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0700000015

第15章 历尽风霜“苦菜花”

——访电影《苦菜花》中娟子的原型冯德清

关于《苦菜花》,我所了解的仅限于小说和电影。而且,多年来,我也一直把她当作文艺作品来理解。欣赏的时候,激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放下书卷,离开影院,所有的这一切便也很快就云消雾散了。文艺,能给人的,一般说来,也不过如此。

然而,这次到山东,我所获得的感觉却久久地萦绕着我,让我激动,也令我沉思。

先是在海阳县,我采访全国著名女民兵英雄孙玉敏,告别的时候,老人家对我说:“你还可以去找找娟子,就是《苦菜花》里的那个娟子!”

于是,我来到乳山市。市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说:“这位革命老人确实还在,大家也经常叨念她!只是具体地址不大清楚,你可以去她的老家冯家镇打听打听!”

晚上,我住在市政府招待所。饭后,随便与当地几位老人闲谈,他们对“娟子”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她谦和,有人说她朴素,有人甚至还能说出一两段她当年的革命故事。

莫非真地有“娟子”这样一个人?次日,我来到当地的一个图书馆,找出《苦菜花》,果然,在作家冯德英写的后记里,有这样几段话:

“一声春雷,共产党领导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拯救垂危的祖国。……我的家庭在党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高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继参加了革命。”

“我当时虽然年幼,但是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生长在被敌人称为共产党的‘干部窝’、我党干部谓之‘招待所’的家庭中……”

“作为艺术形象,书中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几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为蓝本。我家里的亲人和参加当时当地斗争的同志看过这书后,都说感到亲切,并能数出不少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的某人某人……”

接着他又写道:“有了生活才能谈到创作,对这一点是绝对不能怀疑的,无须赘述。”“我只是把自己亲身经受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的形式,一页一页记下来……”

那么,冯德英的家庭是怎样一个家庭呢?

冯家镇的党委副书记李云俊作如下介绍:“冯家兄妹五个。姐姐老大,叫冯德清,现已离休,住在烟台。老二冯慕,是冯德英的哥哥,后来在哈尔滨电力学校当校长。老三就是冯德英了。他下边一个妹妹和一弟弟,妹妹叫冯秀莲,现在北京经济研究所,弟弟叫冯德盛,现在省农科院工作。全家除了小弟弟当时年纪小之外,其余都参加了革命,属于堂堂正正的革命家庭。冯秀娟就是以大姐冯德清为原型塑的。”

在烟台市庆安里的胡同里,我寻找冯德清老人的住处。随便问一个中年男子,那人“噢”了一声,自告奋勇地带我去找,边走边对我说:“那真是个好老太太,待人特别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可这位老人至今还住在狭窄的平房里,连自来水也没有,老人家每天要提着水桶到50米外的马路边去提水,再把污水提出去倒在马路边的下水道里,政府真应该给这样的人解决房子问题。人家是对革命有贡献的人哪!”正走着,迎面走来一位老太太,中年男子对我说她就是“娟子”。

但老人自己却不愿承认。

“我不是娟子,小说电影那是艺术加工,这你做记者的比我明白。我也没有啥说的,不过你大老远来的,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

老人讲话的语气很沉静,黑瘦而端庄的面孔上几乎绝少有笑意,但却流露出惊人的刚毅,这大概就是她的气质。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摧不垮的老人!”我在心里私下这样判断。

“害!”老人家长叹一声,用带有几分思索的语气说道:“我有个孙子叫姜楠,那天,突然问我:‘奶奶,是日本人好还是中国人好?是国民党好还是共产党好?’他是我的孙子,而且是个中专生了,竟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来传统教育不搞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老人又不讲了。沉默了许久,她终于轻描淡写地讲了一点她当年的革命经历。

