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0900000018

第18章 心系苍生,清廉为官始变法(5)

五是凡诸路从应诸科改应进士科的,皆另场考试。今后新人应举,不得应诸科,渐令改习进士。

六是殿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分五等。第一等、第二等赐及第,第三等出身,第四等同出身,第五等同学究出身。

熙宁科举改革的目的,在于造就和选拔为新法服务的人才。宋神宗对这一项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实际效果非常满意。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三月,宋神宗说:“今年从南方所得的大多数是很有名的举人,大家都很倾向于义理之学,这是一件好事。”科举法的改革,在宋一代确实造成了读书人都很倾向于义理之学这样一种风气。

但是,王安石的这一项很合时宜的改革,却遭到了反对。《宋史·选举志》云:“诗赋浮靡,不根道德,施于有政,无所用之,自唐以后,莫之能革。上稽合先王,造立法度,而议者不深维其意,髃起而攻之。”从最后一句“髃起而攻之”可以看出来反对这个改革的人很多,其中苏轼反对的最为激烈,他认为,从文章的角度来看,策论是有用的,诗赋就没有什么用处;从政事这个角度来看,则诗赋、策论均成为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了,虽然知道这个没什么用处,但是从创国之处以来就没有废除。他又说:“从唐朝到现在,靠诗赋起家而成为的名臣的人,大有人在,多的数都数不过来,又何曾有负于天下,而现在必须要废除呢?”应该说,苏轼的这一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道理。

王安石的改革,固然有他自己的道理,但是以苏轼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意见,也不是没有根据的。王安石废诗赋而倡导经义和策论,其用意在于引导读书人关心政治理论和国家的现实问题,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与现实无关的诗赋传记之学上面。但是,这样改革的问题在于习经义和策论,并不等于这样就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政治问题。诚然,诗赋和传记固然脱离了现实政治,对政事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经义和策论又何尝一定是切合政治的呢,对解决实际的问题又能有多少帮助呢?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待,空洞无物的经义和应试所学的策论不知有多少,也不知道这些到底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多少益处。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这些还不如诗赋,虽然对政治没有什么大的帮助,但是对文学的发展却是大有益处的。

总的来说,这些改革措施还是相当不错和富有改革精神的。也难怪后世不明真相的群众——不仅群众,还有许多大人物们,对此都赞誉有加。

§§§第三节众建贤才,人才迫切

王安石对人才选拔的特点基本上可以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表现出来。这篇被梁启超称为“秦汉以下第一大文”的上书是王安石在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任提点江东刑狱任满返京述职时,写给仁宗皇帝赵祯的上书。(但也有人考证王安石上书时间当在嘉祐四年或五年。据《宋史王安石》记载:“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也记载在嘉祐三年。)这封上书,实际上不仅是王安石要求革新变法的具有纲领性的政治论文,而且也是他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的人才观和变法主张,没有引起宋仁宗和当政大臣们的注意。治平四年(公元1068年)正月,年轻有为的宋神宗即皇帝位,王安石于四月应召回到开封。宋神宗在做颖王时就对王安石的为人和才学有所闻知,即位后,看到法弊风衰的现实,即欲力图革除历世之弊,以建振邦非常之功。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王安石被擢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十二月,又被任命为宰相。到这时,王安石的人才观才得到实际的运用和较充分的发挥。

