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2700000012

第12章 不动笔墨不读书(1)

世人之所以知道达·芬奇,是因为他画出流传千古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不过,达·芬奇不只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兴趣相当广泛,举凡解剖学、物理学、植物学、地质学、哲学、文学等,他均有涉猎。

他的思考广博精深,而且习惯随手记下心灵上的吉光片羽。在他67年的生命里,竞写下多达13000多页的笔记;现存7000多页中的18页,在1994年11月,已由美国首富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收藏。

达·芬奇之所以能集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哲学家等身份于一身,就是源于他一点一滴地累积自己的思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向大师学习,随时记下你的心灵点滴吧!

明代有一位文学家宋濂,青年时期就非常酷爱读书。可是,由于家里贫穷,他常常到有书的人家借书读,有时还要把它抄下来,再按约定的时间送回去。

有一年冬天,刺骨的寒风夹着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地下着。宁濂照常坐在书桌前抄书,这部书按约定今天该送还回去。他暗暗下了决心,“天冷也得抄完”。

手冻僵了,就送到嘴上呵热气暖一暖;砚台里的墨结冰了,就用笔轻轻挑开……工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一字一字、一页一页地抄,直到快点灯的时候,才把书抄好。抄完以后,他又赶紧把书包好,顶风冒雪,如期还给别人。

寒来暑往,宋濂抄了很多书,也读了很多书,后来成为明代有名的文学家。

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一抄写一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倒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偾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名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在我国古代,抄书一直就是文人学子学习文化知识的一条必经之路,这也是历代文人的一个优良传统。

古人以抄书而事业成功的例子很多,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家贫买不起书,不得不借阅抄录;有的是因为经济困难,以替人抄书作为生存的手段;有的则是为了让稀少的珍本秘籍流传后世,而对其进行抄录副本,以存真迹。而这些抄书的人却有不少最后成了名留青史的文学家、藏书家、政治家、思想家等,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大家所熟知的投笔吏,这个典故就是一个关于抄书而流传下来很有名的历史故事。据《后汉书·班超传》中写道:“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日:‘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来,班超弃笔从军,终似大功封定远侯。”这里的佣书即是抄书,抄书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前人的治学经验告诉我们,抄书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效果,二是积累了资料,为日后进一步研究作了准备。但是对抄录的书籍、资料的内容要多思考、多揣摩,力求悟出一点新道理。如果不思考,做个“抄书公”,对读书也不会有多少好处,仍然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读书札记也称读书随笔、随感。它是把读书过程中的收获、感想或者对读物内容的意见、见解、补充、评价和质疑等随手记录下来的一种笔记形式。读书札记法,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书的同时做摘录、记笔记的学习方法。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均得益于此种方法,许多古代名人都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札记不限于所读的书,可以把联想到的所闻即录,所见即记,有感即发,不拘形式,也是一种片断性练笔方法。札记要选准目标,定向积累,最好结合自己的主攻方向,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札记要经常翻阅复习,“温故而知新”,还要善于运用、举一反三,有所创新。在讲解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先说说读书札记的相关知识。

读书札记是读书笔记中最灵活的一种。它是在读完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后,把书中、文中的相关材料摘抄下来,以表明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或者是感想、质疑。之所以称读书札记最灵活,是因为它既可以对全书的内容发表感想,又可以考证或注释名篇佳句。因此读书札记与读书摘要有着明显区别——它能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和认识,同时又将自己摘引的材料保存于札记中。

读书札记不仅内容灵活,而且形式多样。读书札记可多可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读书札记虽然没有固定格式,但其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治学札记。

一般是作者在治学过程中对某些小问题的新的发现和认知,一般不涉及学术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作者的见解可以用论断方式来表述,也可以用假设、推想、质疑等方式启发读者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结论。写这样的札记,切口要小,使读者容易抓住问题;材料要新,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语言要平实自然,使读者感到亲切。另一类是读书札记。它一般不涉及学术性问题,而只是谈论古今世事、社会沧桑、思想道德修养等,目的在于用具体的事理启发读者,使读者能明辨是非,知所行止。

