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9000000016

第16章 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9)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在信息传输网络化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20世纪的人们称它为通向新世纪的“幸福之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信息基础设施。美国王朝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约翰·雷诺认为,“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全国性或全球性的四通八达的电子通讯网,它能够把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等都连接起来,并提供各种服务”。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安托诺夫等人认为,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的,最终是全世界的电子通讯网络,它四通八达,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你能想象得出的任何电子通信。其目的是:提供远距离的银行业务、教学、购物、纳税、聊天、玩游戏、电视会议、点播电影、医疗诊断。”

2.信息高速公路在社会交往信息传输中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

从这些对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说明可以看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内容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其实质是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设一个以光缆作为干线的覆盖全国的智能通信网,以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高度信息化进程。

信息高速公路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

(1)高技术化。信息高速公路利用一系列高新技术把计算机、电话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电传机等联结为一体,进行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多功能处理,综合多维信息,直接延伸和扩展人的感官功能。

(2)网络化。信息高速公路利用光纤通信新技术把研究机构、大学、企业、医院等各种社会机构和设施以及千百万个家庭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空前庞大的电子信息网络,把千万个计算机或多媒体终端连接在一起。

(3)快捷化和大容量化。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公路上“车多路窄”的问题将得以解决,代之以高速、宽带、数字化的宽敞的信息公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以后,信息传输速度和传输容量均会提高成千上万倍。

(4)开放化。信息高速公路利用交互式网络新技术,组成一个开放型的新系统,入网用户彼此兼容,自由交流。

美国是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先驱者和带动者。1991年9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法案。1993年9月,包括副总统戈尔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小组”宣布了美国建设信息网的15年宏大计划。此后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各发达国家群起效仿,纷纷制定本国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各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制订了各自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希望在信息化浪潮中能够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强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能力。从此,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名称就传遍了全世界。

3.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成为最大的社会交往的沟通媒介、传输系统和特殊社会

就电脑网络发展的现状来看,现今已经颇具规模的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国际互联网。它已经把世界主要的信息数据库和数千万台微机连成一张立体交叉并具有交互作用的信息网络。

互联网,就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或者说是由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络所组成的互联网间网。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互联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年底,全球互联网使用者达2.6亿人,2012年达到24亿人。计算机网络强大的触角已迅速地延伸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把全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

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来看:

(1)国际互联网已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交往和沟通媒介

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为建立“环球文化”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和物质载体。在网络时代,经过网络媒体的快速沟通,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建立起广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数字技术带来人类活动的全球化;通信技术将世界整合为一个“地球村”。

(2)国际互联网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信息传输系统

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相比,互联网不仅方便、快捷、经济,而且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声音、文字、图表、相片、动画、影视等迄今人类能够运用的所有媒体,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迅速地传播。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社会交往中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速度、水平、效率和处理方式,并且使之成为一种高智能化的通信系统,能够使人具有很好的沟通“界面”。

(3)国际互联网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殊社会

目前,大约有24亿个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进行着各种知识和信息的交流。这些在互联网上往返流动的知识和信息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体育、生活等。在这一由比特所构成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发表各自的主张和意见,可以虚拟地进行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因此,它已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子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社会有机体的延伸和补充。这一切必将对现实的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网络交往新手段的内涵、要求及特征

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的生活营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空间的另类空间——赛博空间,也就是互联网空间或网络空间。赛博空间这一词语是由加拿大科幻小说家吉布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使用的。在他的一部科幻小说《神经浪游者》中,吉布森描写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化把全地球的人、机器、信息源都连接起来的新时代,昭示了一种社会生活和交往的新型空间。

在吉布森的想象中,未来世界处于一个人类神经系统和电信网络系统完全结合的状态。科技进化到人类可以用无所不在的网络进行沟通的水平:人的意志穿梭在一个个绵密的网络中;实体空间中的互动、接触完全被人工虚拟世界中的符码所取代;人与人的互动便建构在一个由“交感的幻觉”所形成的虚拟世界中。

