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2500000011

第11章 著名作家文人(10)

就在这时,她的吐血的病又发作了。她母亲也有这个病,每当身体累了或是心绪不好,她就会吐血。冰心这次的病不消说,是她即将离家的留恋之情的表现。老师们和父母都十分着急,带她到协和医院去检查。结果从透视和其他方面,都找不出有肺病的症状。医生断定是肺气枝涨大,不算什么大病症。那时她的考上协和医学院的同学们和林巧稚大夫——她也还是学生,都半开玩笑地和她说:“这是天才病!不要胡思乱想,心绪稳定下来就好了。”

于是冰心一面预备行装,一面结束学业。在毕业典礼台上,冰心除了得到一张学士文凭之外,还意外地得到了一把荣誉奖的金钥匙。

这一年8月3日,冰心离开北京,到上海准备去美。临行以前,她的弟弟们和他们的小朋友们,再三要求她常给他们写信。她答应了。这就是后来她写那本《寄小读者》的“灵感”!

8月17日,美国邮船“杰克逊总统”号,就把带着满腔离愁的冰心,从“可爱的海棠叶形的祖国”载走了!

【大师小传】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建福州。中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

冰心自幼年时代起,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0年入燕京大学文科。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冰心大学毕业,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风格,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文学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往事》、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台静农在北京大学:旁听从文,追随鲁迅

1922年,台静农在家乡安徽霍丘及汉口、南京、上海等地辗转上完小学、中学以后,便来到北京大学文学系旁听;1924年又转到该校国学研究所半工半读。在与鲁迅的交往中,鲁迅发现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很有潜力,便鼓励他多读外国的文学作品,注意从自己熟悉的民间掘取创作的源泉。台静农亦遵从鲁迅的教导,遂由诗歌创作转向小说。

在北大旁听,开始文学创作

台静农从中学时代开始就热爱文学。1922年,他在家乡安徽霍丘及汉口、南京、上海等地辗转上完小学、中学以后,便来到北京,在北大文学系旁听;1924年又转该校国学研究所半工半读。当时,研究所中师长有蔡元培、陈垣、马衡、沈兼士、刘半农等,同学有董作宾、陆侃如、冯沅君、庄尚严、常惠等。

此时,台静农已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2年首次发表新诗《宝刀》,192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负伤的鸟》。1925年初识鲁迅,此后两人关系密切,友谊深厚。在鲁迅的精神影响下,台静农与其霍丘老乡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及曹靖华等6人,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未名社”。未名社存在时间有7年多之久,曾出版“未名丛刊”18种、“未名新集”6种,以及不列丛书名2种,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

1928年与1930年,台静农出版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所作同情下层人民苦难,抨击黑暗现实,充满乡土气息。他早年也写散文,散见于《莽原》杂志上。

新文学的“燃灯人”

台静农追随时代前进的脚印,早年写过反映青年要求恋爱自由的小说,后来也写过一些怀念革命者和宣传抗日思想的篇什。但最具特色、且最有成就的,还是那些始刊于《莽原》半月刊、随之结集为《地之子》的小说。这些作品以冷峻、沉郁的笔调,写出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鲁迅语)。他晚年收进《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的15篇作品,就有12篇出自《地之子》。他在“后记”中写道:“其十篇中的九篇都是以我的故乡为题材的,还保留了乡土的语言。这次读过后,使我有隔世感的乡土情分,又凄然的起伏在我的心中。”(台湾远景出版社1980年版《台静农短篇小说集》)

鲁迅先生在《地之子》出版以后,即称赞它为“优秀之作”(《二心集·我们要的批评家》);并在后来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特意以自己的小说发端,而以台静农的小说殿后。其中,台静农入选4篇:《天二哥》、《红灯》、《新坟》和《蚯蚓们》,与鲁迅的篇数相等,而超过其他作者。这足以说明,在鲁迅看来,台静农的小说是不容忽视的。

现代文学史家杨义先生认为,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并认定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杰出的“乡土小说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史》)。台静农的小说,师承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写出了传统等级制度和封建习俗造成的乡村悲剧,而且写出了民国初年军阀横行和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笔下的人间闭塞、灰冷、残酷,有若传说中的阴曹,到处是邪气扑扑,鬼影幢幢。作者在描写之中,融进异常深挚的悲愤之情,这就更增加了其小说的悲剧色彩。

因此,香港文学家刘以鬯先生认为:“20年代,中国小说家能够将旧社会的病态这样深刻地描绘出来,鲁迅之外,台静农是最成功的一位。”

