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2900000016

第16章 知行合一的处事之道(4)

信陵君估计自己难以说服魏王,决计自己拼死去保卫赵国,于是聚集宾客,准备车骑百余辆,打算带着手下的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信陵君路过夷门,见到侯嬴,把计划同秦军去拼死的想法详细告诉了侯嬴。然后,与侯嬴诀别后起程,侯嬴说:“公子自己多加努力吧!老臣不能随从前往了。”信陵君走了几里路,总感觉心中很不舒服,想道:“我对待侯嬴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现在我将要战死了,但侯嬴竟然没有一句为我送行的话,我难道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吗?”于是又带领车骑返回,询问侯嬴。侯嬴笑着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接着又说:“公子喜欢士人,名声传遍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除去送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这样遇到了困难就简单地用送死来解决,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公子对待我很优厚,但是公子要前往赴死了而我竟没有相送,公子会因此感到困惑再次回来的。”信陵君连拜两拜,请教侯嬴。侯嬴才屏退众人悄悄地说:“想要调动晋鄙的军队需要魏王手中的另一半虎符,而我听说这个虎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最受魏王宠幸的如姬,每天可以自由出入魏王的卧室,凭她的机智勇敢肯定能将这东西偷出来。想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已经三年还没能报仇,当时从魏王以下都想为她父亲报仇,但都没有做到。如姬曾对公子哭诉此事,公子派门客斩掉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为了报答这份恩情,就是为公子去死也在所不惜,只是没有机会报答公子罢了。现在公子到了需要如姬相助的时候了,只要开口,如姬必定许诺,那么,就可以轻松地得到虎符。随后夺过晋鄙的军权,调动军队向北援救赵国,朝西打退秦军,这是建立五霸一样的功勋啊!”信陵君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不负所托盗得另一半虎符交给了信陵君。信陵君启程时,侯嬴说:“等到公子见到晋鄙,如果晋鄙肯将兵权交给公子就最好了,但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反而再次请示魏王,事情就变得非常不利了。我的朋友朱亥是个大力士,他可以同公子一道前往,晋鄙如果听从,就太好了;然而如果不听从,就立即让朱亥槌杀他。”

听到这里信陵君哭了。侯嬴说:“公子是怕死吗?为什么哭呢?”信陵君说:“不是我怕死,而是为晋鄙哭泣,他是位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前去,恐怕他不听从,那就要杀掉他!为此损失一员名将,我不得不痛哭啊。”信陵君前去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公子多次亲自来慰问我这个市井的屠户,而我却没有回礼,是我认为微小的礼节不能真正回报公子。而今公子到了用人之际,这才是我效命的时机呀!”于是与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到侯嬴那里辞别。侯嬴说:“我因为年老不能跟随公子前往杀敌了。请让我计算行期,在公子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我将面朝公子前去的方向自杀,用这个来为公子送行。”

信陵君带上朱亥出发了。到了邺城,信陵君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验看了兵符后,对这件事产生了怀疑,手持兵符对信陵君说:“现如今我率领十万部队,在边境屯军,这是国家的重任,而你却只单车来代替我,是怎么回事呢?”信陵君看到晋鄙不肯听从。只好行使下策,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了晋鄙。信陵君随即掌管了晋鄙的军队。约束士兵,在军中传达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照顾妻小;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家照顾父母;独生子没有兄弟的,回去赡养父母。”于是精选出了士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兵解围而去,邯郸的围困被解除了,保全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境迎接信陵君,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为信陵君做向导。赵王拜了又拜说:“自古贤德的人没有比得上信陵君的。”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把自己同信陵君相提并论。信陵君与侯嬴诀别之后,到了晋鄙的军营,侯嬴果然面朝北方自杀了。

曹操诚心请荀彧

我们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有才之人的渴望程度。历史表明,要成就事业,必须得有贤人大才相助。然而自古有才之人常常乐于隐于山水,不露声色,以待真正有识之士真心来求。有时甚至故意刁难相求之人,一来观察其成大事的坚定决心,二来考察对方的诚意。

