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3600000039

第39章 大唐盛世(7)

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西域碎叶城(在今中亚地区,唐朝时这里是唐朝疆域,曾在这里设北庭都护府)。他5岁时,随家庭内迁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故李白亦号青莲居士。李白少年时,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喜剑术,好任侠。25岁起,出三峡,去蜀远游,长江上下,黄河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李白性格豪放,广为交游,兴致一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毫不吝惜。李白怀有“济苍海”“安社稷”的政治抱负。李白常常把自己比做管仲、诸葛亮、谢安一流人物,希望像这些英雄人物一样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不愿像当时一般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考试的道路。他要靠自己的学问、品德获得声誉,一举成名。

742年,由于贺知章的推荐,李白的一曲《乌夜啼》被玄宗李隆基赏识,下诏宣他进京。这时,李白正在会稽的剡溪一带游览,突然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入京。李白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急忙把诏书又看一遍。进京,朝见皇帝,干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这是他多年的理想,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他立即停止游览,回家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临出门,他高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1岁的李白像年轻人一样满怀豪情,要做一番大事业。

到长安不久,年已80岁的文坛领袖贺知章慕名来访。李白将《蜀道难》一诗送他。贺知章读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猨猱(长臂猿)欲度愁攀缘”,“扪参历井(参、井,星名)仰胁息,以手抚膺(胸)坐长叹”,以及“连峰去天不盈尺”等诗句时,啧啧赞赏,诗未读完,即拍案叫绝,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诗仙。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

李隆基召见李白时,也予以特殊的礼遇,说:“卿为平民,而为朕知,足见卿的道德文章,非常人可比!”并请李白坐到“七宝御床”上谈话,与其共进御膳。李隆基还亲自为李白把热汤调冷些,这就叫“御手调羹”。在封建时代,这对臣民来说是最高礼遇了,李白也因此名噪天下。不久,李隆基就让李白做了翰林供奉,这是一种在宫中写诗作文,专供皇帝公卿欣赏助兴的官职。李白既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家大事,又没有分派给他什么重要公务,而且难得有几次召见。召见的时候,不是陪皇帝和贵妃游山玩水,就是让他写“宫中行乐词”。这种生活离李白的理想太远了,他不愿意做这种宫廷诗人。在长安,李白无所作为,就整日同诗友们聚会,以酒浇愁,成了长安饮酒八仙之一。故有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天,李白刚刚和朋友贺知章、张旭等人在酒楼饮酒回来,喝得醉醺醺的,内侍跑来传他进宫。可是,怎么也叫不醒他。急得内侍只得用冷水浇他的头,好容易扶上马,送到后宫。原来,后宫沉香亭畔的牡丹花开了,李隆基、杨玉环由高力士和杨国忠陪着,在亭子里赏花。牡丹花开得十分艳丽,映衬着杨玉环娇美的脸庞。李隆基看得十分高兴,便吩咐把李白叫来,要他写诗助兴。李白踉踉跄跄步入沉香亭,给皇帝和娘娘行过礼。李隆基看他醉态可掬的模样,不禁好笑,便说:“太白,你且坐下。今天牡丹盛开,你替朕写一首牡丹诗。”李白谢了坐,在太监搬来的一个锦墩上坐下来。一边望着亭外颜色缤纷、竞相开放的牡丹花,一边构思。他想起不久前有幸目睹杨玉环的舞姿,舞步那么轻盈,像一朵白云在飘来飘去。于是,李白的第一句诗便有了:云想衣裳花想容。

锦墩有些矮,李白坐在墩上,双脚便伸了出来。李隆基在上面看到李白的两只靴子,不但很旧了,有的地方竟开了绽,便随口问道:“太白,你的靴子怎么破成这样?”李白连忙站起来回答:“臣有一双新靴,是专为进宫时穿的。今天来得仓促,未曾换上。”一句话说得在座的人都笑起来。李隆基忍住笑,扭过头对高力士说:“你去拿一双新朝靴来,让太白换上。”高力士答应着去了,不一会,便提来一双新靴子,递给李白。李白接了,先向皇帝道谢,然后坐在锦墩上脱旧靴。古代的靴子都有个高腰,脱起来十分费劲,李白酒后无力,脱了几次也未脱下。他见高力士还站在旁边,便把脚一伸,对高力士说:“帮我脱下来。”

