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3600000045

第45章 天下归宋(3)

庆历新政的措施侵犯到一些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宰相章得象联合台谏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夏竦诬陷富弼密谋废仁宗。范仲淹、富弼被迫出朝,反对派乘机排挤拥护新政的官员。1045年,杜衍、韩琦、欧阳修也先后遭贬出朝,“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它未能改变大宋王朝的内外交困,但却为王安石变法吹响了前奏。

王安石主持变法

宋仁宗时的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规模更大、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持了变法运动。王安石有感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力主改革政治,以扭转国势的衰落,先上《万言书》,希望改革,受到冷遇。宋神宗继位后,宋王朝社会矛盾尖锐,民众起义不断。冗兵、冗员、冗费问题严重,国库空虚,财政困难。西夏、辽也不断侵扰大宋王朝,蚕食宋朝疆域,破坏了大宋北方的经济,也威胁到宋朝的政权存在。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改变大宋的积贫积弱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能力,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变法“强兵”的目标虽然没有达到,但“富国”的目标却部分达到了。

王安石变法中,先后颁行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方田均税、保甲、保马、将兵等法,可以说,王安石制定新法时希望国富民强,“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但良好的动机未必有特别好的收效。

青苗法是变法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规定取息二分或三分。在青苗法实行的初期,曾强迫放高利贷者借贷青苗钱,按期向政府交纳利息。高利贷者的活动在青苗法实施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政府却增加了大量的利息收入。

募役法中的以雇役代替差役,也顺应了当时商品货币经济和雇佣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另外,政府由此获得了巨额收入,大宋的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在宋神宗时府库的积蓄可供朝廷20年的财政费用。

农田水利法实施后,仅在1070年至1076年的7年间,兴修水利就有1万多处,受益的土地有民田36万多顷、官田2000顷。大量的薄地成了良田。

但是,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但总的来看,变法的进步意义是应当肯定的。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变法失败。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1019年,他出生在陕州夏县(在今山西)一个做官人的家庭里。他自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十分聪明伶俐。7岁的时候,他便开始专心读书,而且十分刻苦,不论是在三九严寒滴水成冰的季节,还是三伏盛夏酷热难当的时候,他都照样读书写字。人们见了,都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司马光做官后研读了很多历史著作,在学习钻研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古以来的历史著作虽然卷帙浩繁,但却没有一部上下贯串的通史。另外,在司马光看来,各种各样的史书实在太多,皇帝看不了,如果编一部通史,也可给皇帝读史书提供点方便。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自己动手来编一部通史,打破这个尚无通史的局限。他参考了众多的历史著作,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从战国到秦末的史书,按照自己的设想,给书取名为《通志》。《通志》编成,正是宋英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就把这部书献给了英宗。英宗读过之后,觉得大开眼界,对自己治国理政很有帮助,就下令为司马光专门设立了一个书局,让司马光全权组织编写人员,准许他们借阅官府的藏书。英宗的支持使司马光得到极大的鼓舞,他立即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刘恕、刘和、范祖禹等做助手,组成了一个编写机构,把《通志》写下去。

到了宋神宗即位,司马光又把新编好的一部分稿子献给神宗。神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读了司马光的稿子后,更是高兴。他认为司马光的书,不仅可以帮助做皇帝的人了解历代的盛衰起落,而且这种起落盛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人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所以,神宗就把《通志》这个书名改为《资治通鉴》。“资治”是帮助治理,“鉴”的原意是镜子,用来表示警戒和教训的意思。后来,人们又把《资治通鉴》简称为《通鉴》。

司马光与王安石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王安石受神宗器重,回到朝廷主持改革的时候,司马光是翰林学士。由于司马光思想保守,就开始与王安石谈不到一起了。后来,王安石被升为宰相,提出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司马光不仅一条也不同意,而且还拼命地反对。由于司马光的学识和影响以及他反对变法的强硬态度,他竟成了反对派的领袖人物,同老朋友完全闹翻了。于是,司马光就向神宗辞职,离开京城到了洛阳,一心编写《资治通鉴》去了。司马光前后一共花了19年,才把这部著作全部写完。

《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也就是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逐年写出历史上每年发生的大事。记载了自前403年到959年,即从战国始到五代十国止的1360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材料丰富,剪裁有致,考证严格,而且文字精练,富于文采。历史上,《通鉴》与《史记》齐名。