这样一来,越是大才显得越难得,越难得,越是显得珍贵,就越要拥有他。唯如此,才能做出非凡的事业来。对于难得之才,必须有一股求之不得的韧劲,三国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了,其实,曹操也是这样一个人。在实践中,对于早有耳闻的名人高士,曹操总是真诚地渴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罗至到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为千古美谈。其实早在刘备之前,曹操已有了“三顾”之举,不过他请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许县的荀彧。

东汉末年,曹操的兵马在山东壮大起来后,他看着自己兵多将广的阵势,满心欢喜。可是他渐渐觉察到,只有能冲锋陷阵的将士不行,还必须有才智超群的智能之士出谋划策才行。可是到哪里找这样的人呢?他决心上泰山请教高人。

泰山有一高僧叫明镜,听了曹操的来意。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他一个锦囊,上写“遇怒则拆”四字。曹操虽然疑惑不解,也不敢多打扰,只好下山而去。

不久,曹操率大军进入中原。经过许县时,他觉得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就命大军安营扎寨。他把中军帐设在许昌城北门外一个庙里,号令士兵不得骚扰地方。可他没想到不少新招来的士兵野性未改,连他的堂弟曹仁也在背地里带兵抢劫商家和百姓。一时间,许县被扰得鸡飞狗跳,百姓惶惶不安。而曹操却蒙在鼓里,全不知晓。

这天,曹仁急火火地进了中军帐,手握一张帖子呈给曹操。曹操展开一看,见上面写着:“许下来了曹孟德,千家万户齐遭灾!”下面的落款是“许县荀彧”。曹操不禁一股怒火冲顶:“这荀彧是何等人?胆子也太大了!不严惩便不能警告他人,我在许县就难以立足!”刚要曹仁去查寻捉拿,猛然想起泰山高僧“遇怒则拆”的锦囊,赶紧找出来拆看。只见一张白纸上写着几行大字:

开口就晌午,日落扁月上。

十天头长草,或字三撇旁。

才过姜子牙,谋深似子房。

这是一首藏意诗。曹操左看看,右看看,翻腾了半天才解开其中秘诀:开口就晌午,开口系言,晌午取午,言午是“许”字;日落扁月上,日在上,扁月在下,像个“昌”字;十天头长草,十天为一旬,旬加草字头,是个“荀”字;或字三撇旁,是个“彧”字。顿时醒悟过来,高兴地说:“许昌荀彧,原来有子牙、子房之才!我一定要把他请出来。”

荀彧是颍川郡人,因不满朝廷,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索性在家过起了隐士生活。他听说曹操有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又善用人才,早想投奔,又怕传闻有假,所以出此计,探听虚实。自古高人难请,荀彧也不例外。

曹操派曹仁去请荀彧,荀彧故意拒门不出。曹仁非常生气,回来后添油加醋地说荀彧如何藐视曹操,建议把他杀了。曹操笑着说道:“不可!杀了他等于砍了我的左膀右臂,你知道吗?”

此时正是腊月天,朔风凛冽,滴水成冰。曹操求贤心切,冒着严寒,亲自骑马到荀彧府第,只见大门落锁。等了好久,不见有人出入。

曹操又急匆匆赶到荀彧的另一宅院。管家对他说,主人出门打猎去了。曹操两访不遇,只叹自己不遇大才,但并未烦恼,仍耐心等待消息。

一天,曹操访得荀彧到城东北八柏的祖坟去扫墓了,就备下厚礼礼,前往凭吊。曹操来到坟前,看见一个青年,风华正盛,仪表堂堂,正在专心致志读书。

曹操上前恭恭敬敬地施礼说:“荀公安康!”荀彧却头也不抬,问道:“先生是何人?来此做什么?”曹操说:“我是谯郡的曹孟德,想请荀公共扶汉室江山。曾几次拜访,不想孟德福浅,未曾幸见。”荀彧冷冷一笑说:“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治国大事,先生另请高明吧!”曹操赔笑说:“久闻先生胸藏经天纬地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我非先生不请。”荀彧说:“我骂你,你心中不恼怒吗?”曹操连忙点头说:“我一向重理不重情,荀公能指出我的缺点,多多益善。”

