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0300000011

第11章 保持平常心,人生豁达且淡然

人的一生要面对的事情实在太多,人们常感叹最近又有多少不如意、不顺心。是的,面对工作的困扰,家庭的琐碎之事,人情事故朋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等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总会有悲欢离合。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便豁达且淡然!

平静是福

钱钟书先生说:“世界就像个围城,城里的人往外挤,城外的人往里挤。”生活中的确如此,身居繁华都市的人,往往追求寂寞平静的田园生活;而身在林深竹海的乡人,却又很是向往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

其实,平静是福,真正生活在喧嚣吵闹的都市中的人们,可能更懂得平静的弥足珍贵。与平静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是多么不值得一提。平静的生活是在真理的海洋中,在波涛之下,不受风暴的侵扰,保持永恒的安宁。

心灵的平静是智慧美丽的珍宝,它来自于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一种成熟的经历以及对于事物规律的不同寻常的了解。

人人向往平静,然而,生活的海洋里因为有名誉、金钱、房子等在兴风作浪而难得宁静。许多人整日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一旦受到挫折,一旦得不到满足,便好似掉入寒冷的冰窑中一般。生命如此大喜大悲,哪里有平静可言?人们因为毫无节制的狂热而骚动不安,因为不加控制欲望而浮沉波动。只有明智之人,才能够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才能够控制心灵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是的,环境影响心态,快节奏的生活,无节制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令人难以承受的噪声等等都让人难以平静,环境的搅拌机随时都在把人们心中的平静撕个粉碎,让人遭受浮躁、烦恼之苦。然而,生命的本身是宁静的,只有内心不为外物所惑,不为环境所扰,才能做到像陶渊明那样身在闹市而无车马之喧,正所谓“心远地自偏”。

一个人如果能丢开杂念,就能在喧闹的环境中体会到内心的平静。

有一个小和尚,每次坐禅时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在他眼前织网,无论怎么赶都不走,他只好求助于师父。师父就让他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就在它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何方。小和尚照师父交待的去做,当蜘蛛来时他就在它身上画了个圆圈,蜘蛛走后,他便安然人定了。

当小和尚做完功一看,却发现那个圆圈在自己的肚子上。原来困扰小和尚的不是蜘蛛,而是他自己,蜘蛛就在他心里,因为他心不静,所以才感到难以人定,正像佛家所说:“心地不空,不空所以不灵。”

平静是一种心态,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成熟的果实。平静在心,在于修身养性,平静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平静之心。追求平静者,便能心胸开阔,不为诱惑,坦荡自然。

人生要顺其自然

《淮南子》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住在长城边的老翁养了一群马,其中有一匹马忽然不见了,家人们都非常伤心,邻居们也都赶来安慰他,而他却无一点悲伤的情绪,反而对家人及邻居们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件好事呢?”众人惊愕之中都认为是老人因失马而伤心过度,在说胡话,便一笑了之。

可事隔不久,当大家渐渐淡忘了这件事时,老翁家丢失的那匹马竟然又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匹漂亮的马,家人喜不自禁,邻居们惊奇之余亦很羡慕,都纷纷前来道贺。而老翁却无半点高兴之意,反而忧心忡忡地对众人说:“唉,谁知道这会不会是件坏事呢?”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都以为是把老头给乐疯了。

果然不出老头所料,事过不久,老翁的儿子便在骑那匹马时摔断了腿。家人们都挺难过,邻居也前来看望,唯有老翁显得不以为然而且还似乎有点得意之色,众人很是不解,问他何故,老翁却笑着答道:“这又怎么知道不是件好事呢?”众人不知所云。

事过不久,战争爆发,所有的青壮年都被强行征集入伍,而战争相当残酷,前去当兵的乡亲,十有八九都在战争中送了命,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腿跛而未被征用,他也因此幸免于难,故而能与家人相依为命,平安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出处。老翁高明之处便在于明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能够做到任何事情都能想得开,看得透,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一种处世哲学,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很受用的处世哲学。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活法,不抱怨,不叹息,不堕落,胜不骄,败不馁,只管奋力前行,只管走属于自己的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这种“成事在天”便是一种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努力了,问心无愧便知足了,不奢望太多,也不失望。

