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200000032

第32章 评估企业的性质和经营者(3)

巴菲特认为,评价和衡量一家企业或公司管理获利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股东权益报酬率”,而不是一般人所热衷的单股盈余,会计报表上的单股盈余只是判断企业内在价值的起点,远非终点。使用净利润对股东权益的比例来衡量和评价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将是十分有效的,因为这一指标着重从股东利益出发来考评一家公司,同时又注重公司现有资本投入的有效性,这样,就能排除对企业的过于理想的评估,而十分乐观地估计负债、借贷等资本投入所产生的利润。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公司的现有状况,真正挑选出质地优良的企业或公司。股东权益是指税后利润加上折旧、摊提等非现金费用,再除去资本性支出费用以及可能需要增加的经营资金量。而对希望通过举债、借贷等行为来扩大经营规模以便取得更多利润的行为,巴菲特认为在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所投入的资金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情况下,采取增加资金的办法以期增加利润和盈余是一种冒险。所以,评价一家公司是否优良和有发展潜力,能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值得肯定的做法就是立足于股东权益回报率,也就是立足于现有资本投入,是最为现实有效的评价手段和途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便于投资者在实践中操作,我们不妨结合和股东权益回报率密切相关的每股盈余来预测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对投资价值进行思考

用1美元的保留盈余进行投资,你能够确定至少每年创造l美元的价值吗?这是巴菲特在确定保留盈余的分配方式时经常思考的问题。一家企业留存收益的价值在于其使用效率,即便是只拥有企业微小的一部分股份,如0.01%,只要投资者能从留存收益中获得大的经济利益,那么留存收益的价值则为100%。他认为应该定期用结果对大的目标加以检验:1美元的留存收益是否产生了l美元的市场价值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留存收益再投资则属明智之举。通常巴菲特会以5年为期限对此结果进行检验。一般来讲,处理公司盈余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是用保留盈余进行再投资;一是直接当作红利分配给股东。在巴菲特看来,只有在无法保证再投资的获利高于政府公债或银行利率的情况下,才会将保留盈余直接分配给股东,让他们自行支配。

当然,如果股东们自己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也应该将其分配给股东自行处理。但是,对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来说,随着净资产值的持续增长,虽然保留盈余用于再投资愈发艰难,但是他们却成功地继续这样做了。因此,他的股东们更多地选择将盈余托付给巴菲特进行再投资,以便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巴菲特在吉列公司的投资是一个经典。1992年末,分割后的吉列公司股票价格为53美元(折合到未分割前则为112美元)。巴菲特在吉列公司的6亿美元的增值率为27%。从1988一1992年,吉列公司的市场价值增加了93亿美元。在这段时间内,公司利润106亿美元,其中5.82亿美元分配给了股东,保留了101亿美元进行再投资。对于所保留的每1美元,公司对应的市场价值增加了9.21美元,这个业绩大大超过了平均水准。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贯本着对股东负责的精神,在保留盈余的分配问题上并不常常采取将其全部分配给股东的做法。而是寻找最佳的投资对象,用保留盈余进行再投资,以便获得更大的收益。长期以来,伯克希尔的股东们对直接将盈余分配给股东的做法已经不习惯了,他们相信巴菲特,愿意将这些钱托付给他进行再投资,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所以,在处理保留盈余的不同方式上,也能够反映出一家公司是否对股东负责,为股东的利益着想。例如巴菲特选择站在股东立场上处理保留盈余的公司进行投资才是正确的。

公司有适当比例的负债是允许的

众所周知,公司能借增加其负债比率来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巴菲特当然了解这个情况。但是为了提高伯克希尔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而增加负债,巴菲特并不认可。他说:“好的企业或投资决策不需要其他举债的帮助,就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经济成果。”除此之外,负债过高的公司在经济衰退期对伤害的抵抗能力很低。巴菲特宁愿在财务品质上犯错,也不愿意以增加债务的方式拿股东的福利冒险。

虽然态度保守,但巴菲特并不畏惧借债。事实上,与其在急于用钱的时候才想办法,不如在事先预知有金钱上的需求时就开始行动。巴菲特指出,如果在决定收购企业的时候恰好有充裕资金,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事实上,情况总是刚好相反。货币供给宽松会促使资产价格上扬。紧缩银根、利率调高则会增加负债的成本,同时压低资产的价格。如果低廉的企业收购价格出现,借款的成本很可能抵消这种机会的吸引力。所以,巴菲特提出公司应该将它们的资产与负债分开个别管理。

