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6000000017

第17章 中古史(5)

黑死病是怎样横扫欧洲的?

在14世纪中期,欧洲受到一场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瘟疫侵袭,即一般人所称的黑死病。它从中亚地区向西扩散,并在1346年出现在黑海地区。它同时向西南方向传播到地中海,然后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并传至波罗的海。约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1349年,就已经传到英国和爱尔兰,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和俄罗斯。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才未受伤害。根据今天的估算,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因此死亡。

黑死病是历史上最为神秘的疾病。从1348年到1352年,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这条毁灭之路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在今后300年间,黑死病不断造访欧洲和亚洲的城镇,威胁着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尽管准确统计欧洲的死亡数字已经不可能,但是许多城镇留下的记录却见证了惊人的损失:1467年,俄罗斯死亡12.7万人,1348年德国编年史学家吕贝克记载死亡了9万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数字高达1500人!在维也纳,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丧命,根据俄罗斯摩棱斯克的记载,1386年只有5人幸存!

何谓朝鲜三国时代?

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668年占据朝鲜半岛的3个国家高句丽(前37—668)、新罗(前57—935)、百济(前18—660)三足鼎立的时代。

据朝鲜史书记载,公元前57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且吞并了辰韩部族,从而立国,国号为“徐罗伐”。《三国史记》称新罗是三国中最先建立的国家,而在其他的记载和考古发现中表明新罗可能是三国中最后一个建立的国家。

503年,王国正式更名“新罗”。6世纪中叶前,新罗吞并了伽倻,高句丽和百济闻讯后两国结盟。为应对高句丽和百济不断入侵骚扰,新罗通过黄海海上通道与唐朝直接接触,加深与唐朝的友好关系。与唐朝的联军征服了百济和高句丽后,新罗与唐朝军队爆发战争,占领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部分领土,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

圣德太子改革成效如何?

592年,日本推古天皇(592—628)即位。翌年,即593年(推古天皇元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任命他为摄政王。后来世人称厩户皇子为圣德太子(574—622)。

圣德太子摄政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隋朝;朝鲜半岛上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这些国际形势引起圣德太子的极大注意。他接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来挽救社会危机。为此,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儒学和佛教;制定“冠位十二阶”,取消世袭爵位,以十二种爵阶区别官位的高低;604年4月,圣德太子颁布宪法17条,规定尊卑地位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国家的一统和皇权至上。

圣德太子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在贵族中间打下了皇权思想的烙印,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圣德太子还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给中小贵族授予冠位等形式,培养和拉拢人才。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冠位制是在没有废除氏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仅在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级贵族中实行。17条宪法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

何谓日本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这一年为大化元年,故名。

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实行推古天皇改革,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贵族奴隶主的保守势力。但改革没有触动部民制,更未摧毁氏姓贵族势力。圣德太子死后,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杀死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此前僧旻已于632年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翌日自杀。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政变后,皇极天皇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646年元月以诏书形式公布革新的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账(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夫役)、采女(宫女)的制度。律令规定授予皇族以下贵族、官吏的位阶及相应的特权。同时,确立了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日本为什么要设立天皇?

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法令》,将以往的“大王”一律改为天皇,不久后编纂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有一段“天皇神话”。神话说:“在天界‘高天原’,有男女二神创造了日本国土,还生出了三个神。其中一个女神是‘天照大神’,她是日本皇室的祖先。她派孙子‘天孙’降临日本,‘天孙’的曾孙就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这个神话显然是为了神化天皇的统治地位而编造的,表示皇权神授。直到1946年,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承认天皇是人而不是神,关于天皇的神话才被否定。

世界最早最长的写实小说是哪部?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

“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你知道日本幕府的兴衰吗?

