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6100000011

第11章 厚黑求人“送”字诀

《厚黑学》中有一个“送”字诀,意思是指送东西。从求人的角度而言,就是送礼。求人办事,送礼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我们运用“送”字诀求人时,不但要敢送,还要会送。送礼要看对方身份,还要看场合看时机,一定送得好,送得巧,送到对方的心坎上,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功效。

礼是求人的敲门砖

求人厚黑学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可见,送礼在求人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送一点礼物,则任何话都好说,如果空手求人,自己求人没底气对方也会觉得你很不懂礼貌。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

有人经过调查研究指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礼物。换句话说,日本人是用小礼物打开美国市场的,小礼物在商务交际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这句话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确实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摸透了外国商人的心理。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大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三是他们又很执著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可见,礼品虽小,功效可不小。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在求人办事时也不例外。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看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馈赠,是感情的物化。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不能盲目去做、随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修养、交际水平、艺术气质以及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门特殊的交际艺术。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常言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可以说是送礼的最高境界,因此,厚黑“送”字诀的一大原则是送对方之想,送对方之需,送对方之急,就是说送就要送对方最喜欢的、最想要的、最急需的东西。

有人认为,与人交往,本着现交现用的原则,何必花那么多的冤枉心思去搞马拉松式的感情投资?在厚黑学看来,这种认识太目光短浅了。厚黑之人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求人厚黑学说,送礼是求人办事的敲门砖。

其实,送礼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懂得送礼的重要性,但是不会送礼,也是无济于事的。款待或送礼物给对方,怎么款待,怎么送礼,什么时候款待,什么时候送礼,这里面很有学问。在别人给你帮过忙之后,再将礼物送过去,对方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从未拜托人家帮忙,并将礼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大不一样。比如,送礼给才上任的总经理和即将调走的总经理,意义也是大不相同的。

有一位朋友,曾担任某公司总经理,每年年底的礼物,贺卡就像雪片一般飞来。可是当他退职离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贺年卡一张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而这年却寥寥无几,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他任职期间,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来拜访的竟是这个人,不觉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过了二三年后,这位朋友又被原来公司聘为顾问,当然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这位职员。因为他能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登门拜访,因此,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更让他产生了“有朝一日,一旦有了机会,我一定得好好回报他”的想法。老实说,送礼的人即使存在着反馈心理,但只要在送礼的当时,彼此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他所怀的目的,就不会被对方发现。

日本人藤野在自己住宅旁开辟了一个菜圃,每天早上亲自下园工作,将生产的菜赠送好友。有一次,藤野与朋友一起吃饭,开饭时,他把自己种的青菜取出,放上盐巴生着吃,这对身体相当有好处,味道也很好。藤野将他亲手栽种的菜送给别人,因此大家都非常想要他的礼物。

其实,还有比藤野更会送礼的人,那就是在日本照相界有名的土居君雄,他时常以航空送梅花盆栽给朋友,梅花不贵心意贵,而且,这种梅花也很特别,花谢了,只要把蕊剪掉,第二年,又会重新开花。土居对盆栽很有研究,因此也经常把心得传授给朋友。

制茶很有名的伊藤园社长本庄正则,也时常送乌龙茶给朋友,据说此茶对降血压有很大的功效,很受中年以上的人喜爱,如果送的是日本茶,就不会受到如此欢迎了。日本茶到处都买得到,乌龙茶就不容易买了。如此等等,人们为了送礼真是大费心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送礼在为人处世中有着巨大的功效。

不论如何,要赠送他人礼物时,最好先考虑别人的情形,千篇一律或是委托别人赠送的方式,最显得没有诚意,既然要送,就该送对方喜爱的礼物才是。凡事谨慎的话,成效自然会高。在求人办事时送礼也应早作打算,学会送礼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求人就会成功。

投其所好的送礼技巧

求人厚黑学指出,送礼应当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即使把礼送出去,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送礼送对路,才是送礼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苦于送礼,因为都不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自己该送什么礼物最好,其实,只要你把握投其所好的原则,对对方的喜欢研究一番,自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是生活常用的送礼技巧:

一、打土特产牌

送礼的一大特色就是家乡的土特产品,可以说回老家一趟,顺便捎了点土特产品,让对方尝个新鲜。对于这些东西,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上级、同事,一般都不会拒收,因为拒收反而显得他们小家子气了。