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使得赛博空间不仅由科幻变成了现实,而且使其以数字性、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变动性、资源丰富性以及时空压缩性等新的特点迅速成为人类的另一生存空间,也是社会交往的扩展空间。网络理论家斯通则认为,“网络空间毫无疑问地是一个社会空间,在这里人们仍然是面对面地相遇,不过对‘相遇’和‘面对面’要重新定义。”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克拉克更直接地点明:“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

(一)网络交往的内涵

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开始出现。如何给网络交往下定义,学者们各有不同观点。

国外的研究者使用“计算机媒介沟通”(简称CMC)、“互联网沟通”“计算机媒介互动”等概念来描绘网络交往。

在西方研究中,还有一个研究者普遍使用的重要概念——“互联网使用行为”,它侧重于强调外在的行为。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前面几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从互联网使用者角度看,广义的网络交往就是互联网使用行为,这两个概念描述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信息的传递过程,后者侧重外在的行为表现,而行为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果从狭义上来看,网络交往是互联网使用行为的一种,主要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目的。

我国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交往进行了界定。

马恒平从行为的角度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他认为,就行为而言,它是指社会生活中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的内隐或外显的人类活动;而网络行为是指人们在网络上所从事的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虚拟的交往活动。

华伟给网络交往的界定是:网络交往是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交往形式,它基于网络技术而存在,也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也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华伟认为,网络交往行为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动行为。由于网络交往采取“人—机—人”的主体间性模式,网络社会交往的互动也容易导致两种交往形式:一是对称性的网络交往行为,其基本形式是合作;另一种是非对称性的网络交往行为,它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交换的不对称性,如黑客行为、网上色情等。该定义是从广义上界定网络交往,将网络交往等同于互联网使用行为。

陈历则认为,网络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是多个主体通过改造或变革联系彼此的网络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实践活动。这一界定突出了网络交往的能动性。

陈秋珠对网络交往的界定是:网络交往是传统人际交往在赛博空间的新表现,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上的专用软件实现的;网络交往是以文本为基础的交往,即以书面语言为主要交往介质;网络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该界定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网络交往的内涵,揭示了网络交往的本质特征。

结合以上的各种定义,我们可以认为:网络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往方式,是人的社会本性在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拓展和延伸。这一定义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1.网络交往的手段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手段

任何交往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手段是连接交往主体之间的中介物。网络交往的硬件要求是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也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还为网络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网络交往首先是一种“人与机”的交往,其次才是机器背后的“人与人”的交往。交往模式是“人—机—人”:交往主体不处在同一时空,他们之间被机器隔开,是一种间接交往。网络交往的技术基础是互联网,只有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才能实现信息共享的交往目的。

2.网络交往是交往手段的新表现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只不过社会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所利用的媒介和所发生的空间存在差异而已。网络交往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依然是现实的人的社会活动,它并不能改变人的社会性本质。正像埃瑟·戴森强调的:“网络将会给人类机构带来深刻的变化,而对人性则没有什么影响。网上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发生在人身上,即那些会饥饿、会疲倦,有爱情和嫉妒心,每天需要食物以保持头脑和身体的活跃,依赖化学而不是电子生存的人身上。网络不会把我们带入一个一尘不染的数字化乐园;这种媒体会帮助我们从智力上和情感上延伸自我,但它不会改变我们的基本特性。相反,网络会使人性和人类的多样性得到张扬……如果我们行动无误的话。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信息、这么多媒体、这么多选择的存在,人才会更加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们会在网上寻求这种联系,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

(二)网络交往的基本前提

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合作性、互惠性、求同性、分享性、趣味趋同性等等。

1.交流需求是网络交往的首要前提

网络交往的前提是人际交流的需要,这既是人的社会属性,也是一种人类本性。“既然交流的需要是如此原始和基本的人性特点,我们就不能把它看作是与思考和生存的需要分离的或是它们的附加物。每一个人都在自然的活力驱使下努力向别人表露他愿意表露的那一部分生活。”