顺其自然不是随波逐流,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后踏实地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有人曾经问游泳教练:“在大江大河中遇到旋涡怎么办?”教练答道:“不要害怕。只要沉住气,顺着旋涡的自转方向奋力游出便可转危为安。”顺其自然也是如此,它不是“逆流而动”,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按正确的方向去奋斗。

顺其自然不是宿命论,而是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顺其自然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生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偶遇风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顺其自然,学会适应,才能战胜困难。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顺其自然,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接受这不可避免的事实

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而是时时在幸与不幸、沉与浮、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模式里摆动。面对种种的不幸,只有一个方法——接受它。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忠告:“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在漫长的岁月中,你我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有所选择——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否则我们可能用忧虑来毁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最后可能会被弄得精神崩溃。

在你刚刚受到打击的时候,整个世界似乎停止了运行,而我们的苦难也似乎永无止境。当我们的生活被不幸的遭遇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时候,只有时间可以把这些碎片捡拾起来,并重新抚平创伤。我们要给时间一个机会。

这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低声下气,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但是当普通常识告诉我们,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我们就应该保持理智,不要“庸人自扰”。

别为小事抓狂

有一个人夜里做了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位头戴白帽,脚穿白鞋,腰佩黑剑的壮士,向他大声叱责,并向他的脸上吐口水,吓得他立即从梦中惊醒过来。次日,他闷闷不乐地朋友说:“我自小到大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但昨夜梦里却被人辱骂并吐了口水,我心有不甘,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来,否则我将一死了之。”于是,他每天一早起来,便站在人潮往来熙攘的十字路口,寻找梦中的敌人。几星期过去了,他仍然找不到这个人。结果,他竞自刎而死。

看到这个故事,你也许会嘲笑主人公的愚蠢,做梦乃是一件极其稀疏平常的小事,做恶梦也是常有的事,怎么能为此而大动干戈呢?可生活就有许多人为小事抓狂,为一点小事而和别人闹翻脸,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例子每天在街上都能看到。

中国有句古话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的时候,事情虽小,但杀伤力却很强,小则破坏人的好心情,大则可以让人前功尽弃,甚至送命。历史上有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啊?今天不也正在上演一幕幕这样的悲剧吗?

在科罗拉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居当地人讲,它曾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它都挺过来了,但在最后,它却在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下永远倒下了。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一开始树还没有感觉,但却渐渐伤了元气。最后,这样一棵森林中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也没能把它摧毁,却栽倒在小小的甲虫手里。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却被小事搞得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家务事虽小,再大的清官却也断不清。其实并非清官无能,而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亲人之间,为一点点小事而反目成仇,实在是不应该,为何要给他们分个一清二白呢?就让他们糊涂到底吧,这样反而比分清谁是谁非更好。

别为小事抓狂,对待一些委屈和难堪的遭遇,在内心转变成另一种心情,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化解这一切。如果能从中得着更大的益处,不也是另一种收获吗?

这不是比到处记恨别人,处处结下冤家强吗?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个人经过一棵椰子树,一只猴子从上面丢了一个椰子下来,打中他的头,这人摸了摸肿起来的头,然后把椰子捡起来,喝了椰子汁,吃了果肉,最后还用外壳做了个碗。

我们之所以对小事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说明我们没有把精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当我们集中精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时,生活中的烦恼便会大大减少,便不会再为小事抓狂,因为我们在自己梦想的追求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不在乎身边这些丁点的麻烦事了。

别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小事上

约瑟夫·沙巴士是芝加哥的一名法官,他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

他曾感叹地说:“大部分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还有一名地方检察官也说道:“在我们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都是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在酒吧里说话侮辱别人,行为粗鲁不讲礼貌,最后才导致伤害的。许多犯了错的人,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了小小的伤害,就控制不住自己,结果酿成了伤心事。”

法律不会去管一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这些小事情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静。如果你能对一些小事耸耸肩,那说明你已经变得成熟。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不再顾虑身边发生的一些小过失时,他才有了一种可以轻松过生活的资本。

要想克服被小事困扰的毛病,只要把自己的看法和关注点改变一下就可以了。

让自己注意一些可以令自己开心的东西,做一些能令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这样在短促的一生中,我们才不会因自己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而伤心后悔。就如吉布林所说:“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

有位智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约有900-/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过得快乐,就应该把精力放在这90%的好事上面;如果你想担忧、操劳,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那100-10的坏事情上面。”的确,如果我们能放手那100-10的小事,那你就能过得舒心!

