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9000000053

第53章 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6)

综上所述,关怀性教育所倡导的是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感受和体验学生的需要,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关怀学生,如同关怀自己一样。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在关注关怀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目前学生中出现的自杀、暴力等事件与家庭、学校教育中的关怀缺失具有直接的联系。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要使这一培养取得预期效果,我国高校必须借鉴关怀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关怀性原则。

3.坚持关怀性原则的方法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坚持关怀性原则的方法是:

(1)在尊重的前提下实施关怀

关怀以尊重为前提,没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关爱;没有对学生人的尊重,就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就必须善于了解学生。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价值取向等具体情况不同,社会交往的行为模式也会多种多样,因此,要从尊重的前提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培养方法。

(2)在交往实践中体验关怀

哲学家努斯鲍姆认为,让学生叙事,可使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观负责,而且,可以鼓励他们去探索道德生活的无穷丰富性和复杂性。可见叙事就是切身体验。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交往实践,让学生在交往实践的道德体验中,提高道德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关怀指导。要利用班级集会的各种机会,为学生创设社会交往的条件,使学生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在交往实践中体验交往的意义、作用、个人在其中的责任感等,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让学生在信任教师中获得关怀

深度关怀的前提是信任,要使关怀获得最佳效果,就要提高学生对管理人员、教师及辅导员的信任度,让学生在信任教师中获得关怀。

为了获得学生的高度信任,使关怀性教育更有实效,他们除对学生抱以真诚的态度外,还要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尤其是自我人际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学生对他们的信任。如果学生对他们不信任,他们的培养、指导都只能是一种形式,他们的话,在学生那里,只能是耳边风,一吹而过,没有实际效果。如果学生对他们高度信任,学生就会把他们的话,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关怀落到实处,让教育培养取得实效。

(四)针对性原则

1.针对性原则的定义

针对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有效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证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培养大学生构建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保证。

2.坚持针对性原则的方法

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中,坚持针对性原则,就应做到:

(1)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做到培养有的放矢

根据调查情况,在大学校园中,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处理社会交往关系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一年级大学生社会交往盲目热情。

一年级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上的特点是盲目热情。大一新生刚刚摆脱高中时代的紧张学习状态,脱离了教师和家长“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开始了自主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充满欣喜。他们对于社会交往充满热情,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渴望结交新朋友的热情浓厚,参加学校社团、学生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人交往的愿望最为强烈,同时,由于对学校的环境、同学的情况都还不很了解,自己的思想也不很成熟,难免带来社会交往中的盲目性。大一学生具有的热情和盲目的特征,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稚嫩和无助。

第二,二年级大学生社会交往开始理性。

大二学生,由于对同学的了解和对学校的熟悉,对大学生活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新鲜感了,对于如何交友、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的问题开始进行理性思考。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开始给予更多的观察,开始试图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开始重新评价自己。大二学生受大一阶段社会交往关系状况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一年级时社会交往比较顺利,二年级时,对社会交往会比较乐观、主动;若一年级时社会交往不良,则会出现社会交往困难与障碍。

第三,三年级大学生社会交往逐渐成熟。

大三学生已成为学校各项活动的中坚力量,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和相关知识基础,他们对未来不再盲目和茫然,开始充满自信,在为自己的前途积极地做准备。因此,大三学生在处理社会交往关系时,基本上懂得了交往双方要相互理解和信任,要互相帮助,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建立友谊的道理,显得成熟起来。

第四,四年级大学生社会交往理性主动。

大四学生面对着发展的选择,他们开始主动地感受社会,观察社会,并用自己已有的理论去解释自己或他人面临的问题。他们会刻意地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积极地参与校内外的社会交往活动,试图让自己了解并适合未来职业的各种角色。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特征。高校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话题和有效的沟通方法,以达到有的放矢的培养目的。

(2)了解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个性特点,做到培养因人而异

第一,成长环境对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个体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背景,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状况的重要原因。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包括个体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父母的感情、与亲朋的往来、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是否存在家庭暴力、是否经历过重大变故、有无兄弟姐妹、成长的地域和所接受的信息量等等。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是无形的而且惊人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生的最初阶段视作一个孵化场,认为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敌对、无法掌控人生方向、依赖、害怕亲密关系以及缺乏自尊等问题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在《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学报告》中指出,部分大学生成长中所产生的内心孤独和其所处的不良成长背景,与他们处理人际关系,采用偏激的方式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困难棘手”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二,针对学生个性特征,采取因人而异的培养方式。

高校要在大学阶段使大学生已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质的改变,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改变的目的,高校的管理人员、辅导员等要成为大学生的亲密朋友,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敞开心扉,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处事原则,以便掌握每个学生成长的环境、包括居住地点、风俗习惯、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人口数量、兄弟姐妹的年龄、本人的性格特征、爱好、思想方式、行为习惯等,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引导培养;特别是对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学生,要多加指导,千万不可武断行事、批评谴责,要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心理换位”;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根本上找到舒缓压力,克服困难,排解困扰的观念与方法。

