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700000010

第10章 山江苗族的日常生活世界(1)

Fear,Tourism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TheOpeningCourseof

theMiaoPeopleinShanjiang,WesternHunan

山江苗族的日常生活世界

TheLifeWorldofShanjiangMiaoPeople

山江苗族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其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经济活动、生活节奏与民族节庆体系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他者”的文化图景。嗜酸、各种建筑样式、赶边边场、制作各种手工制品与绣花织布、遵循古老的民族节日、以春节和重阳节为节点将一年大致分为忙、闲两个阶段,这些苗族的生活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一、凤凰与山江概况

(一)凤凰县沿革

凤凰县地处湖南西部边缘,沅江流域西部,云贵高原台地东端,武陵山下,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34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8万人,由苗、汉、土家等18个民族组成,其中苗族人口1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以国函[2001]167号文件正式行文批准凤凰古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此后凤凰县经济发展逐年加快。据统计,2004年凤凰县生产总值突破12亿元,财税总收入7295万元,是近十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1-9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977亿元,增幅达9%,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唐武后垂拱三年(687年)始于此设谓阳县,元朝置“五寨司”,司治在后来的镇筸城(即今凤凰县城沱江镇),属思州安抚司,管辖上下各五峒。

明袭元制,设“五寨长官司”和“筸子坪长官司”,属保靖宣慰司管辖,“五寨长官司”首任为田儒铭,“筸子坪长官司”首任为苗人廖彪。这一期间,吉首设立镇溪千户所,当时驻麻阳的一名参将兼管镇溪千户所和筸子坪长官司,人们称其为“镇筸参将”。五寨司城从此以“镇筸”称呼。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为了监视土司,在今落潮井地域设一军营,因此地形似凤凰之山而得名“凤凰营”。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设厅,命名凤凰厅。厅治设镇筸。嘉庆二年(1797年)升散厅为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称凤凰县,相延至今。镇筸镇自从成为厅、府所在地后,历史上多次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山江镇概况

山江位于凤凰县的西北部,是苗族聚居区。山江镇的镇域总面积是75.51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四面与县木里乡、千工坪乡、麻冲乡、板畔乡、腊尔山乡、两头羊乡接壤。全镇共有1个居委会和15个行政村,人口数为13235,苗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9.4%。

山江镇的经济在全县属于中等水平,年人均收入为600元左右。农业和旅游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外出务工人员寄回家的钱物是对经济的重要补充。山江苗族经济收入的来源依照其重要性依次为烤烟收入、外出打工收入、旅游收入、退耕还林后的补偿金(政府以每亩210元的价格补偿农民退耕的土地,期长为7年)、养殖收入(主要为养猪、牛、鸡、鸭等家畜家禽)。人们种植水稻、红薯以及其他农作物和果树,饲养家禽,但大多自产自销,即使有卖出,收入也很少。

山江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特别适宜种植烤烟,山江人种植烟草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2005年山江镇被湖南常德烟厂列为基地县,实现了工厂、公司、农户一条龙生产,烤烟销售不再受市场波动。整个镇的烟草种植面积因此达到2600亩。

山江镇的旅游以山江苗族博物馆、苗族风情园和村寨旅游为龙头,以民族文化特色为卖点,已经有了初步发展。民族文化产品(如银饰、民族服装、特色食品等)销路尚可,购买者游客和本地人都占半。2002年,随着湘西凤凰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启动,山江镇借助自己邻近凤凰古城的区位优势和纯苗区苗族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发展起了旅游。原副州长、苗族人玉伯及其亲朋开发的苗族博物馆开馆,对山江镇的旅游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2004年凤凰县另一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承包建设“老洞”民族文化村。同年音乐人谭盾先生到山江采风,吸取灵感创造了大型音乐作品《地图》,进一步扩大了山江的知名度。2004年山江共接待游客4.6万人,旅游收入420万元,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来山江游玩的游客从2001年的一千多人次上升到现在近十万人次。

对于山江镇政府所在地黄茅坪行政村一组的人来说,农业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副业,家家户户都经商、做点小本买卖来维持家计——或者开一个小饭馆,或者卖菜蔬、跑运输、卖日用品或者家电。这和人们的经历有关:有过走出寨门打工的青壮年为数不少。事实上,自1996年以来,山江苗寨现在15岁至30岁的青壮年男人和女子出去打工已经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按照人类学的术语来说——它成了一项个体举行的“成年礼”。而现在50岁以上的男性和40岁以上的女性较少有打工的经历,因为在他们的青年时代,山江苗区到外面打工的人还不太多,没有成为一股潮流。出外打工使人们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本,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改变了轻视“做买卖”的观念。