这种先把钱借来,以求将来可以用在绝佳的商业机会上的经营哲学,多半会导致短期盈余的损失。然而,巴菲特只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收购企业之后的盈余可以超过偿还贷款所需花费的利息费用时,才会采取行动。此外,因为吸引人的商业机会实在不多,巴菲特希望伯克希尔随时都有万全的准备。“如果你想要打中罕见而且移动快速的大象,那么你应该随时带把枪。”

那么,怎样的负债比例才是适当的?巴菲特没有回答。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公司依据自己的现金流量,而有承担不同程度的举债能力。巴菲特所说的是,好的企业应该能够不靠举债,就可以赚取不错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因此投资者对于那些必须借相当程度的负债才能达成良好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公司,应该抱怀疑的态度。

忠告40:对经营者的素质和偏好作全面考察

评估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方法

巴菲特对投资者提出建议,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薪资制度角度来评估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比如说,巴菲特根据斯科特·费泽公司的业绩来制定前任领导拉尔夫·斯凯的薪资,而非伯克希尔的业绩表现。他们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采用和伯克希尔业绩一致的薪资奖赏制度,但是他只是经营伯克希尔其中一个公司,如果整体绩效很出色,而思考特·费泽公司却落后于其他公司,给拉尔夫这样的高薪资或奖金是不合理的。

在对报酬进行确定时,可以给出大胡萝卜的许诺,不过,要确保支付的数额与管理者直接经营管理的公司业绩相一致。如果一个部门所投入的资本数额非常大,那么,巴菲特认为,对经理人就必须采取特定的薪资支付方式:伯克希尔为这些资本支出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也为释放的这些资本支付较高的利率。这非常有助于激发出经理人赢取更多利润的热情和能力,在这种公司里,经理人才能真正把公司看做是自身利益的共同体,从而会想尽办法改进方案,提高效率,增进利润。

在斯科特·费泽公司,巴菲特的薪酬支付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增量资本能取得更高的回报,拉尔夫因这个回报就可获得薪酬补偿;倘若增量资本所获得的收益超过增量资本的费用,拉尔夫便能得到更高的奖金额。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拉尔失未能使收益高于增量成本,造成亏损,伯克希尔的整体业绩受损,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拉尔夫个人的薪酬下降。从1986年开始,巴菲特与拉尔夫之间的协定就未曾发生过变化,而且也取得了应有的成效。此后,巴菲特对其他经理人也采取同样的报酬支付方案,虽然因适应不同公司的经济规模和经营特点,每个协定的条款各有不同,但这种报酬方式,在巴菲特看来,是激发经理人把自己当做公司所有者的很好方式。

巴菲特认为:与经理人业绩无关的报酬支付方法会受到部分经理的欢迎,但是,这种方式对公司来说,却可能造成经济上许多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也限制了经理人的工作表现。

巴菲特一址推崇这种薪资制度来处理公司内高层管理人的报酬问题,他认为,以这种方式能真正激发出经理人最大的潜能。同时,他也常用这种方式来寻找投资对象,他相信,某种特定的薪资支付方式能反映出经理人的素质,而这也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

1991年,巴菲特大规模收购了北美最大的工作鞋和工作靴的制造商H.H.布朗鞋业。在当时,制鞋业并不为人所看好,因为美国的生产商们的表现相当平庸,制造商们提供的款式和尺码除了增加了库存以外不会产生别的后果,当然公司所谓的资产有很大一部分也只是应收账,美国几十亿双鞋的年销售量中,有80%来自于进口。在这种艰难情境中,巴菲特选中了H.H.布朗鞋业,他看中的正是布朗鞋业经理人的素质,布朗鞋业特殊的薪资支付方式使他充分相信这点。布朗鞋业主要经理人的薪资为,年薪(7800美元)+(公司利润—资本费用)%。

巴非特认为,经理人处于薪资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所有者位置上的时候,必定会尽全力所能来达到薪资最大化。事实也表明,此种支付方式有利于激发希望在事业上大有作为的经理人在职位上充分发挥作用。

选择能维护股东利益的管理者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将销售额转换成利润,不论怎么好的投资也是枉然。在巴菲特看来,需要靠高成本营运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常常会不断增加经常性支出,这必然会降低公司的利润率,并最终损害股东的利益。