北宋第一大文豪——苏东坡

在大宋朝这个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苏东坡(即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故又称其为苏东坡)可算是当时最浪漫和富有个性的人物,他的诗、词、文写得纵横开阔,意脉流畅。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苏东坡贡献更大,开创了一个新的词派,使词的面貌焕然一新。

词是自中唐从民间逐步发展起来的,直到苏东坡所处的时代,前后已有了300余年的历史。虽然出现了不少名家名作,但词一直被认为是“诗余”,是“小道”。因此,词的题材非常狭窄,特别是唐五代,词一直流连于花与樽酒之间,大都写离别的伤感、男女的爱情,形式上处处受到音乐的束缚。而苏东坡的词,在内容上却完全打破了题材上的束缚,各种生活内容尤其是反映农村景象和生活的题材,在苏东坡的词中都有反映,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苏东坡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词派,叫豪放派。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写出了苏东坡面对自然、感怀今昔的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了他飘逸旷达的精神。词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人生哲学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但是也反映了苏东坡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有一次,苏东坡问一个唱歌的人说:“我的词与柳永(宋朝著名词人)的词相比,怎么样?”

那人也是个风趣的人,回道:“柳永的词,只适宜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拿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名句);你的词,需要关西大汉,手拿铁板,高唱‘大江东去’。”这个回答十分形象地说出了苏东坡的词与另一词派(婉约派)的区别。

除了诗、词、文之外,苏东坡还是个大书法家,他擅长行书和楷书,吸取了前代许多名家的特长,且能自创新意。他用笔丰腴跌宕,具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苏东坡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至今仍有不少人在学习他的书法。

苏东坡不仅多才多艺,而且为人刚正不阿、黑白分明。在宋朝王安石变法前后,不论是变法派当权,还是顽固派当权,他都坚持不随波逐流。因此,他一生中有大半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

1100年,宋徽宗即位,苏东坡蒙大赦回到常州后,便一病不起。次年,这位百年难求的文坛大才子就与世长辞了。他给后人留下了《东坡集》《东坡后集》以及《东坡乐府》等珍贵的文化遗产。

“靖康之变”北宋亡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李纲率宋军成功地保卫了京城。四月,太上皇赵佶以为东京(今河南开封)已经平安无事,便回到东京,继续过他荒淫糜烂的日子。这时,投降派们又活跃了,北宋在军事上也不再加强备战,各地赶来保卫东京的援兵,也被宋钦宗赵桓打发回去了。不久,李纲又被夺去兵权,贬到扬州去了。八月,金太宗又出兵大规模南侵,以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为左、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向北宋进攻。完颜宗翰的军队猛攻太原,直至九月初,太原城被攻破。十一月,完颜宗翰从太原领军南下,一路上所遇的宋军,不是弃城逃走,就是乖乖投降,所以金兵南下很顺利,很快就打过了黄河。东路的完颜宗望大军只用了20天的时间就攻到了东京城下。完颜宗翰领兵赶到,两军会合一处,驻扎于东京城南薰门外,再次把东京城包围。

东京城内,李纲被贬到外地,各地援兵也让投降派遣散了,守军既少又缺装备,满朝上下慌作一团。金军很快地就攻入了东京城。爱国将士在城中和敌人展开了巷战,赵桓却使人去金营求和。

被派去金营求和的使者回来报告赵桓,金军提出必须皇帝亲自去谈判。于是,赵桓带领几个大臣到金营,献上降表,跪地向金国称臣。

金兵在东京城中大肆烧杀抢掠,查封了宋朝各个衙门的金银财物。1127年初,金兵又先后扣留了钦宗、徽宗,金太宗下诏废去他们的帝位,将他们俩连同宋宫里的太后、皇后、妃子、公主以及亲王、大臣和各种手工业工匠一共3000多人,一起押到金国,当做奴隶使用。不仅如此,北宋都城里收藏的各种图书、乐器、天文仪器、金银财宝也叫金兵抢劫一空。

这样,北宋王朝被金国消灭了。这一年,是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靖康之变”。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这是一个三国培养的过程,这里只是借用三国的构架,这里全部都是虚构,这里都是作者的胡编乱造。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本书选择世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100件大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从而理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世界历史的重点。
  • 晏浪记

    晏浪记

    你方唱罢我登台,粉墨登场的总是胜利者。对于历史这位美眉,我们都是远方的看客。
  • 百家时代

    百家时代

    在这个百家强盛的时代,白墨作为兵家传人,却为小说家写着小说,为墨家制造着机器,为农家创造着粮食产量。。。在兵家看来这是不务正业,在其他百家看来就是多管闲事。白墨却一步一步引导着世界的发展。其实他只是不想去打仗,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凯源玺的恋爱手册