宋自立国以来,实行文臣治国政策,重视科举择人。真宗以后,科举制度的腐败、恩荫的宽泛、学校教育的废弛,使得官僚行政机构十分庞大和腐朽,科场流弊丛生,加之考试内容、方式的陈腐、死板、只重文辞、不尚实学,于是,官场上无能的人特别多,而且还白拿国家的俸禄,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一直到老也没有机会参政。所以,到了北宋中期,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许多有志改革的人物,他们都把改革学校和科举,搜罗人才,刷新吏制作为头等重要的内容。如范仲淹的“庆厉新政”,就是以改革吏制,选拔贤能为中心的。在他的十项改革大纲中“明陟黜”、“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都是涉及人才问题的,其旨意即在于从改革科举、考察官吏中选拔一批具有实际从政能力,通晓政令案牍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欧阳修也主张“尽去寻常之格,以求非常之人”,并认为“苟非不次以用人,难弭当今之大患。”他还说:“当今天下之大,不能说没有可用的人,但在朝廷上没有才能的人也能滥竽充数。宁肯用没有才能的以败事,也不肯费心去选择有才能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感觉无人可用。”苏轼在上书中也要求选拔人才,改革吏制。他说:天下所以不能被很好地治理,失误就在于所用非人,而不是法律的原因。他主张“择人要精”,“任人宜久”,并且要有真才实学,坚决反对任用那些多空文而少实用的儒生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的书呆子。这一时期的这些有志于改革的人物的人才主张,或归于失败,或没有实施,但他们重视人才,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思想,无疑对王安石的人才改革思想起了积极的、直接的影响。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写于庆历改革失败后的低潮中,它不但是北宋中期一些进步的士大夫重视人才、改革吏制,变法图强思想的结晶,也是北宋以前历代“人才观”的总结和发展。

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王安石首先从政治改革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人才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他分析当时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一方面,在位能真正干事的人不多,能推行朝廷法令,知道轻重缓急的人也不多,而没有才能且卑鄙贪污的人,倒是有很多。能讲先王之意以合乎此时变法的人,看看朝廷上所有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的。不但如此,这些人还往往借推行变法而骚扰百姓,使新法反受其污,百姓反遭其害。另一方面,草野闾巷之间,人才也未见其多。这就是说,由于不重视教育和培养,以及人才的选拔导向不当,整个社会已处于人才的严重匱乏之下,“九州之大、四海之远,孰能称陛下之旨以一二推行此而人蒙其施者乎?”因此,要想进行社会改革,就必须首先改革这种人才缺乏的状况,选拔和培养改革事业所需要的人才。王安石指出:“如果人才不足,就是陛下原本想着要改变天下的事,以符合先王之意,但是这种形势也未必能如您所愿。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人才。如果能使天下有才能的人变得很多,然后朝廷需要的人才也就可以在这些有才能的人之间选取了。在位的人有才能以后,再想变更天下的弊端,以符合先王之意,那么相对而言就很容易了。

在王安石看来,人才是变法的根本和核心,变法的主体是人,而变法首先也是为了人,人的改变是变法的先决条件和最后归宿。没有众多的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要变更法制,刷新吏制,整顿财政,维护国家的安定,使国富民强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徒法不能以自行”,“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这个思想,在他以后的几次奏疏和文章中,都一再加以强调。如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说:“能整合天下之众的是财,能理顺天下之财的法律,能遵守天下之法的是官吏。如果官吏不好,即使是有法也不能遵守。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上时政疏》进一步阐述:能长久的守住天下,没有很明确的法律,是不足以维持的,不广泛的重用有才能的人,是不足以保守住的。有才能的人不用,法律不去修缮,旷日持久,则天下是不可能不乱的。变法和人才,是治理国家的两件根本大事,就好像一辆车子上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仅如此,王安石还从反面警告仁宗说,如果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合理的使用,那么,在位之人才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看汉代之张角,三十六万兵马同日而起,所在郡国莫能抵挡。唐朝的黄巢,横行天下,而所至将吏无人能与之抗衡,汉唐之所以亡,祸端就是由自此开始的。这就是说,北宋王朝如果不赶快培养和选拔真能治理国家的人才,实行变法,就会有亡国乱政之祸。

王安石认为,培养人才,是国家政治的首务,是人主的神圣职责,“人之才,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者。”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指出,周继商而立,就是因为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而使他们都能有君子之才,然后让这些人出任各个官职,所以出征能制胜敌人,守国能修好政事。宣王之所以能中兴,就是因为宣王器重仲山甫,并通过他来刷新天下士子,振兴人才,才出现了“宣王中兴”的大好局面。周朝兴衰的历史说明,人主是否重视人才,事关重大。