幕府是12世纪末至19世纪日本武家政治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该词出自汉语,意为将军出征时的帐幕。日本历史上曾有镰仓幕府(源氏幕府)、室町幕府(足利幕府)和江户幕府(德川幕府)。

10世纪以后,公地、公民制解体,皇权式微,社会动乱,武士阶层随之崛起。

1185年,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相争,前者胜,控制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1333年,镰仓幕府亡,政权复归皇室。1335年,足利尊氏弟兄起兵镰仓,1336年,两度攻入京都,废后醍醐天皇,立光明天皇,设幕府于京都。1338年,北朝天皇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称号;1378年,第三代将军于京都室町街建新幕府,故名室町幕府。1573年,室町幕府亡。1600年,德川家康于关原(今岐阜县)之役击败反对派大名联军,权势日重;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今东京)建幕府。1867年,将军德川庆喜被迫还政天皇。1868年1月,天皇政府军大败幕府军;4月,江户和平移交给政府军,幕府领地大部被没收。德川幕府亡。幕府历史至此结束。

你知道丰臣秀吉的生平吗?

日本战国时代,战乱频仍,生灵涂炭。这是个重新洗牌的年代,百姓的苦难自不必说,大批旧贵族也在战乱中纷纷丧生,新兴武士崛起,全日本分为六十六国大名。丰臣秀吉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秀吉出身贫寒,8岁时丧父,随母改嫁,连姓都没有。秀吉不甘心如此贫苦一生,在20岁时即投身于兼并战争的洪流中,在织田信长的部下做一小卒,以其在苦难生活中磨炼出来的聪明能干很快崭露头角,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1569年,秀吉出任京都守护;1573年,更被织田信长封给大片领地,跻身于大名之列。此后,秀吉追随信长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1582年,秀吉出征被围,织田信长率部来救。途中在京都本能寺安营休息,平时受欺压太甚的家臣明智光秀突然叛变,将织田信长包围于寺中,织田信长毫无防备,既无援兵,又不甘被家臣俘虏,最后自焚。秀吉得知,迅速回部讨伐叛军,很快击败明智光秀,将其杀死。之后,秀吉便以信长继承人自居,引起信长部将反抗。秀吉接连镇压了信长诸子和重臣的反抗,此后继续统一日本的战争,终于在1587年统一全国。

可能是因为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思想上没什么条条框框,不像日本社会中上层那样对中华文化奉若神明,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充当亚洲霸主的思想,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

1592年,丰臣秀吉亲率18万大军发动对明帝国附属国朝鲜王国的战争,迅速占领朝鲜大半,国王出逃,向宗主国明帝国求援。明大将李如柏率4万明军进入朝鲜,与日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所率日军激战,收复汉城。

1597年,丰臣秀吉再派水陆军14万进入朝鲜,决心与明帝国见个高低。明军在大将邢玠老将邓子龙的率领下,大破日军。丰臣秀吉征服朝鲜的梦想破产。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丰臣秀吉一下子为千夫所指,国内骂声一片,那些本来就看不起他的贵族大臣们更是群情汹涌,丰臣秀吉病倒不起,终于在1598年8月18日气病而死。

你知道朱印船事件的始末吗?

朱印船即指1592年至1639年间持有幕府将军朱红印执照、可以从事海外贸易的日本商船。朱印船贸易期间,日本来往于海外的人数约有10万人,称的上是日本的大航海时代。东南亚一些地方出现了有数百甚至上千的日本人定居,实行自治制。朱印船一般认为是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开创的,但是近年来“德川家康说”也得到很多人认可。朱印船输入了生丝、绢织物、棉织物、毛织物等中国商品,鲨鱼皮、象牙、胡椒、水牛角、铅、药等东南亚商品。输出物主要是银、铜、铁、硫黄等矿物,其他还有刀剑、工艺品等。当时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产银国,有相当的购买力,对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西方商人来说极具威胁。

1608年11月30日,一艘日本“朱印船”的船员在澳门的码头上与葡萄牙人发生纠纷,接着,他们上岸寻衅,打伤了前来劝解的澳葡官员。中日贸易船队司令佩索和愤怒的士兵、市民一起进行反击,杀死、俘获近百名日本船员。1609年秋,消息传到日本,日本政府决定惩罚在长崎贸易的佩索。他们调集军队于1610年1月3日对佩索的船队发动围攻。战斗持续到1月6日晚,最后,佩索点燃船上的火药库将自己连同价值上百万的金银和近3000担生丝全部炸沉海底,史称朱印船事件。

武士道为何称为“战士之道”?

