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500000045

第45章 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政策及其前景展望(3)

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在产学研结合的探索过程中,高校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与企业、行业、地方建立合作关系,既不要盲目求全、贪大,也不能闲置资源、错失发展良机,而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能力、办学条件和发展定位,在合理可行的制度安排下,实事求是地设计办学方向,合理确定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应该和能够涉足的范围、投入的力量和采取的具体路径:

——产学研一体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积极组织研发团队开发高新技术,在引入企业资金或社会风险资金的支持下,孵化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与创业,并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内,面向市场规范运作企业,凸现高校孵化企业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优势,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高校技术成果或科研资源入股,由现有企业出资,联合设立新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应积极主动地通过提供技术专利或提供突破性技术解决方案入股,利用大学的资源、学科和科技创新优势,吸引大中型企业甚至跨国公司投资人股,共同围绕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组建新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充分利用老企业的管理、运作经验和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加速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商品化和高市场份额。

——高校主动参与行业、企业和地方的科技攻关、企业改造、产品开发和各级政府、企业的政策决策咨询等活动。进一步打开大学校门,开放研发资源,面向市场,走进社会,通过与企业、地方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尤其要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一高校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等资源,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及学者作为兼职教师、与企业联合构建实验实习基地、吸引社会投资与捐赠等灵活结合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校尤其是职业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储备。

(2)走出去:高校主动参与企业、地方的科技开发和培训

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诸方面实现产学研结合,要求高校在观念、行为方式上“突围”。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高校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主动与行业、企业和地方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订单培养”、“订单培训”、“弹性学制”等多种结合和互动模式,为行业、企业和地方培养“实战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产学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或创业模式。尤其是面向农业的职业教育,更需要与地方合作,依据当地资源和比较优势,共同构建具有特色的,融教育、培训、就业、规模化生产、直接销售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为职业教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有效化解“三农”问题做出历史性贡献。

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化解毕业生就业矛盾方面,高校也应该走出去,通过产学研结合而有所作为。高校与技术水平高的大中型企业结合,在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下,安排一部分暂未正式就职的高校毕业生来企业进行半年至一年左右的职前实习锻炼,既可以使毕业生增加一些技能和阅历,也为毕业生进行多元选择提供了缓冲空间。

(3)引进来:高校积极吸纳和利用企业、地方的办学资源

在确立办学方向、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等事关高校前途未来的基础问题上,高校的董事会需要聘请行业、企业、地方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的重大决策和规划,以保证高校办学在法律框架内,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

在主动吸纳企业、行业的智力资源以及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之外,高校需要进一步开放,吸纳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软、硬资源投入。例如,通过联合建立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部分大学的学院、系部、专业或学科,通过在高校内设立行业、企业的研究基金或奖学金等方式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及社会软、硬投资在推动高校办学中的积极作用。

4.建立合作开放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规范化及法制化进程

产学研结合是国家战略资源整合的战略性课题,涉及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从满足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多元化需要的高度予以推动与保障。必须使产学研结合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制度和充分的信息支持与保障之上。为此,需要在政府政策和法规的引导下,培育产学研结合的服务和保障机构与机制,加速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支持性环境。

(1)积极培育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服务机构

为了弥补产学研结合上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带来的低效率,应鼓励现有的一批独立研究机构转化为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并同时大力扶持一批大学设立产学研结合服务机构或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通过各类中介组织的网络化运作,迅速结成为产学研结合服务的国家和地区中介体系。

由于产学研结合涉及技术、产业、市场等众多领域的专门知识,产学研服务中介机构的设立需要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和设置程序的严格限制。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的前景预测与评估,服务中介机构可为投资机构或社会企业早期介入高校的前期科技研究工作提供投资依据,既为投资机构介入孵化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创造先机,同时,也使得高校研发团队及时获得必要的经费支持。借助于专业化中介机构的推介工作,高校的大批科技研究成果能够顺利转移到企业并及时获得转化,既可大量节约成果的转化成本,也必将大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增强转化时效性。

(2)吸引社会资金通过集资参股等形式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鼓励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机构采用独资、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在鼓励企业、大学、投资公司采用集资、参股的办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同时,研究和探索通过集资成立以投资高技术风险企业贷款为主要业务的专业化银行的可能性,开辟为产学研结合项目提供经费的广阔途径。