林肯说过:“人只要心里决定快乐,大多数都能如愿以偿。”快乐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个人所产生的态度和观念。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如果放弃不快乐的来源——过度的自尊,那你就能在发生交通堵塞或被踩脚指头这类小事时避免火冒三丈。

有些人经历了生命中许多风暴的冲击,都挺过来了,结果却让一些小事的忧虑给打败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之树长青,就要让自己的心学会宽待他人和他事,就要学会放下一些小事情。当你在放下的那一刹那,你可能发现你的头顶上充满了耀眼的光彩,你收获了一片光明。为了使你的事业更加成功,为了使你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请你不妨放弃人生道路上的琐琐碎碎,去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别背负重担上路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那人不语。

哲人说:“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总统,因为他的篓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本来就充满酸甜苦辣。生而为人自然要体味百味人生。既然已经选择生活,就应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在人生中,不应该逃避生活,在奋斗的过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一任沧桑,就会活得惬意。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聚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大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老和尚凡事讲究一个“随”字。但随不是盲从,不是消极,而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意。

生活中不会一切都圆圆满满,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生而为人,乃是一种缘分,既然选择了生活,就应该直面生活道路上的坑坑洼洼,就应该勇敢背负人生的背篓。人生不售返程票,何妨让一切随缘,洒脱一生呢?

拥有一颗平常心

做人要存一片素心。这种素心是一种平常心。无论身处何地,都保持平淡。

明朝末年,国家衰败,很多地方都困苦不堪,陕北农民尤其困苦,不但遭受到了严重的灾荒,官府还不顾百姓的死活催逼交粮纳赋。最后走投无路的农民忍无可忍,纷纷起义。此时李自成也揭竿而起,率领自己的军队去投奔“闯王”高迎祥。

由于李自成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受到了高迎祥的器重。

没过几年,高迎祥被杀,李自成被部将拥戴为“闯王”。前期起义军到处碰壁,在潼关更是遭到官军伏击,损失惨重。李自成仅带领十八骑突围,在商洛山的崇山峻岭之中藏身。过了几年,他重新积蓄了力量,率领军队进入河南。当时河南大旱,天灾连连,李自成便顺应民心地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当时有首歌谣是这样唱的:“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可见当时李自成的政策是多么受欢迎。很快李自成的部队就发展壮大起来,达到了百万之众,一跃成为明末起义军的主力。后来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政权,被称为新顺王。不久在汝州大败官军,乘胜进占西安。然后李自成又建立了大顺政权。实力壮大的他立即率军攻人北京,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最后只得自缢身亡,明朝被彻底推翻。

到了北京以后,李自成十分骄傲自满,失去了应有的警惕。他对将领和士兵奸淫掳掠的事情十分放纵,自己也坐在龙椅上起不来。出于一种天然的仇恨,农民军勒令明朝旧官员将自己的家产作为起义军的军饷,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主持这件事情。正是这个刘宗敏在向吴三桂父亲吴襄追讨家产时,发现吴三桂最宠爱的歌女陈圆圆十分貌美,便强行抢来据为已有。但他没有想到,吴三桂当时是明朝的总兵,正率领明军驻扎在山海关一线,此时农民军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依仗吴三桂的力量。吴三桂当时还有投降李自成的打算,后来听说自己的父亲被抓,家产也被抄夺,甚至连自己的宠姬也保护不了,于是十分愤怒,命令手下的将领全部换上白衣白甲,为思宗皇帝朱由检戴孝,同时还和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接洽,请求清军给予支援。后来在山海关,农民军惨遭失败,李自成只好退出北京,四处转战,最后死在地主武装手中。

李自成的失败也可以归咎于他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李自成当初进入河南时能够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老百姓欢迎,而且他能够约束下属,制止他们四处抢掠,这也使得李自成深得民心。但是进入北京以后,李自成认为江山稳固,可以安稳坐天下了,便放松了对自己和将士的要求。他骄傲了,认为可以君临天下,原明朝的将领应该向他投降,毕竟他已经占领了都城。他也确实派人去向吴三桂等人招降,然而在招降的过程中,他又放纵将士在北京城肆意妄为,最后伤了吴三桂的父亲,夺了吴三桂的爱妾,为自己的失败留下了伏笔。