(3)把握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培养切合实际

性别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交往特征。社会心理学认为,男性更趋向于社会价值取向,女性则更倾向于情感价值取向。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日趋成熟,因而性别差异逐渐展现。女大学生为了满足情感需要,对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问题更在意、更敏感、更关注。她们会有意识地扩大社会交往的人群,增加人际交往的频率,以密切人际关系,加深朋友关系。与男大学生相比,她们更愿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对交往对象会给以较多的容忍、理解和包容。

从总体上说,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差别不是很大,但男大学生的实际社会交往能力较女大学生稍低。女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所体现出的或羞涩、或主动、或热情、或内敛、或依赖、或独立的特点,都有可能成为吸引男性或是吸引其他女大学生的性格特征。

在语言交往上,女大学生往往优于男大学生,因而也更利于其在社会人际交往中的有效沟通。正如斯宾诺莎所言:“没有一个存在的事物,不会由它的本性产生某种结果。”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时,不能忽视人的自然属性所赋予人的心理特征。男、女的性别差异是高校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时必须予以考虑的重要因素,关注性别差异,考虑性别原因带来的心理特征,会使培养工作更加切合实际。

(4)针对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到培养符合特长

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文科、理科专业不同,文、理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优势也不同。理工科的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关注一般弱于文科学生。理科学生注重理性,显得较为机械。文科学生注重情感,显得浪漫。

无论以何种标准、从何种角度,分析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都要认同大学生的差异性,以大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坚持针对性原则,才能使培养工作做到因人而异,收到实效。

(五)互动性原则

1.互动性原则的内涵

互动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应采取双向互动的态度和方法。莱文格和斯诺克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探讨了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对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现实影响问题。这种相互作用理论实际上就是互动理论。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当交往中的两个个体,通过相处,经常能够感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时,交往双方中的两个个体会乐意与对方增加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互动性交往是一种互酬的交往方式。互动性在交往中往往表现为:我尊重你的意见,你也尊重我的意见;我关心你的想法,你也考虑我的初衷;我有事找你帮忙,你有事也找我商量……因此,这种交往是一种互相报答,互相需要的一种交往方式。这种互动行为大多是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在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它会显得那么的自然、贴切、顺畅而不做作。这种交往方式非常能够满足对方的情感需要。

2.坚持互动性原则的方法

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为了使培养取得最佳效果,高校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互动性原则,实现与学生间的互动式交往,在培养中,不要让学生产生卑微、不平等、不尊重和不重要的心理感受。根据莱文格和斯诺克的理论,在社会交往中,交往双方若有一方对彼此的交往不满意,其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在指导大学生的过程中,实现互动式交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现实交往中,还有一种更为稳定的互动性交往,被称之为互补性吸引。互补性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在需求利益、能力特长、性格气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相辅相成而形成的人际吸引。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刚柔相济”“相得益彰”的人际交往就属于此种类型。例如,爱好体育的人喜欢与爱好音乐的人交朋友,支配性格的人往往与被动性格的人相处得好,成长单纯的人乐于同经历复杂、社会知识丰富的人结识等等。这种互补性的社会交往,交往双方的人际魅力指数较高,能够较容易地进入互动性交往之中,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互补性人际交往中,常被传为佳话的就是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友谊。毛泽东与周恩来相差五岁,个性特点相异。毛泽东幽默风趣,处事果断。周恩来处事谦让、谨慎,行动前深思熟虑、善于权衡利弊。但两人配合默契,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业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评价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片灰烬。”

互补性社会交往是互动性人际交往中的最高层级,它可以使双方在相处中受益,从而结成更加深厚和稳定的关系。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工作中,可以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学识、不同能力的大学生协调搭配,让他们在交往互动中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大学生互补型人际关系的形成,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从而提高培养工作的有效性。

(六)保密性原则

1.保密性原则的定义

保密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过程中,要具有尊重学生隐私的意识,做到不泄露学生的隐私信息。

2.坚持保密性原则是构建良好社会交往关系的基本前提

坚持保密性原则是构建良好社会交往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获得人际魅力的必要保证。人际交往中的保密原则,实质是尊重学生,尊重他人,尊重人性的一种重要表现。