写好读书札记要分三步走

既然是利用读书札记法学习,那么重点就是怎样写好读书札记——我们要掌握的知识都写进札记里了。前面讲过,写读书札记贵在评论。既然要评论,就要善于领悟文章的意义,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质疑。这三条是写好读书札记的前提条件。做到了这几点,会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概括起来,写读书札记应该分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熟读原著,把握它的要点。

从古到今,“纸上谈兵”都是一大忌讳,写读书札记也是一样。没有对原著的熟读,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札记的。因为读书札记要求写出我们对所读内容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必须建立在对原著精读的基础上。精读之后,转为从原著中的关键词着手,深入研究,力争准确地把握住原著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融会贯通,深入理解。这样,第一个要求算是达到了。需要注意的是,熟读文章后要勇于超越书本中的观点,切忌人云亦云,以免对原著的理解发生偏差。

第二步,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感想。

议论文写作的一大忌讳就是空发议论,不着边际。写读书札记也是如此。具体写作时,应该抓住文中最引人发生感想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如若不然,札记的评论会变得空泛无物,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此外,写读书札记时还应该注意抓住自己无意间冒出的思想火花——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或者是片段的想法。因为它们是我们对文章最真实的反映,非常有价值。随时记录下这些稍纵即逝的火花,加工整理之后,将会是非常好的随感。

第三步,对归纳出的观点进行整理分析,揭示其中的哲理。

读书札记的范围很广泛,对象很多。所以我们在写读书札记时应该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把握住原著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在对原著充分领悟的基础上去写,有什么写什么。如果没有体会,就不要硬写。

总而言之,利用读书札记法学习时要立足全篇,深思熟虑,有感而发,凸显哲理。也算得上是十六字“真言”吧。

批注读书法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彩的章节和语句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皆有。

毛主席早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曾阅读批注了德国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2100多字的批注和提要。在他移居长沙清水塘时,他这本书曾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这位同学才托周世钊先生带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翻阅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了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打开毛主席阅批过的书籍,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不厌其烦地将一个一个的错别字和明显点错的标点改正过来,又将漏字一个一个地添加上去。

几十年来,毛主席工作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部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一下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种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几箱子书。

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也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然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多度,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的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地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20世纪60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50年代读,60年代读,到了70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3种。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斯大林选集》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读书时怎样做记录

读书的时候,应该备一本小册子,随时记录。

同类推荐
  • 成功文库-青少年必知的30个生存智慧

    成功文库-青少年必知的30个生存智慧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存放善良的角落。当你把这个角落向他人关闭的时候,别人也将会把你拒之于温暖心灵的大门之外。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生来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工作是人生运转自如的转轴,影响着人的一生。”确实如此,从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甚至周六、周日及休息时间,我们也都在工作,就像一个陀螺一直转个不停。但是在“转”的同时,你想过没有,你在为谁“转”?你在为谁工作?
  • 这样说,下属1分钟就懂你

    这样说,下属1分钟就懂你

    上司讲话太罗嗦是任何公司里都会听到的抱怨。它导致的后果就是:下属把上司的话当耳旁风,上下沟通出现麻烦。作者从自己当年做主管时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条教训:人能够集中精力倾听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分钟!讲得少了不够充分,但讲得太多又会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反而搞不清重点在哪里,更别说好好思考上司的命令了。因此,抓住这个“黄金一分钟”,知道自己要传达什么,该怎样说,才能避免在沟通中发生误会。本书通过35个具体工作场景,教管理者掌握“1分钟沟通术”,学会说话,让员工明白重点、办好事,全面提升效率。
  • 智慧的积累(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智慧的积累(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情绪操纵术

    情绪操纵术

    你的情绪你做主,你的感受你操控!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存在许多不如意的事,让我们生气、烦恼。那么,如何用智慧去解决,便成了必修课。实际上,每个人都应选择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俘虏。面对负面情绪,如果一味地逃避,人就将变得更加消沉,最后可能会陷于极大的危机之中。要想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情绪。翻开《情绪操纵术》,你将得到操控情绪的奥秘。
热门推荐
  • 方与圆的智慧

