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1400000024

第24章 命运拐点(9)

“李书记,”常教授颇感兴趣地说,“你的困惑正是我目前研究的课题,回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其中一条根本的历史教训,就是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等同起来,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种种误区,这是对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误读!”

“误读?”李绍光不解地问,“那么怎么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差别呢?”

“李书记,请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常教授用强调的口吻说,“就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具体论述,离不开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离不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这一时代特征。”

“巴黎公社革命是一八七一年爆发的,”李绍光若有所悟地说,“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应该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为分界线,着重理解一八七一年以后的论述。”

“不仅如此,”常教授进一步强调道,“还要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与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区别开来,很多人将两者的论述混淆了。”

“我觉得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也有区别。”李绍光若有所思地说。

“的确如此,”常教授深思熟虑地说,“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后资本主义社会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步是共产主义阶段。可见,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还有一个‘过渡时期’。”

“可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只有‘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哪儿来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李绍光困惑地问。

“问题就在这儿,”常教授尖锐地说,“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建立的,与资本主义社会前后相继,中国走的路根本无法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西方典型历史演进模式,所有的问题就出在非要往这个模式上套,这种思维定式时至今日还在不同程度地束缚着我们的头脑,成为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种潜意识的框框。”

“常教授,您的意思是说,”李绍光顿悟道,“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与现存的当代资本主义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并存关系?”

“大多数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历史根本没有完全遵循‘五种社会形态’这一西方典型历史演进模式,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前后相继的关联,只能是并存的关系。”常教授一语破的地说。

“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否实现马克思的构想,取代资本主义呢?”李绍光咄咄逼人地问。

“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作为一种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替代物,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结果而出现的,所有它当然优越于资本主义,具有取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我们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根本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我们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具有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什么理由要求我们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来取代现存的当代资本主义?应该说,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与资本主义炯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全体人民的福利为根本方向,确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典范,这才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常教授深刻地说。

“看来,我们很多困惑都是照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构想造成的。”李绍光深有感触地说。

“李书记,”常教授意味深长地说,“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思维任重而道远哪,什么是解放思想?就是坚决地破除教条主义思维定式,否则改革就寸步难行。”

“常教授,听了您一席话,真是茅塞顿开呀,”李绍光呷了一口茶,释然地说,“今天到你家串门儿,一是来解惑,二是来了解一下楼道灯的情况。”

“李书记,”常润之客气地说,“您看您这么忙,还亲自关心我们这点小事,真让我们过意不去。”

李绍光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让一个楼道的灯亮起来是小事,让全市居民楼道里的灯都亮起来就是大事了。再说群众的事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都是大事。”

“李书记,”常教授的老伴接过话茬说,“我是区人大代表,我给市委、市政府提个建议,能不能搞一个楼道亮化工程,让东州市所有居民小区的楼道灯都亮起来,这样,老百姓晚上才有安全感。”

“好啊,这个建议提得好,”李绍光目光矍铄地说,“这些年我们忙着搞大项目,抓大工程,却忽略了老百姓身边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这是我们的官僚主义在作怪啊。仁杰啊,你们市建委牵头,电业局配合一下,尽快拿出方案来,在年底之前,争取让东州市所有居民小区的楼道灯都亮起来。”

丁仁杰点了点头,“李书记,明天我们就与电业局碰头,一定尽快摸清情况,解决楼道亮化问题。”

“李书记,”常润之表情凝重地说,“既然您来了,我就多说两句。我们省委党校家属宿舍都盖了快十年了,可我们还在烧煤气罐,我们的煤气开栓费早就交了,煤气管道也早就安了,可十年了也没开栓,市委、市政府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下,早点让我们用上煤气。”

李绍光听了以后心里一惊,嗓子眼顿觉发干,他没有想到还有十年没有煤气开栓的小区,目光犀利地说:“仁杰,你们建委回去会同市煤气公司给我拿出一个调查报告,看看全市有多少小区还未开栓,然后拿出个解决方案报市委、市政府。”然后对常润之愧疚地说:“常教授,对不起呀,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你们生活上有这么多不便,这两件事你放心,我们一定尽快解决。”

说完起身告辞,常润之两口子紧握李绍光的手表示感谢。

30、銀环路

上午十点,迎接林誠昆的车队在市公安局前导车的引领下驶进了东州机场。廊桥上,以张国昌、丁仁杰、李凤江为首的政府要员站成一排,礼仪小姐手捧鲜花,舱门打开,林誠昆一行在赵奎胜的陪同下走出机舱。礼仪小姐献上鲜花。

张国昌热情地迎上去,“林先生,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林先生莅临东州啊!”

