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6300000019

第19章 “做出贡献”才是成功的真谛(1)

着眼贡献工作更有成效

【德鲁克如是说】

有效的管理者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贡献上。他不仅仅只埋头自己的工作,还会抬起头来,把目光朝向目标。他常常会自问:“对我所服务的机构,我能做些什么对它的工作和成果有重要影响的事呢?”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活学活用】

曾有一位企业培训师问他的学员:“你在公司里做些什么?”通常对方的回答总不外乎是:“我负责文化部工作”、“我在市场部门工作”、“我要管 500 多人的工作,要保证他们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很少有人这样回答:“我为团队成员提供资源支持”、“我的任务是向我们的市场部门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料,使他们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主要研究公司的客户都需要什么产品和服务。”

可见,绝大多数管理者总是把眼光朝下。他们忙于努力工作,出发点却常常不是为了未来的成果。他们总以为组织和上级欠了他们什么,认为组织和上级应该给他们做什么。他们首先关心的是,他们“应该享有”的职权。结果,他们使自己成为劳而无效的人。

不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如果他只是一味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努力工作,只看重自己的职权,他只能被列入从属地位。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职位不论有多低,如果他注重贡献,负起求取成果的责任,那他可以列入“高层管理”。

军事科学院领导公方彬教授曾在一次和基层战士们的对话中说:“军队发展到现在,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了一代代人努力创造出来的,想要打赢高技术战争,就必然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这既是空的,也是实的。就像我们批评社会不良现象一样,首先我们要问一下自己,你做了什么?我们希望这支军队担负起历史使命,打赢未来战争,就要考虑我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做了什么贡献。我在中华民族崛起的时候,我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做了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是怎么去做的。”

如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者要经常问自己:“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而不是“我想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或“别人要我做什么样的贡献”。因为,这在落实的意义上是不同的,前者表明知识已经转化成行动,成为落实的一部分;而后者则还只停留在意愿或被动的思考阶段。

常常有这样的人,虽然他工作得很出色,但同他充分发挥出潜力后所做出的成绩相比,通常他们现在的工作就相形见绌了。如果一个管理者能更多地着眼于“我能贡献什么”,那么,他旨在寻找工作中尚未被发现的潜力,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出的成绩也会更好。

一个重视贡献的管理者,不会因为自己的专长或职务限制,而不作为或抱怨。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提升整体绩效。他们会把自己的能力、作为放在整个组织中进行考量。不足之处,他们会主动改进;薄弱之处,他们会主动增强。正因为这样,他们通常都能取得不俗的业绩。

在决定“我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的时候,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什么?”

第二,“我该怎样利用自身优势、做事的方式和我的价值观去做出最大的贡献,我做出这样的贡献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我需要取得怎样的成绩,才能产生大的影响?”

理清思路,然后再积极、主动地行动,就能让我们脱离职业部门的限制,能更好地完成一份任务,并能做出自己难以想象的好成绩。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领导者要有责任,不推诿

【德鲁克如是说】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可以预见的是它肯定会遭遇危机,这可以算是福祸参半。危机发生的关头,就是呼唤领导出现的时刻。

——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

【活学活用】

在德鲁克看来,组织内任何职位的设立都不是摆设,都不是空架子。管理者拥有某个职位,更意味着他同时被赋予了与职位相匹配的某些权力和责任。管理者的最大价值就是解决问题,尤其在危急时刻。

丘吉尔是20世纪的成功领导者,但在1928年到1940年近12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获得重视,反倒备受冷落,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曾一度在野、辞职、落选……因为在那个时期,整个英国一切看来都是例行公事,不需要像丘吉尔式的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沉浸在和平主义氛围中,上到政党领袖下到平民百姓都鼓吹裁军,人民天真地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将再也不会有残酷的战争了。但丘吉尔是议会中极少数反对裁军的人,他认为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将给欧洲带来灾难,如果不立即阻止甚至可能导致文明的毁灭,他督促英国应当重整军备,并鼓励盟友法国加强军事势力,而不是“裁减你的武器,增加你的义务”。但是多数人都将他的警告视为危言耸听。

后来,慕尼黑会议后,英国采取绥靖政策,放任法西斯肆意扩张。丘吉尔一直反对绥靖政策,但没有几个人听他的意见。直到德国吞并了捷克的剩余部分,斯洛伐克则在德国的支持下独立,宣告绥靖政策的彻底失败。

这时,英国首相张伯伦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当灾难降临国家的时候,英国人立刻把丘吉尔视若救星。张伯伦下台,建议丘吉尔重组内阁,丘吉尔没有半点犹豫,在战时担当起了保卫国家的重任。他坚持不投降,战斗到底的精神,鼓舞了全英国人为保卫国家而战斗。最后的胜利证明丘吉尔的政策是非常关键且正确的。

危机时候正是领导者站出来的时候。当然,这意味着领导要主动承担起责任。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一定目标明确,就会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反之,如果领导没有敢担当的责任感,遇事推诿,消极懈怠,不敢决策,那么,这个组织也将停滞不前或走向弯路。