    方与圆的智慧

    方圆之道,自古至今被视为人生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对方与圆的辩证认识,揭示了人生为人处世的高超艺术。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好想与你在一起

    好想与你在一起

    初中时期青春的悸动,错过了才懂得的珍惜,历经百感交集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孩子变成了为爱遍体鳞伤的青少年
  • 重生归途

    重生归途

    旅居英国的何代坤在15岁生日的当天收到国内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三本厚厚的古董硬面抄,并警告自己马上离开家以躲避突如其来的家族风暴。随之而来的重重危险笼罩在何代坤的周围,他从硬面抄中得知了锦都沈家自1939年起直至今日的系列波澜,并被告知自己则是这一系列波澜最终围绕的目标。他带着疑问和自保的目的,层层剥丝抽茧;带着“重振沈氏”的希望,走向最后的争斗和结局。
  • 无敌逆战系统

    无敌逆战系统

    获得逆战系统,且看伏昊如何凭借各种异能纵横末世。
  • 小农女的桑野生活

    小农女的桑野生活

    穿越为农女,家贫无田地。父母已双亡,寄居小叔家。幸有一小妹,有福又有运。同心共协力,定把田园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椅子若水逆流

    椅子若水逆流

    阳光四射之日,普通的少年死去了。而他最后一句话,被少女听见。学校给出的死因是食物中毒,可少女孙奕却觉得一切并非那么简单。时光似水年华,在这之后平均每天都有几个无辜的人死去,而他们的尸体都有一个共同点——带着绿色的星星。美好青春如同闪烁而又脆弱的玻璃一般被无情打破,经过数个光阴轮回但真凶竟依旧毫无踪迹。线索全无,唯一可考的只有少年死去时留下的那句话。在恐慌、怒嚎、绝望之中,真正的人性末日悄然而至。
  • 仙都王朝

    仙都王朝

    出生在地球就一定是地球人?吴狄偏偏就不是,他的灵魂不是来自地球上六道轮回。可灵魂来自哪儿?十殿阎王也想知道,故设局引蛇出洞,却万万没想到引来地球的灭顶之灾。谁知道地球的秘密?曾经的万仙之都,如今平凡之地,盘古,女娲,如来,他们去了哪?一个被地球抛弃的孩子,却担负着拯救地球的使命,故游走在神魔混乱的世界,魔想杀之,人想杀之。可怜天地无处去,屌丝逆袭战群雄。看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如何在美女如云的世界逍遥自在……
  • 星空

    星空

    七岁时,她命悬一线,却因祸得福。加拿大医生不仅救了她的命,还救赎了她的心。八岁时,她家破人亡,卖身救父,饱受家暴虐待,苦海无边。黑暗岁月,凭借着爱和指引,她自立自强,九死一生。三十岁时,她涅槃重生,成为中国西部最早的女医生,爱人济世,成就一段人间传奇。小说透过女性视角讲述个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和奋斗。通过对“悲剧女性挑战命运”这一主题的刻画,展现了爱的力量,个人的奋斗,人性的善丑,以及无可宽恕的伤害。描绘了在封建家庭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失败,信仰还有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绝恋

    青春绝恋

    他和她,意外相识,浪漫牵手,本以为从此可以携手度过此生,却无奈卷入上一辈的爱恨情仇。他和她,青梅竹马,互生情愫,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却迟迟不能在一起。他和她,校园情侣,游戏结缘,感情好得令室友眼红,却面临爱情与梦想的两难抉择。七封情书,每一封都体现着主角对爱的人最深的依恋与最纯的幻想,或许一生之中如此纯粹的感情,仅仅只有一次而已。一个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许永远都不能实现了,谨以七封情书系列文献给我最初的梦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

    《党建工作实务: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从现在起到2004年年底,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使各级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