“我家是佃户出身,佃户你懂吗?在我们那里,也就是最穷的人家。我们家当时给她主看山,过着很穷很穷的日子。过去不是说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吗?我们家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来了,我们的日子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在离我们家乡15里的地方建立了据点,三天两头就出来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穷人简直没有了活路了。这时,党号召我们,组织起来抗日,只有反抗,才能有活路。那时,我才20左右岁,我觉得共产党的话在理,不反抗就是死路一条。于是,我就参加了革命,那时穷人一般都参加革命,都觉得跟着共产党有希望。1942年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我不懂得什么是党章、党纲,只是凭着一种抗日的热情去干工作。我只知道,我是代表穷人去干,给穷人干,而共产党是咱穷人的党,我就是要听党的话,党让咋干就咋干。后来,在党的教育下,特别是我爱人,当时地下党的区委书记姜吉成,他对我影响最大,在他的帮助下,我才逐步懂得革命的道理。后来,我在区里做妇救会工作,为八路军筹军粮、做军鞋、做军衣。针对敌人的扫荡,我带领大家响应党的号召,实行空舍清野,搞反扫荡。那时,我们的热情真高呀,穷人没有不同意起来抗战的。我们党内有纪律,对参加革命的事,实行保密,叫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我的事情家里不大清楚,可是,父母好像也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他们都在暗中支持我。那时,穷人都愿意跟党走啊!党不是外人,党是咱穷人自己的!穷苦人就是这样认为。我的两个大弟弟一个妹妹,在我的影响下,也都投入到抗日的斗争中来了。同志们在我家开会,我的父母就给烧水做饭,身为儿童团员的弟弟妹妹,就站在门口给我们站岗放哨。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打鬼子、除汉奸、反扫荡,支援前线的八路军,把抗日工作搞得红红火火。今天想起来,那段历史还是叫我激动啊!可是,话又说回来,那不过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完全应该干的。至于个人,那没有什么好讲的!1957年,我的二弟弟冯德英从武汉出差到济南,他当时在解放军文艺社,他来看我,说要写部书,写我,写咱家。我没有搭茬,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中国人嘛,抗击外敌,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我还是共产党员呢!倒是我老伴姜吉成很支持他,鼓励他把那段斗争写下来。给后代人留下一点财富。后来,他就写了《苦菜花》,又拍了电影,我看了一次电影,倒是挺亲切、挺熟悉的。”

谈到姜吉成,使我很自然地想起了电影里娟子的丈夫区委书记姜永泉。

冯德清说到丈夫,流露出几分的伤感。

“解放后,我丈夫1952年任乳山县县委书记,后来又到地委做组织工作。后来又任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当中被造反派迫害致死。还有我的父亲,因为我大弟弟冯慕被打成走资派,他老人家承受不了服毒自杀了。我个人也被打成‘特务’,挨批斗,劳动改造,也不知道为什么,革命了半辈子,反倒成了革命的对象。‘文化大革命’后,经过学习才想通,是总根错了,我们才跟着受罪。但我现在不愿看表现‘文化大革命’的电视节目,看了心里不好受。”

老人还介绍说,她解放后一直在机关里做人事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停止了工作,后来,不明不白地被调到市属企业做一般工作,职务也没恢复,一直在那里办理了离休手续。

老人有3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和小孙子在一起生活。当我问起老人的生活状况时,她说:“挺好!我虽然工资不高,从1952年定级一直到离休从未长过工资,但比起那些牺牲的同志,我还是很幸福的。”

虽然历尽沧桑,但老人家对党的信仰依然如故。“党要建设好,反腐败要搞彻底,这样的话,我们这些老同志就放心啦!我们没有什么别的要求!”这是她在谈话中多次强调的观点,拳拳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冯德清老人经常和居委会的老姐妹一起工作,或执勤,或打扫卫生,问她为什么,她这样回答记者:“我是个老党员了,党叫干啥就干啥呗。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老了,没了单位,就听从居委会的呗。”

老人对党、对人民如此的忠贞与痴情,我除了钦佩之外,还想到了中国共产党自身那种伟大而深刻的魅力。

同类推荐
  •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

    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散文,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天籁千纸鹤

    天籁千纸鹤

    本书收录作者诗歌82首。作者旨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将游离的诗意与作者的少年情怀交汇,构建出深邃斑斓的诗歌世界。作者的诗语言瑰丽,意向饱满,意境空灵,有着阳光般底色的文字常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予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 郭沫若诗歌

