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47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山江苗家人对我的接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以我公公一家的名义送给了丧家一个花圈,因为公公和这位老人家过去相交甚洽。公公一家子也是苗族人,公公、婆婆两个都曾经在这里的中小学当过教师,人缘很好,山江周边寨子里大多数人都认识他们一家子,对他们一家的敬重也延及到我。后来寨子里的人们在外人面前就这样介绍我:“那是吉首大学吴老师家的二儿媳,北大的博士生,来我们这里调查做博士论文的。”

当人们知道了我作为一名博士生和一个汉族姑娘对他们的民族文化感兴趣时,他们特别友善和高兴,纷纷给我留下联系方式,主动为我介绍、讲解他们记忆中的本民族历史、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看法。

这件事情为我切实进入苗寨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创下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那以后,我成了他们所认可的“苗家媳妇”,在他们心目中成了“自己人”。

我学习苗语进度很快,不到一个月我的语言水平已经能够应付日常生活,足以让他们认可我对他们文化的兴趣,消解他们对我调查目的的不良猜测。慢慢地,我的田野调查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参加苗族人的婚礼和葬礼以及社区内部隐秘的、不愿被外人知道的还傩愿仪式和“巴得卓”(汉老司)授徒的认师傅仪式,与苗寨家庭共度节庆、遵循他们的时间观念、时间节奏和时间感觉。此外,我在调查中逐步意识到,了解这一片土地上人们被撰写的历史对于理解他们的现在以及他们的心态很有必要,了解以乡土大师沈从文为主的湘西乡土作家群的湘西书写对于理解凤凰、理解苗族和现在涌现的民族旅游很有裨益,因此我有意识地看了一部分这些方面的材料。可以说,我的田野工作基本上还是顺利的。

在田野中,我和访谈对象有很多互动,也有许多感触。在田野现场,在我提问之前,我经常被访谈对象连珠炮似的提问追得喘不过气来。很多时候基本上是他们向我提问,比如说我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家里有几口人之类的。我回答一段,被访谈对象几个就用苗语自己谈论一阵子,评议分析我所说的话。因而我常有这样的感受,田野调查对象的好奇心似乎远远大于我们这些调查者,并且必须要先得到满足才行。

2005年12月15日,我结束了在湘西为期十个月的田野调查,返回了久别的校园——北京大学。我像一个离家很久的孩子,在校园里横冲直撞,一时找不到系所的位置,甚至于记不起自己住哪个寝室,出尽了洋相。过去熟悉的一切变得陌生了,而陌生的一切在回忆中重新又变得亲切温馨。

在整理田野材料的时候,我思考这些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动机和具体运作、媒介和旅游对民族认同的重新构拟、民族文化的本真性或者说原生态状态与旅游发展中被展演的那部分文化元素的相似性与差距、超越种种具象之上的人们的心态等等。苗族人的精神气质,或者借用布尔迪厄的术语来说“惯习”,尤其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对于内部和外部的区分之强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对外界疑惧敏感,对内部则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相互依赖感。我个人认为,山江地区苗族的基本精神面貌、性情倾向可以用“惧感”粗略概括。在面对外界时,多数苗族人倾向于从恐惧感出发做判断。一方面苗族,正如大部分文人所理解的——“尚武”、“乐观”、“凝聚力强”;另一方面,他们对外界有深深地疑惧,从而容易走向“自我封闭”。这两个论断之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疑惧的人才去尚武;因为对外疑惧,所以对内凝聚力就强。

依照人类学的假名惯例,文中所有提到的人物和调查对象都获得了一个假名。

二、理论框架与相关研究

(一)社会文化再生产理论

社会文化再生产概念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学术发展过程。它最初来自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后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将它移用到文化领域,批判统治阶级运用“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维护现存秩序的“治理术”,使社会通过自觉的活动达到这样的效果:(1)使特定的观念、价值被传递下去,文化及其所代表的规范得以继续存在;(2)因为特定的价值得以传递,社会仍然按照既定的规范延续,最终社会得以按部就班地维持。

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第一,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这个总过程,既包含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或交换”。

第二,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核心问题在于按比例实现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第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要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从实物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和m(剩余价值)。

把“再生产”一词从经济领域运用到文化领域来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贡献,它们使用“文化再生产”这个概念来表示国家支持的文化制度在人们的观念里制造出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意识,从而使得现存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被保持下来,即被再生产出来。