因此,要培养社会国家所急需的人才,首先要求人主要有“至诚”之心。“至诚”之心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主”以社会安危为己任,长顾虑后,革除因循苟且的社会弊风,振兴人才。只有以真诚之心,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会真正形成良好的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王安石清醒地认识到,陶冶人才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决非仅学校教育过程本身所能完成。因此,必须从整个社会出发,从各有关方面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合理的制度。这就是他主张的“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等各个环节皆“有其道”。

1、“教之之道”

这里的所谓“教”,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办的学校教育而言的。王安石把官学教育看作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基地,而主张取缔私学。他认为三代以后,“私学乱治”,私学泛滥的结果是其他思想的盛行。为了适应天下的需要,就要取缔私学,振兴由君主和国家直接控制的官学。他针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普遍设立学校。庆历以来,虽然中央明令全国普遍设学,但多数学校空有其名。既没有教师,也没有教学活动。因此,王安石提出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从京城到州县都要有学校,彻底解决人才的来源问题。严选学官。当时的学校,不仅名同虚设,而且没有教导之官。而中央太学虽有教导之官,也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因而,很难胜任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所以必须广泛严格地选取教导之官,广泛地尊师立学,严格地选拔教学人员,才能完成学校培养人才的任务。理想的教师,是即要品学兼优,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才能所教所学皆所用,不致流于空洞说教。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王安石集中地批评了当时学校教育内容的空疏和腐朽、对现实的政治需要漠不关心,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状,指出这样的教育内容,不仅不能培养出于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反而会败坏人才,为此,他提出了改革学校教育内容的实用的原则:治理天下国家要用的不能不教,而且关于这方面所有有用的都要学。今天所学的,就是以后治理天下国家要用的,而凡是于国家政治没有实际用处的都一律要从学校教育内容中删除。

2、“养之之道”

“养”是针对物质待遇和管理而言的。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保障必要的物质生活待遇,是人才得以正常生活、安心工作和顺利成长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抓好这一环节。王安石对人才的待遇和管理,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甘地尼赫鲁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甘地尼赫鲁

    甘地和尼赫鲁为印度二十世纪的领袖,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就是这么娇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就是这么娇艳

    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但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的只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这四位。本书围绕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位绝世女子的坎坷命运展开,重点记述了她们的情感纠结和爱情生活。
  • 诸葛亮遗书

    诸葛亮遗书

    我最景仰的先贤是帮助齐桓公推行法治、开发经济、“尊王攘夷”、成就霸业的相国管仲和联合秦楚之晋为燕昭王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的燕国上将军乐毅。
热门推荐
  • 水晶剑之谜

    水晶剑之谜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强大的威亚帝国的兴衰故事,前三卷为英雄传说:第一卷忘却:从一个封印在魔法容器中的上古骑士的视角讲述了威亚帝国第一次游行到衰的过往。第二卷圣剑与长矛:威亚帝国陷入完全的割据分裂之时,上古法师卡奇尔从海外寻来了统治布朗大陆的武成王维谭,与此同时圣剑与伊莱斯长矛现世的传闻不胫而走。第三卷太阳与月亮的战争:冠赫大帝与邪帝特耐迪卡的战争全面爆发,玄武大陆投入楚柔帝国的羽翼下。第三卷开始为凡人传说:第四卷源氏三代六君侯列传:威亚帝国的建立离不开群臣的帮助,群臣之中有六个源氏的君侯的所作非凡。都说功臣要奖励,可是源氏得到的奖励竟然是……
  • 天地大动乱

