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0400000019

第19章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胸有成竹,大军直指兰州,以蒋介石为守的国民党政权虽日薄西山,却也不甘退出历史舞台,网罗起一支大军,企图在西北腹地兰州,阻止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步伐。兰州是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所在地,不仅是其政治、军事中心,也是西北大地的战略枢纽,甘宁青新四省区,一城之得失,关乎占国土一半以上的地区的政治命运。在解放大军摧城拔寨,一路鼓荡西来之前,国民党军队已在兰州做了精心部署。以兰州天然地形,国民党部队的防御重点在城南。兰州城南由绵延数十里的高山组成,从东到西,依次为十里山、马家山、窦家山、沈家岭、狗娃山,峰峦高耸,互为依托,将兰州围得铁桶相似。国民党军在山上修筑了大量工事,明碉暗堡结合,沟障壕堑相连,主阵地密布钢筋水泥碉堡群,阵地前沿有一至三道环形人工峭壁,高达六至十米,并附设暗火力点和战壕,以及鹿柴、雷区、铁丝网,阵地间有交通壕贯通,火力点可互相支援和掩护,盘山公路从城里直达山顶。

物力配备如此,人力更是倾其所有。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国民党政府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署代理长官,七月二十七日,又正式任命其为长官。马步芳实现了多年来成为“西北王”的梦想。就任后,他指挥经营多年的马家军和国民党其他部队抗击解放军西进。可是,国民党政权已是兵败如山倒。扶眉战役后,解放军拿下陕西,虎视甘肃。马步芳调动各路人马,企图组织“平凉决战计划”。可是,未等实施,“宁马”马鸿逵便率部退守六盘山,计划流产。国民党政府指示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召开西北联防会议,协调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之间的矛盾,强调以大局为重,团结抗共。会议决定,青海马步芳部节节抗击入甘解放军,之后退防兰州,凭险固守;马鸿逵部由固原西进兰州,里应外合反包围夹击;胡宗南部主力以陇南为依托,北上攻击,三军协同,歼灭解放军于兰州城下。

为此,马步芳制定了兰州决战计划。此时,马步芳手中共有五万军队。真是今非昔比,国共分分和和二十八年,两军对垒,从来都是国强共弱,而到了一九四九年,天翻地覆,在差不多的重大战役中,共产党部队都占有压倒优势。在兰州也一样,共产党军队拥有三十四万人的百战雄兵,连战连捷,士气如日中天,国军区区五万人马,刚从关中、陇东,一路败退兰州,嘴上喊的与共军决战,实则军心浮动,各怀心事。但是,作为西北最高军政长官的马步芳已无退路,他把守卫兰州的任务交给儿子马继援,自个坐镇西宁,应付全局。其实,国民党的灭亡已指日可待,路人皆知,作为封疆大吏的马步芳岂能不知?不过,兰州是马家军最重要的据点,兰州不保,西宁、河西、宁夏,乃至整个大西北,就将全线崩溃。马步芳在兰州是这样部署的:由身任青海兵团司令官的马继援率主力八十二军,与部分配属部队重点防守兰州南山之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一线;马步銮之一二九军配置在拱星墩和西关一线;青海兵团直属之榴弹营驻守东教场;甘肃省保安司令部所属三个保安团,驻防东岗、焦家湾机场;以第九十一军、一二。军和马鸿宾等第八十一军共三万余人,防守兰州东北至靖远、景泰的黄河沿线,保障左翼安全,并相机侧击人民解放军;以新编之骑兵军一万余人为右翼,控制临洮、洮沙地区,保障其右翼安全。同时,马步芳又急调新疆的骑五军星夜驰援兰州,还电请国民党中央政府,派飞机来兰州参战。

八月十二日,国民党兰州决战指挥部成立,马继援任作总指挥,指挥部成员还有: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第一二九军军长马步銮,宁夏兵团前线指挥官兼一二八军军长卢忠良,八十二军副军长赵遂,八十二军参谋长兼指挥部参谋长马文鼎。决战指挥部设在庙滩子。

彭德怀的应对之策是:王震第一兵团(欠七军),并指挥第六十二军为左路,取武山、陇西、渭源、临洮,得手后经临夏渡黄河直取西宁,截断青马退路;第七军控制天水,与十八兵团打通天宝铁路,一部控制陇西,保护左兵团交通运输;第二兵团为中路,由莲花镇经马营、内官营镇、通安驿、洮沙,向兰州城南、城西攻击前进,并准备一主力于兰州上游渡黄河,沿兰宁公路东进,包围兰州,如其先退西宁或北走,该兵团即西进,协同第一兵团进攻西宁或尾追攻击;第十九兵团(欠第六十四军)为右路,第六十五军由隆德经静宁沿西兰公路,第六十三军由固原经兴隆镇、会宁、定西,向兰州城东攻击前进;第六十四军控制固原城及其以北,对宁马军积极防御。

