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900000006

第6章 修辞学的理论框架及发展趋势(1)

修辞学被称为边缘学科,因为它从被确立之日起就与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早在中国修辞学的开创时期——先秦两汉,孔子还将话语的环境、说话者的态度、话语对象,说话者所用的语言(包括方言)等都划归到修辞的范围之内。

任何一门学问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本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认定,修辞学也一样。修辞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迄今为止,定义达几十种之多。虽认识水平不同,研究角度各异,但汇集起来,却能客观而清晰地反映出汉语修辞研究的实际,为深入全面地揭示修辞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简言之,修辞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表达行为。它包含了在表达主体上、语言符号上、方法上、效果上、语境上的多种基本特征。其中,表达主体,即人的因素是最活跃、最主动的。修辞是人对语言的积极运用,人为什么要运用语言,怎样运用语言,应该怎样运用语言等均是修辞研究的主要课题。

修辞不是所有的语言表达活动,而只是语言表达活动中带有某种目的动机的积极行为。那些无意识的自言自语,情不自禁的冲动之辞,甚至梦呓,尽管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妙词佳句,或能有歪打正着的效果,但这些词句的运用并不是人努力的结果,所以不是修辞活动。

修辞也不等于“成功的语言表达活动”,不能“以成功论修辞”,“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点过于狭窄。判断一种语言表达活动是不是修辞,要看行为主体是否有想把话说好的动机目的,以及是否为表达的精彩付出了心血和努力。

陈望道先生将“题旨”看作修辞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说:“修辞的性质不在于语言表达的过程长短,也不在于效果如何,而在于主体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复旦大学的宗廷虎教授认为:“失败的修辞现象也是一种修辞。”因为修辞既要研究语言表达为什么成功,同时“修辞也要研究为什么失败,怎样才能不失败”。

一些基于作家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感受的先锋派诗歌和意识流作品,评论界历来是说法不一的。后现代作家们鼓吹“生活与艺术的模糊,高雅与通俗的模糊”,生活中有人更是将其极端化,将公与私的界限模糊,美与丑的界限模糊,甚至将男和女的界限也模糊了,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当今电视上轰轰烈烈的所谓“超级女生”造星运动,也许这也恰恰是当代娱乐业借另类的、新奇的方式用以娱乐大众的一种方式,也就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现代诗作中,“幻觉”似乎成为现实的唯一真实。我们来看当代诗人宋琳的诗作《人群》:

我不能看那张脸/那些扶着灰尘的吸盘/鼻子贴在明亮的空气里/失去了愤怒/在形体古怪的树下站着/

这首诗被称为城市朦胧诗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城市群生在“我”的视觉中的变形。评论家杨小滨称诗人宋琳在诗中扮演的是“在城市中精神分裂的角色”。的确,人的意识有时是最靠不住的东西,潜意识里一切更是变幻莫测、难以捉摸。所以将这本来游弋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一切,用近乎颓废的含混呓语似的语句记录下来,有时的确会扩大语言表意的模糊性,造成不同读者理解上的巨大分歧。如李亚伟的《硬汉们》这样写道:

我们骄傲地辍学/把爸爸妈妈朝该死的课本砸去/和贫穷约会,把手表徘徊进当铺/让大街莫名其妙地看我

俏皮的语言充满的是反叛的力量和游戏人生的无奈与愤怒。但是从诗歌语言的表现来看,笔者认为它是精炼机智有余而美丽自然不足。相比之下从修辞效果方面讲,可能刘半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更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叫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叫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叫我如何不想她?

情感是真实动人的,语言是平易且充满美感的,诗中所有的景致都是人们平常所见,但是在反复的问询与铺陈下,给人的感受却非同一般,难怪谱成曲子后会很快红遍整个中国。

人的情感是最复杂的,它的威力最难以估量,其纷繁之表象也最难以言传,但是语言大师却有能力用片言只语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这一切。我们来看普希金的那首《我曾经爱过你》是如何运用温婉细腻的语言来打动人心的: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他不会再去打扰你,我也不想再让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的,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的爱你。

诗歌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所在。没有诗就没有真正的生活。虽然在不同语言间的翻译过程中,诗歌常常会丢失许多原有的色彩,有人甚至说:“诗是翻译之后丢失的东西。”但是人类毕竟在情感上是相通的;因而对复杂的人类情感的精准诠释,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憾。王小波先生在《我的师承》一文中这样写道:“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