高力士当时十分得皇帝的宠信,李隆基不理朝政,高力士事实上就是皇帝的代表,像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那些人都得巴结他。而李白竟敢支使他脱靴,这简直是对他的侮辱。但高力士在皇帝面前又不好发作,就只好忍着气顺从地替李白把两只靴子脱下来。

李白穿上新靴,站起来走到几案前,见案上铺着锦笺,墨池里墨已研好。李白拿笔在墨池里拨了几下,发现墨汁有点稀淡。见杨国忠正站在案旁看他写字,便随口吩咐道:“把墨汁再研浓一点!”杨国忠当时掌握着财政实权,又是杨玉环的堂兄,能说会道,很会看皇帝的眼色行事,常常随侍在皇帝身边。而今天,李白竟让他研墨,这实在是奇耻大辱。但他也跟高力士一样,拿起墨研了起来。

李白把笔蘸得饱饱的,在锦笺上龙飞凤舞,写上了那三首著名的《清平调》。李白一边写,杨玉环一边读,李白用“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来夸耀她的美貌,使她欣喜不已。李龟年立即将这歌辞谱上乐曲演唱起来,李隆基颇为欣赏,杨玉环亦甚得意。这以后,杨玉环时常吟唱《清平调》。

事后,因李白让他脱靴而引以为恨的高力士暗中对杨玉环说:“李白在诗中将您比做行为不端的汉妃赵飞燕,这不是大不敬吗!”杨玉环一听,立即变喜为嗔,恨起李白来。李隆基为杨贵妃掣肘,始终不肯重用李白。

李白却浑然不知。他得罪高力士、杨国忠,是因为他性格狂放,一贯不拘小节,纯属出于无意。他平时同王公大臣相处,从不低三下四,而是平等相待。他以为让太监帮他脱靴,让员外郎帮他研墨,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高力士、杨国忠又怎么容得了他呢!朝廷中许多大臣也把李白视为眼中钉。

李白在长安三年,始终不得重用,无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李白又不肯媚事权要,终亦不为所容,最后只好请还山林,离开长安,再次去仗剑远游。

李白离开长安的东行途中,在洛阳遇到杜甫和高适。当时是744年,李白比杜甫大11岁,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大诗人,而杜甫正准备西去长安,想在京师谋求个一官半职。他们三个人在洛阳游览了龙门石窟、白马寺,接着又一起东下凭吊禹王庙。之后,高适到楚地去看朋友。李白和杜甫一同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二人携手同游,结下了深厚友谊。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清中原”“静胡沙”的满腔报国热忱,应邀参加了南方永王李璘(李隆基第十六子)的义军为幕府。谁知李璘的哥哥唐肃宗李亨竟指斥李璘为叛逆,并派兵消灭了他。李白也因而被认为犯有从逆罪,差点被砍头。幸而得到大将郭子仪的营救,他才免于死刑,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带着满腔的愤怒、不平和冤屈,踏上了流放的路途,开始了他人生的最后旅途。

759年春天,李白在四川白帝城得到赦免。不久,他又开始了漫游。经过这些年的颠沛流离,李白穷困到了极点。这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写出了不少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疾苦的佳作。762年,李白在穷困漂泊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李白虽然一生不得意,但是他那些优美的诗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他的诗有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技巧。他的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充满着爱国的热情。李白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千余首,唐人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仙李白的万丈光焰,至今映照着中国的诗坛。

唐朝诗圣杜子美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巩县(今属河南)。他曾在长安东南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亦称其为杜少陵。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也是一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先县的县令。杜甫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少年聪慧,七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与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和李白一样,年轻的杜甫也有在祖国的南北漫游的经历,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历时,他曾登上泰山顶峰,写下著名的诗篇《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746年,杜甫到了长安。第二年,恰逢李隆基下令广求天下有才之士。杜甫去应试了,答卷也很出色,意想不到的是他落选了。原来,主考官是奸相李林甫,他怕引进贤能,不利于自己独揽朝政,就一个也不录取,却向李隆基报告说:“臣奉诏选贤与能,广为搜求,然未能发现有人才,诚见陛下圣明,已野无遗贤。”年过花甲的李隆基竟然信以为真,还觉得李林甫很能干。这次考试对杜甫是一个打击,他多年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不仅不能实现,而且破灭了。