山江镇上有好几个有特色的商铺:四家银铺,专门制作耳环、头饰等民族装饰品;一家小型的酿酒厂,专门酿制当地人爱喝的低度米酒;

一个用传统工艺制作棉被的小铺子,满足当地人结婚送棉絮的需要。此外还有六家家具店,店内出售的家具都是苗乡的木匠选用当地木材、采用外面流行的式样制作的;卖药的店铺和杂货店分别也有五六家。

公路右侧的一大块水泥平地是这里赶集人群的主要集中点。这个小镇中心地大部分时间供给了从周边村寨赶过来到镇上做小生意的小贩:卖菜蔬的小贩沿着公路两旁摆摊。早晨六点,山江镇便从睡梦中醒来,镇中心马路的两旁,陆续有人聚拢:顶着一头露水从周边的乡村赶过来卖蔬菜的几个中老年妇女和小女孩,人瑟瑟的,几把青菜、姜或者大蒜杂乱地摆铺在水泥路面上的一块塑料薄膜上。六七个卖猪肉的摊位穿插着排列,中间夹杂几个卖嫩豆腐和油炸豆腐的摊子,这两类摊子整天都会摆在这里,在非赶集的日子随时准备满足镇上几个国家单位(诸如税务局、邮电局、医院、中小学、派出所、法院等)工作人员的需要。八点左右,卖蔬菜的那些人便散了,买菜的也散了。这个中心便孤单单地留下了这几个固定摊点,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非赶集日,这里最热闹的场景便这样过去了,它静静地等待着第二天的喧哗。偶尔,傍晚时分会有几个放学了的孩子在马路旁边的那片大空地上的边角处跳绳嬉闹,还会有几个闲来无事的大男人在树下的空地上摆上一盘象棋杀上几回,下象棋的只有两个,而围观者必定众多。

外来者乘车过了寨门300米左右,到山江镇的汽车停车点,会发现有两条道路往前延伸,左边的路延向麻冲乡,右边的路伸向腊尔山台地。

这两个地方都是凤凰苗族的主要聚居点。明、清时期封锁苗区的“边墙”(也就是现在被媒体炒作出来的南方长城)的几次倒塌与重建,都是居住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苗族人英勇反抗外来统治力量的见证。

顺山江上麻冲乡的这条马路的左侧,竖立着几栋三四层楼高的小青瓦仿古传统建筑,灰色墙体、廊檐高翘、红色灯笼高悬,看起来非常体面,它们经营着饭店住宿或卖电视光碟。这块地多年前已经由黄茅坪村村委卖给了外地人(所谓外地人,也无外乎上下十几里的人家)。这些人在此买地修房,慢慢地也成了此地的固定住户。若是沿着这条线路往前走,就进入了板畔和麻冲两个乡。

一个陌生人绕着整个山江镇走一圈,会有一种很奇特的体悟:外来的、不可知的东西(比如说医院、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停车场、算命的摊位)都放在整个社区的外围,它们组成了一个中间地带,将外界与社区的苗人和更加腹地的各个村寨的苗人分离开来。

(三)黄茅坪村概况

据2005年的统计:黄茅坪行政村共分6组,全村约2080人,约420户,平均每户近5人,全村未成年男女性别比为1:1.2。

①全村有苗姓5个(对应汉姓11个)。龙姓的村民最多,占全村人口55%,其次是吴姓,占总数的36%,人数100人以上的还有麻、欧两姓。村民中,作为户主的男人以及在此地出生的孩子全部是苗族。媳妇的民族成分稍微复杂一点,主要是苗族,外民族的也有,但数目不多,依次有汉、侗、土家、白、蒙古、傈僳等族的姑娘。

除第一组从事商业的人员较多外,其他各组的人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较为有特色的是该村有巫师12名,仙娘3名,都没有脱离日常的农业生产。由于这些巫师和仙娘的名气没有周边寨子的巫师、仙娘名气大,因而几乎不太被人登门延请。人们同时认为他们村里至少有1名“蛊婆”。

对于黄茅坪村的村史,9个访谈人在经过热烈的讨论后,给了我三种代表性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该村只有二百来年的历史,村里的龙姓由凤凰大田迁入,吴姓由苏麻河迁入。大家来到这块地方时,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凶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人们于是烧山开田开地。乾嘉苗民起义以后,清军在此驻扎,后设“总兵营”,该村从此在四乡八里有了名声。解放后,村名由苗名“帮楚”(汉语意思为土层薄而且草易枯之地)意译为“黄茅坪”,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名字。