所以,一些文学大家(比如傅雷先生),是通过“翻译”来进行文学再创作的。他们的修辞行为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当然,修辞与许多因素有关,那么与汉语修辞关系最密切的主体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汉语修辞的主体与修辞的关系

(一)修辞的主体在语言实践中把握主题与写作目的控制的作用

人的许多实践活动都是有其明确的目的性的。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活动有无目的性。语言活动作为人的一种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它被创造出来的那天开始,就同样打上了鲜明的目的性标志。人类创造语言,最初就是为了交流思想这一目的;而人类后来不断地丰富语言、完善语言,也是为了完善交际过程,更好地完成交际。人总是带着一定的主观意图和动机来参加实践活动。具有动机的指向性,运用方式、手段、步骤的计划性,对活动后结果的预见性。所以,马克思曾将人类建筑师与蜜蜂作比:“蜜蜂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我们看到,许多卓有成绩的艺术家们都宣称:“在艺术中,作为个体的人及其欢乐与痛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目的性也正是修辞区别于其他语言活动的主要特点。

修辞的主体能动性常常表现在人在艺术形式中的行为自指。人是高等动物,万物之灵,作为生物链的最顶端,人的一切行动都带有目的性。从原始人最初与自然抗争、积极努力生存的阶段,一直到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创造性的言语活动)都打上了浓重的目的性色彩的烙印。

语言作为人类最有用的工具,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人类通过它表现自己同时了解别人。语言是人与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无以替代的桥梁。语言的特质决定了它必然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人们总是在感叹社会文明的演进、生活内容的巨变。而当我们沉醉于文化的灿烂、文学的精彩,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语言成就并记录了这一切。对语言运用的时空探究,让我们有可能多视角审视文学,进而更全面地认识人类自身。

因此,语言修辞的表达重点就在于人的“情”和“意”。它是人的情意的显现,是人的精神的发挥。修辞作为一种积极的语言活动,是人作用于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所以,必然有语言对世界的指称与描写。但修辞的本质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对人的感觉、情义、思想的表达。如岑参《初四再赴江南别诗》中所写:“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表面看是对自然现象的精准描摹,表现了人观景物之细致,其实它不仅表现了人物的视觉,更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奇特感受,所以人常用此特点来评价修辞。在研究修辞现象时,修辞学者们特别注重以“辞”见“人”,以“意”逆“志”。就修辞表达来讲,“文字成,不见作者面目,则其可有可无。”的主张则充分表现了对汉语修辞的主体性质的深切领悟。

的确,我们看到多数时候,作家们是借助事物或现象的特点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主观评价,喻体被放大、被突出的过程本身,实际上就是作家主体意识被强调的过程。肖复兴的《都市女人》有一段这样写道:

都市的女人,永远追求着新时尚,占据着东风第一枝。她们的裙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她们的裤子一会儿变肥,一会儿变瘦;她们的风衣一会儿变成铁锈红,一会儿变成紫罗兰,……她们大多是从电视,从广告,从橱窗,从旁人那里学到的。她们极易患这种比流行感冒还快的传染病。她们身上穿的其实永远都是“拷贝”。

这里写都市女人在服装上挖空心思地变来变去,其实是要表达作者的观点评价,即“她们本质上并不善于创新,而只会一味地模仿,虽模仿得惟妙惟肖,却毫无独创意识”。“拷贝”一词的使用,则突现了作者心中想到但并未说出口的“俗气”之意。由此看来,在语言实践中,修辞的主体把握主题与写作目的控制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修辞的主体能动性大多表现为作品中情与景的有机融合

人类对自然从来都充满着敬畏之情,尽管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高度发达,但是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有时还是显得很无奈甚至很渺小。只是人类似乎不愿意就此忽视自身的力量,于是在一定条件下时地表现出对客观的能动作用。在上个世纪非常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定历史、政治背景下,中国人甚至曾豪迈的宣称“人定胜天”。今天看来,这样的宣言虽然显得有些浮夸、幼稚,但其中所透露出的却是一种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强烈征服欲。人与动物与自然应当是互相协调、共生的,但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将动物分类,制造所谓害虫、益鸟等说法,却也充分体现了人对整个世界的绝对主宰作用。

也许是基于上述原因,中国修辞的传统从不注重用语言对世界的客观冷静的描摹,而是立足于修辞主体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质,立足于心灵与自然的同构、同形,将描摹自然与表现自我统一起来。无论是陶渊明的田园风光,王昌龄的边塞景物,还是鲁迅的人物形象以及沈从文的风土人情,无不如此。