    TFboys之凯源玺的恋爱手册

    这是由四个女主角和三小只之前的故事。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悠悠爱情

    悠悠爱情

    讲述了毕业于影视学院,没有作品,处处碰壁的安悠悠,在幻影集团遇到机会,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被将伯南打破,伤心的安悠悠离开幻影集团,却在顾倾城的介绍下认识陈鹏导演,并且饰演获得自己的第一部戏,正是这部戏为安悠悠收获不少粉丝。与此同时安悠悠遇到落魄的将伯南,并且发现将伯南竟然是她的房客,于是安悠悠就想把将伯南赶走,将伯南却因为救安母受伤,安悠悠照顾将伯南,慢慢发生恋情,将伯南也帮助安悠悠重回幻影集团。与此同时将伯南的未婚妻对安悠悠报复,安悠悠多次受伤,却因受伤加速安悠悠和将伯南的恋情。就在这时一场误会,将伯南为了保护安悠悠提出分手,将伯南也被顾倾城打成重伤,住院几个月!几个月后,安悠悠被绑架……
  • 异界之龙纹修神

    异界之龙纹修神

    他,来自地球。他,本是孤儿,他在异界将体验怎样的经历爱恨情仇?带着穿越的异能的他将怎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强者路?尽在《异界之只手遮天》!(新书新人,求罩。觉得本书写的还入眼,麻烦读者大大帮忙宣传,谢谢)
  • 欲穷其天

    欲穷其天

    三千大道,万法无双。欲穷其天理,剑指巅峰。百舸争流,问谁人风骚独领?千帆竞技,看何人登临天下!且看我们的主人公如何直上青云,斗仙佛神魔,求长生之道。
  • 快穿之攻略男主花式撩

    快穿之攻略男主花式撩

    白韵熙由于无意之间进入了书中世界,想要回到现实世界必须成功攻略每个故事中的男主。第一个故事,第二…第三……尊贵的公主?从容优雅的狐仙?大学生?师生恋?总裁的……小剧场:“人家干这个行业都好的不要不要的,再看看我…”白韵熙苦着一张脸。“干这个行业就算了,干你我倒是很乐意!”某男一脸无(shuai)耻(qi)。“滚!一边去吧你!”←_←
  • 情场麻辣烫

    情场麻辣烫

    选录了《最美的爱情有多美》、《等待第十朵玫瑰》、《等待一朵蔷薇再盛开》、《开灯》、《谁是我的拉风王子》、《找一趟回18岁的班车》、《5000只鸟儿说爱你》、《拼图游戏》、《一袋买了60年的盐》、《相守一生的爱人》、《想抓你就抓床单吧》、《蜀葵边上的石凳》、《绑架者》、《和初恋情人看电影》、《请把我的花儿浇点水》等近百篇关于情感的微型小说。
  • 读懂鲁迅

    读懂鲁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破空之手

    破空之手

    在这个大陆上,成为一名武者已经成为每一名少年梦想,强者的世界里,永远都不会同情弱者的凄苦.他,是一个不屈的少年,生活的不堪加上父母的仇恨,让他懂得,只有自己走出一条王者之道,才能被强者的世界所认同...........感谢我看网素材库免费提供封面支持!!!
  • 闯荡在社会

    闯荡在社会

    我是凭关系进的单位,所以识时务的局长不看僧面看佛面,把我“关照”得无可挑剔。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着月底发工资、过节开红包、年终领奖金。闲得无聊时也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下乡“检查工作”,每每半推半就带回很多土特产,回来后除自己留一部分外,其余全给局长送去,他老人家非常满意,在大会小会上常常不忘夸我能力出众!感叹后生可畏,并一再强调,要开放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
  • 时空挡不住的爱

    时空挡不住的爱

    与君相约,缘订三生。永恒不变,可否不辜负今生。活在现实当中的李若曦,无意中因一串手链穿越成为大兴王朝的慕容枫,嫁给顽劣不堪的四皇子东方锐。这一嫁,是否辜负了这灵魂与身体的主人?从初时的无意,到慢慢的相知,最后走向相守。突起风波,回到现在,不过一场秋梦,抵不过内心思念,躲不过所爱之人声声呼唤,终是舍下所有,再赴千年,只为今生不悔。却不知,一场灾难,源于亲人,波折再起,是否不过错误?只是爱,终究是红线暗牵,只愿得与君相伴,共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