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内容。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日本武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革新之后,作为封建贵族庄园的扈从而出现的。后来武士不断壮大,开始介入政治。它本身分化出将军、大名、家臣、足轻、乡士等20多个等级,成为日本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

武士道作为一种思想已达到了宗教的高度,它起源于中世纪对领主、藩主的绝对忠诚,注重信、义、勇三条准则,崇尚武力和冒险。武士道统治了日本1000多年,其代表作是《地陶闻书》。该书教导说,一名武士经常思索怎样去死才能无憾。在危险的境遇中,一名武士不会去考虑怎样保全性命,而会勇往直前,投入敌人阵中,迎接死亡。因此,武士道也被称为“战士之道”。

谁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王朝是埃及和叙利亚地区库尔德人萨拉丁·优素福·本·阿尤布(1138—1193)建立的伊斯兰教王朝。萨拉丁原在赞吉王朝任军事将领,并在其叔父希尔库麾下供职。1164年和1168年两次应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请援,奉努尔丁之命,随希尔库率军迎战十字军,荣立战功。1169年,任法蒂玛王朝首相,执掌埃及军政大权。1171年,在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病危之机,萨拉丁宣布废除什叶派的哈里发,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不久他命令开罗及大马士革各清真寺在主麻聚礼的呼图白中恢复对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祝福,后在钱币上再次铸上哈里发的称号,从此埃及重归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统治,但仍臣属于努尔丁。1174年,萨拉丁趁赞吉王朝苏丹努尔丁暴卒统兵北上,宣布阿尤布王朝独立。1175年,萨拉丁重申效忠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册封萨拉丁为“埃及、叙利亚、马格里布、希贾兹及也门、苏丹”称号。

在萨拉丁执政时,王朝设大臣会议及政府各部,协助苏丹掌管政务和军务。中央设最高司法机构,苏丹任命总法官(大卡迪),并授命管理全国教法的实施和地方法官。王朝建有强大的正规军(包括步兵、骑兵和舰队)和宫廷禁卫军,由苏丹直接统率和调遣,高级将领由苏丹任命。在宗教上,以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为国教,苏丹均自称为伊斯兰教的捍卫者,尊崇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宗教领袖地位,修葺和保护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的宗教建筑,由国库拨付巨额宗教基金,资助圣地的宗教活动。

萨珊王朝何时达到极盛?

萨珊王朝,即古代伊朗王朝,又译萨桑王朝。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法尔斯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年在位)推翻帕提亚帝国,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之王。他进而占领原帕提亚帝国的广大地区,建立中央集权的萨珊波斯封建帝国;又北征亚美尼亚,粉碎帕提亚遗族与大月氏人的联合,巩固了帝国的边境。他以祆教为国教。

同类推荐
  • 明朝鬼话

    明朝鬼话

    明朝万历年间,文官势力逐渐强大起来。皇帝与文官的矛盾表现在税制方面,神宗皇帝在缺乏有效制衡的情况下,便派太监寻找民间力量对付文官,文中的主人公李圆朗便被选中。圆朗跟文官的斗争集中在三个方面:采珠、木材和矿税,经过层层剥丝捋茧后,终于发现文官集团依靠一个庞大而神秘的宗教组织来操控贵州的一切,圆朗意识到要想打掉这个宗教组织必须也成立一个宗教组织来抗衡它。本书以鬼话的形式表现万历朝最深刻复杂的政治矛盾,风格新颖、内容奇特、情节跌宕,让读者了解晚明时期种种社会形态及社会矛盾,以全新视角展现大明王朝诡异莫测的一面。
  • 唐朝从来不淡定4