人~定要有一颗平常心,一旦骄傲,灾祸就会降临。有人认为谦虚的人往往是弱者,这大错特错。人必须学会谦虚。往往不会谦虚的人才是弱者,而强者一般都是非常谦虚的。

《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已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谦虚的人最终会得众人的肯定的。拥有平常心的人是懂得谦虚的。

吃亏是福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唐代的两位智者寒山与拾得(他们二人实际上是一种开启人的解脱智慧的象征)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日,寒山谓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日:“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

那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人结局就可想而知了,而我们也一定可以想像得出拾得的胜利的微笑——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超脱圆滑者的微笑。不过,它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好处。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那么,我们就真的应该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吃亏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记不清哪位哲人曾写下下面这段令人怦然叫绝的文字,的确是对“吃亏是福”最好的诠释。在此引用,以与大家共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难得糊涂

人人都知道郑板桥曾经说过“难得糊涂”四个字,但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又有几人呢?

当初郑板桥为官之时,将官场、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彻而又无以为释之时,又因其性情刚直,不谄媚、不圆滑,而不平不公之事太多,凭一己之力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只好在“糊涂”之中寻求遁世之术。

如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示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聪明过头,并非是件好事。王熙凤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吗?看来一个人还是别过于精明,知道的太多,事事计较,反而会让人伤神。

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

北宋人吕端,官至丞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他却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只要是便宜就想占,只要是好处就想贪。为了一点小利,不顾前程;为了一点小过,争个你死我活。这种人看似聪明,其实再糊涂不过。

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当你事事比别人聪明时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导致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甚至牺牲。真正聪明的人,正直的人大可不必在一些琐碎小事上锱铢必较,此时“糊涂”一下又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则上保持清醒头脑就行了。为人处世,千万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绪不宁,而到了大事面前,却又真的糊涂了。这样的生活,太得不偿失了。

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俗话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这句话的本意不也就是难得糊涂的内涵吗?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糊涂”常可使我们心境平静,无欲无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一样。没学“糊涂”学之人终会在凡尘俗世中不得安宁矣。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非要寻出个究竟,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倒不如多一点“糊涂”少一点执拗,何尝不是另一番开朗、超脱的生活风光呢?

自嘲一下又何妨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碰到过尴尬困窘的处境。有的人喜欢掩掩藏藏,有的人喜欢辩解。其实越是这样,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辩解,却会越辩越丑,越描越黑。最好的方法是学会利用自嘲来解脱自己。自嘲是一剂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药。

在托尔斯泰寓言中有一个狐狸,它用尽各种办法,想得到高墙上的那串葡萄,可是最终还是因太高而没有得逞,于是它只好转身离去。这聪明的狐狸一边走一边自我安慰道:“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

望着那诱人的葡萄,狐狸却无能为力,怎么也得不到,此时的它心里肯定又失望又不甘心,但仅一句“那葡萄一定是酸的”,便把自己的心情扭转过来,让自己从失望中摆脱出来。

适时自嘲,不仅能化解尴尬,也能免除可能发生的争吵。若是没有这份雅量,生活就会增加许多不愉快。

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到老年后变成了个秃头,整个脑袋几乎成了不毛之地,可他从来不去掩饰这一缺点,相反,他能在许多场合用自嘲来化解这种尴尬,让人反而感到秃头的他更伟大。在他过60岁生日那天,许多朋友前来庆贺,妻子悄悄地劝他戴顶帽子。而罗伯特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故意大声对来宾说:“我的夫人劝我今天戴顶帽子,可是你们不知道秃头有多好,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啊!”

一句看似嘲笑自己的话,一下子让当时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在生活中受到讥讽时,不妨用自嘲来把耍笑转移给大家,让心情放松,而不要老是想着对方抱有什么目的或是怎么想法子回击对方。比如有人说:“你不愧是属猪的,真能吃。”你不妨接上一句:“所以咱们才能聚在一起呀。”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不至于伤害朋友。

用自嘲来稳定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当你在经济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时,当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别人的嘲笑时,或无端受到别人攻击时,你不妨采用阿Q的“儿子打老子”似的精神胜利法,来调节一下失衡的心理。

自嘲能化自卑为自信,是宣泄积郁,制造心理平衡的良方。学会自嘲,既显示出智者的谦虚与大度,又缓和了气氛,何乐而不为呢?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有一种策略叫忍让

    本书以中国传统哲理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对忍让进行阐述,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和典故中,总结为人处世中的隐忍之道,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中现实事例对忍让进行阐述趣解。
  • 让性格成就你

