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900000028

第28章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比喻手法的表现(2)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

这种比喻其本体实际为人的素养、能力;喻体则是人的实际能力与一个人对自己的估计的比值”。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估计越高,他真正的素养和能力就越低,用数字来打比方,构思奇特,准确阐释了人的本性中一种飘忽难定的品质。

我们再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短小,简练、所以句子意思大都是轻灵多变,点到为止的。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斩不断,理还乱,似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诗仙李白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另如宋·周敦颐《爱莲说》中喻人可不受恶劣环境影响说“出淤泥而不染”;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民谚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比喻人群处,必有优秀者说“十日之内,必有芳草”等均以简洁、生动的笔法,三言两语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评论家指出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是以个别动词的妙用,就胜过了许多雍缀的修辞。如:“牧师叫卖上帝”(《建设》),“酿上了一小窝微笑”(《主妇》),“黄昏已渐渐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湘行散记·箱子岩》)等。甚至连个别量词在沈从文的笔下有时也会起到比喻的作用,如《边城》中“女孩子脸上涂着两饼红色”,使读者强烈而新鲜地感受到女孩儿脸上分明有形的色彩。因为词语用法的别致而使作品历久弥新、令人难以忘怀。

二、西方的比喻更倾向于如实描绘,中国的比喻趋向于形近神似

西方文化认为世界是一个实体,他们在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之间作了很明确的切分,同时也发展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逻辑思维方式,因此在日常表达中,在文学作品中,西方倾向于客观、准确地述说。而中国文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无”,认为一切来自于虚空的“道”,后又复归属于“道”,中国人在表达时,在文学创作中更重视主体的所感所想,更倾向于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投射到对象之上,还经常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自己的主观印象。我们来看例句:

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一张脸,一张如此出神入化忘乎一切的脸,它使我有了充分的机会,将它当作一副面具,当作一尊缺少眼珠的雕像来仔细观赏。那一对着了魔的眸子从无瞬息转动,绝不左顾右盼:漆黑的瞳仁凝固着,像两粒没有生命的玻璃珠,嵌在睁大着的眼睑下,仿佛两面镜子,映着那个桃花心木的、在转轮里癫头傻脑地起劲滚动落进码盘的圆球。

——(奥地利)斯·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再来看法·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中的人物肖像描写:

帽子底下,露出一张脸,滑稽可笑的模样,……阔大的麻子脸,像个脚炉盖,凹下去肉窟窿成为许多阴影,高的高,低的低,像罗马人的面具,把解剖学的规则全打破了。一眼望去,竟找不着脸架子。应当长骨头的地方,却来上一堆果子冻似的肉;该有窝儿的部分,又偏偏鼓起软绵绵的肉疙瘩。这张怪脸给压成了地瓜的形状,配上一对灰眼睛——眉毛的地位只有两道红线——整个脸被一个唐吉珂德式的鼻子镇住了,像平原上的一座飞来峰。

这种写法虽“夸张”得有些漫无边际,但对人物形象刻画得也着实清楚、令人印象深刻。来看英·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描写:

这个年轻姑娘长得很美,……她的眼睛是很迷人的;拱形的眉毛,像李子那样黑,……看她比才开花的梨树还要甜蜜可爱,比羊毛还要轻软。……她的肤色比伦敦塔里才铸出的金币还要光耀夺目,……她的一张嘴甜得像蜜,或蜜酒,或像干草里藏起的一堆苹果。她羞答答地像一只轻盈的小鸟。……她简直是一朵缨草花,一朵可爱的剪秋罗。

从以上所列的几个段落,我们看到,虽然本体、喻体的差距是明显的,但作者却努力找寻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写实的痕迹还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我们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比喻手法的运用,《水浒传》18回描写道:

看那人时,怎生模样?但见: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殊,明皎皎的双眼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中国比喻手法具有写意的特点。即作者在体悟和理解认识对象为基础上,抓住对象的主要特点加以夸张,变形,求“神似”,借“变形”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如《诗经·卫风·硕人》里就这样来形容美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她(庄姜)的手指像青草的嫩芽,皮肤像凝冻的脂膏,嫩白的颈子像蝤蛴(天牛的幼虫,白色身长)一条,他的牙齿像瓠瓜的籽儿一般整齐洁白,方正的前额弯弯的眉毛,轻巧的笑意流动在嘴边,那眼儿黑白分明多么美好。

诗中用到了一些人们很难想到的事物来做比并描绘人物外貌形象,虽然它们与被描写的对象距离很远,但是由于其非常的“神似”而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让人觉得很是新颖、别致,这种表现人物神韵的手法颇像中国绘画中独特的写意法,似与不似之间,让读者用心中那支想象的笔去填补。

另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美妙演奏的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源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为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此可谓经典的复喻手法,重点表现了作者对琵琶乐曲的感觉,其间接比喻与直接比喻的交替表现,给人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突出印象。