2.双方互惠是网络交往的重要前提

无论是网络社会还是现实社会中的交流,交往双方都依赖于对方的存在,即交往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依靠与相互制约的。一个人在网络交往时的心态也如同现实社会交往中一样,取决于交往对象的心态。网络的文字交流是看不到表情的,因而网络交往中要不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以适应互动情景的需要,同时表现出恰当的交往行为。由此,网络交往与现实中的交往一样需要双方的协作,需要双方自觉地呼应、配合对方以实现双方的互惠与分享。

3.双方相似性是网络交往互动的前提

在网络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的相同之处是:寻求同阶层、同兴趣、同价值观的交往伙伴。当然,现实社会的社会交往在选择范围上受限于很多具体的实际因素,而网络交友是自助餐式的,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那些符合自己价值偏好的交往对象。

网络交往的互动基础是互动双方具有相似性,而相似性表现在特殊价值和普遍价值两个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人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人,如:相同的年龄和经历、相同的地位和职业、共同的爱好、相近的家庭背景等等,这些共同特点使双方容易相互赞扬和提供情感支持。普遍性的价值则是不同类的人们之间交换的媒介,要求人们具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一般来说,价值观相同的人之间容易产生共鸣,也容易产生相互依赖,构成彼此的支持。

4.差异吸引是网络交往的思想前提

在人际交流中,相似性是人们互相理解的重要前提,而差异性则引起交流的兴趣。我们不可能对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人产生感情,因为完全不同,他就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人们也不可能因为完全的相像而喜欢别人,因为完全相像不能引起任何兴趣——完全相像的人总是索然无味的伙伴。其他人对我们的吸引力在于刺激性的差异引起兴奋,从而开始交流。吸引力在于他人的观念与我们的观念相似而不相同,其意识状态可以被理解,但并不等于我们的意识状态。从人际吸引的角度来看,差异的吸引力无疑是源自个性的新鲜感。

所有类型的互动交往,其前提都包括互动双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基础,同时又以一定的差异性作为吸引。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有相似性的区别和有区别的相似性。由这一现象可以归纳出一条人际吸引定律:个性差异既造成了人际距离,也促成了人际吸引。

(三)网络交往的基本能力

网络交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网络能力,即网络知识应用能力、网络操作相关技能;文字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解释能力、文字说服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资源拥有量、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综合素养,包括人品、修养、性格、品位、趣味。其中,要注意三方面的能力。

1.自我表达能力

同类推荐
  • 赚钱机器

    赚钱机器

    为什么那么多人陷入了金钱设下的陷阱,终其一生都在为金钱而努力找作,即使发现自己无法赚到更多钱时也无法自拔?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创业,却进入了另一时间陷阱中,终其一生赚取金钱,当发现自己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时也无法脱身?为什么那么多人掉进了债务陷阱、被财务危机穷追不舍?为什么那么多人的财富无法有效增加?因为学错比不学更可怕,太多人正在学习一套“贫穷教育”。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 超级人脉术

    超级人脉术

    本书内容包括:人脉决定你的成就广结善缘,成为赢家人脉经营法典拓展人脉,改变命运人脉的维持与拓展。
  • 上市公司经理报酬法律规制研究

    上市公司经理报酬法律规制研究

    上市公司经理报酬问题直接反映了传统公司治理中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过高的、不合理的以及脱离公司业绩的高额经理报酬,直接侵害了股东利益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拉大了公司内部人员的报酬差距,削弱了公司员工士气,进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最终也将损害了国家竞争力。为此,对经理报酬进行规制也成为国内外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冷面帅哥请看招