双方准备就绪,兰州建城两千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大战拉开序幕。截至八月二十一日,解放军各部已按原定计划扫清了外围,兵锋直抵兰州。这一天的拂晓,一野之第二、第十九兵团向青马在兰州之外围阵地马家山、窦家山、古城岭、营盘岭、沈家冷发起攻击。这几块硬骨头果然难啃,数度攻击,解放军伤亡巨大,进展缓慢,根据战场情形做了调整后,进攻重新开始。

兰州战役的焦点之战是沈家岭和狗娃山战斗。

沈家岭是位于兰州城西南十余华里的一条大山梁,乍看像一只横置的大葫芦,从南面顺着山梁的自然走势北下,经华林山可直通城区西关。守军在山梁的东、西、南三面山坡,铲消出二三丈高的峭壁,峭壁外沿布满铁丝网和地雷场;峭壁之上密布地堡和暗火力点,以堑壕相接,纵横交错,按地形组成三道防线,是国民党军防守兰州的主阵地之一,主力为一九○师,师长为马振武。担任进攻沈家岭的解放军部队为第四军十一师,师长为郭炳坤。八月二十五拂晓,三发信号弹升起,划破大战前兰州城的夜空,进攻开始了。开始似乎是顺利的。三十一团在团长王学礼的率领下,仅用十多分钟时间便突破了守军第一道防线。可是,就在向第二道防线发展时,守军集中优势兵力反扑过来,三十一团官兵沉着应战,打垮了守军第一次反扑。对于攻守双方,都明白当下的情形,这是一场关乎全局的生死战。守军为巩固阵地,预备部队源源不断涌上来,三十一团坚守已经夺占的阵地,双方在这狭小之地反复争夺,反复冲杀,战斗惨烈之极,各自损失巨大,解放军三十一团官兵绝大多数阵亡,全团仅剩一百七十余人。另一路从沈家岭西侧担任助攻的第三十二团进展也不顺利,利用暗夜穿插到指定地域,刚站稳脚跟,即遭守军强势围攻,伤亡惨重,无力向前发展,只得守住已得阵地,等待援军。

此时,十一师指挥部命令担任预备队的三十三团投入战斗。一接战,守军居高临下发动反冲击,造成很大伤亡,进攻受挫。战事一时陷入僵局。主攻狗娃山的第十师请求支援,四军首长派三十团火速赴援。十三时许,三十团投入战斗,战场形势顿时一变,守军的反扑已是强弩之末,怎当得起生力军的打击。阵地得到巩固,总攻开始了。十七时,四军各部向沈家岭、狗娃山守军发动全面进攻。第三十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一起向守军残存阵地冲击,守军渐渐不支,沈家岭为解放军攻占。同时,第十师二十八团和第二十九团也攻占了狗娃山阵地,兰州城门暴露在四军将士的火力之下。

八月二十五总攻发起后,第六军之第十六、十七师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也向营盘山、皋兰山守军阵地发起猛攻。守军为青马主力第八十二军二四八师。营盘山、皋兰山为兰州制高点,夺取两山,兰州城尽在俯瞰下。守军在这里可谓处心积虑,战前,已在山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其纵深可达十四公里。明碉暗堡星罗棋布,互相照应,互相依靠,形成交叉火力网。顺山梁自上而下有环形峭壁三道,配置了铁丝网和连环雷区。担任主攻的是解放军第十七师五十团,团长为刘光汉。当进攻部队向三营子第一道堑壕突击时,遭守军顽强反击,双方于此反复争夺、拼杀、肉搏,死伤枕籍,守军渐渐不支,阵地为解放军攻占。解放军六军各部也相继投入进攻,经过惨烈战斗,均宣告夺占各自目标。至十七时许,皋兰山落入解放军之手。此战,国民党军阵亡一千七百二十五人,解放军伤亡一千二百三十五人。

马家山、古城岭为兰州东部天然屏障,守军为国民党军主力第八十二军一○○师。担任主攻的是解放军一野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其第一九三师主攻,第一九四师助攻。经过血战,十七时许,守军终于溃退。几乎在同时,窦家山阵地也宣告攻克。当晚,六十三军逼近兰州东大门。

国民党守军南山各阵地相继失守,马继援守城信心动摇,当晚,下令所属各部利用暗夜全线撤退,试图通过铁桥退往青海。但,已来不及了。解放军第三军七师一部已进占金天观,发现守军有弃城逃跑迹象,经向俘虏了解,得到证实。三军及时向上报告,彭德怀果断命令七师火速出击,卡断铁桥,全歼守敌。

午夜二时,铁桥完全被解放军控制,突入市区的解放军各部很快攻占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八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兰州城宣告解放。此役,解放军一野共歼灭马步芳精锐部队一○○师、二四八师、青海保安第一团,歼灭一九○师、一八一师、三五七师大部,毙伤一万二千七百余人,俘一万四千四百余人,解放军伤亡九千五百余人,其中,团级军官十三人,著名者如第三十一团团长王学礼、第三十二团副团长马克忠、第三十团政委李锡贵等。