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窗一门让人体会到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而这也正是主体能动性在修辞中的具体表现。修辞常常对语言符号作超常作用,对客观世界作“歪曲”表现,不少人由此仅把修辞理解成一种技术层面上的事情。其实,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修辞的每一次这种作用,就是对世界的一种个别看法,诗句所透露出的人情与自然之水乳交融本身就是一次意义创造,而这正是修辞的实质所在。李白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及李商隐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都看似无逻辑,不可能,但是由于人的主观情感的参与,使之成为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

修辞是对语言的使用,而语言最大的特征就是结构性,有语素组合成词,词与词组成短语,词和短语再组合成句子,都是语言的所谓“结构”,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个体关系的联结。

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结构构成了语言最重要的基本性质。对结构的描写、分析与研究成了语言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但是,在语言运用中,语言结构不断地被拆解,特别是在修辞运用中,这种“解构”往往是有意的,所以对“解构”的规律、意义的研究也就成了修辞研究的重要内容。现代文学史上“九叶诗派”致力于寻求最佳效应的诗歌语言表现形式,对促进民族语言运用的多样化、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九叶诗派”为了尽力发挥语言的形式功能,对破句断行这种解构性运用进行了大胆尝试,如杭约翰《题照相集》:

凝固了你的笑、你的青

春。生命的步履从这里

再现,领你去会见自己

这种“超越性解构”不是纯技术的硬性撕裂,而是冲破现有句法、词法、章法等固定结构以创造全新意义的解构。

“青春”分行,意在强调青春充满活力,而且又增加了视觉色彩(青)、时间意象(春)等意义。“再现”的断行,也有突出的视觉,产生与“会见”连绵紧密的效果。这种词语的解构是其表现空间的拓展,又是一种内在情感意义的超然释放。

所以真正浪漫的生活是将现实与美梦相连,消解现实残酷与无聊的有效办法是与美丽的诗歌为伴。据说有人出游随身带着枕头和诗集,因为枕头是做梦的工具,而诗集是梦的内容和结果。

二、语言的结构性与修辞解构性的关系

(一)词语意义的固定与不定

语言中无论是一个语词,还是一个句子,都是声音和意义的结构体。这种结构体其能指、所指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内涵是清晰的,外延是封闭的,但在修辞活动中,这一切都可能被语言主体有意打破。如汪曾祺的《落魄》:

我这么失魂落魄地坐着,要惹人奇怪的。已经有人在注意我。他一面咀嚼着白斩鸡,一面咀嚼着我。他已经放肆地从我身上构拟起故事来。

“拈连”的修辞手法,将“咀嚼”与我搭配,解构了原来的词语搭配,这是对其原义的一种创造性延伸使用,其实当然是“反复揣摩,仔细打量”之意。而他的“构拟起故事来”肯定也是超越了实体的精神分析和想入非非之意。又比如:

大自然的万物才是最有个性的,而机械和电子产品却是千篇一律的。社会愈是向物化发展,人就愈需要倾听本真的、自然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灵魂,使人不致迷失本性……

孤独的是人是因为他看到了别人还没有看到的东西而孤独而痛苦,但这些孤独与痛苦不会是永恒的,它始终有被人们理解的一天。于是孤独便会不复存在,这便是文化与思想大团圆的一天。

——贾平凹《论孤独》

“灵魂”何以去“抚慰”,“文化与思想”又如何“大团圆”,这显然是词语间跨越式搭配,但并未让信息接受者陷入一种惶惑的境地,人们凭借对生活的经验和感受会很好地理解其内在的意义。当然,这其中总有语言表达的沿袭性与变异性在发挥作用。语言是发展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古律今”,因为语言是有变异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语言的沿袭性,毕竟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沿袭下来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会很好地使用语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举起手来伏地魔

    举起手来伏地魔

    我没看过hp同人,只是或多或少知到一点。原著是很久以前看的,很多内容包括时间线在内都记不清了。所以我会以电影为参考,部分枝节用小说补全。如果有什么重要情节大家想看到的话可以在书评区留言哦。Bytheway,新手上路,砖下留情;但也希望您能不吝赐教。
  • 大衍帝