第二种说法:该村的住户从外地迁到这里来的时间非常早,这里的龙姓来自“武陵堂”、吴姓来自“延陵堂”。他们的祖先当初来到这里时,该地水草肥美,挖一兜芦苇都要花三天三夜的工夫,而现在这里却变成了干旱的山区。

据说该村还有一个名字——“没良”(山江苗语,“把抓来的东西埋藏”、“把抓来的东西收藏”之意)或“迷亮”,源于一个叫“没良”的山洞而得名。为什么这个山洞得到这个名称呢?故事的叙述是这样的:远古时这里住着一对老人,男的叫“阿普不邓”(“阿普”即山江苗语中对“爷爷”的称呼,“不邓”的字面意思是“砍三刀”,引申为“正义之士”。“阿普不邓”即“正义爷爷”),女的叫“阿酿点租”(“阿酿”意为“奶奶”,“点租”的字面意思是“收米”,引申为“偷米”。“阿酿点租”在山江苗语中就是“偷米婆婆”的意思)。由于这位婆婆爱贪小便宜,喜欢把“抓来”的东西收到寨子边的山洞来,坏了丈夫“阿普不邓”的名声,于是有一天,“正义爷爷”追打屡教不改的“偷米婆婆”,一直将她追到寨子边的山洞里,将“偷米婆婆”关了起来,并将这个山洞取名叫“没良”,警示后人不要贪小便宜。“没良”这一带的民风从此才变得淳朴。

由于人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因此规矩也传了下来。如今,对于偷盗的人,人们把他抓到之后都要将其关到“没良”洞里进行处罚。

就村景而言,黄茅坪行政村其他五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其中,距离山江镇上三里路远的黄茅坪三组位于一个山谷底部,是当地十分常见的一个苗族村寨,颇具有典型性。

从满是泥泞的村三级公路旁伸出去,走一段满是小石子的崎岖小路,再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板路走下去,就入了寨门。沿着这条石板路继续往下走,到谷底,又往上升,从另一侧重新沿着一条小道攀上那条满是碎石的崎岖小路,就走完了全村。

村内几条小道沿路都搭着石屋、墙体土木混杂的瓦房、偶尔有几栋一层或两层的砖瓦房,密密麻麻地扎成一堆。远远地看,这个寨子很大,掩映在树木中间,十分气派。

最常见的湘西苗族的石房子都只有一层,房顶盖瓦或者大石板。据说修筑一栋石房子要花费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的工夫。苗家人在农忙闲暇的时候,就想办法到周边的山上和路边找合适的石块,或者自己从山上凿石板块下来,挑拣回家放置一旁。收集石块累计了一两年以后,估计石料差不多够用了,就开始动手砌石房子。可以动员全家来垒,也可以请几个有此方面特长和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做,第一年动工的工作非常关键:要解决基脚搭建的问题,并要争取修到1.0米或1.2米左右,留出门、窗的位置,顶棚要搭建好。因此搭这种石房子尤其要不急不缓,确保每块石头都牢固地卡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不会随意滑动,并注意石头棱缝对外的美观性。因此,工程是绝对不用也不能赶进度的。以后,主人家可以依据材料每年用夯土做成的土砖或者石块将房子修上去一些,几年下来,顶棚和墙的距离缩短,房子也就修成了。这种房子费时长,但是总花费不太高。人们用泥巴,或者用更小的石头来塞满各石块之间的缝隙。

石头房子一般都有两个很小的窗户。

门板和门框都是木质的,人住在里面,采光差、光线暗,常年阴暗潮湿。冬天住在里面特别冷,四处进风,尽管木质的窗棂上通常都封着透明的双层塑料薄膜,以免吹进来的风太大。春、夏、秋这三个季节,路边、山上的蛇偶尔也会通过这种房子的石头缝溜进屋子里来与人共处。山江海拔770米以上,常年多雾,早晚都很凉爽,昼夜温差大,夏天的晚上都要盖棉絮才不冷。所以,在山江村寨这种房子里生活,房子里常年要有火和烟雾,一为保暖,二为驱赶各种蚊虫和蛇。

这一类房子,是村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居住的。但是每个寨子这种房子都至少会占三分之一强,极少数的人家在这种石房子旁边新修了砖瓦房,将石房子改造成牲口棚和厕所。

事实上,过去苗乡的大户人家也修石房子居住,但一律十分威风漂亮:清一色的十分规整的大麻石,很高的石基脚,房子宽敞高大,房体下面一截用石头、木板或者黄色的方块泥巴砖,上面一截用木板。这种房子住起来就较为舒服。