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有三种定义方式,第三种也即从“社会”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因此,“文化生产”一是指“文化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一是指“观念,意义或者意识的社会生产”,这后一种意义倡导对文化的社会过程进行分析。学者们由此从“文化生产”又发展出“文化再生产”的概念,强调文化应当被视为生产意义的社会和历史过程,正如克里斯·詹肯斯所说的“文化再生产的观念从各种理论立场上都指涉日常生活经验的呈现性品质”。

文化研究中对“意识形态”的强调也是从这个意义上产生的。

我们知道,文化研究的许多意识形态概念直接来自于马克思主义。

伊格尔顿评论说:“它审视物质媒介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并因此从意识形态批评家对形式的关注中学到东西,它把唯物主义直接带入敌人的领域,也就是说带入首先被看做唯心主义建构的‘文化’之中,因为辩护者们把文化看做这个堕落的世界的最后一个精神‘堡垒’。这样就使马克思主义批评更加锐利。”

汤普生在其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就具体论证指出:工人阶级的出现不是经济力量的消极反映,而是积极的、富于反抗的“文化过程”,“他们的愿望符合他们自身的经历”。

将意识形态作为分析大众文化的基本模式主要来自于法国新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既不是某一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也不是与真实、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虚假意识,而是“个人同他所存在于其中的现实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是人们可以借以“阐释、感知、经验和生活于他们置身其中的物质条件里面”的思想构架。

伯明翰学派立即将此观点运用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关于意识或主体性的历史形态的,或者是我们借以生存的主体形态,甚或用一句危险的压缩或还原的话说,是社会关系的主观方面”。后来,由于阿尔都塞的观点过分强调“结构的整体”而牺牲了过程和具体经验的复杂性,忽视了文化生活中人的作用,因而文化研究发生了“葛兰西转向”。

20世纪70年代后期,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成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认为,国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通过教育、文化、宗教、家庭和日常生活等渠道,把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传导给大众,使工人阶级和大众认同他们的统治,从而取得意识形态上的霸权和统治的合法化。因此,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所欲描述和解释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资产阶级之所以成为统治阶级、领导阶级,其前提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必须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容纳对抗阶级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具体的说就是统治阶级试图与对抗阶级的文化进行谈判以赢得它在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所以“霸权”是一个以“抵抗”与“融合”为标志的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由前者强加给后者的权力。“霸权理论”指出文化实践的政治功能有赖于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网络,它与意识形态的接合是动态的,其间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结果。

20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学领域兴起了一种现代社会批判理论即再生产理论。它主要由伯恩斯坦的语言符码理论、布鲁斯和吉登斯不平等的再生产理论以及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所组成,其中尤以揭示文化与教育的社会等级再生产功能以及社会选择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而著称的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最具代表性。

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文化和经济一样是再生产阶级秩序和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伯恩斯坦从语言技能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做了深入剖析。通过着重考察贫困儿童和富裕儿童在使用语言方式上存在的系统性差异,他指出:工人阶级子弟通常使用一种被称为“限定符码”的语言,它更适合实际经验的沟通,而不适宜抽象概念、过程及关系的探讨;而中产阶级子女却拥有一套“精密性符码”——一种“使词语的意义个体化,以适应专门情景要求的说话风格”——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概括和表达抽象的观念。由此他得出结论:由于与精密性符码截然不同的限定符码和学校的学术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冲突,所以相比较而言,掌握了限定符码的工人阶级子女更难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

保罗·威利斯从实证的角度揭示了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现象。20世纪80年代,他在伯明翰地区的一所中学做了一项社会学调查,旨在揭示文化再生产的发生机制,即“工人阶级子女是如何获得工人阶级工作的”。他的结论认为,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愿意主动从事发展前景有限的蓝领职业,主要得益于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创造出一种与工人阶级的蓝领文化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反学校文化。

布迪厄也将目光集中在文化障碍问题上,认为如今文化障碍和经济障碍(有时甚至比经济障碍更难逾越)业已共同成为生产与再生产社会阶层以及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从布迪厄在《继承人》的零星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说的文化再生产包括两个核心环节:一个是社会出身的传承,一个是学校教育的加工。

