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700000019

第19章 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6)

由于山江苗族地区依靠农业产出为主要生计,因此对土地的仰仗和对水的依赖,使人们特别依恋田土、珍惜水源。然而,山江苗族居住的山区既缺水,也缺少可耕田,因此对这两种稀有资源的争夺往往成为村寨之间矛盾的主要导火线。其次,两个联姻的寨子因为年轻人的恋爱或者婚姻关系没有处理好也有可能导致两个寨子彼此仇杀,一旦恋爱或者离婚的双方中有一方让寨子里的人有了“我们寨子里的人受了欺侮”或者“他们那个寨子也太逞强,太欺负我们寨子了”的情绪,整个村寨的青壮年就会出动,用武力来讨回一个公道。之后,血债血还,以钱抵命或者以命抵命,双方的伤、死人数就会像滚血球一样越滚越大。山地农业的封闭性以及农业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会使这些仇隙一旦形成,便很难化解,并且矛盾十分容易激化再起冲突,所谓“一代结仇、九代不清”。

因为山江苗区的一个村寨往往就是一个亲属集团,因此这一类有过世仇的两个寨子,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些事情,两个寨子间年轻人的通婚就不会被人们赞许。舆论的压力会使得这两个寨子间的恋人选择分手,哪怕是顶住压力结了婚,这桩婚姻多半也不能善终。所以对于这两个寨子的年轻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地将对方寨子的年轻姑娘或小伙从自己可选择的婚姻人选里划出去。鞍村的人特别逞强好斗,和周围的村寨几乎都发生过矛盾,因此这个寨子的小伙子找对象时,往往得到离他们很远的寨子里才找得到愿意和他们结婚的姑娘。

即使现在寨子之间的械斗几乎绝迹,当我说起要去哪个寨子去做访问的时候,都会有苗家朋友很友善地提醒我:“当心些,别让他们知道你是从我们这个寨子过去的,我们这两个寨子间曾经有过世仇。”因此,各个苗寨之间并不太平,表面的平静也并不代表仇杀被忘却。

坪村和紧邻的鞍村在近期短短的十五年间就曾发生过两起非常严重的械斗事件。1992年两村之间的那场血战,至今还让目睹者胆战心惊。

关于这次械斗的缘由,我听到过两个迥然不同的版本,故事讲述者一个是当时依稀记得那件事情的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坪村人,外婆家在鞍村。另一位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

以下是这位姑娘的陈述:你一定还记得学校背后那儿有条路,路旁住着一家独门独户的人家吧。那一家人的儿子变成了残疾,就是那一次造成的。当时大家都以为他会死掉,我们寨子里家家户户都出钱的出钱、出米的出米,给他凑医药费。据说这场械斗的起因是某个寨子的姑娘先是和鞍村的一个小伙子谈恋爱,后来谈不来,就分了手。之后,这个姑娘和坪村的一个小伙子恋上了。有一回两人一起赶边边场的时候,被鞍村的那个男孩看见了,他很窝火,后来就领了一大群人来打这个小伙子。

这边小伙子挨揍了,又带了一群人去打。之后越卷越大,几乎村寨里的每户人家都被卷了进去。当时的情景真是恐怖!

两个村庄都设了碉堡,24小时派人守候,随时提防对方的人攻过来。锄头、犁耙、木棍都用上了。后来乡政府出面请了县公安局来人才解决了这次纠纷。

两村之间的冲突后来还有一次,只是规模小一些。起因是过年舞青狮子的时候,两个寨子的人互相奚落对方舞青狮子手艺不精,或者是主人给鞍村的狮子封红包时稍后了些,两边舞狮子的人于是就狠狠地打了起来。那批人现在也都四十多岁快五十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打不起来。要逞能,最好的方法不是多多地挣钱么?

我们这边的姑娘没有一个会嫁到那边村里去。虽然没有人明文规定不许,但是如果我找那个寨子里的人,我爸妈就会很难做人,我们这个村子里的人以为我发疯了,或者是没人要,嫁不掉了。我们寨子里的男孩子也不会娶他们寨子的姑娘,这是一个不用说出来的规矩。

镇政府的那位工作人员是这么描述那次械斗的:要说起那次械斗的情况么?我很清楚。1992年,当时两个寨子还属于同一个行政村底下的两个自然村。来自这两个村的两个孩子在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起了纠纷,打了一架。鞍村这边孩子的父亲和哥哥就把那个孩子狠狠揍了一顿,坪村的这个孩子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爷爷、父亲、兄长,这边又带了一帮人去找那个孩子的麻烦。于是两边武斗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了。后来我们请了县公安局的人来才摆平了这个事。