杜甫求进不得,流寓长安,生活日渐困乏,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凄凉生活。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杜甫写了《三大礼赋》献给李隆基。李隆基非常欣赏,命宰相对他进行考核。但是,李林甫又故伎重施,见了杜甫一面,便再也没有音讯了。杜甫又连续向李隆基献了两篇赋。等到755年,44岁的杜甫才求得一个地位很低的职位。然而,官职尚未到手,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小儿子活活饿死了。这时,杨贵妃兄妹正宠极一时,日日夜夜在华清宫中管弦歌舞,大张宴席……

杜甫路过骊山,目睹此情此景,无限悲愤,遂写下了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失驭,两京沦陷,“胡马翻衔洛阳草”,“秦人半作燕地囚”,民族危亡,生灵涂炭。这时,举国有志之士都行动起来,荷戟戎装,共赴国难。杜甫在这场大变乱中饱经忧患,先是被叛军虏去,囚禁在长安,后逃出去投奔唐肃宗李亨,欲报国效力,终因忠直而不见容,被放逐而去。这期间,杜甫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战乱与赋役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杜甫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过野菜,拾过橡栗,砍过山柴,摆过药摊。杜甫悲愤而沉痛地写出了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图。《三吏》《三别》等名篇,都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灾难与悲凉。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内容丰富,胜过了史家的简略记录,故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篇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欢快与痛苦和百姓是共通的。比如,杜甫后来迁居成都,曾在浣花溪畔建起一所草堂,作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说,秋雨沥沥,屋外雨歇,屋中还漏,又一阵大风,卷去屋上茅草,雨湿风寒,令人难以眠睡,处境甚为凄苦。但诗人在这时却唱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此时此地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正是他的奇伟处。

杜甫晚年比李白更为悲凉、困苦,他把家安在一条船上,流离在长江中游。770年冬天,杜甫最后客死于岳阳附近江中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一生作了几千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白居易居易不难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2800多首诗,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被称为“新乐府”。每次写完诗,他都会去请教妇孺,若有人表示听不懂,他就再修改得简单些。白居易少时避战乱而借住在穷困的亲友家,过着借米下锅、讨衣御寒的生活。

泾卒之变后,长安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农业荒废,结果造成了米价上涨,百姓难以糊口,纷纷流亡。可还是有许多人因为仰慕京城的繁华而纷至沓来,但想在此有个立足之地可谓难上加难。当时,长安有个著名的文学家顾况,很多青年人都把自己的作品给他过目,如果能得到他的好评,就可以出人头地了。有一天,顾况收到一封拜帖,上面署名是白居易,叫进来一看,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调侃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没有本事可不能在长安混下去。可当顾况读了白居易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连连惊呼:“有才如此,居易不难!”

后来,白居易28岁考中进士,两年后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个九品小官。唐宪宗器重他的诗名,提拔他当翰林学士,后又任谏议大夫。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讽刺权贵、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得罪了人,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还没到任,第二道诏令来了,又被降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

唐穆宗继位后,把白居易召回了长安,委以重任。但他厌倦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就在822年请求外放到杭州当刺史。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就是有名的“白堤”,又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晚唐的皇帝大多平庸荒唐,白居易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意志逐渐消沉,笃信佛教,最后郁郁而终,葬于洛阳龙门山。时人知道白居易生平嗜酒,前来拜墓时都用酒来祭奠,墓前的土地经常是湿漉漉的。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明镇天下

    重生之明镇天下

    蒙古帝国,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已经步入暮年。苛政、贪官、繁重的赋税已经使得这个帝国摇摇欲坠。。。。。被压迫的人纷纷揭竿而起,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他,来到了这个乱世。。。。。
  • 神仙太公之古城劫

    神仙太公之古城劫

    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几千年来一直被神话色彩所渲染的小山城,山城不大,约38平方公里,却是十步一传说,一步一奇景。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这个山城里土生土长的楼姓人,明朝初期著名的医学大家楼英,他在世71年,救死扶伤不计其数,医学著作十余本,其中晚年倾其一生作《医学纲目》,成为李时针《本草纲目》的重要依据,为后代中医药研究留下宝贵财富,被例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楼英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世人尊称楼英为“神仙太公”,本书阐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楼英传奇,正因为这段传奇,才保存了古城的千古血脉。
  • 穿越秦朝之我为公子