    大衍帝

    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遗弃在世凡星,成长在阿谀讹诈的世间,与绝世枭雄并起,搅动世间风云,平凡的相貌牵引千万少女芳心初衷不变,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聚拢来各方豪杰生死追随,揭开身世之谜,问鼎宇宙之巅,且看他是如何经历千难万阻即位新一任大衍帝,接过镇守大衍宇宙重任的。
  • 牡丹劫

    牡丹劫

    天地浩劫,生灵涂炭,为拯救众生,牡丹仙子险些形神俱灭,不得已转世为人,重塑道体。然殊不知这转世为人,需历劫明悟,仙子的转世真身,又将经历怎样的一番磨难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星主播

    超级星主播

    得到一款主播系统后,我走上了主播之路。野外生存,与猛兽搏斗,与原始人掰腕子,与陈真拜把子,神雕里当杨过姑父,三国里战吕布,月宫里调戏嫦娥,生化危机,钢铁侠,哈利波特,骑士,吸血鬼,雅典娜……在我的直播间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纵横异界,玩转娱乐圈,手握系统的我就是全能之神!我是一名主播,更是享誉全球的超级巨星!你们可以叫我——超级星主播!
  • 失忆纯妻很诱人

    失忆纯妻很诱人

    “你哥哥的未婚妻是你晋的亲妹妹,她是怎么死的,你回去好好问问你爸爸和你哥哥!”新婚夜,情敌出现在新房里,她的老公为了报复她与情敌在隔壁缠绵一整夜,翌日醒来,情敌把真相告诉她,还设计了一场车祸!当无辜的新婚妻子因车祸失忆,心怀报复的总裁老公终于明白自己心中真正所爱之人是谁,然而痴情的情敌岂会善罢甘休……
  • 裁善

    裁善

    依靠在破墙角落里的老人,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两道身影,嘴角浮现笑意,声音模糊不清的说道:“守得青山静待菩提,等待时机重归故里。”北方有狼,遇猛虎毫不避让,来自西霞山脉的他因为被迫走投无路,所以敢虎口夺食。那个被百家村村民视作“孤狼”的赵菩提,能否带着老人的遗言锦衣还乡?
  • 谎言之背后

    谎言之背后

    (此文已完结,欢迎入坑。)【新文--别哭,我深爱的人】他告诉她,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不是冰与火,互相伤害。也不是冰与冰,越来越寒冷。更不是火与火,越烧越烈,而是水与水,互相交融。他送她一段话:你必坚固,无所惧怕。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旧约圣经》是他将那个命运坎坷,将自己包裹在冷漠与不近人情中的她,一步步带出黑暗的阴影,重新勇敢的站在阳光下。
  • 大女当嫁,都市“婚活女”相亲日志

    大女当嫁,都市“婚活女”相亲日志

    随着相亲观念与现象的越来越普遍化,中国红娘婚恋研究中心认为:很多人都经历了一条“相亲轨迹图”,即“被迫相亲——被动相亲——主动相亲”,也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某种转变。绝大多数人还积极乐观地认为,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仅需要缘分降临,更需要自己主动去争取、去接触、去把握!
  • 千亿萌宝:金主离婚99天

    千亿萌宝:金主离婚99天

    那晚,他将她抵在墙上,说:萌宝谁的种?她惹上豪门贵少,他多金权高冷厉强大,遇上聪明腹黑的她,一个纵情花场的天之骄子到底该如何驯服她?离婚归来,身边多了个小萌宝“该死!竟然敢带着我的种子逃走!”她带着宝宝逃了三年,安逸的生活又被扰乱,这一次她没在那么好欺负。这一次她誓要夺走他的心!在将千亿项目从他心爱的女人手上抢过来。“可以!一个项目换你一辈子!”他还打算强取豪夺,门都没有!她早已不是三年前的颜深深。“想让我儿子认你做爹?”某男嗯哼“想!”“可以!我要她名誉臭遍整个恩城,从此在也嫁不出去!”三年前那个女人往她身上泼脏水,说她不贞那么三年后,她的归来,不在平凡,扬言要报仇
  • 覆雨凌霄

    覆雨凌霄

    静水湖畔,一只刚刚修炼成人的小鱼妖遇到了一个古怪的人,看上去似乎得了什么大病……小鱼妖一路偷偷尾随着他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家族似乎是收到了什么诅咒,而唯一能解开他的诅咒的就是鱼妖的真身,这就意味着她要牺牲……鱼妖是否愿意为了她而牺牲呢?一路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