大力支持产学研结合和科技人员风险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及投资机构需要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和行业规范准则,不断提高资金运作水平和对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学研结合项目的指导水平。通过专业化能力建设,一方面在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学研结合的其他项目提供经费投资,另一方面则加强进行项目运作、机构管理、成果转化、产品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指导,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为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或产学研结合项目的顺利运转提供指导和保证。

积极为产学研结合创办的企业或长期合作项目提供股票上市的机会,为扩充产学研投资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并在产学研结合项目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条件推动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

(3)构建开放式的产学研结合监督与评价体系

建立以市场效益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效益评审体系、科技人员职称评聘的评价体系和相关奖励制度。在构筑我国产学研开放式管理与评价体系中,必须紧紧抓住“标准”和“评价”两个杠杆,主动与国际水平接轨。同时,根据项目特点,逐步引入境外专家参与标准的研制和评价过程,使产学研结合项目立项过程和评价过程成为我国参与方提升自己实力的学习机会,尽快缩小我国在产学研相关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政府产学研结合资助经费、科技专项拨款等委托专业机构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化管理(中标资格评估、产出评估),利用市场机制,努力引入社会配套资金:对于开发类项目投入,要以产出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基础研究与知识创新类研发投入,实行中央级项目公开招标,分散化管理,即由部门的专业机构集中面向全社会公开、公正、公平招标,实行项目程序公开化,并鼓励跨系统、跨单位的联合攻关。

(4)健全法规,推进和保障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发展

按照WTO协议要求,我国面临逐步全面开放市场的严峻挑战和历史性机遇,为了不断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我国必须在法制化的框架内推动和保障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发展。适应新的形势与需要,研究出台鼓励和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规制,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的管理和拨款行为。通过法规、政策指向、经费资助和政府采购的引导,保证产学研结合开展项目的法律地位,在公开、公正、公平和有效的原则下,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努力刺激产业界投资与高校合作进行科技开发,引导产业界投资高级而专业的生产要素,实现产学研结合项目的税收优惠,努力使产业、与产业有密切关联的大学或科研机构成为生产要素的创造者。

通过立法保证产学研结合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评估机构和评估制度,贯彻落实《专利法》,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使资产评估成为产学研结合与高新技术成果转让、入股、参股的重要依据。加大《知识产权法》执法力度,运用法律条款保护机构和科技人员个人的知识产权和法定的利益,使知识产权成为参与分配的要素。

三、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未来前景

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在借鉴西方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界、产业界、科技界乃至政府共同努力,寻找到了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产学研结合内在规律的发展道路。高等学校是人才库、知识库、信息库,高等学校是国家知识创新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新科学技术的温床和孵化器,是培养千百万创新人才和千方百计将新知识、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在面临国家政治、经济和科研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还面临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内外部的改革,这种改革将客观上更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的结合,使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形式和特点。总结20多年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历史,联系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背景,华中农业大学张俊、李忠云认为,我国产学研结合正在经历一个历史大发展时期,正经历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其发展趋势可用“八化”来概括,即综合化、国际化、可持续化、一体化、规范化、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①

(一)综合化

我们发现,不管是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还是近现代各类产业的发展,或者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正在经历一个不断综合化的历史过程,这些综合化因素的综合结果就使得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走向综合化。

首先,从近现代科学发展来看,先后经历了四次大的综合。第一次大综合以牛顿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标志,结合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初级的、局部领域的综合。第二次大综合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以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标志,自然科学的重要领域在积累了大量实证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并从理论上加以整理和概括,成为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使自然科学第一次真正走进了理论领域,实现了关于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次大综合源于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支柱的新的物理学体系使人类实现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结合;以自然科学为先导的科学同技术的紧密结合,开创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连成一体的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模式。第四次大结合源于20世纪70年代日益增长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大结合,人类关于自然一社会统一性、整体性、协调性的认识出现新的突破,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大批新兴科学的兴起,标志着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高度综合的新学科的产生,体现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的重要趋势。

其次,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来看,综合化成为首要标志。在人类科学技术的综合化促进社会发展的综合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的时代,综合化和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知识的综合、集成与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本质,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培养人才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创新成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再次,从产业部门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社会发展的综合化对产业部门的生产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综合化要求。单打独挑的单一产品结构早已不复存在,社会生产结构正从“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由分散小规模向集约化、网络化转化。综合的管理模式、生产模式、产品模式早已成为产业部门发展的重点。

