以后,第四皇子胤禛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但雍正帝究竟是如何即位的,长期以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也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使之至今还是一个悬案。

在民间传说中,多认为雍正即位是非法的,是篡位夺权。一种说法就是所谓“矫诏篡立说”。早在雍正帝在世时,社会上就盛传:康熙帝要将皇位传给胤禵,在他患病的最后几日,曾经下旨要召胤禵回京,但是胤禵的死党隆科多却隐瞒了谕旨。致使康熙去世当日,胤禵不能赶到。于是隆科多假传圣旨,拥立胤禛为皇帝。另一种说法为“盗改遗诏说”。康熙原来就有手书,要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却被人将“十”改成了“于”字,于是遗旨明明传位于胤禵,却变成了传位于胤禵,那么,是谁来盗改了这个遗诏呢?有传说是雍正本人改的;有的说康熙把遗诏写在隆科多的掌心,而隆科多将“十”字抹去了;也有的说是由一些雍正府中所收养的武林高手所改写的……

然而这种观点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一、康熙遗诏是用满文写成的,用满文宜读,不可能篡改。二、隆科多与雍正原非深交,何苦冒险矫诏拥立?关于矫诏夺位的种种传闻,无非是出于政敌的中伤。三、皇十四子胤禵若是康熙选定的王储,为何长期滞留边睡?四、康熙临死前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病危时又将几位皇子和大臣召至塌前说:“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可见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五、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亲王,在皇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先后22次参与祭祀活动,次数比其他皇子都多。此外,康熙对胤禛之子弘历宠爱有加,称赞其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见,雍正是后来居上的皇太子候选人。

后世有人根据雍正在品格、才干、年龄和气质上的众多特点以及雍正本人在皇宫中深藏不露、暗自修炼多年的特征,康熙对雍正的认识和父子感情基础,当时诸子争储互斗的背景,还有康熙在死之前留下遗诏的在场人物、地点、时间以及情节等来综合分析,认为雍正根据皇父“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是合法即位的,可信的。

官书中记载如下,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冬至前,康熙患病住在畅春园疗养。胤禛请求侍奉左右,但康熙却让胤禛奉命代替自己到南郊祀天,并且命他待在斋所虔诚斋戒,不得离开。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的病情突然恶化,这时才不得不破例把胤禛召到畅春园来。而在胤禛没到之前,胤祉、胤祐、胤禑、胤禟、胤俄、胤祹、胤祥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已经在康熙的命令下来到御榻前。康熙对他们说:“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此时,恒亲王胤祺因冬至奉命在东陵行祭典、胤禄、胤礼、胤禑、胤祎等小皇子都在寝宫外候旨。当胤禛来到康熙面前时,康熙还能够说话,告诉胤禛他的病情日益恶化的原因,但是到了夜里戊时,康熙就归天了。隆科多即向雍正宣布“遗诏”。胤禛听后昏倒于地,痛不欲生,而胤祉等其他兄弟则向胤禛叩头、并劝他节哀顺变,因此雍正就履行新皇帝的职权,主持康熙的丧葬之事。雍正曾特别强调:当日情形,“朕之诸兄弟及宫人内侍与内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所共知共见者”。

雍正的即位是由父皇康熙的寿终正寝后才开始的,是属于正常并且合乎法理的。对此,清代官书众口一词,都是同一个口径。但是雍正继承皇位后仍然存在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而且他即位后的很多言行,尤其是与大肆诛戮贬斥功臣、兄弟、文人等事连在一起,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这些问题使一些清史专家耗费了很多的精力,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可以说,在没有获得新的可靠材料之前,雍正的即位是否合法合理,依旧是个谜。

●雍正帝暴死之谜

公元1735年一个清冷的早晨,清朝皇帝雍正突然暴死在圆明园离宫中。

关于他的死因,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雍正刚驾崩时,京师中便谣言迭起,猜测纷纷,后世对其死因说法也各异,终成一大奇案。综合各家观点,对雍正之死有三种解释。

一是正常死亡。官方记载说雍正是忽然发病身亡。作为第一手资料的《起居注册》中是这样记载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宝亲王、和亲王终日守在身旁。戌时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寝宫发布遗诏给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龙驭上宾于二十三日子时。由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传。”由以上史料看来,雍正的病应当是一种急症,有人推测雍正可能是中风而亡。

二是被刺身亡。这也是民间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例如《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宫十三朝》等等记载说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刺杀了皇帝。由于清朝政府采取民族高压政策,镇压了好几起汉人的造反,后为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雍正杀死了很多汉人的全族,以警世人。吕留良文字狱正是雍正六年发生,十年十二月,留良、葆中父子被处死。其亲人也被严加处置,另一子毅中斩决,孙辈发配极边为奴。传说吕留良的孙女四娘以宫女身份混入皇宫侍奉皇上,伺机行刺。还有传说四娘在吕案发生后逃亡外地,练就一身功夫潜入宫内,以飞剑砍去清帝脑袋。还有人传说除四娘外还有一位名为鱼娘的女子做帮手。