其实这两个寨子很早以前就有矛盾,最早要算到解放前土匪之间的械斗。当时山江附近有一个匪首带了60个兄弟,以鞍村为据点对抗驻扎在坪村的大土匪,想吞并、剿灭他的武装力量。没想到,有天晚上鞍村那班土匪正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被坪村的大土匪组织人马攻了个措手不及,全部人马只剩下两三个人突围,其余全部被杀死。两个寨子之间就这样结了仇。

鞍村的人心气高,只能赢不能输。有一回两个村子的两伙人一起打牌,鞍村的人输了以后,就喊了族人来打架,两边又发生了一场械斗。这主要也在于当时鞍村的村干部比较好斗。后来我们就更换了这批村干部,起用了一个女村支书,女性气质对打斗情绪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新起用的村长是做药材生意的,比较富裕,也不喜欢争斗打架之类的事情。

之后我们镇政府还给这个村子拨了1万元钱对村容村貌做了整治,使它成了旅游文化村,每年三四月份吸引一大批来寨子里写生的艺术类学生,交点钱,吃住都在老百姓家里。从此以后,这个地方才得以太平。

以下一段来自北京的政府工作人员到湘西基层锻炼的日记片断或许能够让我们理解过去械斗的凶残。

同车的吴书记与龙委员很热情,也很健谈,他们都是苗族人,于是聊起苗人来。一曰械斗。械斗对于苗人可谓常事,尤其是解放前,动辄两个寨子便因争水争地争风水打个你死我活。有的寨子之间亲连亲,械斗之时却不分亲缘,只要不是一个村子的人就拼个你死我活。曾有小舅砍死姐夫之事发生,令人。

有趣的是,湘西苗族“三月三”的节日由来也是一个关于村寨争斗、尔后和好的故事。

据说居住在古丈、泸溪和吉首三县交界的芭蕉坪和郎木坪的苗族人爱邀在一起唱歌玩耍。特别是寨上青年男女,他们每到吃过晚饭或者过年过节就三三两两成群结伙地去山上树阴下乘凉、谈心、唱歌、跳舞、找自己心爱的对象。有一次,芭蕉坪和郎木坪的男青年为争夺一个年轻好看的“黛帕”(姑娘)打起来了,结果双方都有人受伤,郎木坪一位青年还被打死了。从此两边就结下怨仇,谁也不敢到对方的寨子走玩。

后来,郎木坪的人们抬棺抬鬼准备再战,全村寨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去帮忙。他们拿起大刀梭镖和柴刀翻过两重山来到泸溪县边界,看到芭蕉坪寨子大,地势高,郎木坪来的大队人马有些心虚,就在对面山上停下来。芭蕉坪的人们看到对面山上人马众多,一定有事,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也集合了所有人马,在对面山上扎营,双方谁也不敢侵犯对方。由于人多马众,热闹得很,人们从来没有经过这样聚居的生活,把仇恨忘掉了,在山上摆起大大的歌场和跳舞场,大家尽情地唱了一天一夜,也尽情地跳了一天一夜,直到天明才难分难舍地各自回家了。这天,正是三月初三。

第二年有个叫南山坎九娘的,邀了许多男女青年,在三月初三那天穿起美丽的衣服,戴起好看的花帕子,从村寨里跳呀唱呀的一直跑到去年那个山顶上。很多年轻小伙子也跟去了。这时候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山上的良辰美景使青年男女触景生情,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直到天黑还舍不得回家。……

后来,日子久了,三月三就变成了一个传统节日。

但是,据我了解,类似于鞍村和坪村这两个寨子之间的械斗其实并不多,各个苗寨间通婚和走亲才是寨子之间的常态。乡邻的寨子间发生摩擦和口角是很正常的事情,通常双方都会相互克制,不让事态扩大。

苗寨中的通婚有其独有的特点。据我对2004年11月15日至2005年9月4日期间到山江镇政府登记结婚的246对新人的统计,发现苗寨中的通婚具有如下特点:(1)246对登记的新人中只有19对为苗族与汉族通婚,也就是说,该地区90%以上的婚姻还属于民族内通婚。(2)同一行政乡内以及相邻的两个乡之间通婚最多,这个通婚圈的半径距离为三至五公里,走路不到一个小时。据我的分析,这和墟场的设置和赶边边场有很大关系,也和人们所操的苗语是否有细微差别有关系,比如说山江镇、板畔乡和千工坪乡的苗语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这三个地方的年轻人不管是在本地还是到外面去打工,都喜欢到一起玩耍,年轻人成婚的概率就很高。木里乡和麻冲乡的人所操的苗语与山江有所区分,年轻人就很少走到一起。(3)前一辈人的通婚地域会影响下一代人的择偶选择,有时候两个寨子之间缔结婚姻的数目可以达到八家左右,亲戚往来因此也特别热闹。村寨之间也有因为世仇而彼此成为通婚禁忌的情况。

