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500000014

第14章 做人要有节制心,人心不足蛇吞象(2)

欲望越小,人生越幸福

许多人生气是因为欲望不能实现。欲望太盛就成了害人的东西。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的确,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如果实现不了,他们就会感觉无奈、愤怒、生闷气。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的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儿欲望,多一点儿快乐,有什么不好?欲望像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不能满足。人应该有欲望,但是要有度。否则,欲望带来的就是无尽的痛苦。

不义之财乃祸害,人生知足才富足

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做到知足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富足。

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地往下流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冲刷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里面填满了黄澄澄的金砂,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水,偶然发现了清澈泉水中闪闪的金砂。

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过个十天半月的,就来取一次金砂,不用说,日子很快富裕起来。

老汉虽守口如瓶,但他的儿子还是跟踪发现了这个秘密,埋怨他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

儿子不断地怂恿父亲拓宽石缝,扩大山泉,不就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

做父亲的想了想,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说到做到,父子俩随即找来工具,叮叮当当地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几倍,随后又凿深了坑。

父子俩想到今后可得到更多的金砂,高兴得一口气喝光了一瓶酒,醉成一团泥。但是,父子俩天天跑去看,却天天失望而归,金砂不但没增多,反而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父子俩还百思不解,金砂哪里去了呢?

这对父子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财富,却连原本微小的利益也失去了;当人太贪心时,最终会变成什么也得不到。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希望获得不义之财是遭受祸害的开始。”

人若不能学会知足与珍惜,终究会为自己所害,“想要得到更多”的念头,只会不断地折磨我们;对生活现状的种种不满,轻易地将快乐的心掩盖了,每天只剩下沮丧和埋怨。

事实上,古人不就曾劝诫我们:“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又有几何?”

晚上睡觉所需的不过就是一张床的大小,每餐有的也只不过是一碗饭的食量,再多的土地、钱财,我们又能用得到多少呢?拥有许多我们用不到的事物,真的就是富有吗?

一位大商人,他有150只驮货的骆驼,还有40名仆人听他的吩咐。

一天晚上,他邀请一位朋友——萨迪,到他家做客。整整一夜,这位大商人不停嘴地说起他的问题、他的麻烦和事业上的激烈竞争。他谈到他在土耳其和印度的财产,谈到他所拥有的土地的名称,还取出珠宝让萨迪欣赏。

“萨迪啊,”他说,“我马上要出门再去做一次买卖,等这次旅行回来,我可要好好休息休息了。我早就想休息休息了,这是我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一件事了。我想做的事还有把波斯的硫磺贩运到中国,我听说在那儿硫磺很值钱;然后我要把中国的瓷瓶运往罗马;我的船再装上罗马的货物到印度,从那儿我把印度的钢运往土耳其;我再装上镜子、玻璃运往也门;最后我把天鹅绒运回波斯。”虽然面带忧伤,可他仍滔滔不绝地向萨迪宣布他的计划,而萨迪则抱着怀疑的态度在听。“等干完了以后,我就要过一种平静的生活,我要认真思考反省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思想的最高目标。”

心中一直被财富之心所占据,又如何能够真正的做到知足呢?其实,即使你 没有家财万贯,但是只要有一颗知足的心,一样可以活的很洒脱。

美国作家埃默森曾经说:“贫穷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正因为你自觉穷,所以穷。”

如果我们不能从内心说服自己,学会知足与珍惜所有,我们将穷尽一生的气力也无法成为一个“富足”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知足者才能常乐。生活中,有的人生活不富裕,却很满足;有的人养尊处优,却仍然闷闷不乐。摆正心态,从生活中找到知足的理由,那么你就是富足的人。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富贵不会成为自己骄纵的本钱,贫贱也就不会成为自己生活的负担。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却有贫穷富贵之别。但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均不可丧失一个做人者的气节与品性,有的人生活贫穷时,正直善良、乐善好施,而一旦生活富裕起来,便人性大变,仿佛忘了自己的根本。他们自恃高贵,看不起他人,甚至横蛮无理。还有一类人,他们由于自己很穷,便穷得没了志气,丧失了自尊。不惜一切求助他人,甘为他人阶下之囚。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来讲,此两类均不可取。下面的这则故事源自古代,它更好地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鲁国国王想学习三皇五帝的学说,从事三皇五帝的事业,敬重贤能之士,亲自去做一些实在的事情。想虽然是这样想的,但鲁王又总是忧心忡忡,觉得自己安全没保障,架子也放不下来。

楚国贤人熊宜僚来鲁国,看穿了鲁王的心思,便建议说:“大王去南越吧。那里的民风古老纯朴,人无私心,人们行为举止,很随意。您去那里,可以抛掉庸俗的念头,修成大道。”

鲁王着急了:“那儿山高路远,没有车船,我可怎么办?”

熊宜僚说:“不要以为自己是国王,就放不下架子,也不要安于自己的高位就迈不开脚步。您本人不就是一辆用不坏的车子吗?您的头颅是车把式,您的体力是架车的马匹,您的双脚就是车轮。”

鲁王又担心:“那地方很偏远,又没什么人烟,我跟谁作邻居呢?我没有粮食、酒肉,吃什么呢?”

熊宜僚说:“把您的消耗量尽量降低,让您的欲望和俗念尽量减少,这样即使您吃了上顿愁下顿,您也会把糠菜当成美餐。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既不要自视为王侯,自己娇贵自己;也不要为自己成了平民而自卑,看不起自己的贫贱。这样,富贵的日子能过,贫贱的日子同样能过。如果富贵不会成为自己骄纵的本钱,那么贫贱也就不会成为自己生活的负担。事物的发展,此一时,彼一时,本来如此。人才是根本的、永恒的!

