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500000039

第39章 产学研合作中的教育问题(1)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由它引发的经济革命重塑全球经济的世纪,在重塑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经济社会。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是根本,其根本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基础;二是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三是要求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四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高素质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造就过程中,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三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不可分割。近年来,西方国家崇尚的高等教育“回归工程”,又把产学研结合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处于自发状态,并且时起时落。究其原因,一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教育与社会的分离,科技与生产的脱节;二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把人才培养局限于学校狭窄的专业适应性教育,把实践性能力培养限制在校内各环节的加强和社会对口、单一性的训练上,客观上阻碍r教育的改革;三是强调学术培养,忽视工程实践,把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主流排斥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线之外。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发展与教育自身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产学研合作不仅促进了教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为教育特别是稀缺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挑战。本章在对国内外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产学研合作中的教育问题,特别是针对地方院校及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发展进行理论分析,为产学研合作如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1998年8月29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首先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第一章第十二条指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在法律上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保障。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四章第三十五条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基地”,进一步为高等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这些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依据。

(一)何为产学研合作教育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描述为:“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者私营机构中的有报酬的、有计划的和有督导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它允许学生跨越校园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对合作教育的描述为:“合作教育计划是一种形式上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合作教育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的计划是提供学生在商业、工业、政府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实践与专业学习之间定期轮换。”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合作教育的描述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

本书参考并借鉴大连民族学院生物工程系江健和杨宝灵等人的相关研究,发现不同领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的了解,必面明确两个认识:一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产学研合作的区别;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常规生产实习的区别。“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产学研合作”不是同一个概念。“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国际上被称为“合作教育”,它与传统只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解的教学模式相区别,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单位、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相结合、协调发展的过程或者活动。“产学研合作”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方面都比“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得深、来得广。“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内容除了包含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外,也应该包含人才培养(也就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内容)。前者涵盖后者。“产学研合作”就其领域而言,可包括经济、科研、教育等领域,其基本特征是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大力解放和推进科技第一生产力;其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目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同于常规制教学计划中的生产实习。在常规的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而被列入实践性环节的。生产实习有计划安排,有过程监督和考核评价,但是牛产实习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在生产实习中,学生是一名“学生”而不是雇员,他们作为客体介入生产领域,因此无报酬可言。相反,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接受实习的单位。对于实习内容,则要求严格地与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相一致。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学期是作为一个“学期”而存在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同时,在工作学期中,学生不是以“学生”的身份而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出现,他们作为雇员这一主体介入生产领域。因此,此时不是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给用人单位,相反,用人单位必须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给学生。这是两者问根本的区别。

从实质上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因此,他们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我们也非常赞同他们的这种界定。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特征

从国外来看,美、加、日、英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模式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注重企业的参与和工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日本则强调政府即官方的干预,但究其本质,都是谋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它们在合作过程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1)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协调、组织、管理、推动的行为功能。(2)依据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合作途径,采用多种多样的模式,开辟高校、科研机构与工业界之间的信息通道,建立大学(或科研机构)一企业合作研究专门机构,鼓励大学、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流向企业,拨专款扶持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专用基金等。(3)在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不断向应用研究、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寻求产学研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使工业界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目标趋向一致。(4)政府制定完善、合理、配套的政策与措施来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发展。

纵观国外高等教育中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1)时代特征鲜明——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教育与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古代教育是一种贵族教育,无论是欧洲的绅士教育,还是中国的选士教育,都是为统治阶级培养管理人才。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后,科学教育开始出现。公元14—16世纪,新大陆的发现,特别是航海探险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使得以传授技术为主的高等教育应运而生。1861年美国通过“赠地运动”,建立了许多学习农业和机械技术的学院,每个州都给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基地,英才教育和工业化这两股力量使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发生变化,科学技术教育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且早期的科学技术教育是在一些技术学院展开的。他们一边学习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强调技术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领域越来越广,显然,一所大学难以提供这些专业技术的实践场所,而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熟练的专业人才。这时辛辛那提大学教师施奈德提出一个“学生用一定时间在校学习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一定时间到产业部门从事与专业有关的生产劳动”的合作教育计划。这一计划先在工程技术领域里实施,以后逐步发展到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关的专业,使合作教育有了更广泛的领域,并且开始跨越国界。这一尝试是从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东北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与一些跨国公司的合作项目开始的,他们把合作教育的学生派到国外的公司去工作,或吸收国外的学生来学校开展合作教育,培养国际金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正因为合作教育符合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经历了90年的发展历史后,已经在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被世界各国一些高校所采用。