一般股票分析师都通过观察每股盈余来对公司全年度的表现作出评定。巴菲特却不认同这一点,他认为,每股盈余至多就是烟幕弹。既然大多数的公司都以保留部分上年度盈余,作为一种增加公司股东权益的手段,那么对于平均每股盈余这种表面的数据,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如果一个企业在每股盈余增加10%的同时,它的股东权益也成长了10%,那就没什么了不起了。他解释说,这和把钱存入银行,然后就会生利息其实是一样的。

巴菲特与大多数股票分析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股东权益报酬率视为评估投资成败的指标。商誉是企业有能力从再投资的资金获得高报酬时,企业价值对账面价值的溢价。长期股东权益报酬率为10%的普通企业,在低利率时期可能有溢价,可是利率会在高低之间游走,所以这个溢价可能很快就消失。巴菲特发现,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寻找股东权益报酬率突出的企业,这样的报酬率可能一再重复而且远超越一般债券或现金报酬率。

这里再提一次股票近似债券的情形。前面曾说过,报酬率为10%的股票,或许和利率10%的债券价值相同。股票和债券有两大差异:

首先,债券有到期日,也就是偿还本金或议定新利率的日期。而股票的股东权益则永远存在。除非你是有决定权的大股东,否则你只能听任管理阶层决定是否分配股利或把赚到的现金再投资。

第二个差异则和再投资风险有关。

“再投资风险”是你无法把证券带来的收益妥善投资的机率,即使投资的期限不变。如果你购买利率10%的债券,而且对债券的信用风险感到满意,在到期之前,你可以确定每年可得到本金10%的收益。你无法确定的是,定期得到的收益有多少购买力。你也无法预知,通胀会把物价推到什么水准,或是目前利率会对股价造成何种影响。这个问题并不深奥。按照合理的推算,这种债券的收益价值,10年后将远超过原本的投资。假设你在拿到第一年的收益之前利率下降,那么利率10%的债券到现在会值钱很多。长期的总报酬率则无法预估。

巴菲特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从相反的角度出发的。如果你把股票看做可以提供固定报酬率的债券,你会拥有“再投资机会”。股票会有股利,不过这个股利(或者说如何运用股利)仍无法预测。但保留盈余将以能够预知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再投资。假如长期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是10%,保留盈余也可以带来10%的获利。一般的债券把“盈余”全数付给投资人作为收益。大部分上市公司把50%或更低的盈余拿来分配股利。成长速度较快、可能买回股票的高报酬率公司,或者只会拿出小部分的盈余来发放现金股利。

所以,投资人必须有能力控制那些会影响营业盈余的各种不寻常因素。巴菲特排除了所有的资本利率和损失,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增加或减少营业盈余的不寻常项目。他正努力设法独立策划出企业各种特定的年度绩效。他设法了解在拥有特定的资金可供运用的情况下,管理层能为公司创造营业收益的额度。他认为这是判定经营绩效最好的一个依据。巴菲特长期以来十分注重对企业管理者的考察,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第一,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理性;

第二,整个管理层必须重视股东利益,对股东尽最大可能保持经营状况透明,而不是隐瞒甚至欺骗;

第三,企业的管理者应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景,保证股东的长远收益。他认为,只有把钱投资到自己了解的企业和能完全信任的管理者那里,才是正确的投资方法。

忠告41:对经营者的经营情况作全面考察

选择将保留盈余投资于公司的企业

同类推荐
  •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并不是将人才吸纳进自己的麾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有对人才管理得法,用人得当,才能激发员工的无限潜能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张瑞敏的儒商智慧

    他倡导无为而治,用传统哲学智慧引领海尔;他提出流程再造,让再造后的海尔跻身国际市场;他为客户找产品,让消费者享受到产品外的服务魅力。张瑞敏正是用他的“君子风度”和“儒商哲学”将海尔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张瑞敏的儒商智慧》以张瑞敏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深度的解析,为读者展示了一位具有?商哲学智慧的企业家。《张瑞敏的儒商智慧》由张兴龙编著。
  •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自大周证监会重建市场秩序后,各地相继设立了几大股份公司,以维护证监会的地盘。各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各施手段,在市场上左突右杀,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绩优上市公司有齐国、楚国、晋国……齐国股份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就是姜子牙。在数百年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姜子牙及其继任者对内深化改革,聘请天才CEO,理顺公司内部关系;对外强势扩张,大肆收购小公司,逐渐奠定了独霸市场的地位,一举成为当时有超级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看不懂报表,就当不好经理