在第一章笔者已经提到,自明代筑堡垒墙环圈三厅苗区之后,苗民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基本上被禁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廷在湘西颁布了禁止苗汉通婚的法令。雍正五年(1727年),湖广总督傅敏还奏请“申严其禁”,民苗结亲,要“照违制律,杖一百,仍离异”,媒人也要“杖九十”。

但到雍正八年(1730年),六里“开辟”后,巡抚赵宏恩在《善后事宜疏》中奏请:“准许民苗兵丁结亲,令其自相亲睦,以成内地风俗。”

到乾隆时,民苗婚姻禁忌彻底废弛。一方面,苗民早期实行民族内的家族外联姻制,与汉族少有通婚。另一方面,历代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得苗汉民族隔阂很深,历史积怨久久难以消除,且朝廷亦有禁令,苗汉通婚现象因此十分少见。而现在苗族和其他民族通婚较少的原因,主要在于语言习惯、经济基础以及交往的便利程度。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教育笔记

    思想课堂-教育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回族学·第3卷

    中国回族学·第3卷

    本书共分“文化·历史”“社会·人口”“译丛·典籍”“书评·综述”四个部分,收录了篇关于探讨和研究中国回族学的论文,具体内容包括《白寿彝研究的几个问题》《伊斯兰教的诚信友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游离:回族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生宗教信仰与构建和谐校园》等。该书的出版将更好地服务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进一步推动回族学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当代回族学术研究的创新与繁荣。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名校大比拼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名校大比拼

    读本书,让你体会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知识气息的同时,来了解它的建立,发展历程以及响彻世界的魅力所在。
  • 禅茶:认识与展开

    禅茶:认识与展开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禅茶文化论坛上的论文,分为基础问题、文史研究、清规研究、美学展开、整体认识等部分。
热门推荐
  •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偷杀手丶倾城炼药师

    神偷杀手丶倾城炼药师

    她一代王者,却因为一个绝世宝物造人追杀而穿越到阴阳世家,却遭人欺负,现在的阴阳眠,早已是不同,以前欺负她的,她终究连本带利要回来!说她没用?说她废物?说她给阴阳家丢脸?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鬼才!什么才是妖孽!她将会与他携手看天下!傲视群雄!她此生,注定为王!
  • 水云流星剑

    水云流星剑

    此书豪气干云,有真武侠风格,乃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英雄,爱情,恩仇,武功,美女)。
  • 废材大小姐:全才魔法师

    废材大小姐:全才魔法师

    21世界的黑帮女老大,一朝穿越到光辉大陆罗格家没有任何元素属性的废柴三小姐阿芙拉身上。在继承废柴体质的同时,也继承了阿芙拉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宁静的生活。原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了,然而国王的猜忌,家族的荣耀,落水的真相……意味着,没有强大的实力,一切都将成为镜花水月。自此远走边陲小镇,遇良师,交益友,捡神兽,食炎果,最终激发出体内潜藏的的魔法元素。且看一代绝色红颜如何谱曲一首华丽的篇章。
  • 祭雪剑

    祭雪剑

    由高丽来的崔克恭,知书达礼的外表下,却拥有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面。由高丽王京远赴元朝大都,又是有什么目的呢?
  • 辰夕之恋

    辰夕之恋

    她们本是姊妹情深,可是因为他的出现,让姐妹两人反目成仇,母亲去世,更让妹妹憎恨姐姐,充当富家女,报复姐姐,当谜底一层层地揭开时,他会留在谁的身边,博红颜一笑……
  • 狗尾草的等待

    狗尾草的等待

    一个女孩到陌生的城市读书,遇到了许多帅哥美女,然而在这时,与她非常要好的朋友落落却出事了,她非常害怕,这时唯一一个使她迷茫的男孩儿出现了,她会选择多年的好友,还是这个唯一令她迷茫的男孩儿呢...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一棵狗尾草,等待着命中注定的蒲公英,当蒲公英瞬间即逝,她发现了她一直不太喜欢的熏衣草...这是命中注定的恋情,狗尾草,蒲公英和熏衣草......到底谁是谁的唯一?谁是谁的命中注定呢?要坚持看下去哦,因为剧情会越来越精彩的...
  • 黄宗羲梨洲文

    黄宗羲梨洲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徒

    鬼徒

    本书带你走进真实的阴间世界。死亡并非终点,阴间亦有世界!人之死,魂之初,阳间走官道,修肉身,阴间行鬼道,修魂魄。五气朝元,三花聚顶,魂魄实则肉身成……
  • 黎明之前的星辰

    黎明之前的星辰

    “到底从不从?”水月黎明一脚踏在课桌上,一只手抓住陆星辰的领带...“诶,我要说不呢?”情况逆转,一个侧转将怀中的女孩抵在墙角,手捏着水月黎明的下巴,又往前怼了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