最后,从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来看,教育思想需要综合化,学科需要综合化,课程需要综合化,大学需要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大学更需要向综合型方向发展。

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综合化历史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生产发展的协调过程中的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化趋势就显得十分自然和必要。产学研计划的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产学研计划的目标更加综合化;产学研结合的内容更加综合化;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更加综合化;产学研结合的对象更加综合化。

(二)国际化

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期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追求,是各国政府组织积极推动的有效成果,是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等技术的出现,使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趋势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

同类推荐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安全教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安全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教育中。安全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有关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屡见报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中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比较分析

    中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比较分析

    本书主要研究中俄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变迁,特别是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失业和再就业保障制度。内容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家的作用、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与失业人员保障、国家就业政策以及经济危机条件下面向就业的教育体系转型等。
热门推荐
  • 剑道皇

    剑道皇

    ,书名已改,剑道皇太过狭隘,参看极品天泽记,欢迎拜读
  • 无尽巫师之旅

    无尽巫师之旅

    巫师艾伦·涅尔,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漫长旅程。
  • 狰狼

    狰狼

    当沉寂二十年的傲骨猛然挺立当这个带着狼性的少年走出大山他给世界带来的,又会是什么。
  • 英雄联盟之世界主宰

    英雄联盟之世界主宰

    当英雄联盟成为这个世界的实力依据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本命英雄的时候当林仁杰手里拿着黑色切割者施展出锐雯的折翼之舞时全能王者陈浩来到这个世界。英雄,在沉睡。恶魔,在狂舞。世界,我来主宰!传承英雄的技能,获得英雄的力量,锐雯的断剑,寡妇的隐身……
  • 快穿之陌辞不迟

    快穿之陌辞不迟

    “你最近怎么不说喜欢我了。”“乖,都说了那么多年了,等变了会告诉你的。”......“你最近怎么不夸我好看了。”“都夸了那么久了,等我不那么认为了会告诉你的。”.....“陌陌,你看我这么棒又那么喜欢你,你身边的桃花我可以清清吗?”
  • 破魔封神

    破魔封神

    五百年后,魔修乱世,生灵涂炭。众神走投无路,意念穿回五百年前,选中青玄宗弟子云霆,趁着魔修还未崛起,收集神器,拯救大陆。云霆得众神指点,武技、丹方、符箓等等取之不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武途一片光明……
  • 都市之最强神兵

    都市之最强神兵

    特种兵陆离离开部队回归都市,掀起都市腥风血雨,扮猪吃虎,逆流而上,脚踩富二代,怀抱美人腰,纵横花都,谁与争锋。
  • 醉湖天下

    醉湖天下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然而,江湖上的江湖,却不再是江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血央,曾经沧海,曾今桑田,曾今的风尘息,还有曾经的曾经,那清寒柳剑,也划破了这片天;一个弃儿,天生恨意,一柄血剑,一个魔头,一片黑夜,一则传说。几对佳人,一生追随,为了挽回那份天真,为了制止魔头传说的延续,一身吊影。江湖乱了,魔头来了,而这一切,算是一个魔头的局,长达数千年的局……
  • 麒麟神帝

    麒麟神帝

    身为萧域与姜域的少主,萧洛在整个青绝大域中的靠山,无疑是极度惊人的!如此身份,也令得他身边从不缺少绝品美女。只是他放着冰山美人“姜雅”不要,倾国红颜“苏衣衣”不要,却独宠麒麟武院一个小丫头,宁小溪只是,当他冒着被武院废掉修为的风险,为宁小溪偷来一滴“麒麟涎”后,却遭到了此女背叛,而与此同时,他更是发现了宁小溪的惊天身份……
  • 羽血谋天

    羽血谋天

    林凡死了!这个消息一传道乾州,整个乾州都沸腾了!10岁突破武者范畴,16岁突破炼体境到达凝灵境的林凡竟然死了!除了知情的人,无论与林凡有缘还是有怨,都是深深的吃惊!而林家,因为林凡的死却是疯狂的报复项家,乾州的氛围也突然冷了几分。一个长得和林凡一模一样的少年站在埋骨岭边,眼眸清冷。复仇,他的心中只有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