荀彧推说自己患有腿疾,行动不便。曹操便亲自牵来良马,扶荀彧骑上,回到军中。自此以后,曹操和荀彧终日形影不离,畅谈经营天下之策。从曹操兖州平乱、西迎献帝、官渡大捷到平定冀州……举凡军国大事,荀彧都曾提出过建设性意见,尤其在战胜袁绍集团的战役中,他的计谋起了关键性作用。曹操称其为“大贤君子”,数次上表,为其加官晋爵。

曹操请荀彧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曹操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作风。从历史来看,曹操对人才确是敬重三分的,这从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来奔,曹操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匆忙出迎的例子中也得到了印证。

将才难得,应懂识别

将才是战争胜利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纵观历史来看,常常是“一将难求”,真正的将才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兴衰,因此不可苛求。

唐朝名相狄仁杰也以举贤荐能而名垂青史,特别是他举荐契丹降将的故事,更为世人所称道。李楷固、骆务整原为契丹大将,曾多次领兵侵犯唐朝边境,骁勇善战,深为唐军将士所忌恨。事隔不久,李、骆二人因为形势的逼迫,于是便投降了唐朝。朝中很多将领都主张将二人斩首,以耀国威。狄仁杰却力排众议,说服满朝文武,委任两将以官爵。数年后,李、骆二将奉命领军北伐契丹,两将因对对方的情况和战术都非常熟悉,于是统率唐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武则天亲自在宫中设宴为两将庆功,此后,李、骆二将赤心效忠唐朝,屡建奇功。

将才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纵观历史,因为择将不当而造成战争失败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而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莫过于诸葛亮对马谡的误用。

马谡是诸葛亮好友马良的胞弟,史称其人“才气过人”,因而深受诸葛亮的赏识,让其担任参军之职。刚开始的时候马谡确实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器重,在军事上时常建立功勋,如提出“攻心为上”的建议,为诸葛亮“七擒孟获”、顺利平定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毕竟缺乏实践经验,又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最终导致街亭惨败。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苦心研读经书,对历朝历代衰败的历史非常熟悉,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开心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态不管是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得将诸葛亮请回来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恰好诸葛亮出远门不在家中,刘备只得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什么时候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张飞对此事并不是很上心,不以为然地说道:“一个平头百姓,随便派个武士请回来不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定国安邦之才,怎么能够随便派一个武士去请呢?你去准备一下跟我去请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三人冻得瑟瑟发抖。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受这种罪!等天晴了再来也不迟。”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恰好表明了我们的一片情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迫于无奈只得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二人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没有见到他,我想他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不敢前来与我们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也算是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果还不来,我便将他捆绑带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缺乏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正是晌午时分,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长途劳累,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方敢上前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才得以如愿,真是人生一大幸事!”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要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只想为天下之人,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至今没有达到目的,还请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诸葛亮深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一生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孩子逆反怎么办

    孩子逆反怎么办

    在本书的帮助下,家长们会科学地指导孩子度过“多事”的青春期,逆反而造成的亲子间的“代沟”,使孩子变得尊师重教、珍惜友谊、爱学乐学、理智平和;使孩子以健康的心态,意气风发地获取学业上的成就,迎接未来人生的灿烂——这正是广大为孩子的逆反所困扰的父母们的迫切愿望。孩子逆反,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困绕着数以千万计父母的家教难题!本书既有对孩子逆反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又有纠正孩子某一方面逆反的重点突破;既对孩子各种逆反原因进行刨根问底的分析,又对如何融解孩子逆反心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 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0-2岁的保育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本书是藤森平司先生“守护型保育系列丛书”之二,探讨少子化社会如何为0~2岁的孩子提供健康发育的环境。不具备共食条件、只有母亲在家的家庭,不及有混龄孩子集体的保育园更适合孩子成长。人都是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不同意见有助于自我了解。只听母亲的话,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如闻逆耳之言会受打击,从而封闭自己。孩子只有在“孩子的世界”中,在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关系中,才能共同成长。
  • 卡尔·维特的教育