二、踏雪无痕

如果想送给朋友烟酒一类的东西,可以用不露痕迹的方式送过去。跟他打声招呼:“今晚上你那儿聚一聚,你准备菜,我带酒。”到时带上酒和烟,喝一瓶留一瓶,顺手把烟也给留下,礼也送了,感情也深了,踏雪无痕,是高超的技巧。

三、巧借东风

有时想给人送礼,但又跟受礼者不熟,不好唐突地登门拜访。可以找到受礼者的熟人,让他引见一下,如选择受礼者的喜庆之日,跟着他的熟人一块去贺礼,有熟人引见,受礼者一般不会拒礼,有了第一次见面后,下次你就可以自己去和他联系感情了。

四、投其所好

一位下级平时受上司照顾颇多,心存感激,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报答。一天,他偶然发现上级喜欢养金鱼,就到处寻觅,总算弄到了几条稀有品种,放到了上级的鱼缸里,令上级喜笑颜开,下级回报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五、人情也是礼

送礼有时不一定要买实物,给人实惠,于人方便也是一种礼品,如利用你的关系帮助朋友买到低于市价的东西,帮朋友的孩子升学、转学等,你可能未花分文,只是帮他找找人,托托关系,对方已经将你这份“人情”当礼物收下来,记在心中了。这样,你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了。因此,你可以充分调动手中的关系网,把你的礼品用人情的方式送出去,既安全又实惠。

六、醉翁之意

有时给家庭困难的人物送礼,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以免让人感到你是在居高临下地施舍。如果是用实物,可以说,这东西搁在家里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等以后自己要用了,再找他要回来。送钱的话,可以说先拿去花,以后有钱了再还。这样,既达到送礼的目的,又照顾到了对方的自尊心。

送礼不被拒绝的诀窍

求人厚黑学指出,在求人办事的时候,送礼须懂得规矩,不是什么礼都能送出去的。在厚黑学认为,送礼的准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送礼要讲究轻重

一般而言,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地接受为原则,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或多花钱办好事。除非在对方有困难时,你送礼是雪中送炭。否则,礼物太轻了意义不大,亲朋好友有可能误认为你小气或瞧不起他。求人办事时给对方送礼,礼物太轻,对方不会把你的事放在心上,从而影响办事效果。但是,礼物也忌太贵重,除非对方是爱占便宜的人,一般人可能会婉言谢绝,因为这样重的人情收礼人日后不好还礼,还轻了,怕你不高兴,照着你送的价值还,有可能会加大他的支出负担。本来你的礼物是为了促进双方的感情交流,反而给对方增添了不少烦恼。如果你是求人办事,太贵重的礼物会给对方扣上“受贿”的帽子,他要是拒收,你心里会七上八下,一方面担心这事办不成了,另一方面,你钱已花出,留着用处也不大,何苦呢?礼物轻重得当也是一门学问。

二、间隔适宜准则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于频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长时间不给对方送礼,即使是亲朋好友,也难免会觉得你人情淡漠。另一方面,如果你频频登门送礼,或许是因为你重情义,或许是因为你办事心切,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对方可能会怀疑你怀有某种目的而对你心存疑虑,使你欲速则不达。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要还礼的话,过于频繁会加重他的经济负担。

因此,掌握好合适的时间间隔送上你的礼品,既可以培养感情,又能达到办事的目的。

三、风俗禁忌准则

送礼前要对受礼人的身份、爱好、禁忌等有所了解,以免礼不得当,使双方感到尴尬。例如,对方是老人,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送终”总归是不吉利的。此外,要尊重对方的民族习惯,如牛是印度教的圣物,你要送对方牛肉干会让他愤怒不已。

因此,送礼时,请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

四、注重意义准则

就礼物本身而言,其价值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在于它所体现的意义,任何礼物都体现着送礼者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敬贺、或尊重、或爱恋等。所以,根据你想表达的心意选择你的礼品,会让对方充分体会到你的情义,备感珍惜。比如,给上级送一幅他喜爱的字画,会让他对你另眼相看;给母亲买一件暖和的羊毛衫,她会夸你孝顺;给心上人送一串别致的手链,对方会认为你有品位,这样符合对方兴趣爱好、富有意义的礼品,更能打动对方的心。

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意义,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了解这些送礼准则,一旦有事求人需送礼的话,你才不会吃闭门羹。

“好处”给得恰到好处

其实,所“送”的并不一定都是有形的物质,“送”的实质是“给人好处”。厚黑学指出,唯有给人好处,才能从别人身上也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从不给人好处,求人办事是很难成功的。

这正是“送”的意义所在。给人好处还是有一些学问的,别以为“给”这个动作很容易,《厚黑学》认为,给得不恰当,不但对方不会感激你,有时还会怨你。你白白损失“好处”,又招人怨,天底下再也没有什么事比这更冤的了。在这里,我们对上述内容简单地进行一下总结。要给人好处,就要给得“恰到好处”,也就是说,求人办事的过程中,你不要轻送、滥送、吝送!