在沃尔玛之前,美国零售业的龙头一直是凯马特,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凯马特一系列政策的失败,导致其在2002年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而其之所以失败,很大原因是企业成员责任感的缺失。

在一次年度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个失误,他向坐在他身边的上司请示该怎样改正和弥补。这位上司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便向他的上级请示。他对上级说:“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我需要听您的指示。”

而这位上级怕承担责任,便转身对他的上司请示。结果这个小小的问题,一直推到了公司总裁那里。总裁后来回忆说:“真是不可思议,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一个小问题承担责任,而宁愿把问题推到我这里。”

拥有这样一些唯命是从的领导者,凯马特怎么能不失败呢。领导者是应该承担责任的,他的职责就是决策和解决问题。它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信心高涨并互相信任的团队。如果领导者都这样不负责任,那么,又怎能期望下边的员工努力工作、团结上进呢。领导者没有这种责任感,没有这种信念,不能使员工上下团结一心,那么,做事情就很难取得胜利。

随职位改变,改变工作重点

【德鲁克如是说】

管理者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当他换到一个新的岗位后,他不能或不愿意按照新职务对他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整。如果他还继续沿用过去工作中成功的一套,那么,他几乎注定要失败。

职务变了,他要为之贡献力量的重点当然也随着变了。管理者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而完全照搬过去工作中的一套,尽管过去这样做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那现在将是用错误的方法做错事了。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活学活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领导者,他们在某个职位上工作了很多年,做得卓有成效,但当他们被派到另一个职位的时候,他们工作起来却可能屡屡失误。我们会怀疑,同样是领导的位置,为什么他做出的决策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其实这样失败的管理者多数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自己提出挑战,他们没有看到改变自己努力方向的必要性。有许多领导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往往只凭经验,而不去想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会凭几年前在某个工作上的失败经验告诉你:“老兄,5年前我就这么做了,根本行不通。”他们没有想到,5年后在新的岗位上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前不适用的做法现在没准是恰逢其时。

还有一种人,他们死死抱住以前的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顽固地认为“这个方法5年前在这个岗位上有效,现在当然还有用”。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静止的。

朱利安·巴赫年轻时在《生活》杂志做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天,他与一名从纳粹集中营逃出来的罗马尼亚小伙子共进午餐。小伙子靠在纽约大都会剧院门口兜售演出纪念品为生。当时剧院正上演著名指挥家索尔·赫罗克指挥的芭蕾舞剧。

那是个星期二,天气晴朗。演出票销售一空,小伙子的纪念品也全卖了出去。又过一个星期,还是星期二,天气依旧晴朗,剧院上演着同样的舞剧,演出票又销售一空。可这一次,演出纪念品却几乎一份也没兜售出去。

演出结束后,小伙子在剧院走廊上遇到了赫罗克,告诉他自己实在想不通原因。赫罗克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简单:“因为这是另一个星期二。”

因此,每当你做出新决策前,千万不要犯墨守成规的错误。不要以为你以前失败过现在还会失败,也不要以为,你以前成功过现在还会成功。我们的工作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职位改变了,时间变化了,我们就该在思想观念和工作的侧重点等方面都要变化,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要给自己设置新的挑战。过去的辉煌已变为历史,不一定就适合当前职位的需要。如果你仍用以前的框框来指导目前的生意,期望从中找到共同之处,那只会使你失去更多认识新事物和把握其特殊性的机会。

所以,用归零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份新工作,调整心态和工作方式,力求在新的岗位上再创辉煌。

让自己的知识有助企业发展

【德鲁克如是说】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想有所贡献,他就必须关心他的知识的有用性。

一个愿意有所贡献的人,会把自己的狭窄的知识领域同真正的知识整体联系起来。他自己可能永远也不能把很多知识领域结合成一体。但他能很快认识到,他必须了解别人的需要、意向、局限和认识,以便让别人运用他的成果。

——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活学活用】

使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效的管理者都懂得这一点。管理者要协调好以下两种需求:员工需要把企业当成实现他们人生目标的舞台;企业需要员工为企业作贡献。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还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企业创造成果。只有这样,管理者的工作才能变得卓有成效,并且不可替代。

同类推荐
  • 追梦人:陈爱莲与万丰奥特二十年

    追梦人:陈爱莲与万丰奥特二十年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创立于1994年,如今是一家超百亿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化集团公司,在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建有制造基地,涉足汽车部件、机械装备、金融投资、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现了多个行业细分市场的全球领跑,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前列,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企业。本书记录了万丰奥特及其创始人20年的发展历程。作者实地走访,与当事人深入交谈,获得了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试图分析其高速发展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秘密。“万丰人”不安于现状、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精神,也为中国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树立了典范。
  • 直销心理学全集

    直销心理学全集

    本书全面阐述了直销中最常见的多种心理状态,以帮助直销人员了解客户的心理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他们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去左右客户的心理,更好地达到销售目的。
  • 胜任:管理者如何培养大局观