    天地大动乱

    “大圣啊!你有女朋友吗?”“大圣啊!你是处男吗?”“大圣啊,你真的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小子,你烦不烦啊!吃俺老孙一棒!”乾坤颠倒,时空错乱,东西方众多神仙纷纷消失,穿越异世化为灵体寻找传承者。孙大圣和穿越男无天相遇,一路轰杀众多传承者,吸收其本命天赋能量,成就乾坤霸主之位!
  • 美女的贴身司机

    美女的贴身司机

    情路上,纯情校花,风韵老板娘,天后歌星,都是他的红颜知己;仇路上,地痞流氓,社会大佬,地下王者全是他的手下败将。为兄弟血仇,他不惜触犯纪律,为红颜搏命,他不惧江湖仇杀,人间兵器,悄然回归都市,从一名普通的司机开始充满香艳的王者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英雄联盟背景小说

    英雄联盟背景小说

    喜欢英雄联盟,更喜欢英雄联盟的故事。本书会通过易大师的成长、盖伦和卡特琳娜的爱恨情仇、卡牌大师崔斯特的崎岖命运等一些人物,为大家一步一步揭开瓦洛兰世界的历史。故事里的英雄事迹和官方说明略有出入,但绝对衔接地十分连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唐月令注续补遗

    唐月令注续补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娘子:笑面罗刹

    腹黑娘子:笑面罗刹

    姿色平平的女子,恬淡的笑容,司马家没脾气的三小姐。不显山,不显水,她是天山上雪老的关门弟子。“一个月内,把为师教的都学会,知道了吗?”仙风道骨的雪老刻意板着脸吩咐下面的弟子。“是,师傅”如出一辙的抬头,斜眼,懒懒的回答,准备散开,不想理会这个闲得无聊的老头子。“笑儿”古怪的撒娇声出自雪老之口,对象却是一个稚龄女童,淡淡的微笑挂在嘴角。“听到师傅的话了吗?”温柔的语气像是在询问。“是,师妹”整齐而洪亮的回答,却让一旁的雪老再一次的暗自落泪,师傅竟然不如徒弟有威信。
  • 腹黑钻石男:捡来的老婆

    腹黑钻石男:捡来的老婆

    楚家二少终于结婚了,新娘子是随便从路边捡来的,没花一分钱。新婚之夜,新娘子坐在床上,拿着计算器按个不停:“楚天离,你到底有多少身家?”“干嘛?”“我算算你挂了以后,我能继承多少。”“……”楚二少对女人要求不高,不必白富美样样全,有白就行,最好能够老实待在家里,别让他操心。可谁曾想,他这捡来的小妻子,桃花却旺得很,时不时就给他招惹几个情敌回来,楚二少怒了,准备好好教训下他这捡来的小妻子!
  • 天路之殇

    天路之殇

    天路之殇内容简介:大道无形,天道无疆....天路茫茫九重天.............通往何方?是太古?亦或是洪荒?亦还是那一片天地战场?远古惊天大秘.............是谁在造就?又是谁在遮掩?茫茫东海秀丽之波,演绎了怎样缠绵歌泣的爱情故事?蛮荒亘古无尽十万大山又埋葬了怎样的一段历史.........失落了怎样的一部传说?冰封万里的北岭又是谁在断肠哭泣?渺无人烟的西漠又是谁隔断了那一片天地?一段痛彻心扉的血泪史.........一个沉睡亿万载的惊天大秘.........一部关于天路的传说......!
  • 无语问情

    无语问情

    一边是华丽短暂的梦,一边是残酷漫长的现实......唐仲天因其体内的变异守护兽,使其走上了一条步步惊心的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也从未给自己选择的机会,一切的一切......身如浮萍,何怨流水!世事无常常蹉跎,无语问情情已生!
  • 腹黑羽少帝王妻

    腹黑羽少帝王妻

    黑道第一的她,玩转天下,却被一个他拥在怀了,说,今后,我就是你的天下。“羽少!夫人又出任务了。”“随她”“羽少,夫人又跑出去了。”“随她”“羽少,夫人......”“随她”“夫人怀孕了!”“啥?"某男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