一、不要轻送

总是要让对方为这“好处”吃一些苦头,花一些心力,让他在“付出”之后才“得到”,这样子他才会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好处。如果你因为有太多“好处”而随便给人,或想以“好处”来讨别人欢喜,那么不但他不会珍惜这些“好处”,对你也不会有任何感激之心,反而还会嫌少、嫌不够好,甚至一再向你要好处,你如不给或给得不如前次好、不如前次多,对方便要怪你、恨你,比你不给他好处还怨得深。

二、不要滥送

该给多少都要有准则,否则会出现和“轻送”一模一样的后遗症,而且还会造成是非不明的结果。

三、不要吝送

其实,“不吝送”和“不轻送”、“不滥送”并不矛盾。“不吝送”是指应该给、必须给、不得不给时,就要慷慨大方地给,不怕给得多,只怕给得少。这种情形包括人家有恩于你时、奖赏有功的属下时、要重用某人时、要收买人心时,以及情势所迫时。如果你给得少,给得不干脆,那么这“好处”的效果,得不到别人的感谢也就罢了,有时还会招怨!

由此可见,“送”是一门艺术,那么在整个礼物馈赠过程中,送又是最后一环,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定会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把整个送礼过程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常用的“送”的具体方法如下:

如果你送的是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单另儿给他买的,请他收下。

如果你送给对方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避谈“送”字,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关系也近了,礼也送了。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不好直接去送,你不妨选受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一般受礼者便不好拒绝了,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情的目的。

老张有事要托小刘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可是又怕小刘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老张的爱人与小刘的对象很熟,老张便做起了夫人外交,让爱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

一位学生受老师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竟是一幅拓片,跟屋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位在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他赠的字画。这位学生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老师不但没反对,而且喜爱非常。

有时送礼不一定自己掏钱去买,然后大包小包地送去,在某种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通过一些关系买到出口转内销、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人情”当作礼物收下了。你未花分文,只不过搭上点人情和工夫,而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

送礼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古人说:“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意思是说穿了别人送的衣服,怀里就会装着别人的心事或隐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收下了别人送过来的礼物,就要为别人办事儿。这同民间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和“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意思大体相同。送礼,在中国虽古已有之,却于今为然。自古以来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送礼都是和办事儿密不可分的,送小礼者办小事,送大礼者办大事,这似乎也算是一个一般规律。所以,要想找人办事儿,就要首先学会给人送礼,而送礼是需要自己往外掏钱的,要说情愿可能未必是真,但为了把事情办成办好,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既然“为之”了,就要“为”好,就要把礼送到位,把事办成功。

一、给谁送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不会成为问题,而事实上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是并非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无益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张三一点又送给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计泄露,对事情有百害而无一益。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力臂,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儿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二、何时送、何处送

送礼要讲究时间,讲究地点,讲究场合,这样,对方才可能接受。很多人送礼喜欢在晚上送到对方家里,其实这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晚上时间,对方可能不在家中,送去了礼物却未见到“真人”,未免有些遗憾。或者对方在家,却另有外人夜间串门,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对方未动身上班之前,或者在星期天的早上对方刚刚起床不久为佳。因为这种时候带礼物进屋,既无外人打扰,又能把要找的人堵在家中,便于见面,便于说话。另外,有些礼物也可以在办公室送过去,如一些文化商品。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场合可以送礼,比如在酒店请喝酒时也可以当场送些烟酒让对方带回去。所以,送礼场合是可以随机应变的。

三、送多少

给人送礼送多少主要根据三个方面来划定:一是根据所要办的事情的分量轻重和利益大小来确定给对方送多少礼合适,事情较大,对自己的利害关系密切,就应该多送一些;如果事情不关大体,就可以少送一些。二是根据对方费劲和费周折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小来确定礼物轻重。如果事情难办,或者对方所承担的责任风险大,那么要送的礼物就应该偏重一些,否则便可以少一些。三是根据当时社会送礼的惯例确定礼物价值的水平。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送上十几元钱买来的烟酒就算很贵重的礼物了,而如今办事儿恐怕远非这个水平可比了。一般而言,礼物这东西送多送少,一方面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有些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所以,礼物的轻重、多少恰到好处,既要达到办事儿的目的,又要有所节省,不致得不偿失。