(2)利益驱动特征——西方国家合作教育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支持下,作为它的利益驱动所表现出来的:一是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人人都存在被公司挑选或者失业的危险;二是公司能雇廉价的或熟练的高质量的职员可以降低公司经营费用;三是学校把这作为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合作教育对三方都表现出强烈的利益驱动特征。具体地讲,对学生而言,使他们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使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效果好;学生经过在公司工作,逐步形成他们选择职业的倾向并积累一些社会工作的经验和经历,作为今后雇主选择的有利条件之一;学生在工作中获得报酬,以缴纳学费和补充生活开支。对雇主而言,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因为雇用学生比雇一名正式职员费用少得多;合作教育的学习也成为雇主选择职员的广泛的机会;青年学生不断轮换来岗工作,使企业保持青春活力。对学校而言,合作教育可以吸收优秀学生入学;通过开展合作教育,使双方的信息得到交流,有利于推动学校的教育与教学的改革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合作教育可以使学校获得较多的办学经费,有利于加强教师与企业的横向联系,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实用主义教育特征——教育发展的规律并不是独立的,它有其社会特征。北美的社会注重实用,所以,教育的实用性就是这个社会的具体表现之一。一般学生就是因为实用而选择能进行合作教育的学校就读,学生认为,通过合作教育,对他们今后择业有利,并且可以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工作报酬。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意义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这里的质量包含掌握的知识、获取知识的热情与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综合实力,实质上属于素质问题。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社会地位的象征,获得高质量的人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而高质量的人才决不会来自简单的课堂教学,必须和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和企业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合作关系。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办好高等教育是根本对策。改革是高等教育的生命,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高等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推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为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整课程结构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育方法。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了校、企、所之间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信息交流。校、企、所之间联手协作,优势互补,相互研究探讨人才培养的规格需求,促进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优化育人的教学环境。高等学校本身就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只有与社会紧密结合,服务社会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而产学研合作为高等学校走出自我封闭状态,面向现代化建设主战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高等学校与整个社会及产业界展开广泛的合作,使高等学校能够更准确有效地选择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克服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使高校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有利于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同类推荐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新课程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学生探究学习方式、学生合作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运用。
  •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本稿件并非要釜底抽薪,去探讨人权和隐私等跟告密相关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讲述告密史上一些人和事来让人们欣赏一下,这些古代肮脏的幽灵到底给他们自己和历史带来了什么,他们那种为告密而不要脸,甚至是不要命的“勇敢行为”是怎么修炼成的。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斗破苍穹:第一诛神魔女

    斗破苍穹:第一诛神魔女

    雪雪新文已发,换了马甲,新笔名揽月公子,上云起书院,qq书城,搜《毒舌小妖女:上仙也承包》新书简介,穿越成昆虫,她率先得罪了高冷师伯。为了调教不听话的小小女子,高冷师伯决定带她去人界度蜜月,哦,不,是历练。谁知,魔界反复作死,俗话说,人贱自有天收,装-逼自有人打,斗斗女配,戏戏美男的日子,其实也不错。这是一个酷冷仙尊师伯萌宠逗比小师侄的故事,大宠小虐,一对一(揽月公子书友群375922391)
  • 时空一创世神

    时空一创世神

    当时空错乱,历史的悲剧又一次的上演,未来的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面临的是毁灭……本小说为时空流,这一次将突破腐朽的锁链,展现出最新的世界。时空流第一部小说已经起航,你们呢?
  • 苏轼文集4

    苏轼文集4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你能永远在我身边吗

    你能永远在我身边吗

    不是说你会永远在我身边的吗,为什么你当了明星后你就再也我离我,还要我亲来YG当练习生你才放心吗?你个骗子
  •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葡萄种植新技术

    农村科学种植常识——葡萄种植新技术

    种植即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 莲御天下:魔妃虐世

    莲御天下:魔妃虐世

    她天生孤煞,不是孤儿胜似孤儿,一朝穿越难得享受到这世间最朴质的亲情,却一夜之间失去所有。风云突变,曾经桑海,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谁懂爱在心口难开!魔神交战,上天入地,看她如何气势如虹,踩着尸骨步步登天!当她再次觉悟,人生就该随性而活,伤我欺我负我妄图毁我者,绝不放过!“你还有点能耐,竟然能伤到我的元神。”她妩媚玩味的把玩着胸前的一缕白发,眼眸中没有一丝温度。“毁了我的幸福,想活命?下辈子吧!噢,不对,你不会再有下辈子了。”
  • 秦时明月之情起缘灭

    秦时明月之情起缘灭

    她亲手将嬴政给的毒药递到闺友苍熙的手上,苍熙莞尔一笑,临死前,她对她说“小卿姐,我不恨你,你知道吗,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阿星,是他给了我最快乐的时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小卿姐,你也不要忘记无凝哥哥........他……你不要忘记他,好不好……”洛卿望着逐渐冰凉的。。尸体“傻瓜,我怎么可能会忘记他,只可惜,这辈子生在乱世,再多的情,也无法避免分离…有情却无缘了…”看大秦乱世里的两段不同奇缘,又会演绎怎样的故事呢。
  • 重生之特爱

    重生之特爱

    重生今生今世才明白以前是白活一场,自作孽原来真的是不可活。特种兵的老公原来不是冷面杀手而是……嘻嘻*^_^*,让我用今生来弥补你对我情,前世,我追求一切,却失去一切,到头来是昙花一现罢了。这世我不要一切,只有你。
  • 倾城

    倾城

    台湾作家[董妮]的免费全本小说《倾城》。
  • 迷熏馨香:欢喜冤家

    迷熏馨香:欢喜冤家

    “别人怕他,我可不怕。”这是她在他身边的人第一次警告时说的。“你若敢离开我就杀了她”他邪邪的一笑。“别以为你能困住我一时,就能困住我一辈子,这天下还没有能困得住我的事或物,我若想走,没人能拦住我哼!”《迷熏馨香:欢喜小冤家》作者月夜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