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8000000079

第79章 从毒气弹到冲锋舟

——惊心老照片重现“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丢弃武器

由于东北军高级将领中弥漫着武器至上的观点,除兵工厂自造装备外,还大量从国外采购先进装备,因此,有些装备在“九一八”事变中被缴获后,连日军也大吃一惊。例如,日军在东北军仓库中发现过航空毒气弹。根据史料记载,东北军的确有储存和使用毒气弹这类化学武器的记录。1927年10月3日,晋军第四师师长傅作义率军轻取重镇涿州,奉军反攻,展开了三个月的围城战。或许出于对国际法的无知,奉军竟然公然使用毒气弹攻城,并请记者观摩。可惜,由于对风向的掌握不足,这次攻击偷鸡不成蚀把米,没能拿下涿州不说,反而给奉军自己造成一定损失。“九一八”以后,未闻东北军再有使用化学武器的消息,推测其全部储备都在沈阳陷落时为日军所获。“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最终抱不抵抗主义退入关内。大好河山,三千万同胞沦陷敌手。那么,在东北的部队,真的没有一战之力吗?

在“九一八”事变中,由于飞行员都在休假,来不及将飞机启动撤离或组织抵抗,东北空军全军覆没,两百架飞机全部落入敌手。实际上,日军后来大量使用缴获东北空军的飞机与义勇军和后来的东北抗日联军作战,这些飞机在当时世界处于先进水平而且种类齐全,颇成系列。

所以,当萨在日军留下的资料中目睹少帅丢下的武器装备时,简直有扼腕之痛——

步枪约15万支,子弹约3百万发,迫击炮约6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10万发,火药约40万磅。

在本文所附照片上,可以看到东北军丢失的武器装备。

除了大炮,东北军还有一支坦克部队被日军完整俘获。这是一张令人惊讶的清单,列在其上的,便是“九一八”事变中,日军从中国沈阳兵工厂掠去的军用物资。事变发生后,日军分路攻占沈阳各处机关工厂,东北军全无应变准备,又奉不抵抗命令,各要害部门除少数官兵基于义愤进行抵抗外,大多开门揖盗,静候日军占领。当晚八时许,日军天野六郎少将率步兵第十六联队,已前出到沈阳飞机场及兵工厂以东地区,占领了有“远东克虏伯工厂”之称的沈阳兵工厂和东塔飞机场。兵工厂存放的大量现成枪炮、弹药,其数量极多,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东北军奉天兵工厂,堪称当时中国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这一工厂的建立,凝聚了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人的心血。1922年4月,张作霖在直奉大战中败北,痛定思痛,决心大办兵工企业,改善部队装备。张作霖接受张学良的建议,将原奉天军械厂改为东三省兵工厂。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重新规划,设立枪、炮弹、炮等三厂,由丹麦商家文德(Winther)公司承建,并派技师克力敦尔弥驻厂指导安装,于库房西侧,修筑站台,铺设铁轨,火车可直通厂内。此后,1926年至1928年再次扩充,增建枪厂及轻机枪厂,有机器八千余部。由于其几任督办杨宇霆、韩麟春、臧式毅等均用人得当,该厂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之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前已经能够量产17式65轻机枪,13式79重机枪(均系仿造自日式机枪)。

占领该兵工厂后,很多日军看到在厂内加工台上正在制作的24公分大口径榴弹炮炮身后都惊讶不已,认为该厂在规模和技术上,并不比大阪炮兵工厂差。不少日军即以此种火炮生产车间为背景摄影留念。

为了取得“九一八”事变的主动权,日军在谋划过程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从日本本土调来了两门240毫米重榴弹炮,参加对北大营的攻击。而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最大口径的重炮不过150毫米。

事变发生前,张学良的幕僚曾建议其将兵工厂内迁,但少帅迟迟未予批复,所以尚未行动,“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奉系在沈阳兵工厂曾先后投入了折合法币二亿八千多万元的奉票和大洋,使东北军成为全国各路军阀中装备最好的军队。可惜,这样一个大型兵工企业,却拱手让给了日本,其中已经造备完毕的大批武器,也落入日军之手。这种结果,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彭德怀元帅那句著名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但是,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中遗弃的武器,还远远不止兵工厂所丢失的这些。看一看日军留下的照片,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看到这些精良的装备,未经抵抗就落入日军之手,令后人不禁浩叹——尽管1931年中日在战略对比上差距甚大,但于东北局部,无论装备还是兵力,可见中方都不落下风。在锦州、江桥等地的战斗中,还曾经占过上风。这种情况下,却被吓得全面采取“不抵抗”政策,实在是令人深感耻辱的事情。