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高级动物。人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恨心,如做错事的罪恶感、自卑感、内疚感等;同时,又有自爱心,如自尊心、求生欲等。当交往双方有一方不能保守对方内心世界的秘密时,则会伤害到对方的自信心和自爱心,给对方带来严重的情感伤害,这种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方如将对方对某事、某人愧疚的秘密泄露,会加剧对方的罪恶感和内疚感;如将对方不愿公开的内心或身体曾受到的伤害或是病症泄露,则会加深对方的自卑感,甚至会使其产生轻生的念头;如将两人的私密性谈话告诉他人,则会伤害到对方的自爱心,使其自尊心受到打击。社会交往中的不守密现象会严重损害已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并且会引发对方的憎恨感,从而孕育着更深的、更难协调的人际矛盾和冲突。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坚持保密性原则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当对方向我们敞开心扉,谈及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真实感受时,对方是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这份信任的情感是相当深厚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同类推荐
  • 孝敬父母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牛从来没有自己的目标,他只知道做别人现在让他做的事,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些事,做这些事的结果是什么,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而活?”,他就会迷惘地看着你。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
  • 超级财富课

    超级财富课

    本书以合理追求财富为主题,分别从理念、心态、投资、理财、目标、人脉、机遇等方面,逐一进行剖析,并结合精英人士的成功经历对理论进行了验证。
  • 小故事大道理·冬

    小故事大道理·冬

    本书是一本寓言神话故事集,通过几百个经典的古今中外寓言神话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神剑天宗

    神剑天宗

    无限大的世界里隐藏着无尽的秘密。能力者、人类、修仙者、纳粹、炼金术师、地底人、海底人、古代种、妖怪、异兽、外星人。那些不为人知的地方,鲜为人知的人在做着不可为人知的事情一个不是孤儿却没见过自己父母的少年追寻着父母的足迹,在超能力者的世界里闯荡、成长、称霸!但是总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出现在他面前,实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坚毅、努力、不放弃才能笑到最后。
  • 黑道女皇

    黑道女皇

    一次意外,她来到陌生的世界,她以她的美貌和智慧征服了每个出现在她生命里的人,成为蓝晶王国新的女皇。女皇陛下不好当,国事、民生问题处理不完,后宫还跟着找她麻烦。哎,烦!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乱世嫡王妃

    乱世嫡王妃

    职场失意,就连最好的闺蜜也背叛她,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她带回了一个完全没有史书记载的时代,摇身一变竟成为了沐王府痴傻呆愣的三无小姐。本以为可以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好好在古代生活下去,可怎想圣旨一下,硬将她赐婚给了那位容貌尽毁,身心俱残的短命王爷。接踵而至的一起起暗杀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她又是否可以如当初设想的那般好好的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
  • 闺蜜不是叫的

    闺蜜不是叫的

    朦朦胧胧的青春,朦朦胧胧的校园,朦朦胧胧的一切,包括,未知的未来。谁说闺蜜只是叫出来的?谁说对于闺蜜只是关心一点就够了?朦朦胧胧的初中,朦朦胧胧的高中,再而就是朦朦胧胧的大学。一切都是朦朦胧胧,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是无法运算。或许这是我们的缘,属于我们自己的缘,不是爱情缘也不是亲情缘,是那友谊纯洁的闺蜜缘。这就是我们的,缘。本文就是来写闺蜜的重要。我是作者小熙喵,第一次写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QQ:1067449180,希望大家觉得不好的就告诉我哦~
  • 六道守护者

    六道守护者

    众生眼中的魔,历经万载的轮回,终在某一刻苏醒。奈何沧海桑田,世人早已忘却当初的承诺。他却突破重重束缚,轮回异界,兑现初时的诺言。
  • 魔雪巫灵

    魔雪巫灵

    飘摇破碎的天玄境笼罩在迷雾之中,善与恶的交锋,爱与恨的对决,生存与死亡的抉择,无不冲击着理性与人性。眼前所见的真实,然而却是最虚伪的假象,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拨开迷雾,见到的就一定是真实吗?
  • 墨雨玄界之孤墨雨

    墨雨玄界之孤墨雨

    穿越,三魂天才,同伴妖孽,男友修炼,职业纠结,团队预言,开始天下,统一预言开启,墨雨玄界纠结社团,一统天下敢问何人与其争锋?
  • 王妃要出墙:王爷追妻忙

    王妃要出墙:王爷追妻忙

    宋清秋不过是上了个男厕所,怎么出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了?还被莫名其妙被别人认作六王府红杏出墙的失宠王妃,天哪,她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命运要这么对待她?胸怀大志的宋清秋决定半夜逃出王府,可是为什么她总是那么点背,还没绕出王府就又遇到了王妃的奸夫,宋清秋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 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拿破仑成功之道全书

    希尔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谊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积极与他们结识。在以后的20年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拿破仑·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福斯、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0多名成功人士,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书是对拿破仑希尔成功学的详细阐释。
  • tfboys之与你相伴久久

    tfboys之与你相伴久久

    当霸气遇上温柔,当二货遇上吃货,当冰块遇上火焰,他们究竟会磨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本书纯属虚构这本书有两个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