    冷面帅哥请看招

    五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遇,让他在艾菲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五年后父母安排的相亲,逼她不得不挣脱家人的安排,毅然离开温暖的小窝,去找寻五年前闯进她心里的那个身影。他们原本就是一对儿有缘人,他们的缘分或许早在五百年前就已经注定。只是老天总是爱捉弄人,当她遇到他时他正准备出国求学,当他爱上她时她又一声不响地离他而去。他们的爱像是一场追逐游戏,两颗火热的心只会扯开彼此间的距离,越爱对方就越是难以走进对方的心里。爱上你,不因你是多才多金令无数女人神往的翩翩佳公子!“皇尚,我要找的幸福只有你!”爱上你,不因你是父亲的至交之女!“小丫头,你的幸福也只能有我的参与!”放下身份、卸下面子,皇尚只想将她紧紧拥在怀中用一生的痴情去呵护,只因他的生活中已不能没有她的参与……
  • 话青梅

    话青梅

    一碗清茶,半杯酒。一段书话,半段情。小小故事,绵情。小傻瓜,这段时间看着我在别人的怀里欢乐,是不是很痛苦?别告诉我你很开心,那样我会很难过,你难过,我才会开心。送给你一支傻逼铅笔,让你去写天长地久,别让我失望,不和你说了,我该回家了,别把我忘了!答应我!
  • 冰封的彼岸

    冰封的彼岸

    彼岸花花开彼岸,忘川水水流忘川。或许我们就像我最爱的彼岸花,花叶永不相见。即使是相爱,却注定不能在一起。被诅咒的不仅是彼岸花,还是我们。
  • 半天云

    半天云

    一群打工在外的父母;一群坚守乡村的老人;一伙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孩子。当这些人出现在这本书里时,会有怎样纠结感人的故事、怎样跌宕起伏的命运?半天云彩,能否承载起留守儿童对远方父母的满心思念?
  • 修罗碎

    修罗碎

    死亡的尽头是轮回,轮回的尽头,是宿命。宿命之中的对决,究竟是宿命的安排还是夙命的抗争?转动着的宿命之轮,是否会因为夙命的桀骜而崩溃?这一切,都将从一场夙命的抗争开始!
  • 穿越之时空主宰

    穿越之时空主宰

    一朝穿越,美女任我挑。“今晚该去哪个房间呢!唔~好纠结啊”!楚轩看着面前一群美人有些苦恼的抓着头发……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
  • 后宫乱·红颜怨

    后宫乱·红颜怨

    本书以言情小布局为主线,铺张开后宫利益争斗和政治权势比拼的大场景,无情而现实的揭示着帝王之家权势争斗的残酷和冷漠,揭示着古代女子的无奈与悲哀。书中层层叠叠的恩怨纠缠,无边无尽的爱恨情仇,带你进入那个繁华盛世之前一度纷乱离合的动荡年月!
  • 听无声

    听无声

    一个矛盾及温情的故事,一个欲罢不能的故事。他人在眼前,但却不能触碰;他欲言又止,但终究一次次擦身而过。她,坚强勇敢,但还是敌不过世态的无情;她离胜利还有一步之遥,但最终是否一如既往。无声的他遇见“坚强”的她,会擦出怎样的故事,人的欲望真的战胜不了感情吗?金钱,爱情,亲情,友情,是否可以保全?是否被诱惑的人能从深渊中救赎吗一个虐心的故事,深深触动人的心灵。?《听无声》期待你的心灵触碰。
  • 灵异校舍

    灵异校舍

    一位少女灵异死亡在校园的宿舍,后来许多人都神秘失踪或离奇死亡。这件事却被封闭,接连不断的灵异事件发生,让H2(简称)校园引起剧烈的轰动。有一位刚转到学校的女孩收到了一位神秘人的“礼物”,是什么让她如此吃惊。一天她听到这一传闻,开始有了强烈的兴趣,这让人感到阴森恐怖的传闻,这位女孩开始了一场不可思议的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