这里,唯一的亮点是“九一八”之后大批兵工厂工人不甘为虎作伥,他们纷纷离开工厂,撤往关内。其中有一批人员,最后竟然和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取得了联系。他们携带工具撤退到第十一军的根据地七星砬子,成为该军所建立的兵工厂中骨干力量。在这座兵工厂中,他们依靠有限的设备,能够自己发电并利用水力驱动机床,制造出了大量机枪、冲锋枪、手枪、手榴弹等装备,提供给抗联部队。使七星砬子兵工厂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中最成功的兵工企业。

但仍然忍不住叹息,有这些装备,就算打不过,也可以拼一个玉石俱焚吧,就算没有玉石俱焚的勇气,至少把它们销毁不至于资敌吧。要是这些装备落在真正打鬼子的部队手中,难道当年的东北,我们就真的没有一点机会?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同类推荐
  • 秘密勘探社

    秘密勘探社

    在看似和平的这个年代,由于现代化技术所发展的间谍组织其实已经遍布了整个世界。秘密勘探社在新组联邦的支持下,这个基本由青少年所组成的侦探特工团队为了推翻腐败的新的灭世大国政府为目的而进行着技术斗争。而主人公,深邃的杰特·殇有着比他人高出一个境界的数理才能,这位电子特工第一次面临着真正的挑战,秘密大战一触即发…
  • 抗战之浴血重生

    抗战之浴血重生

    现代兵王穿越晚清!灭英法联军,势不可挡!打鬼子就要打到他们的老巢才行!沙俄逞威,有我你就不会行得通!米国不服,那好办打服你就是了!东南亚各国妖魔乱舞,没事灭了就清净了!澳洲有金矿有铁矿有等等资源,不着急让他成为帝国的一块版图不就行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幸福!可以遵循帝国的法律制度,那就会有和平有幸福!环境保护最重要,不遵守死拉死拉滴!
  • 血瞳之血战天下

    血瞳之血战天下

    他原本是一个高贵的世家子弟,可是一夜之间惨遭巨变,他全家上上下下被屠杀,连带着自己家族封地里的百姓都被屠戮一空。从此他性情大变,他冷血,他嗜血,他是世人眼里的杀人魔王,但是那些在他的眼里不算什么,世人怎么想与我何干,我要做的便是杀人报仇,血战天下。“贼老天,你不仁我不义,我命由我不由天。”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本书考察了浙江各地沦陷的经过及日本侵略者对浙江的统治形式;回顾了战前浙江经济文化所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成就;还考察了战争中浙江平民的各种伤亡类型及大致伤亡人数等内容。
  • 二战史·大漠厮杀

    二战史·大漠厮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唯梦的羁绊

    守护甜心之唯梦的羁绊

    在重重困难中,唯梦的爱恋也经受考验。在考验中,他们的情是否经受得住呢!
  • 紫极傲世

    紫极傲世

    前世的她,是绝世天才,恣意张扬,狂傲不羁,为了家人,她倾尽一切,却惨遭背叛,身损,魂飞异世!他,是强大的君主,冷若冰霜,却因为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护她爱她,只想让她无忧无虑,傲然于世!
  • 重生之墓

    重生之墓

    一个从远古坟墓之中爬出的人,一段尘封的岁月。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处处充满神秘,悬疑的剧情,铁血的故事。重生之墓!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这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它如今也必将激励着你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奋力拼搏,享受生活。如果放弃一根小小的荆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相信所有的妻子都会回答:我愿意。但真正伟大的妻子并不仅仅如此。她还会成为伴侣背后的支撑,令其获得更大的成就;她亦会娴熟地打理生活,令幸福和美满遍布人生的各个角落。这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不但能令无数女性获得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亦能造就伟大的女人,培养伟大的男人。
  • 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猫恋上你:甩不掉

    猫恋上你:甩不掉

    “那时候你还不认识我这个猫娘呢。”苒对着逸晨笑了笑。“以后你也不会看见我了呢?”“啊?你说什么啊苒?”苒走到逸晨的旁边,“去死吧……”
  • 蛊

    她站在灯影憧憧的河岸边,信手捻起一朵断根的白莲,她独自在午夜站在戏台上,夜深露重模糊了婉转唱腔,她舞动水袖划过水面月光,惆怅依旧只是多了点凄凉,她摇头微笑看着夕阳西下,转身平静叹息着暮色茫茫。"
  • 长缨在手

    长缨在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长安......女儿柔肠男儿胆,滔滔热血汉衣冠!
  • 纸币的跳跃

    纸币的跳跃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