四、送什么

确定了给谁送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送什么好。这里的所谓“好”不是以自己喜好的为标准,而是以对方的喜好为标准。所以,送礼之前要根据某上级的日常生活偏好分析上级到底喜欢什么礼物。比方说,有的喜欢喝酒,有的爱好吸烟,还有的很高雅,他们对古董、字画、典籍感兴趣,还有的人干脆就只是喜欢钱,真是人心方圆,各有千秋。对方爱好什么,就给他送什么。要知道,只有给对方送上了他十分喜欢的礼物,他才会动心和动情的。对方只要动了心和动了情,就会拿出精力为你办事儿。

五、怎么说

送礼总得在说法上有个由头才好送上去,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升学等特别时日,则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出师有名”,名正言顺,不用另外在说法上寻找送礼的由头。所以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接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但有些时候,人们送礼纯粹为了办事儿,大有点“现买现卖”和“现把现搂”的味道,这种时候把礼物送过去怎么说好呢?总不能蝎蝎螫螫地说:“今天想求你办事儿,所以才给你送些礼物让你受用。”那样一来,对方是不会接纳这个礼物的。怎么办?这就需要找一种让对方心安理得接受礼物的说法。一般而言,为了办事儿给上级送礼,上级总是要推辞一下或拒绝一下,如何把上级拒绝纳礼的话礼貌得体地挡驾回去,是能否让受礼者心理是否舒坦自然的主要手段。

比方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儿用不着拿东西。而我老婆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老婆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儿,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比方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儿,就是没这事儿,随便来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比方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比方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儿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咱也不用太跟他(她)客气。”

比方说:“您给办事儿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比方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儿用不着钱,但万一出点啥岔头需要打点,现找我拿钱就不赶趟儿了———所以,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以上这六种说法,都颇有人情味,对方听了,都觉得好受,“有道理”把礼物放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所以,以上六种说法堪称“经验之谈”。

送礼之技巧,可谓至关重要,掌握这一绝招,将有助于办事,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求人送礼过程中,话不在词语,看你怎样说,事不在大小,看你怎样做,一个动作,一个语调,一个眼神,有完全不同的寓意。其中奥妙,需要你自己去体会,去琢磨。

会说话的人哄得人笑,不会说话的人气得人跳。《厚黑学》中说:“世间尽是好人,你是好人,我也是好人。说这话的人怎么不受欢迎?世间尽是坏人,你也坏人,我也是坏人。说这话的人怎么不受排斥?”可见,会不会说话决定处世的成与败。说话看对象,说话看场合,说话看时机,你只有灵活应对才能游刃有余。

同类推荐
  •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本书是一位执业多年的著名心理咨询师以佛教经典中的精华思想,对职场中人经常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书中解答了职场中五大令人头疼的困惑。职场新人(职场新人的烦恼)、人际关系(与同事相处的烦恼)、领导驾到(和老板或领导相处的烦恼)、办公室政治(遭遇办公室政治的烦恼)和工作烦恼(在职场中,个人成长遭遇的烦恼)分享了佛家的有益智慧,职场新人要现实先行,理想依旧;退一步,放一下,距离摆中间的职场人际关系;遇见领导应先以待人,后是领导;身陷办公室政治,要读懂人心,防患未然;工作中的烦恼,一切问题都有方法,找对方案轻松应对。
  • 生活里的说话哲学

    生活里的说话哲学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娓娓动人的故事为读者介绍了如何根据人的心理特点、脾气性格、语言习惯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来交流,与读者分享人生的秘诀。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很多时候,亦庄亦谐、精辟生动的小故事往往比大道理更能打动人。思路决定出路,这些对管理者和普通人都富有启发意义的管理寓言将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对这些寓言的寓义进行了适当的阐述,尽量做到既不影响读者对寓言原文的独立思考,又能引导读者一步步地深思其中的道理,力求让每一篇寓言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 职场二规则