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甚至有些对抽象事物的实写也具有连绵不绝的写意性,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而不可丈量的“闲愁”用几个具体、可感、形象的事物的实写来展示。“一川烟草”让人联想到迷茫、广袤、无垠;“满城风絮”则让人想到“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梅子黄时雨”让人联想到的是“绵绵不绝,乍晴又雨”。这些事物恰如“闲愁”所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内容的变化,汉语中的比喻的表达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如1993年3期的《读书》有一段写到:“爱情软件能脱离婚姻硬件的约束吗?能不感染病毒吗?”“软件”、“硬件”、“感染病毒”原是计算机术语词汇,在此却用来形容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冲突,形象贴切又不乏神似与新意,较好地表现了比喻的时代特色。

(三)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比喻在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个民族在独立发展过程中,不但在风俗习惯,文化心理上有很大差异,语言表达上也各具特征。中国人自古主张“发乎情止乎礼”,所以在生活中和艺术上的情感经常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泻表达出来。所以,汉民族较之西方民族的袒露、直率的心理表现有着含蓄、深沉的特点。《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寤寐思服”那位“窈窕淑女”却也只能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虽然后来是鼓足勇气,“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但手法毕竟还是委婉含蓄的。相比之下,德国的诗人歌德在《迷娘歌》中描写的痴情郎对姑娘的追求就大胆、热烈、火辣得多了:“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另外,西方文化也一向重思辨和逻辑,自古希腊开始就有对人生、社会进行形而上探讨的传统,而宗教的影响又加深了这个传统;西方文化一直试图站在整体“为人”的立场上追问人生的价值、世界的意义,形成了一个重哲学、重思辨的传统。而中国文化蕴涵较多的是一种世俗关怀、关心人的现世生活。中国古人文人着力于个人意义上的修身养性,如以屈原、庄子、陶渊明等为杰出代表的文人们,他们的人生境遇及思想境界,其实就是古代文人群体信仰、意识乃至人生结局的精彩写照。当然在“兼济天下”的理想支配下,他们同时希望建立完整的道德制度;追求建立一个政通人和的国家,所以中国哲学主要是在形而下的层次上展开的。

我们注意《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这样写道:

谬误和真理如同睡眠和觉醒一样是相反相成的。我曾见到有人一旦从错误中醒悟过来,就像睡醒一样又精神焕发地转向真理。真理是一只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以睁开。

作者虽说用极普通的事物和现象来做比,但均能升华到很高的精神、哲学境界。这恰恰是不着痕迹之语言大技巧。

另如闻名世界的莎士比亚作品里那些蕴积深沉的对白、感叹: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

——《皆大欢喜》第二幕

一切事情都不能永远保持良好,因为过度的善良会摧毁它的本身,正像一个人因充血死去一样。

——《哈姆雷特》第四幕

光荣就像水里的水圈儿,无休无止地荡开,越荡越大,直至消逝。

——《亨利六世上篇》第一幕

这些著名的段落语句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入手,以平常事来喻大道哲理,从而引发人们更加深入的人生哲理思考。

而中国文化中则有大量有关生活经验的比喻,体现了更多侧面的人生观照与人性体验。如劝人应善于听取批评时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劝人要读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另如“枪打出头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瞎子点灯,白费蜡”等等熟语都表现了不同的人生价值判断与处世之道。

其次,由于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在比喻的表达上,中西方文学存在着内容上的差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农业国特点,造就了中国人聚族而居,安土重建,观念保守,以崇古守旧为特点的价值观,这种文化鼓励人们循规蹈矩,压抑个性,遵从一定的礼法、秩序,要求人们“敏于言而慎于行”,即“口可从食,不可从言”、“出言不当,驷马难追也”,以及“病从口入,患自口出。”另如“言语在口,譬会锋刃,不可动也。动锋刃者,必伤喉舌,言失之害,非惟锋刃,其所伤者,不惟喉舌(北齐·刘昼《刘子·慎言》)”;“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也(《礼记·缁衣》)”;“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等等讽诫之语,对于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处世为人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当然西方人也在不同场合的比喻句中表现了“人应慎言”的观点,但与中国人要求人尽可能少说话相区别的是,他们要求人们在说话前应作充分的思考,提高话语的表达质量。因而就有莎士比亚所说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乌鸦是孵不出云雀来的。”西班牙谚语说:“没有考虑好的话,就如没有瞄准的乱箭。”英·波普认为:“话犹如树叶子,在叶子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等等。

此外,中国人尊师重教,视谦虚、谨慎和节俭为美德;西方人务实尚为崇尚开拓,进取等在不同文学作品比喻句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总之比喻是人类重要的话语表现策略之一,由于民族差异,地域不同,其在中西方文化上表现的差异是很明显的,通过对比,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更好地欣赏不同形式、风格的表达,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同类推荐
  •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 晚晴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晚晴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绪论近代中国的青年。学生,是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民主革命的各个阶段,在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1919年。的五四运动,便是在青年。学生运动的前奏曲中拉开序幕的。学生的行动不仅促使新文化运动与反帝爱国政治运动相结合,而且将少数先驱者的引吭高歌变奏为全国各阶层民众的雄浑合唱,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回响。
  • 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