同类推荐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热门推荐
  • 时光漫步,化蝶

    时光漫步,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之后,发生的种种有趣故事等。
  • 姐姐你是不是傻

    姐姐你是不是傻

    “什么?什么什么?你喜欢我?!”一个大明星能喜欢自己,天呐关键是我也喜欢你哎!“千玺……你是认真的吗,别逗姐姐……”“没逗你,谈个恋爱吧。”这算是告白吗?好直白……不过作为淑女,还是该矜持一下:“那啥……千玺你不能早恋……哎哎哎!你别走啊!我还没说完呢!我跟你处对象好吧……”
  • 藏鬼棺

    藏鬼棺

    大山生活了十八年的王狗蛋经历人生大起大落,随后流浪都市,替天行道,打黑拳,练功夫,收徒弟?城里人就是会玩。..
  • 邪神传说

    邪神传说

    天才少年范心在师门之中进步神速,五年修为超越别人五十年的成果,连师父都无法教导,出于无奈,他只好出门历练,妖魔鬼怪见之退散,闻风丧胆,几经风雨,终于成为了一个斩妖除魔的大侠,被一方百姓爱戴有加……
  • 贼王笔记

    贼王笔记

    一个成功枪手的最高境界是:在拿别人的钱财时,一定要像掏自己的腰包一样不慌不忙,并且心安理得。山城枪手界有三大高手:绰号“长枪”的杨不管,此人擅长用一把镊子,可能他距离你还有几尺远,但是他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夹走了你的钱包;绰号“快刀”的范飞,此人擅长用一把小刀,最成功的纪录是悄悄割走一个女人外套、棉袄、毛衣、内衣、胸罩里面藏着的钞票;绰号“枪中之王”的王头,他用的是一只手,快如闪电,准如计算机,掏遍大江南北,从来没有失手过……
  • 上海高校英烈谱

    上海高校英烈谱

    本书按时间顺序,收集、整理了上海高校中142位烈士事迹,包括刘湛恩、李公朴、周德佑、蒋传宗等,展示了上海高校烈士的群像风采,进一步发掘了上海高校“爱国民主奉献”的精神内涵。
  • 大汉情事之追爱千里

    大汉情事之追爱千里

    青梅竹马的赵迁和姜无欣,因为救了逃婚的十五公主刘琴而被卷入大汉与匈奴之间的纷争中。匈奴单于阿哥赤却爱上了姜无欣而将她掳走,赵迁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心中至爱一直就在身边,于是踏上了茫茫的追寻之路。千里追踪,大沙漠中九死一生,然而为了消弭大汉与匈奴的战争,姜无欣最终却选择了离开。究竟赵迁能否追回自己一生至爱,而大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否可以平息?
  • 惊婚未定,冷情总裁有点暖

    惊婚未定,冷情总裁有点暖

    他怒斥过她,羞辱过他,经常对她呼来唤去……她被同事诬陷,孤立无援的时候,他扭头就走;她被公司排挤,举步艰难的时候,他视而不见;她深夜独自加班,无人问津的时候,他置若罔闻。——他吻过她,喜欢抱着她,经常盯着她看……她吃东西酱汁蘸到嘴角,他会亲自帮她擦干净;她生病了,他会给她泡好感冒冲剂;她想看电影,他为她承包了整个皇家电影院;……他是所有人口中冷情的男人,可是在她眼里,他只是那个冷清中带着浅暖的男人。多少扮演,变成了入戏太深。她和他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走到了最初的原点。曾经的电影院内,她站在舞台上大声喊道:“欧辰昊,我要是爱上你了怎么办?”他坐在偌大的影院中央,深邃得如同汪洋一般的黑瞳微转,低沉而自信的回答,“你会爱上我,很正常。”果然是自信得自负,她依旧笑着,“那……你要是爱上你了怎么办?”他眉心微敛,薄唇微抿,只是看着她,不语。她等了许久,他只是看着她。她自讨没趣的摆摆手,“不说拉倒!”……多年后,她和他故地重游,她突然想到了曾经问他的那个问题答案是什么。他清浅一笑,和当初一样注视着她,“我当时已经告诉你答案了……”她看着他,恍然大悟,原来她误会了那么多年,这才导致和他错过了那么多年……
  • 至尊药师沈万山

    至尊药师沈万山

    被人卖了猪仔的沈万山阴差阳错成了小小门诊医师。被人卖了猪仔的沈万山阴差阳错成了小小门诊医师。被人卖了猪仔的沈万山阴差阳错成了小小门诊医师。被人卖了猪仔的沈万山阴差阳错成了小小门诊医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幻梦江湖半壁江山

    幻梦江湖半壁江山

    江山雾雨连绵城少年梦何时化成空江湖血染纷讨扰命难断几时无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