    胜任:管理者如何培养大局观

    先有大局观,后有大事业,有全局意识万能成大事。眼界太小,一件小事都容不下,更谈不上胸怀世界。因此,对于管理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有全局意识,也就是所谓的大局观。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撰写了本书,从思想意识到具体行动,再到检验标准,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大局观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具体训练方法。相信读后定能为你的实际领导工作带来极大帮助。
  • 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本书记录了一群平凡的小人物的发家史,讲述了他们创业的经历。内容包括:何春锐:推销牙刷与推销自己;侯连斌:小车不倒只管推等。
  • 柳传志何以成大事

    柳传志何以成大事

    在叙述的条理性上,本书将柳传志的全部管理思想分为“企业战略”、“决策制定”、“人员管理”、“品牌塑造”等十大方面,分门别类地为您进行细致地疏通和整理,让您能够更有效率地吸收柳传志管理思想中的精华。最后,愿本书可以帮助您站在柳传志这样的巨人的肩膀上并且更进一步,早日成就辉煌的事业。
热门推荐
  • 冷酷妖女:废柴要翻身

    冷酷妖女:废柴要翻身

    世人传言:妖界大公主姮娥冷酷嗜杀,她所掌管的冬之领域决不允许任何妖踏入,一经踏入,尸骨无存!而且整天戴着一个银色面具,从不摘下。于是,有妖说,大公主长得丑陋无比,不敢摘下面具,怕别人议论,所以性子也变得冷酷嗜杀。但是世人都不知道,那面具下掩藏的是一颗破碎不堪的心……为救弟弟,她听从妖皇命令,到人界观察人类,只为一朝夺取人类领地……但是,在人界,她却为一名男子丢了魂,失了心……读者群:416864378
  • TFBOYS一生的守候

    TFBOYS一生的守候

    那年她十七岁正是花样年华,却遇上了影响她一生的三个大男孩,她不知如何选择亦无可奈何。与王俊凯的错过,与王源的邂逅,与易烊千玺的磨难。是巧合还是上天的赐予?我是一只四叶草
  • 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青少年成长手册——交际篇

    本书主要讲男女青年在交际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分五部分:交际的基本常识、穿出你的酷、让友谊之树长青、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交际成功秘笈。给青年男女以借鉴,以指点,以些许的帮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好好生活,面向未来,可谓青春期男女孩子的百科全书。本书可读性强,集知识与学识一身,是一本上好的青春期教科书。
  • 道之无限

    道之无限

    一个生命代表了一段时间,一段岁月,一段历史,更可能是一个传奇,一段神话,被后人所诉说。在这片星空大地上演绎着各种传奇和神话,有的好杀戮,杀戮中成就传奇,有的爱逍遥,逍遥中成就传奇,有的喜自在,自在中成就传奇,不过在这前提下他们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拥有相符的实力。他,有时只愿一袭白袍,有时只愿一身天蓝长衣,有时只愿一袭青衫,孤寂而又热血,沧桑而又霸道的在这天地间行走着,寻找着属于他的道,他那遥远的梦。
  • 那年夏天爱已注定

    那年夏天爱已注定

    认识他那年,我23岁。我们本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安排——相遇。“你好,是唐梦嫣吗?”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对,我是。请问您是?”我狐疑的回答到。“我是仲博浩,仲建平的儿子。”。富有磁性的声音这样答道,仅凭这声音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讨厌电话那头的男人。但是这样的开场白,这样的开场方式,让我很反感。“哦,好。那一会儿见……”说完挂了电话。“你好,合作伙伴!拟定好你的契约发我!祝我们合作愉快。”一句合作愉快拉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的爱情赛事,只是那时的我们都还为察觉……
  • 如果我们曾爱过

    如果我们曾爱过

    我曾经说过三次谎。第一次是在十六岁的时候,我答应顾欢宜,以后会过得很幸福。第二次是在二十二岁的时候,我答应成雅,绝不会让自己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第三次,是这六年来,我一直都告诉自己,我不爱你。不爱你,聂青玄。我想,第三个谎言,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仍然不可避免会被拆穿。因为我比她们都更加爱你。即使,你的爱情里注定了欺骗。即使,我的爱情里注定了伤痕。
  • 上帝地球仪

    上帝地球仪

    毕业后,我到中科院实习,却被分到了一个神秘的分院,超自然现象研究院。一件件离奇地事情接连展开。无意中,我竟成为了上帝。我该用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地球?
  • 鲁莽少年

    鲁莽少年

    十年,会改变很多。中国有很多个叫文峰的地方,而在这个叫文峰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群少年……
  • 花开安然

    花开安然

    暖,为温暖。然,为淡雅。暖然情深。“子安。”“嗯?”“我喜欢你”“然然,我也喜欢你。”不知从何时开始,你已经驻进了我的心里,再也抹不去了。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使我再也不能忽视你的存在。总之,我喜欢你。就这样,我们在一起。可好?——杨子安。在花季年华里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夏暖然。
  • 黑道皇室公主

    黑道皇室公主

    几位神秘公主来到灵·梦蝶贵族学院,遇五大美男。是什么让他们相爱相杀,又爱又恨?又是什么让他们不再相信对方?她冷若冰霜,他冷酷霸道,他花心阳光,他温柔体贴。她火辣直接,他不近人情。她优雅礼貌,他正太冷漠。在这些人的身上会有什么精彩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