    卡尔·维特的教育

    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作者的儿子小卡尔的成长经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早期教育的成功案例。书中详细记录了小卡尔在父亲的教育下,从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变成一个天才的全部过程。小卡尔生来普通,但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很小就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任专职教授。这一惊人的教育成就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让人们首次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

    西点军校成立于1802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把培养一流的军官作为办校宗旨。200多年来,这里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一流的军官,还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被誉为“精英人士的摇篮”、“各界明星的制造厂”。它所奉行的理念和信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的光芒照耀了全世界。本书把西点的理念、精神和中国的教育结合起来,将西点军规与培养孩子之道结合起来,解读西点案例、征引世界典型,点拨为人之道、讲说人生哲学。为男孩的父母一一解答从男孩到男子汉“父母要为他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的问题,为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提供最好的借鉴和参考。
  •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养育婴儿的方法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12的一些不科学的养育婴儿的观念务必更新,以求与时俱进。这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个体需求,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精心编写、结集出版了《新妈妈育儿百科全书》系列丛书,旨在能给年轻的夫妇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的指导,提供滋养爱情之树的养料,助其培育出聪明健康的下一代,促使家庭之舟在生活海洋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热门推荐
  • 我的重生不平凡

    我的重生不平凡

    若有朝一日,我君临天下,希望身边有你的笑脸如花!我的重生,不会平凡!-----------------------这是一本对青春的祭奠,这是一种对往昔的回忆,这是属于我们80.90共同最美好的年代!让我们一起呐喊:若人生重启,我们谁都不平凡!!!
  • 龙魔猎人

    龙魔猎人

    这是一个未知的文明,掩藏在历史的角落。巨龙在冰封的深海中苏醒,恶魔在无尽的深渊中归来!万里烽火犹,铁甲依然在!“既然你们真要把这天下变成苍生的战场,那么我向你们宣战,不死不休!”——江南……………………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 网游之英雄崛起

    网游之英雄崛起

    我一直妄图逃脱命运的掌握,甚至不惜舍弃过去,远走他乡做个弱势的平凡人,结果却发现……内容中度YY,网游与都市结合。
  • TFBOYS之浪漫烟火

    TFBOYS之浪漫烟火

    TFBOYS在一次偶然的事件遇到了三位女孩,她们用她们的善良打动了三小只,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看正文
  • 穿越之倾城之殇

    穿越之倾城之殇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婴儿,长大后嫁给了当朝最受宠的十三皇子。可是,真的会幸福吗?
  • 武仙本记

    武仙本记

    简介:何为武?心如铁,意不灭,武亦厉兮天如血。何为仙?傲气身,逍遥骨,吾命怎由天做主。何为道?道可道,亦难道,此心一痴空惹笑。踏八荒,游四海,凌云霄,镇百族。武仙本记
  • 再无轮回

    再无轮回

    不论爱恨情仇,是非对错,结局已成定。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谁也不能舍。众人皆说我是拆穿了阴谋,也结束了此间世界的未来,也如同吾姓独孤。。。。。问我若再有一次我还会不会如此?我说我独孤若不甘心!!天道若再有一次我还是会如此!!
  • 玄界异世

    玄界异世

    这片大陆,名为玄气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只有人人都渴望的玄力!跟着主人公梵渊一起,叱咤风云,主宰命运,称霸大陆吧!
  • 恶魔少爷:请别欺负我

    恶魔少爷:请别欺负我

    呜呜,爹地妈咪居然把我“卖”到一个大变态家。最可恶的是,他居然不让我和别的男生往来,不让我和别的男生说话,还时不时欺负我,简直是恶魔啊,谁来救救我......
  • 道法变

    道法变

    第一世:他是修真界炼器宗师,空间法器方面权威性的第一人。第二世:他是魔术界的第一人,被称为魔术界的达芬奇。第三世:他赶上了穿越潮流,投胎异世,成为一个魔法学徒。且看一个与异世法则格格不入的蹩脚魔法师,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之路。修真为“道”,魔法为“法”,魔术求“变”,集三者为一身,他又将演绎出如何一翻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