打个比方吧。两条船并排过河,如果一只船是空的,两船碰撞,船上的人也不会发脾气。如果那空船上有一个人,那船要撞过来时,这船就会让开,船上的人便会大声喊叫,要那船上人注意。如果那船上人不听,这船上人就会发出警告。经过几个来回之后,双方就会恶语相加。有人和没人的区别就这样大。把意气、地位、物质这些身外之物抛开,人不就成了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么!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前不至于中途搁浅,就必须轻载,取只需要的东西。我们只有超越名利,淡泊名利,舍弃贪念,才能站得高、望得远,心如明境,甘于奉献,乐于“吃亏”,才能踏上享受真正快乐生活的坦途。

作为普通人,都有着对金钱,对情感的欲望。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

舍弃名利,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领悟;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客观地讲,人生在世,适当地追求名利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要怎样看待名利,怎样追求名利。

同类推荐
  • 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

    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来指导学生素质实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从实际训练的角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演讲的技巧,能当众讲话,并获得听众的喜爱。本书共分为7章,包括演讲与口才实训概述、演讲与口才基础训练、演讲稿准备的程序与演讲稿的设计、求职面试口才训练、命题演讲训练、即兴演讲训练、辩论口才训练。
  • 新女书

    新女书

    本书云集了当代新女性最应该知道的社会新准则,女人必须拥有独立的智慧才能在当下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作者从女性生活的各个角度剖析了当代女性在当下社会中的特性,找到了女性适合当下社会的新角色,三从四德已经被现实的社会抛弃,不管是工作,生活,感情各个的方面,女性将跳脱弱者的形象,改之为更加独立的女性主权观念。
  • 读《墨子》学生活

    读《墨子》学生活

    治理一个国家而不关心贤士,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德的人而不立即任用,他们就不会尽心尽力辅佐君主。没有贤德的人才,就没有人与国君一起谋划天下大事。怠慢贤才,忘记贤士,而又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事,那是从未有过的。
  • 中华诚信故事

    中华诚信故事

    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那些体现民族智慧、反映人民利益、符合进步潮流的部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思想支撑。本书收录的正是中华历史上的诸多彰显诚信的故事。
  • 偎雪听心

    偎雪听心

    本书是一册有关人生哲学的通俗故事读本,汇集40余个精短的小故事,由《读者》重点签约作家鲍尔吉·原野专门撰写。全书文字隽永,哲理深蕴,图文互动,时尚可人。符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趣味。
热门推荐
  • 虚假的城市

    虚假的城市

    ——“这里面的一切,人也好,物也好,都是在以前的某个时间凭空造出来的,你的朋友,家人,不管你接不接受,其实都是虚假的东西。”普通的女高中生华苓习惯了与好友打打闹闹的平凡生活,突然某一天,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学校、家园统统毁于一旦,而幸存下来的她居然被告知,她所在的城市只是一个用魔法制造出来的虚幻的存在,她所见的一切,她的校园生活,她与父母一同度过的时光,都是假的……
  •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经典趣味心理测试全集

    本书运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实用的自测形式,涵盖了性格、魅力、爱情、婚姻、社交、事业等众多数心理问题,以诙谐的测试情景进入测试,融合了独具见解的测试结构。
  • 神王圣宠战天下

    神王圣宠战天下

    她和他的初见,他对她的宠爱,让众人羡慕,她不喜他身边女子多,他不喜她身边男子多,只因心中有一根线把他们紧紧的连在一起,她为了追求自己的身世执刀战天下,他携手陪伴。无怨无悔,只因他爱她。他痛苦时,她陪伴在他身边,让他安心。都说他冷血无情,却不知陷入她世界的他是有多么的温柔,但这温柔也只限于给她。都说她残忍,却不知她唯独不对他残忍。且看他们最后是否能够一起携手战遍天下。
  • 校园新生泡校花

    校园新生泡校花

    我从高山来,来到这个世间寻找我为何存在,我只愿醉卧没人膝头,这校园里,我有校花相伴,社会上我也有美女相随……
  • 进化之异能收集录

    进化之异能收集录

    有一书名曰:异能收集录。里面包含了各种异术超能,可指引书上对应异能的拥有者的位置。只要其异能者的一滴血即可使用其能力七分钟。如果想要获得其异能有两种途径。其一,比较柔和的办法,只要其异能者的三滴心头血滴在书上。其二,比较霸道的办法,剥夺其灵魂附加在此书之上。当一个人携带此书穿越到了MC,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 万物皆梦

    万物皆梦

    一个五界魔尊妖女,来至人间游玩。虽说只是游山观水,可隐藏在背后的危机,却时刻提醒着她......
  • 混乱太尊

    混乱太尊

    为了长生将地球毁灭,到了修行世界,制造出的‘神物’又作孽,引来了一直在封印之外的邪物,六道成了域外收割灵魂的工具。一个乞儿遇上了一条即将消散的神龙,合二为一,被带离后一路逆袭,而后重铸六道,六道之上有一守护,是为龙道,龙道苍茫,重铸辉煌。修炼体系:炼气、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外来体系:再生、炼血、炼骨、炼髓、分魂、合魂、虚元、人命、地命、天命。
  • 边伯贤之梦境

    边伯贤之梦境

    金圣娅,一个拥有着幸福家庭的人,因为妈妈的逼婚,成了伯贤的未婚妻。因为一个梦,让她珍惜身边的人,又经过怎样的磨砺使他们走在了一起
  • 国旗阿玛拉

    国旗阿玛拉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凤凰朝日:魔君的废后

    凤凰朝日:魔君的废后

    再次醒来,她是即将凤袍加身的一国之母,可受的待遇却连一个侍妾都不如。他的妃子陷害她,而他竟然跟个白痴一样是非不分。丫的,既然这样就别怪她炸死跑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