林誠昆和蔼地笑道:“多谢张市长百忙之中来接林某。”

张国昌客气地寒暄道:“哪里,哪里,您是东州市的贵客。”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并肩走出廊桥。众人紧随其后跟。林誠昆七十岁左右的年纪,中等身材,精神矍铄,脸部棱角分明,额头饱满,面相慈善,一副金丝边眼镜后是一双略带笑意的眼睛,他一生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林誠昆”这个神奇的名字,今天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他经营的事业,囊括地产、电力、电讯、零售以至港口运输。

在候机大厅前,张国昌陪林誠昆上了奔驰车,车队驶出机场,交警十三辆摩托车开道,警车、奔驰车组成的车队气派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在市迎宾馆豪华的宴会厅里,魏正隆、李国藩、张国昌、丁仁杰、李凤江、赵奎胜等人宴请林誠昆一行。

酒过一巡,李国藩高举酒杯诚恳地说:“香港回归在即,林先生慧眼独具,拟实施投资的战略转移,实在令人敬佩,希望林先生在东州多走走,多看看,希望我们能找到合作的契合点。来,为我们的友谊干一杯。”

众人干杯后,林誠昆儒雅而运筹帷幄地说:“香港回归祖国对我们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东州市的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上要大展宏图,任何有眼光的投资商都会抢占经济发展的至高点啊。”

魏正隆接过话茬,风趣地说:“东州在历史上就素有大商埠、大集散地、大码头的称号,林主席敢于往东州投资确实是远见卓识之举啊。”

众人开怀大笑。

宴会上,张副市长把建银环路的构想介绍给了林先生,并兴致勃勃地邀请林先生实地看看金环路和东州市的道路网。

宴会散后,一辆警车开道,中巴车随后行驶在金环路上。在中巴车上,张国昌、丁仁杰、李凤江、赵奎胜等人陪同林誠昆参观东州的城市建设,我也在中巴车上。

车速很慢,张副市长望着车窗外,指指点点,有历史有现实地介绍着沿路风貌。有时索性下车,请林先生尽览风光,使其对开发东州市尤其是银环路,有个生动的感性认识。林先生不时露出笑容,点头表现出赞许和欣赏,并时不时地问上几句,气氛很是融洽,很是亲切。

张副市长是个很能感化对方并使对方沿着他的思路演进的人,他不失时机地介绍说:“林先生,以东州为中心在半径一百五十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钢都、煤都、煤铁城、化纤城、煤粮城、港口城等十一个城市群。东州是这一城市群的骨干和桥梁。扮演着既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经济腹地的双重角色。我们走的这条路叫金环路,是东州市一条环城高速公路,市内还有一条铜环路,一旦银环路打通,东州市就形成了三条环路相通,五条高速公路辐射的交通网络,这是一条东州经济的腾飞路,也是外商投资的发财路啊。”

“张市长,”林誠昆微笑着说,“东州市的发展思路很有气魄,我对銀环路的投资很感兴趣。”

显然经过张副市长这一路谈笑风生的“游说”,林誠昆很自然地被感染了。当然,仅凭这么一点粗浅印象,就让人家明确表示干或不干,是不可能的。但良好印象本身,就带有希望色彩。

原来,香港即将回归这一现实,在海外华人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久战经济沙场的华商们,凭着对世界风云变幻的敏感洞察力,也出于理所当然的自身利益考虑,感到香港回归对他们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快捷作出抉择,否则会后悔莫及。而德高望重的林誠昆先生,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爱国人士,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拿出巨资帮助国内扶贫解困,发展教育事业。不过,在此之前,他大都把资金投放到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如今,香港回归在即,他独具慧眼,拟实施投资的战略转移。他特别看好原本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的清江省,尤其是东州市城建发展的长远利益。他们把这种投资热点叫做不失时机地抢占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制高点。应该说,张副市长与林誠昆先生开始这次愉快的接触很重要,给双方铺就了一条良好往来的坦途,营造了一个继续深谈的好氛围。

林誠昆在东州市考察了两天,张副市长全程陪同。林誠昆此次东州之行,留下深刻印象。

在东州机场送行时,林誠昆拉着张国昌的手诚恳地说:“张市长,我对银环路很感兴趣,希望你到香港,我们细谈。赵先生,感谢你为我和张市长牵线搭桥啊。”