    本书的主旨在于阐述西方社会的共同体以及社会生活的状况。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考察后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内容包括后福特主义或后工业主义(章)、反传统性(第二章)和全球化(第三章)对后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了不同形式的共同体是不是人类生活中所必需和重要的组成内容,并需要采取何种途径在后工业社会里维护与重建这种共同体。
  •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本书反映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县委和公社领导顺应农民群众的生产要求,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率先搞包产到户的自觉尝试。
热门推荐
  • 爱似深深

    爱似深深

    赵深深是一个从小县城来的,具有顽强打不死的小强精神!阎琛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帅气总裁!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人,心却慢慢在靠近。他们能不能抛开世俗的眼光?他们能不能共同抵达幸福的彼岸?他们要有多勇敢才能将幸福紧握手中?
  • 适合中国宝宝胎教童话

    适合中国宝宝胎教童话

    对于胎教而言,最佳的方式莫过于母亲对胎儿的爱。母爱的表现方式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母亲对胎儿的关注和互动。每天睡前,妈妈给肚子里的宝宝讲故事,正是这不经意的一读、一听,就让宝宝受用一生,也拉近了妈妈和胎儿之间的距离,为建立亲子感情打下坚实的寄出。宝宝出生后,妈妈可以继续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从故事中教会宝宝做人的道理,教宝宝认识诚实、孝顺、机智、勇敢等良好的品性,把自己的期望告诉孩子,让本书能成为一把开启宝宝幸福人生的钥匙。
  • 庶妃当嫁:王爷该吃药啦

    庶妃当嫁:王爷该吃药啦

    穿越第一年,他将十万两银票丢在她的面前,轻蔑冷笑:“你是尚书府嫡女?我还以为是哪家卑贱商妇。”穿越第二年,他甩给她一纸婚书:“好不容易怀了我的孩子,我一定会让你物尽其用。”穿越第三年,他笑意盈盈:“爱妃,我家的宝宝是个天才,你看,他想让父皇亲亲娘亲呢。”月秦淡淡地抱过啃着两个小爪子直笑的包子:“乖,别跟这个叔叔玩儿,他有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品兵少

    绝品兵少

    “啊!你是谁,怎么会在我家?”何处来的一声怒吼?而且还是一声娇滴滴的声音?何杰摇了摇头。。。。
  • 倾城之乱

    倾城之乱

    她的出现,足以让所有人都失了颜色,因为她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足以倾城天下。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神话一般的人物,一心只想修道的他在遇见了她后才知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怎一个情字了得,无拘无束的他心中开始有了牵挂,极力挣扎逃避的他却不知缘分早已注定。他是一国之君,坐拥天下,佳丽三千,却敌不过她那红颜一笑,为了她宁愿放弃整个后宫,一心只为她一人。他是风流倜傥的逍遥王爷,遇到她后却成了随叫随到的跟班,想他一世英名却栽在她的回眸一笑中。还有那个如妖魅一般的男子,他是他的自由化身,他可以不受世间一切束缚和阻碍,代替他的位置守着心爱的人,当一切真相都浮出水面,是“他”,亦“他”是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天使降临

    都市之天使降临

    我来自上天,我堕落凡尘,圣洁的翅膀,侵染了黑暗,五年的杀戮,教堂的束缚,我回归自由,阳光底下,我是解除一切困惑的神父,夜空之下,我是暗夜的杀手。平凡的生活,美丽的校花,让人着迷的白富美,诱人的教堂修女,一切的美女在向我招手,你们说我该咋办?好纠结啊!
  • 挑战人性弱点的心态

    挑战人性弱点的心态

    生活是该规律一点,但却不能墨守成规,让生活成了一个限制你的框框。本书会让你的生活——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宁静,少一些喧嚣;多一些回味,少一些浮躁……
  • 真仙道果

    真仙道果

    他本是一代拳皇,却因一场飞机事故转入了轮回,来到了中土之地。中土之地广阔之极,其上灵气充沛,更兼之洞天福地无数,且看一个不甘平凡的拳皇如何踏遍千山万水,去追寻那长生大道......
  • 萌下属变身萌上司

    萌下属变身萌上司

    身为补习班的老师,唐理认真负责的对待姜秉言,岂料一夜醉酒这个小毛孩子就呆在自己的床上!这个算是自己潜了一个毛孩子,老牛吃嫩草?谁知道这个万恶的小毛孩一转身,潇洒的成为了公司的新任总裁,唐理觉得人生一下子就黑暗了……总裁不要脸的纠缠上门开口就是“你潜我吧。”唐理二话不说关门了!唐理觉得能安慰自己的也就只有网游世界里的大神了,只是没有想到连大神也是那个小总裁……唐理你就从了吧,某只BOSS、某只大神、某只下属,都是这么说的,那我就从了?唐理弱弱的怀疑了一句(boss怒:竟然还敢有疑问句?)
  • A Simple Soul

    A Simple So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