但我们必须指出,在布迪厄那里,“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它既指一种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用来表示“自由”教养。但无论这些能力和教养本身的差别有多大,它们都必定是阶级的产物,是在行动者本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于特权阶层内部并适合于学校教育的某种态度和能力。这些态度和能力由学校保存,并通过学校教育体系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的再生产。换言之,这些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身体化了的态度和能力正是一种支配性文化。

学校文化在等级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以一种貌似平等的选择方式生产与再生产着社会与文化的不平等。在现代社会,学校已演变成生产与再生产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场域。布迪厄指出,文化再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文凭的授予,即学校通过颁发各种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的方式来维护社会不平等。一方面,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权阶级的继承人既不能援引血统权利,也不能援引天生的权利,更无法援引用来证明自己业绩说明自己成就的艰苦奋斗美德,因此必须求助于既可证明他们的天资又可证明他们的成绩的文凭。而另一方面,学校则将由家庭出身所决定的、绝非平等的各种才能视为一种“天赋”,并通过授予自称公平的各种资格证书将这种实际的不平等转换成一种法律上的不平等,将经济和社会的差距转换成实质性差异并使文化遗产(精英的惯习)的继承得以正当化。以揭示教育不平等为主旨的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引起了激烈而广泛的争议,但同时也以一种最富启发性的方式对国内外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也有更多的学者并不在布迪厄的意义上运用“文化再生产”概念,而是使用“再生产”的原初形式即“最初的要素在体系运行中的持久性”,同时结合文化变迁中人的主体性特点,指涉文化的拥有者将文化转化成一种资源,对之主动加以改造以适应环境。麻国庆指出:现代社会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传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常常被来自国家和民间权威的力量,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文化的再生产”的过程。

也有学者认为,布迪厄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指的是文化处于一个不断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变迁。因此,用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文化变迁现象,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启发。

在本项研究中,我将沿用此种意义上的“文化再生产”概念,分析解读旅游切入社区后,山江苗族对巫蛊等惧感文化进行抽离处置的过程。

(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核心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以往社会学研究做了一个很大的突破。首先,它在认识论上拒斥二元对立,进而提倡关系主义的方法论,观念上实现了从超验的科学理性观念到历史主义的科学理性观的转变;其次,思维方式的更新表现为概念如从结构到场域、从规范与规则到策略与惯习、从利益和理性到幻想和实践感、从语言与文化到符号权力等。

布迪厄所说的实践具有几个重要特征,即紧迫性、经济必须条件的约束、模糊性以及总体性。惯习则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是一些有结构的结构,倾向于作为促结构化的结构发挥作用”。

惯习和场域,“肉体构成的历史和物构成的历史”一起,构成克服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对立,克服唯智主义弊端的核心概念,相对于场域的“内在性的外在化”,惯习则是“外在性的内在化”。惯习作为主观的结构,布迪厄强调其生成性和历史性,这个结构首先通过我们的原初经验,然后通过社会生活建构起来。

同类推荐
  • 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

    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

    《世说清语——清朝生活图志》是从服饰、饮食、建筑、交通、信仰、节日、仪礼七处着眼介绍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的历史。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史论结合”。在具体介绍一事一物发展历程的同时,注重从时代大背景去分析,更能加深读者对事物何以如此的理解。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由于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古代王朝,它又处于中西交融的起始阶段,所以读者在现代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多可以从清朝找到起源。这无疑可以增强代入感,增强读者阅读趣味。
  • 走进古河州

    走进古河州

    本书作者探访河州多民族聚居的由来,感受西北穆斯林浓郁的风情,对河州地区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进行全面考察。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思棠心语(上)

    思棠心语(上)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热门推荐
  • 北城以北,江南之南

    北城以北,江南之南

    阅读须知:1、第一人称叙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2、作者是《名侦探柯南》死忠粉,但文并非《名柯》同人;3、看了可能会致郁,但不是悲剧;故事概述:阔别七年后,青梅竹马的他把涓涓誓言变成了「背叛」,不仅另娶她人还让我做了他婚礼的伴娘······伤心欲绝的我无意间结识了流浪的推理作家,一次说走就走的「逃离旅行」就此展开······然而一切并非那么简单!
  • 冼月星辰