赵奎胜满脸堆笑地说:“林先生,您太客气了,希望我们合作成功。”

送走林誠昆之后,张副市长用我的手机向李市长汇报。

“国昌啊,我们要紧紧抓住林誠昆这条大鱼啊。”李国藩叮嘱道。

“不过,林誠昆口袋里的钱并不想往垃圾箱里扔。必须想办法让他掏得心悦诚服。”张副市长诡谲地笑道。

“国昌,我的意见是你尽快飞到香港与黄河集团谈判。”

林誠昆走后两天,我收到了省委组织部转过来的一封信函,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份中央党校的入学通知,题目是《中央党校一九九七年秋季学员入学有关事项的通知》。信函中通知张国昌到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要求九月一日到中央党校报到。

文件的附件中介绍了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内容。该班将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法学与法律基本知识、领导科学等领导干部必备的业务知识,加强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党性锻炼,适当安排社会实践。

读完文件以后,我随手翻了翻日历,离报到时间还有一个多月。我猛然意识到,大概张副市长早就知道组织上要安排他去中央党校学习的事,当初他选我当秘书大概也有陪读的意思,这大概是我作为市政府办公厅唯一科班硕士虽出身寒门,却得到张副市长青睐的直接原因。

孟丽华得知丈夫要去北京学习的消息,心里很高兴,她盼望丈夫在政坛上能叱咤风云,所谓夫贵妻荣,孟丽华对丈夫的前程一直充满信心。

张国昌到中央党校读书要进行入学考试。我不仅要给张副市长准备书籍,画出重点,还要随时随地考问他问题,使其能灵活掌握,记在脑子里。张副市长很是用功,他要争取考个好成绩,给中组部领导留下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

因为入学考试没有范围,我通过在中央党校当处长的研究生同学潘文言了解到,通常中央党校入学考试是一百道小题,一道小题一分,我判断题型只能是填空、选择、判断、改错之类的。如果换上一个素质低的秘书,书都不会选,别提复习了。因为参加过全市副局级干部招聘,我对书籍的判断很准,邓小平理论、市场经理理论、历史知识、党的基本知识、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等等,很快就为张副市长准备齐了。

张国昌平时很忙,几乎没有时间看书,除了我随时提问以外,只好每天熬夜复习。不过,张副市长对入学考试信心十足。

我知道张副市长入学后,陪读将对我是个莫大的考验,因为陪读就一定要为张副市长做作业,青干班的学员哪个人没有个秘书班子,陪读等于和全国的秘书精英比水平,我心里当然压力很大。

昨晚的月亮非常饱满地挂在地平线上,显示着太阳般的光亮,月亮很会利用太阳,用阴晴圆缺勾引太阳,其实星星是太阳与月亮通奸的结果,这种行为搞乱了天空,搞得人类仰望天空时不知道应该崇拜谁,于是用想象创造出许多傀儡,然后放在高处顶礼膜拜,我就是在这种膜拜中失去了个性。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上)

    红楼梦(上)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全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故事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牵扯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教、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因此说,《红楼梦》生动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 成吉思汗宝藏

    成吉思汗宝藏

    外出旅游的花朵,偶遇一个被某国神秘考古队追杀的蒙古人。蒙古人临终将一根藏有成吉思汗宝藏秘密的中空木棒交给花朵。木棒被安全寄给雷鸣后,花朵遭考古队绑架。雷鸣只身救花朵。最终他们却一并成为考古队寻找成吉思汗宝藏的“探路石”——途经1000工匠、800士兵葬身之所和阿尔寨石窟,考古队从遥远的黄河潜入一条地道,终于找到了墓群入口。
  • 都敏俊教授的最爱:九云梦

    都敏俊教授的最爱:九云梦

    本书是朝鲜“梦小说”的开始。描写了男主人公杨少游与八位美女之间坎坷曲折的爱情经历。《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
  • 仙人掌之花

    仙人掌之花

    现在,《日本推理名作选:仙人掌之花》如同之前作者所说的,奉上我的画作。这画如你看到的一样,内容是仙人掌。仙人掌虽然颜色青黑有刺、外形丑陋,其头顶盛开的小花却如鲜血般殷红。临别之际,我为何要画仙人掌,恐怕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说出这原因的。但是,我相信,也许在我死后,你终究会有了解的一日。
  • 哥仨