    让性格成就你

    性格是每个人都拥有,很难克服或改变的东西。本书娓娓向你讲述关于性格的种种,教你如何欣赏自己性格中的优点,改变弱点,从而成就幸福的人生。
  • 男人的战争

    男人的战争

    七年前一场微不足道的错位成就了四人今天的爱情轮回。在三番五次的情感猜疑和信任危机的重压下,深爱李越的安楠因接受不了千疮百孔的爱情,最终伤心欲绝地选择了分手。然而此时的李越却通过苏锐当年的离开对自己现在的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救赎中,他是否能赢回属于自己的爱情?陆浩军与苏锐又将如何面对彼此?是苦心经营,还是命中注定?当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了爱情,那么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战争。
  •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青少年健康成长6商树

    编者把影响人生发展的心病、德商、智商、情商和财商的理念生动地比喻成六商树,通过古今中外名人典故、案例或寓言故事,让青少年认识到现代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开发智力水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逆境如何承受压力、失败和挫折;如何理财、提高收益等。
  • 创业经营王者方略

    创业经营王者方略

    本书充分研究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和企业创业经营者的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并力图用自己实践中的心得,给读者带来一些思索和启示,力图避免空洞的理论和虚伪的说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感悟性,相信可以给许多朋友带来裨益。
热门推荐
  • 阴阳梦

    阴阳梦

    阴阳是什么,阴阳就是朝夕与鬼相伴的人;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不管对与错都愿意包容一切的人;在这喧闹的世界中,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或许,只有在死亡之后,一切才能揭晓!阴阳梦,连接人世和灵魂的诉说!
  • 杨树镇之不速之客

    杨树镇之不速之客

    改革开放初期,刑满释放后的杨毛儿来到兴安岭脚下的杨树镇,看望他心里一直牵挂的女人——“小辣椒”,还有他的救命恩人小辣椒的丈夫——郝瘸子,见到了已为中学生的小辣椒的儿子——顺子。小辣椒一家人窘迫的生活让家住佳木斯市的杨毛儿心痛不已,决定留在杨树镇。从此冷酷、凶残、狡诈的杨毛儿开始了他的黑社会生涯。杨毛儿先是扳倒了杨树镇的地头蛇“黄四儿“,将黄四儿的党羽一个个收买和杀掉,最后将黄四儿杀死。杨毛儿开始在杨树镇称霸,抢夺他人的生意,成为杨树镇一手遮天的人物。小辣椒因思念自己唯一的爱人郁结而终。杨毛儿身边的人为了他一个个死去,最后杨毛儿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个酷似顺子的人成长为大哥式的人物。
  • 天使般守护你:爱上花泽类

    天使般守护你:爱上花泽类

    想哭的时候就选择倒立忍住眼泪,用短暂的美好假装成你的花泽类,你可以哭完就睡,我陪你看每一个天黑,该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改变。他是一个安静的甚至有些自闭的大男孩,他拥有一头栗黄色的头发,他的眼眸像是湖水般清透干净,他一天要睡十五个小时,他----他是花泽类。
  • 不生病的养生细节

    不生病的养生细节

    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养生宝典,它告诉你如何更好地去养生,包括饮食养生、日常养生、运动养生、中医养生、中药养生、心理养生、睡眠养生、美容养生、四时养生、排毒养生、娱乐养生、房事养生等方面,每个小细节的内容都会诠释出一些养生的大道理。
  • 不了和凡青

    不了和凡青

    男女主角在众人帮助下除魔卫道以及爱情故事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农民十万个怎么做·生产生活篇

    农民十万个怎么做·生产生活篇

    《农民十万个怎么做·生产生活篇》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介绍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方法,增强农民生产管理的本领;二是介绍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三是介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做出消费决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介绍饮食保键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 审判之翼

    审判之翼

    一个大家族子弟,在游戏之中对抗家族的故事,英雄无敌类游戏。并不是只有家族才是大家族子弟的归宿,玩家是来玩游戏的,不是被游戏玩的。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应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应用、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应用、《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用、《矿山安全法》应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用、《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应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应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用。
  • 血红年代

    血红年代

    我们都有一个血红的年代。叛逆,放荡不羁又如何?只要有热血,就能展开自己的锋芒,划破一切!患难中才有兄弟,时间的磨练,才有真正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