村里第二种常见的房子是年代久远的、已经有些歪斜了的木房子。这种房子住户的先人一度曾经都是四乡八里的好角色,只是后代中可能没有出过能人,年久失修,房子也就这么倾斜着,一副摇摇欲坠、败落的样子。

第三种房子就是青色水泥砖房。房子可分为一层或两层,大抵依据家中人口和主人的财力、心意而定。湘西多山,采石头很方便,因此这一带修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大块中空的青色水泥砖。钢筋和水泥都要花钱去买,因而修得起这种房子的人手头通常都有点钱。

为了修房子、娶媳妇而向亲朋好友借钱在苗乡是很正常的交际,跟人借得到钱本身就是挣面子的好机会。

零星坐落于苗乡的房子还有另外一种房子——低而矮、茅草屋顶的一间间小土坯房,有时候里面往往也住着四至六口的一户人家。

同类推荐
  •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客观、系统地介绍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砘表作五十四个项目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是迄今为止银川市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
  • 大众语典谜语(2)

    大众语典谜语(2)

    《大众语典谜语》,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谜语熟读类工具书。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热门推荐
  • 异世悠哉生活

    异世悠哉生活

    天下最尊贵的身份?身兼四姓之贵?还是先帝和当朝皇帝先后赐封的长公主?道士有分级,道士的祖先却是魔法师?魔法失传了?可是你为什么会魔法呢?哎,你用的这是魔法吧?什么?是改良的魔法和术法混合体?这天地,不但一方叛乱,还有魔法和术法的混乱,怎一个“乱”字了得。穿越时空,满心无忧,只盼能完成爷爷遗愿好好活着,却偏偏不能如愿,事情一个接着一个过来,危险从来没有消失过。但看如此混乱之间,如何闯出一番天地,悠然怀远。※※※锦绣华袍,山河望尽,任尔几多尊贵,却只盼岁月静好。勾魂神笔,七情难伤,凭空惊动昌平盛世,却怎见得乱世中不可逍遥。
  • 用我生命换你繁华

    用我生命换你繁华

    他们原来很是相爱,但……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他们的一系列行动打击了鹿晗的心……但……
  • 血族迷情:吸血鬼的专宠

    血族迷情:吸血鬼的专宠

    (已完结)高中女生安然闯入了一个有吸血鬼居住的小镇,与公爵继承人莫里斯殿下成为同桌,入学第一天,她遭到了袭击,吸血鬼帅哥们陆续登场,她被卷入了更深的谜团,随着巫医血脉的觉醒,她发现身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新秦帝国风云录

    新秦帝国风云录

    为什么人类曾经的守护者,却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妖魔’?仙人又是什么,他们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在凶兽横行的上古生存下来的?传说中的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遥望君心可久之

    遥望君心可久之

    金陵城,分南北,本是衣食无忧的双生姐妹,却因一次意外殊途同归,寻亲途中却又因一类人而引出更大的秘密,亲情.报仇.夺权.分离…生命中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她该何去何从…
  • 公子:梦幻梨涡来世娶我

    公子:梦幻梨涡来世娶我

    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去伤害对方吗?真的伤害了,那也是无心的呢;可是为什么要在伤害了之后才说是无心的呢?当你伤害了他之后,你会后悔,你会感到愧疚;当你回头的时候,他也许已经不在了;现在,你失去他了,真的失去他了,因为你伤害到了,他累了,也就走了;失去了的就没了;都已经不在了,没了……你那么对不起他,所以他已经不需要你了,难道你还不知道吗?有时候我喜欢失去,因为失去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有时候我害怕失去,因为失去让我不再拥有。一旦失去,就不要想再拿回来了。顾后倾你伤了云易。
  • 你不是丑角

    你不是丑角

    男人,以为发下狠话她就会屈服?那也太小瞧她了!暗夜舞池,旋转舞步,高脚杯的魅惑,她誓让那个男人为他当年所为追悔莫及!但在报复的同时,为何快感会慢慢变少,看着他痛,她竟然会心软?买噶,她不会恋上他了吧!
  • 我的1391岁女同桌

    我的1391岁女同桌

    我的同桌,已经1391岁了,却是个绝世美少女!
  • 师尊别闹,大佬哪里逃

    师尊别闹,大佬哪里逃

    犹记那年桃花盛开,你如仙子翩翩而来。我愿意耗尽一切,只为在水木的年华里遇见你。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