    哥仨

    他们是诗人。他们是每天追踪明星八卦的记者,是包装畅销书的出版商,是偷找情人的国企业务骨干。工作和诗歌是他们生活的正反面。他们混迹于饭局、诗歌论坛,偶尔抢女人,抢生意,却在关键时刻拔刀相助,互相包容。他们写诗,在诗歌里亮出欲望和灵魂,亮出不为世俗所知乃至为世俗所耻的猥琐和卑微,把人性的赘肉熬成油点成灯,照亮灵魂的幽微之处。他们的生活气味浓烈,故事生猛,浓烈背后有纯净,生猛之中是坦荡。
热门推荐
  • 下辈子不再做“穷”小子

    下辈子不再做“穷”小子

    一个屌丝在都市的艳遇,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 九天神坛

    九天神坛

    天地之初,神坛降造化醒世人。荒古之后神坛消失,但是世人都相信神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得神坛可长生,可无敌天下。绝世天才江天惨遭陷害,爱人,兄弟,朋友尽皆遭害,他也身中奇毒,无奈之下他进入天雪界寻求天雪冰炎想要点燃己身,成就神火强者,报血海深仇。可是在天雪界却发生了莫名的变化,他在点燃神火的过程中莫名沉睡,天雪界崩塌。千年之后,于大雪山第八座雪峰下走出一个人,他自称江宁。
  • 至尊神者

    至尊神者

    门派被屠,救佳人,报血仇!仗剑天下,斩奸除佞,豪气冲云,横扫八方。我,在路上,通往至强之路!我已不是我,我依然是我。
  • 异世纪之重生者

    异世纪之重生者

    这是一本科幻的小说,具体是变异的病毒改造各种生物,主角从一开始就不停逃生,遇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和人类,知道发现只有自己可以免疫病毒后,开始向病毒反击
  • 校园之唯我独尊

    校园之唯我独尊

    青春年少,热血飞扬,我的青春比天狂!小学我是班级里最受人鄙视的男生,无论是谁只要心情不好就可以把气都撒在我头上,而我也只能默默忍受。本以为这种情况到了初中会有所改变,可等待我的,却是更加难以忍受的折磨。我不甘心这样下去,却没有反抗的勇气。终于,女神的一句鼓励,让我找回了男人的尊严,也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小色却又很正义,主角将来会走什么路?不想当混混,但接到任务为了保护城市安宁不得不打入社会混混团伙!
  • 我的丧尸老婆们

    我的丧尸老婆们

    强大的丧尸进化体,突然现世的诡异魂玉,两者相加又会孕育怎样的变态存在?神秘隐蔽的神农架野人、破土而出的巨人之城、横空出世的天空之城、突然现世的马里亚纳大海沟的亚特兰文明……轮回重置,神话伊始,远古复活?重生征战,末日密码,一一浮现……
  • 重生:时尚女神

    重生:时尚女神

    “诶,爱丽丝你知道现在的时尚女神是谁吗?”果子问一旁正在喝着牛奶的爱丽丝“是谁啊?很有名吗?”爱丽丝懒洋洋地瞥瞥果子,没打算多花力气搭理她。“听说时尚女神叫苏素素超级漂亮的,她简直是完美女神不论什么衣服到了她的手里,都会变得完美无缺,十全十美,啊!我也想穿她设计的衣服”陶醉在幻想中。“你想要衣服找我不就成了,我可是爱丽丝啊,雅典娜学院的天才设计师哦”反正外面的衣服也是我设计的,想要直接找我要不就成了。莞尔一笑,“天哪,爱丽丝你简直是太美了,真想把你一辈子都藏起来!”果子尖叫了起来,眼睛闪闪发亮的盯着爱丽丝。
  • 异世之血魔传说

    异世之血魔传说

    他是21世纪最传奇的雇佣兵,也是一个拥有双重性格的疯子。当他此生已经站到了顶峰,别无所求之后,却穿越到了一个被所有人唾弃的异界纨绔子弟身上。这样的一个疯子,又意外的得到血魔的传承,他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一个血魔的成神之路。一个非人存在的逆天传奇。“你的鲜血——是我一切力量的来源。”枫臣如是说。
  • 爱情向后看

    爱情向后看

    这是一个坚强,行事果断的女人的故事。挺着个大肚子,却遇到丈夫出轨,离不了婚,可是我可以自己生活,没有你,我可以,没有你,宝宝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