    职场二规则

    这是一本解读职场规则的书,针对即将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学生和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通过对大量生活中鲜活生动的职场案例的成与败的分析,告诉读者怎样轻松应对职场难题,如鱼得水地享受职场成功,成为二八现象中的“二”。
  • 好口才·赢天下

    好口才·赢天下

    在本书中,你们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旁征博引,将新、奇、巧、趣的故事和精辟深隧的道理融合为一体,力争做到令人读来精神振奋而又有所得。本书紧扣现代口才艺术的脉捕,是一本引领青年快速进入口才艺术大门和迅速提升口才艺术的书籍。全书共分两篇:上篇系统生动地阐述了好口才对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口才艺术的普遍原则和实用技巧。下篇着重介绍在工作、社交及生活等领域中,人们在76个具体场合中的说话技巧。它结合鲜明生动的案例,向读者介绍了许多精妙实用的口才诀窍。
热门推荐
  • 藏深罪欲

    藏深罪欲

    女孩红着眼眶,强忍着泪水手里拿着一张纸,可以清晰的看到是医院的鉴定书。“我.”刚想伸到男孩面前,却怎么也抬不起手,男孩背对着女孩,丝毫没有感觉到身后的人在哭泣,“什么也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不爱我如果想离开那就走吧。”男孩说道,“对....不起。。”女孩抽噎了下,男孩才意识到女孩哭了,立刻转过身来看着她,女孩的泪水像针一样刺着男孩的心,心痛又能怎样,她不是他的,他看到她手里的医院鉴定,女孩意识到他在看着她手里的纸,把手缩到后面,“那是什么?能给我看看吗?”男孩凝视着她已经哭花了妆的脸,女孩抹了把眼泪,硬咽的说“怎么办我.我怀孕了。”男孩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 神族系统

    神族系统

    薛晨是成神后的自己留下的人类躯壳,是人性弱点的结合体:贪婪、胆小、好色、懒惰和恶毒等等。迫于形势化身席家大少席梦司,看这样一个祸害遗千年的废柴存在,是怎么样利用《神族系统》在美女、世家和规则之间活得有滋有味!美女,要救!没机会制造机会再去救;世家,要忽悠!我们组团去忽悠;规则,要打破!只有强者才有资格!!作为一个强者:你跟我谈素质,我跟你讲道理;你跟我讲道理,我给你一拳头;你给我一拳头,我去找打手;你去找打手,我去叫警察;你去叫警察,我贿赂大领导!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本少爷就让你吃!
  • 那年初夏,墙角的蔷薇

    那年初夏,墙角的蔷薇

    异能者保护协会?!听起来这么爆炸的名字,没想到会跟自己扯上关系,命中注定的邂逅,伴随着契约的缔结,向未知的命运,出发!
  • 混仙魔王

    混仙魔王

    驾驭两个元婴,一仙一魔,加入三大教派,亦正亦邪,纵横天界四境,顾盼生雄,身具正邪之体,注定非凡!现代爱好考古的大学生受天神召唤穿越到修真世界,他的出现昭示着新一轮的天道循环拉开序幕!圣教弃徒,仙教孽徒,魔教狂徒,历经人间恩怨;前世慕仙,今世修仙,来世诛仙,道尽天界沧桑。
  • 逆袭天才

    逆袭天才

    这是一个扑街,就在拥有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手机,打电话给过去自己,改变自己,创造未来,充满着正能量,十分伟光正的清新故事。
  • 你的世界,我愿都好

    你的世界,我愿都好

    亲爱的,你的世界,我愿都好。他伴她长大,她给他温暖,十九年路长且难,携手前行,她终是离开,四年后,他只想证明并不是非她不可,终是躲不开的宿命。
  • 长恨天书

    长恨天书

    这里是强者的世界,没有众多的规矩,没有太多的道德,有的只是至高无上的力量,一位少年,颠沛流离,一次次的经历死亡,一次的强大,看他如何破碎天际,为大家带来一个具有悲情,嘲讽意味的长篇东玄小说
  • 战翻鸿蒙

    战翻鸿蒙

    这个世界拥有繁杂的斗气,也不乏绚丽的魔法,看一无所有的主人公,斩破天地,撕破苍穹!
  • 鏖兵地中海

    鏖兵地中海

    德军数百架轰炸机对马耳他塔卡利机场实施了猛烈轰炸,该机场因此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到“地毯式”轰炸的地方。
  • 联邦与风之记

    联邦与风之记

    纯粹是歪歪出来的啦,总是想着英俊的白马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