与李霁野的友情

在家乡霍丘叶集的几个同学之中,李霁野与韦素园、台静农的友情最为要好。在叶集镇上,台、李两家是近邻。在台静农、李霁野还是一两岁的婴儿时,两家大人就经常抱着他们相互串门;两个尚不懂事的小孩竟会相视而笑,就像生下来就认识似的。

李霁野与台静农的友谊保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台静农逝世。在近90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无论是在叶集儿童时期、北平未名社时期、抗战中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时期,甚至建国后远隔海峡两岸时期,他们始终是心心相印、彼此牵挂的。

辛亥革命以后,新思想也像春风一样,吹进了叶集这个靠近大别山区的农村。当李霁野他们看到民国成立后还有那么多落后的现象时,就再也憋不住了,便发动了一场砸佛像、剪辫子的运动。

少年时代的一次炉边夜谈,是李霁野终生难忘的。这次夜谈就在韦素园的家里,参加的有韦素园、台静农、张目寒、李霁野、韦丛芜5个人。脚下生着一盆烧得正旺的炭火,火边上煨着一个陶罐,罐里的沸水发出嘶嘶的悦耳声。他们就围坐在盆火旁,海阔天空地交谈,从人生理想、个人希望、社会新闻、国家大事,一直谈到正在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边谈话边饮茶,并不时发出一阵阵欢畅的笑声。就这样一直谈到鸡鸣报晓,才惊觉到已谈了一个通宵,事先准备的一担水几乎全被他们喝光了。

从1925年夏未名社成立到1931年秋未名社解体,这7年时间是台静农、李霁野他们的重要人生阶段。他们已从少儿时代的青春伙伴,变成了同一壕沟里的战友。他们的友谊,在经受一次重大磨练后,变得更加坚实深厚了。

1928年4月,由于李霁野翻译的《文学与革命》(托洛斯基著)被北洋政府视为共产党的违禁宣传品,未名社遭查封,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同时被捕,在前门警察局的牢房里关了整整50天(韦丛芜因病已提前释放)。在这段囚禁的日子里,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旧势力的黑暗与暴虐。夜里,牢房的气氛更加恐怖,少女的细声呻吟、大汉受刑时的凄厉叫喊,让人听了不寒而栗。但这一切,并没有摧毁这两个青年人的精神,他们虽然生死难卜,却还在想着出狱后要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翻译波兰小说家式曼斯基的《一撮盐》。

经过好友常维钧在狱外四处奔走,鲁迅先生也给北平一个政客写了信,台静农、李霁野终于取保获释了。自由是珍贵的,也是要用斗争来保卫的,但他们手中只有一支笔。于是在出狱后不久,李霁野便开始翻译《一撮盐》,并很快译成一本小说集《不幸的一群》,在被捕1周年时由未名社出版。这是别有深意的纪念,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与鲁迅师生情深

台静农1922年9月在北大旁听时,听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但直到1925年4月,才在小学同学、鲁迅的学生张目寒的引荐下,拜会了鲁迅先生。当时同去的,还有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等几个安徽籍同乡。鲁迅对这几位年轻人的来访十分高兴,与他们交谈了很长时间,临别时还将他新出版的小说集分别赠送给他们。以后,这几位文学青年多次拜会鲁迅。他都十分热情,经常是谈到深夜才离去。

1925年8月,这几位文学青年来拜会鲁迅时,向鲁迅诉苦说,他们翻译的文学作品出版很困难。鲁迅说,他的译作也有没有出版的,主要是出版商见赚不到钱就不乐意出版。他告诉他们,日本有个“丸善书店”,是由十几个大学生集资成立的。他建议这几个文学青年办一个书店,他可以为他们代审书稿。如经费不足,他可以筹措几百块钱,先印一本他的书,不要稿酬,等赚了钱,再给大家出版。这样,就在鲁迅的倡议和支持下,他们成立了文学社团“未名社”。

鲁迅在与这几位文学青年的交往中,发现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很有潜力,便鼓励他多读外国的文学作品,注意从自己熟悉的民间掘取创作的源泉。台静农遵从鲁迅的教导,从诗歌创作转向小说。他起初的创作还很稚嫩,鲁迅每次都将小说文稿仔细批阅,做好记号,与他交换意见。经台静农修改定稿后,鲁迅再推荐给《语丝》等刊物发表。