    业务越发展,报表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业务活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复杂。这对企业的掌舵人—经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客观形势要求经理们从纷繁芜杂的众多信息中准确把握住嘴游泳、最关键的信息,而报表就是现在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所以聪明的经理人一定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都会在报表这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用足功夫。
  • 追梦人:陈爱莲与万丰奥特二十年

    追梦人:陈爱莲与万丰奥特二十年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创立于1994年,如今是一家超百亿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化集团公司,在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墨西哥等国家建有制造基地,涉足汽车部件、机械装备、金融投资、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现了多个行业细分市场的全球领跑,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前列,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企业。本书记录了万丰奥特及其创始人20年的发展历程。作者实地走访,与当事人深入交谈,获得了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试图分析其高速发展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秘密。“万丰人”不安于现状、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精神,也为中国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树立了典范。
热门推荐
  • 天神的爱情战争

    天神的爱情战争

    她是上天的女神,她拥有着无限的只是和能力,却独独不懂爱情,在爱情的战争中她输给了“爱”这个字,所以她决定去凡间寻找答案,茫茫人海中他遇见了他们,可那个属于她的唯一究竟是谁?她又在人间做了什么大事件让许多人又爱又恨?他又陷入了怎样的绝境?
  • 幻方体

    幻方体

    完全失去了以往记忆的我,旅行在一个奇幻般的世界,为了族人的未来,为了女神的意愿,为了不为自己所知的欲望,为了我,苦苦挣扎在生与死之间。
  • 盛世华丽:勿惹无心伪殿下

    盛世华丽:勿惹无心伪殿下

    她是实力超群的怪物。曾经有人评价过:“她没有心,即使一个大火炉烧灼她的肌肤,也热不了她的心。”她哑然,这个世界哪里需要什么真心,那种名为心的东西,早就跟失去的记忆一起消失了。她无爱,却因为一张字条进了蒂斯学院,暖了他人的心。她无心,所以这场游戏的赢家,注定是她。“我最后悔的事就是喜欢上你!喜欢上你这个没有心的女人!呵呵……”男生笑的凄凉,而她却残忍的回答,“这只是一场游戏。”他苦笑:“是啊!我怎么能放入感情。”但是,她忘记了一点。就算她没有心,那些残留的情感会带着她,脱离计划原本的走向。“就算世事无常,我也不会后悔。”“为什么?”“因为你偷走了我的全世界。”『华丽+女强+贵族+玛丽苏』
  • 老舍茅盾

    老舍茅盾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名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 桃花劫仙

    桃花劫仙

    上一世,她艳冠天下后宫无数,最后惨死在众男宠手中!这一世,按照脑海中醒转的记忆再次踏上修仙路。誓不再好男色而伤己身!奈何老天无眼,她已经很低调了,只想老老实实的成自己的仙而已。为毛这样受欢迎呀!“你你你,离我远一点……”“你你你,不要缠着我……”想起小时候算命的瞎子所言:小姐命犯桃花,劫运难分,是喜是忧难测,桃花将跟随小姐一生……
  • 系统:维护世界就靠你了

    系统:维护世界就靠你了

    PS:本文为系统快穿文系统:维护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顾小白:我!怎么可能,这个世界我拯救不来啊!系统:你在搞笑吗,拯救世界是主角的事,你就是个网管,维护一下世界才是你要做的。顾小白……
  • 恋月:满月之恋

    恋月:满月之恋

    秦月,本是一代天骄的奥萨王国之女;陈俊,本是一人之下的玛瑙伯爵之子;奥秘,本是称霸千年的奥萨王国之子;奥妙,本是威风雄起的玛瑙伯爵之女;四人因政变纠纷,命运开始了纠缠——思量权衡之下,“耀辉”现世,挺身而出。可,这真的是真相吗?不,只怕最后的结果让所有人心寒!就算如此,也要去面对,因为我们是团队啊,我们相信不会有人背叛的……权力,财富,势力,我都不要了,我只要你
  • 盛宠豪门少夫人

    盛宠豪门少夫人

    母亲尸骨未寒,父亲带着小三和私生子女登堂入室,渣女更是夺了她未婚夫,让她代嫁傻子。无奈,她忍着恨,下嫁慕家!某男睁着一双漂亮的桃花眼说:“陌陌,我妈说要我跟你生个胖娃娃。”等某女回神已是大腹便便,什么情况?说好的傻瓜呢!
  • 亚米神域

    亚米神域

    《亚米神域》讲述了一名少年在经历各种灾难、混乱、背叛中感情的成长,带你领略其中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