    郭沫若诗歌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钟表的成长之歌

    钟表的成长之歌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速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四季如夏

    四季如夏

    《四季如夏》为作者的随笔文集,书中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围绕“广州”这个城市,作者作为一个“地道的”广州人描述广州人的衣食住行,趣事见闻等。选题主要针对与广州有“情缘”的读者,广州本地人、在广州工作生活过的人、热爱广州,想往广州的人。书中所描述的广州风土人情真切、温馨,相信可以吸引不少对广州充满好奇的人的追捧。地域特色明显,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相信很多70后、80后可以跟随读者一起,追忆在自己所长大的城市里发生的童年趣事。
热门推荐
  • 命幻

    命幻

    简介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依靠命力可以把梦境变成现实!可以预测未来!可以改变别人的命运!甚至可以时光倒流,把坟墓里埋藏千年的死尸变成一具活人!战士,法师,射手,这存在于虚幻世界的三大相互厮杀的种族,在一个隐藏他邪恶的野心企图诱使主角开启他们种族践踏地球的影子杀手的怂恿下!又被其他同样拥有命力的同类想要获得主角的命格欲吞噬下,他是否会秉持自己最初复活亲人的信念?还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放出压抑了无数万年的恶魔们?又或者是在虚幻世界里沉迷于美人的相伴,以至于被他们利用?且看掌握了命力的主角,如何在各种困境的威胁下艰难的维持自己随时命悬一线的生命,又怎样幡然醒悟来挽回失去的一切!!!!
  • 河涧花墟

    河涧花墟

    仙道路杳,此一世她这个仙二代仗着祖宗的福荫游手好闲做个顽仙大抵也不为过。偏生那个人找上门,她望着他的眼眸深处,犹如看到岁月深处也曾年少轻狂的流转时光。芳径重来,燕双而人独的结局会不会再次为一切划上句号呢?
  • 玫瑰之翼

    玫瑰之翼

    艾麦缇转学到贵族学校璀璨碧汐后,因为来自小城市而受尽欺负,常被同学用“满清十大酷刑”伺候,无论是她有理还是同学们狡辩,按照国际惯例,她总是错的,被罚关小黑屋更是每天的必修课……
  • 战武巅

    战武巅

    他本是一个铁血士兵,在一次任务的执行中不幸中了敌人的包围。他宁死不降,在包围中用最后一颗子弹爆了头。他为国捐躯成了烈士,但是在另一个世界中他开始了新的征程。看地球士兵如何在异界叱咤风云。为了爱恨情仇他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傻小子成仙记

    傻小子成仙记

    张世乾只是个可怜的小渔民,但是命运的抓弄,却让他走上修仙之路。看他怎么边泡妞边成仙。
  • 天策神兵

    天策神兵

    传闻当神奇的天策之术与神兵利器同时集于一身,则可诛仙灭佛。懵懂的主角在纷乱的世间犹如一道明灯般惹眼,经历着万千的苦痛预磨难,也得到莫大的机缘与实力,看如何在这片正与邪人与妖的世界中纵横驰骋,仗剑而行!
  •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诗人

    读《诺贝尔奖百年英杰学生读本》这样的精品书是智慧上的愉悦。青少年朋友从这些巨人的足迹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顺利与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正确地设计自己,塑造自我,把握未来。
  • tfboys爱之旅

    tfboys爱之旅

    三boy是很要好的兄弟,可就错在同时喜欢上了同一个人,导致兄弟感情分裂,而女主也不好受,她和妹妹的亲情永远断绝!是因为三个男孩吗?
  • 先婚后爱:夫人太任性

    先婚后爱:夫人太任性

    婚礼当天,前男友现身抢亲?前情or后爱?她本着负责的心态,投入亲亲老公的怀抱,不成想,结婚不久就有情敌找上门,还一大一小!争夫大战还不算,老公还跟情敌跑了?哼哼!总裁大人搓衣板已备好,哄妻要小心……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