兰州一役,解放军获胜,西北大半国土虽还在国民党各部手中,但,早已闻风丧胆,难以形成有效战力,解放大军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路西进,红旗很快插遍西北大地。

自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兰州城再无战事,兰州人民享受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兰州城也由一座西北军事要地,发展为各民族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

和平的生活多么可贵,可和平是前人们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是我们应当永远记住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豪华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

2.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军事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第五十四卷《军事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5.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

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

7.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

8.魏徵等:《隋书》,中华书局。

9.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

10.欧阳脩等:《新唐书》,中华书局。

1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

12.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

13.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

14.蔡冠洛等:《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

15.王秉钧等:《历代咏陇诗选》,甘肃人民出版社。

16.司马光:《资治通鉴》,岳麓书社。

同类推荐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中华民居

    中华民居

    民居的功能开始只是为人类遮风避雨而已,继而发展到居住、会客交往、家族活动、祀祖等等,除此之外,还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 宝藏新探博览

    宝藏新探博览

    宝藏,代表着数之不尽的财富,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因为这两个字,从古至今,无数人前赴后继,不顾一切的想去接近它,即使丧失生命。冒险者们喜欢它,因为它能带来财富;各国政府喜欢它,因为它能研究考证历史疑团;普通大众更喜欢它,它可以传递着知识并且饱含着传奇。准备好了么?来探险揭秘。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热门推荐
  • 千年咒

    千年咒

    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我追逐了你整整一千年,而每一世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飞蛾扑火般爱上别人,然后伤心欲绝地死去,我却无能为力。原来,在爱情的世界,没有对与错,没有时间的长与短,只有谁爱谁多一些……
  • 卿非卿

    卿非卿

    关于爱,悲剧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倾颜对太子枫背信的痛恨,是皇月眼睁睁看着漠岚心里怀着另一个女人死去时的无奈,是雪泫等了一千年却没有等到自己最爱的人而哭死花丛……但雪枫与雪澈圆满的结局也算是那一点遗失的温存吧。当放弃了一切,只为了自己爱的人,而自己的心便再也不属于自己。等了一千年,你已不是当初的你,而我,仍然是那个不变的我--卿已非卿,我仍是我。
  • 奔跑的八戒

    奔跑的八戒

    我们都是坠落凡间的天使,只不过多数愿意好好做人,他不愿意——他,要做一只猪。。。
  • 我只是悄悄喜欢你

    我只是悄悄喜欢你

    多少次的努力,多少次的靠近,才能让你对我动心...是太爱了,还是爱过了...
  • 妖后女王请饶命

    妖后女王请饶命

    朋友的背叛,让她穿越到了神灵大陆,这一世,她发誓她要保护好所以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不要像上一世一般像被人扼住喉咙般的威胁她!各位大大且看叶凡冰的逆袭之路!cp是妖皇妖无姬~各位感兴趣的大大请收藏哦~(づ ̄3 ̄)づ么么哒
  •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魂有缺

    三魂有缺

    吴珲一个被倾红剑诅咒的人,成为一个永生不死的人,在一个神秘人帮助下,沉睡了五千年之后来到了现代社会。血染过后的土地,妖魔鬼怪横行。人们只能生活在被保护的围城之中。但是当围城沦陷···-----------------------------------------------------------------------------新人新书,不求收藏,不求推荐,不求上架,只为练笔。求过往的大大,留下宝贵的意见,或许这本书写的不好,有了你们参与,就会变的好起来了。
  • 绝代斗神

    绝代斗神

    地球人李胜穿越到异界,从此笑傲修行世界,以身为炉,炼化诸天;以己之拳,镇压山河;以吾之道,只手遮天,化万古战仙,称不朽斗神,战尽天下,宇内无敌,脚踏八荒六合,无敌千秋万载。
  •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名家名译插图本——海蒂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名家名译插图本——海蒂

    本书是瑞士著名女作家斯比丽撰写的经典少年文学名著。小说以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为背景,描写了小海蒂的成长历程和她处处乐于助人的故事。书中,小海蒂年纪不大却有着感人的人格魅力,她用自己的纯真和爱心使心情抑郁的爷爷重新焕发活力,使瘫痪的克拉拉燃起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使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心中充满阳光,使贪玩淘气的彼得变得懂事和爱好学习。小说出版至今已过百年,以三十五种语言在五十多个国家印行了五千多万册,对青少年读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 至言

    至言

    仙人,超脱凡俗,唯谈真吾,是为仙谈。圣人,驾御天地,断论一方,是为圣论。神人,摈弃万象,大话乱界,是为神话。至人,心向大同,微言大义,是为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