在鲁迅的指导和帮助下,台静农的小说创作受到鲁迅很深的影响,因此有的评论家称台静农的小说“从内容到风格都是师从鲁迅的”。

台静农在1926年编选了一本《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一书,收入自1923年到1926年间报刊发表的评论鲁迅著作的文章12篇。这是台静农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新文学史上第一本评论鲁迅的论集。

1927年,在北大任教的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他对鲁迅的文学贡献很是重视,想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就请北大同仁刘半农征求鲁迅的意见。当时刘半农与鲁迅的关系疏远了,刘半农就找到在中法大学任教的台静农,让他将斯文赫定的建议转告给鲁迅。

台静农当天晚上就给鲁迅写信,恳请先生答应提名参评。不料鲁迅在回信中,除了对刘半农表示深深的感谢之外,还谦逊地写道:“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还有很多,“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婉辞拒绝了斯文赫定的建议。

在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出版后,鲁迅十分高兴地向读者推荐这本书,称它是“优秀之作”。1934年鲁迅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在选入的59篇作品中,就选入了台静农的4篇作品。

在鲁迅与台静农交往的十几年间,台静农共收到先生的信函达69封之多。鲁迅逝世后,台静农将这些信函全部交给许广平,编入《集外集》和《鲁迅书信集》。

新文化的遗种,未名社的大将

台静农是一个喝着新文化乳汁长大的安徽农家孩子。1918年9月,16岁的台静农来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在北大半工半读,在民间歌谣的研究和创作上颇有建树。

1925年,在鲁迅的鼓励下,台静农和几个同乡一起成立未名社,并着力于乡土小说的创作。对于台静农最初的创作,鲁迅不仅教导他从熟悉的生活中取材,还在作品完成后帮他细心修改。从1925年开始,台静农与鲁迅往来密切,台静农对于鲁迅终身持弟子礼。

据鲁迅日记里不完全的记载,从1925年4月27日两人初次相识开始,到1936年10月16日鲁迅晚年止,在11年多的时间里,台静农共拜访鲁迅39次,致信74封;鲁迅回访9次,回信69封。可见二人关系的密切程度。

在鲁迅的指导下,台静农写出了一系列富有写实意义、饱含乡土气息的小说。他先后在《莽原》周刊、《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等地发表《天二哥》、《红灯》、《新坟》、《蚯蚓们》、《弃婴》等小说。在这些小说里,台静农既白描出了当时乡土百姓的困苦,又深层次地揭露了民族劣根性的一面。他的作品也因此深受鲁迅好评。

1928年,台静农准备将发表在《莽原》上的小说结集出版;最初拟定名为“蟪蛄”,取自《庄子·逍遥游》里的“蟪蛄不知春秋”。鲁迅却认为这个名字不太好,在对于生命悲悯之外,应该还有更多的意味。于是,台静农将小说集重取名为《地之子》。这部小说奠定了台静农在乡土小说界的地位;尤其是他的写实主义写作风格,被人认为是师法并步武鲁迅。1930年,未名社又出版了台静农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建塔者》,该书以大胆鞭挞新军阀的血腥统治而闻名。

从沈尹默等人学书法

台静农一生与书艺结下不解之缘,最初完全是“得自庭训”。他的父亲台佛岑工于书法,且爱好收藏名家字画。他自幼小的时候便“目濡耳染”,对书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的严格训导之下,他从童蒙初开之时,每日必修的功课便是临帖;到了中学时代,已经将《华山碑》、《麻姑仙坛记》、《争座位》等名帖研习得烂熟于心,尤其是颜体字临得几能乱真。

在北京大学求学时,台静农曾投师于现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的门下,于书艺之道获益匪浅。及至抗战爆发,他又和沈先生同时避乱于四川江津白沙镇。这时,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当面向沈先生探求书艺的“真经”。一次,台静农偶然模拟王觉斯的体势,为沈尹默所见;他认为王字“烂熟伤雅”,不可学。其后,台静农按照沈先生的指导,开始坐下来认真临习影印宋人尺牍,改学明末书法家倪元璐。

同类推荐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解密中国大案叁

    解密中国大案叁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热门推荐
  • 倾城侠女在江湖

    倾城侠女在江湖

    因为一次偶遇,柳希涵的故事就此开始……她的生世,她的经历,都将拉开帷幕……
  • 若有如果

    若有如果

    后悔过吗?如果向她表白的话;如果当初没有离开的话;如果能见他最后一面的话;如果能回到那个青葱年代的话···在最深最深的心底,有那样一个陈旧的宝盒,挂着一把破旧的锁,锈迹斑斑,如此牢固,又仿佛一触碰就会破碎——像我们的心一样。没有人愿意轻易打开,因为那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泪水,悔恨,懊恼,不堪回首,虽然很多时候回随着时间流走,可水渍却永远留下——那是最痛的疤。但如果有一天,如果不再是如果会不会幸福呢?一个人站在你面前对你说:“你后悔吗?那就吃下它吧!他能让你的如果成为现实。”
  • 腹黑神王太妻奴