    唐朝从来不淡定4

    天宝年间,歌舞升平,李隆基广封节度,重用人才。“陪笑哥”李林甫、“大舅哥”杨国忠、“胖子哥”安禄山、“猥琐哥”史思明荣耀进阶,天宝剧变。李隆基带着那些哥们,开创了大唐盛世,又毁掉了所有的一切。唐朝从此踏上真正不淡定的路途。因为不淡定,所以更精彩。
  •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在家的胡作非为、不学无术,导致家人讨厌他、看不起他。由于忍受不了亲爹的轻视,他愤然离家出走,立志开创一番事业。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南宋初的孔氏南渡无论在孔氏家族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近900年的历史中,孔氏南宗不仅在孔氏家族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之中,孔氏南宗文化逐渐衍化为浙西南地方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本书在考察浙西南地区生活世界及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着重就孔氏南宗的符号特征与文化意义、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教育思想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宗族文化与宗族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了孔氏南宗的精神内涵及文化价值。
  • 吴中生有

    吴中生有

    一个拥有金手指的人,在大明朝“被玩”的经历……
热门推荐
  • 魔御天穹

    魔御天穹

    大梦几千秋?沉眠九千载。百族争霸已然泯灭,现在,唯人族独尊。荒古时期百族之战,人族当兴,百族泯灭。造就无数遗迹豪杰。万古遗迹,相柳血窟……血魔子,一代魔星,携紫薇传承,重临大陆,九千年的发展,不知是何状况?血与火的交融,无数的谴责和谩骂,只为成就着一身的威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创血卫,仗剑天涯。灭世间,唯吾独尊。踏九天十域,开辟无上疆土。已无上之姿,创造逆天神话。
  • 亡女为妃

    亡女为妃

    阮清辞永远不会忘记那年宋国皇帝为了得到蜀国至宝——断思铃,不惜灭掉蜀国,蜀国孟氏一族唯一的后人孟紫雁改名换姓为阮清辞,她不为别的,只为复仇,但命运弄人,在她甘愿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
  • 绝世无双之王妃太妖孽

    绝世无双之王妃太妖孽

    她,被好友背叛,推下悬崖,撕心裂肺地痛蔓延开来。他,是无月国王爷,却是个傻子,在那英俊的外表下,是儿时的单纯,还是坚硬如冰的心。当腹黑的她与傻子王爷碰撞在一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再见君可识

    再见君可识

    她是女王,杀人放火,她惜玉大陆月国大公主,废柴无能,连灵脉都没有,当女王变成她腹黑报仇强势归来,眼前大片桃花……被某人无情掐去,某人傲娇说:“璃儿只能是我的。”某璃满脸黑线……
  • 浮生市

    浮生市

    小小世界,大大的人生。
  • 只有一个华为

    只有一个华为

    20多年前,华为只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如今,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更是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9年前,《华为真相》横空出世,一度成为全面揭示华为成功秘诀的唯一畅销书;如今,《只有一个华为》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揭示华为在云时代的征战历程。华为,只有一个,但是,华为的成功有规律可循。本书从华为的管理理念、组织系统、资本运作方式、企业文化、国际化管理、接班人等方面,讲述了华为从狼性霸主走向狮子王者、从中国通信老大到即将登顶世界第一、从未上市到将上市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了华为独特的战略思维,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忆青冢

    忆青冢

    逝者如斯兮君相和,雁翎南渡兮君昂首。桃夭成昨兮君愁饮,舴艋一舟兮君载愁。君为宝鞘,我如利剑。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 长生纪

    长生纪

    第一次尝试写作,掌控力不行,让诸位看官失望了,一直有一个仙侠梦,以后空闲时候总要把书捡起来的。
  • 秀外慧中做女人

    秀外慧中做女人

    从礼数、交际、说话三个方面向读者阐述如何做一个秀外麓中的女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坚持自我,创造美好的未来。做个秀外慧中的女人吧,你就可以从容淡定的面对一切,在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的风范。
  • 重生之锦绣福缘

    重生之锦绣福缘

    女儿们死亡的消息传来,颜卉便口吐鲜血而亡。她想若再一次选择,她选和离!老天爷听到她的祈求,送她回到那年初上京城的时候,这次她选择和离,领着女儿过平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