    冼月星辰

    大学生邓青意外穿越至异世界,附身于一个年轻的山贼首领身上,从而开始了称霸异世界的征途。****邓青抬头眺望远方,只见苍茫无垠的大地就在自己的脚下,远处的山月城已经缩小成为一个淡淡的影子,心中不由生出感慨:“从今以后,我便是我,天地由我,就让我把这个陌生的异世界搅个天翻地覆吧!”****
  • 宠妻99度:老公,请上搓衣板

    宠妻99度:老公,请上搓衣板

    (温馨宠文+重生)“厉宸我想喝牛奶!”“我也想”“你手捏哪里?”“手动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厉宸我大姨妈来了!”“哦,我大姨父也来了,两家人拜访下”说完扑倒“厉宸我想离婚”“我出轨了?”“没有,你技术不好”厉宸挑眉直接扑倒,前世被妹妹继母害死重生后嫁给竹马老公,继母下毒丢海里妹妹陷害以牙还牙!报仇后艾雪嫣以为可以平静生活甩下离婚协议书准备浪迹天涯结果一张照片成国民女神而妖孽竹马直接将自己打包扛回家先么么哒再啪啪啪结果一张搓衣板摆厉宸面前“老公请上搓衣板吧”队友不由问厉宸为什么那么宠嫂子王八看绿豆对眼了没办法军区传出结果某人被罚跪搓衣板半个月!
  • 媚骨天仙

    媚骨天仙

    姐妹背叛,看她如何一步步灵魂对换成为九尾神狐,斩杀各路绝代天骄夺取那至尊之位,幽冥学院,战灵碑,仙府,造化之地的背后到底掩盖了什么远古秘闻?
  • 僵尸复生

    僵尸复生

    谁说僵尸是恶心滴代名词?谁说僵尸睡觉滴地方一定是阴森森滴墓穴?俺是一只僵尸王,俺长得英明神武,俺滴家就是一座主城,这是俺夺来滴!嘿嘿,疯狂滴玩家们,想要要回你们滴城池,那就乖乖滴升级吧,快去打些好装备,好技能,然后来杀俺!对不起,你死了,你滴好东西都归俺了,放心,会给你留条内裤滴!当然,漂亮美眉有特例,一是选择做俺滴压寨夫人,二是选择脱光光!聪明如你,一定会选择第一个吧,嘿嘿!..............................兜兜2011年末出品,在2012到来之际特此通告:票票给俺吧,世界末日了就木用了!求包养滴说...群号,155358331,偶等着你,进群验证书名!
  • 碎在梦里的时光

    碎在梦里的时光

    宿醉,麻木了身体,怎么去麻木思绪。对于昨天——已经过去的昨天,没有谁能再重来一遍,只能在微笑背后欺骗自己说,已经忘却了。当然,也许会一边拼命的说自己已经忘记了,一边又不要命的回忆。青春的欢笑与放纵、刻画出一张张清晰的脸庞,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渐渐被遗忘,在青春的潮流里肆意挥洒泪水,直到渐渐的各奔东西,渐渐的被社会的浪潮拍打出青春的海洋。留住那些回不去的碎在梦里的时光。
  • 居室装饰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居室装饰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居室要怎样装饰才能完美收场。进一步实现家庭装修的精美、舒适,健康打造出一个美丽如新的“家”。
  • 桃花朵朵上仙难逑

    桃花朵朵上仙难逑

    当初她救了他的命他为了报救命之恩带她上天界娶她为妻生活的很幸福却因为另一个人的到来一切都毁了当她站在诛仙台要跳下去的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并不是只为了报救命之恩他也是爱上她了她两眼含泪:“愿下世我不要在遇见你不要再爱上你”跳了下去他发出失声力竭的呐喊:“不!要!”可一切都晚了。。。。
  • 目墓

    目墓

    一双无形的目,在盯着这一切,而被它盯住的人……
  • 腹黑二小姐:绝世重生

    腹黑二小姐:绝世重生

    穿越前,大名鼎鼎的夏家的废物二小姐是个不折不扣的花痴,因有爹爹和爷爷罩着,对太子倾慕不已,整天围着他转,不问世事。穿越后,那废物从阴影里重新爬到了天才的位置上,且坐拥天下一座城,还遇见了命中注定的ta,在恋爱中,有苦难,有心酸,有甜蜜,有柔情。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恋爱的正轨,且普及了一段美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