    穿越秦朝之我为公子

    来自2014年的孤儿嬴诚由于火灾意外穿越来到了秦朝,农民起义即将爆发,让我们一起看待处于尴尬处境的他是如何在这片天地中开创自己的传奇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明朝第一驸马

    明朝第一驸马

    宋友亮说过很多话,其中只有几句脍炙人口:西班牙人,别再祸害非洲兄弟了,实在要贩奴的话,我这里有便宜的建奴清仓大甩卖葡萄牙人,既然你们来我大明租地当佃户,那每年一百万两的租金要付清荷兰人,男的留下戒指项链,滚出台湾,女的脱掉内裤肚兜,全部躺平,否则统统没命
热门推荐
  • 中华回乡纳家户

    中华回乡纳家户

    本书侧重于历史学、民族学方面的调研。在该书中,我们钩沉了宁夏纳姓回族的历史来源,考证了纳家户村落的形成过程,梳理了赛典赤及纳速刺丁家族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对纳家户回族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纳家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了描述。
  • 天涯归客之酥糖儿甜

    天涯归客之酥糖儿甜

    天涯不远,转身即见。这是一个游戏原创同人小说,关于身边的小伙伴的故事改编和虚构本作品创世首发,微博同步更新,授权级别选错了0.0
  • 蓝依依穿越之蜀山

    蓝依依穿越之蜀山

    一朝穿越,她有爹有娘。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娘亲对她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师兄师姐对她疼爱更是胜过爹娘。可她可不是安分的主哦……
  • 都市之风云

    都市之风云

    爱情,对你而言也许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对我而言或者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可是对于她和他而言,爱情不仅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还是一场随时都会腥风血雨的致命游戏。是游戏就必须遵循游戏特有的规则,一旦开始,不分出胜负就无法结束。
  • 绝色阴谋皇后

    绝色阴谋皇后

    她,二十一世纪的音乐天才,因音乐的机遇巧合穿越南唐,成为南唐后主李煜的绝色皇后。“你嫌弃我?我还没有嫌弃你呢,你是种马吗,睡了那么多人”,“你!朕繁衍子嗣,理所应当!”“皇上了不起吗,杀了我腹中的孩子,这可是你的种!”你无情,休怪我无义,看我怎么收拾你!
  • 叶染如笙

    叶染如笙

    娘的!叶染!甩不脱你我就不叫明如笙本作者只有两个字!(呵呵!)
  • 惹爱成瘾:总裁大叔不可以

    惹爱成瘾:总裁大叔不可以

    相恋三年的男友背着她跟妹妹在鬼混,一气之下砸破了男友的脑袋,跟男友分手。伤心欲绝的她跑到酒吧买醉,无意认识夜店男。后来才知道夜店男是公司总裁,还是前男友的叔叔。他逼近她,眼里闪着阴森的暗芒,“怎么,不认识我了?”她缩到角落,“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是来要债的?”“就想买我,你也太瞧得起我了。”
  • 武道无上

    武道无上

    弱肉强食,天经地义。人也是这样,功夫可以代表一切,这引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功夫之道。
  • 转身再见

    转身再见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的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她慢慢的咀嚼着这段话,是啊,好多年了,她早该是百毒不侵,还是该说她的心早就丢了,该是找不回来了吧,黎莫这样想着。??????红唇轻启:“?林萧然,你还好吗??"她对着无尽的夜空轻声说到。奈何这一生,在他的身上蹉跎的时光,却也耗尽了她半生力气,以后的日子她只想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尚可。
  • 万界狂魔

    万界狂魔

    风云宗内门弟子莫辰,被人击破丹田内的元气种子,导致修为日以缩减,身份从内门弟子降到九等杂役弟子。一次偶然打扫封魔塔,丹田内的元气种子再次苏醒,从而引动莫辰手中魔纹戒指的魔神空间。魔纹戒指共有九条魔纹,每一条魔纹开启,便是一个魔神空间,每一层空间存在一卷“天魔玄体变”的心诀,当“疯”与狂“两种意境同结合时,从此这个世界都在疯与狂之中颤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