    腹黑神王太妻奴

    神堂大殿上,圣择天瞥了一眼跪在大殿上正不停颤抖着身体的神界重臣,眼光如剑。“本皇说了,要么把后主带回来,要么你去阎王那报道!”闻言那人身体再忍不住一抖,在圣择天正打算用眼神把他杀死前连忙道:“皇主,臣下去接后主时正好遇到白皇,秦皇,冷皇……”后面的话他不敢再说,因为神皇眼光太可怕了。“你不早说!”下一秒大殿上早已没有了人影。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聪明,可以理解为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中国人造字就是想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耳聪目明就算聪明。但如今却造就出大批的精明之人,所谓精明我以为就是急于表现聪明,争名争利、争风争气,小胜一分便自以为得逞,聊以自慰,于是就不讲求规则,不顾及规范、标准甚至底线。其实,所有人只需要迟钝一点、愚笨一点、木讷一点,就会变得高明起来,高明实际上就是善于掩饰聪明,没有必要去耍弄脑子里头隐藏着的小聪明。数百年前的“权谋”,上个世纪的“厚黑”,近十几年的“忽悠”,实在害苦了中国人,实在深深地腐蚀了这个原本很伟大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啊,实在常常用得不是地方!
  • 黑少女与冷王子

    黑少女与冷王子

    第一次见面,他将躺在草丛里补眠的她当做了“死尸”还不巧的踩到了她的手,结果......“大白痴!睁大你的白痴眼看清楚!竟然说老娘是死尸,你眼眶内的黑白球是摆设吗?”“我刚来。”“……?”“你们学校的没素质.”“哦,原来今天要转到我们学校的就是你啊,我在厕所里听说过你!你现在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了,那你的素质也高不到那里去吧。”“……你想干嘛?”“交赔偿金!”“…………”然后是“该死的黑脸怪!竟敢打晕我,我一定会报仇的!”当干柴遇上烈火,两人将一发不可收拾,而那所普通的中学也将因为他们的爱恨情仇而显得生机盎然.
  • 征途岁月

    征途岁月

    岁月是把杀猪刀,带走理想梦想,让人无可赖何,唏嘘感慨万千。为什么走上黑暗,年少。为什么又要哭泣,背叛。为什么突然放手,厌倦。为什么重出江湖,梦想。为什么呼风唤雨,执着。
  • 妖逆封仙

    妖逆封仙

    “踏寻仙路,问道轮回,逆天改命,只为长生。”“尘归尘,土归土,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六道轮回,周而复始。”
  • 末日录

    末日录

    多年以前,父亲对我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肉体上的折磨不算什么,最糟糕的是精神上的衰竭和堕落,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在你的眼中完全看不到闪光,看不到爱,看不到生气,这会让我心碎!有一天,我问牧师,怎样才可以让自己上天堂并且不被世上所有的邪恶力量所吞噬,他告诉我,上帝是这么对自己的孩子说的,你们是狼群中的羔羊,既要像毒蛇一样精明,也要像鸽子一样纯白!------------------------------如果本书给你带来了快乐的话,哪怕只有那么的一丁点,小草希望你能留下点什么东西再走,非常感谢!而如果本书给你带来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绪的话,小草很抱歉,这不是我的本意,即便小草的书写得再不好,小草也不希望给任何人带来不愉快!小草只是一个只有一个脑袋的新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多一点包容和理解!谢谢大家......
  • 魔剑情封缘

    魔剑情封缘

    慕容芷雪:“混蛋,明明你那么爱我?为何却总是选择逃避我对你的感情?”夜雨曦:“我……”惜叶紫樱:“你怎么可以这样?难道你真的要毁了这个世界才甘心吗?”夜雨曦:“呵?你心系天下,所以选择放弃了我,为何我不能为了得到你,而毁了这个世界?”冰蓝:“花心大萝卜,我要吃醋了。”夜雨曦:“呃…那个…冰儿,我……”
  • 《夜之笔下》

    《夜之笔下》

    一些偶尔的小灵感,一些小故事,看与不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将它记录了下来,那就是我们另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