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9400000010

第10章 徐州风云(3)

他一听说袁术要起兵攻打寿春,便吓得溜回下邳,倒省了袁术一番工夫。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陈家与袁术关系彻底破裂。如何避免袁术取得下邳,便成了陈家人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这或许也是陈登力挺刘备上位的原因之一,要对抗袁术,又不能依赖曹豹的丹阳兵将,放眼整个徐州,好像也就只有刘备有这种能耐了。

根据史料记载,陈登非常欣赏刘备,说他"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陈登是第一个明确评论刘备有王霸野心的人,这大概也是基于两人在徐州共事的经历,比起袁绍说的"弘雅有信义"要更有说服力。而刘备也很欣赏陈登,曾经在别的场合说他有古人之风,当代人是比不上的。

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陈登和刘备相互间推崇备至,那么刘备之后落难海西,陈登当时身在何处?为何不见他出手相助?而刘备离开徐州后,为何又不见陈登相随?比起糜竺倾家荡产,随刘备周旋四方,陈登对刘备的赞赏,难道纯属忽悠?

笔者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刘备落难海西时,陈登应该在下邳,他无法出身协助的原因可能是下邳失陷得太快,太过于突然,以至于他下一次在史书上出现时,已经成了吕布的幕僚。

第二,陈登之所以无法跟随刘备周旋四方,主要是因为这种世家大族都根植于地方,经济上倚赖农田租佃,人脉上门生故吏遍布郡县,一走就失了根基,成本太高。相较起来,糜竺是个商人,其资本有比较强的移动性,地域性也没那么强。

除此之外,我认为陈登与刘备分道扬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二人的阶级差异。

刘备来自于社会底层,陈登则属于士族阶级,这在二人之间造成了无可避免的落差,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差,两人在某些观念与行事上差异太大,以至于理性上都知道对方是好的,可就是无法妥善共事。

事实上,在刘备入主徐州的一年多时间里,陈登几乎销声匿迹,或许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在刘备帐下不受重用的情况。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刘备与陈群的关系上。

刘备入徐后,原担任刘备别驾从事的陈群并未跟随,反而之后以"避祸"为名,和父亲陈纪一同进入徐州,并于稍后被吕布招揽。刘备与陈群曾有宾主关系,又同在一州,却无法共事,阶级问题是最有可能的阻碍。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单单归咎于刘备或是陈登、陈群一方,这应该是双方的不协调所致。

刘备本身并不好经典儒学,大概也无法习惯东汉士族那套严谨繁杂的礼仪。同时,他当时对内政还不太重视,也不认为有必要对这些名士们降低姿态。

另一方面,士族们或许对刘备有"英雄"、"王霸"或是"好做阵"的美誉,但在他们眼中,这个人终究只是一介粗俗武夫,可以捧但不能跟,更不值得为他牺牲身家性命,这也正是刘备前半期始终无法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

东汉末年,地方上大型士族一方面掌握田林等经济资源,一方面透过门生故吏掌握了政治资源,一个军阀即便兵力再强,如果缺少这些士族的支持,便如失根的浮萍,在地方上落不住脚。

刘备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仍然是率性而为,将徐州士族们摒除于自己的小圈子之外。而陈登回应刘备疏离的方式,就是弃子。

对于陈登来说,刘备就是一颗棋子,他本身受不受刘备的重用是一回事,重点在于刘备是否能发挥"制袁术,抑丹阳"的作用,结果刘备却让陈登大失所望。

淮阴之战打得零零落落不说,还激起丹阳兵集体造反,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利用价值,因此对于刘备落难海西,陈登保持冷眼旁观也是理所当然。而他也很快发现,勇猛善战、轻于决策的吕布,其实是比刘备更好的一枚棋子。

当过丁原的主簿,又曾一度霸占朝廷的吕布,自然要比刘备更了解士族政治的游戏规则。他不但网罗了被刘备摒弃的陈群与袁涣,还将脑筋动到当时已仕于孙策麾下的张纮身上(张纮为徐州广陵人)。因此,虽然他做人有点缺心眼,但他向陈家靠拢的程度远大于刘备,自愿成为陈家手下的一枚战棋。

首先是陈珪成功说服吕布拒绝袁术的联姻要求,将倒霉的求婚使者韩胤送到许都斩首,促成了不可思议的"曹吕同盟"。之后在袁术入侵下邳的战役中,陈珪又协助吕布大破袁术军,彻底阻挡了袁术北上的企图。

然而棋子就是棋子,陈家也看出吕布绝非优质股,不值得花心思投资,于是当陈登奉吕布的命令出使许都时,便吃里爬外地和曹操达成灭吕共识,并受任为广陵太守。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东征吕布,陈登率广陵部队助战围攻下邳,最终杀吕布于白门楼。此战之后,陈登被封为伏波将军,位阶远高于曹操帐下将官。

隔年,袁术病死,正式解除下邳陈家的心头大患,陈家便改以广陵为根据地,开始打起江南孙家的主意。

陈瑀被曹操任为吴郡太守,和陈登几次联系吴越一带豪帅侵扰江东大后方,对孙策、孙权势力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牵制,在匡琦一役中,陈登更是大破来犯的孙家军,给江东小霸王带去了军旅生涯中唯一的一败。

稍后陈登被改任为东城太守,广陵民众纷纷举家相随。可惜陈登三十九岁时,因为吃了太多的生鱼片,得寄生虫病而英年早逝。史书上记载,陈登年少时候便得了这种病,虽经名医华佗诊治,但并未去根,直到三十九岁时旧病复发,而"佗不在",无人可治,溘然长逝。

对于陈家来说,陈登的死是个重大打击,陈家也因后继无人,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而言之,下邳陈家可以称得上是整个三国史中第一神秘家族,他们不成一方之霸,却成功地在各列强之间寻找平衡,成为东方一只看不见的幕后黑手。

不过,你要认为陈家是徐州的守护者,那就过于天真了。依笔者看来,陈登等人也只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而战,还没到守护一方百姓的程度,否则他也不会和屠杀徐州数十万百姓的曹操合作了。

本章节可作为别传,供诸君消遣。

初见吕布

从兴平元年底到建安元年初(即公元194年到196年),期间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是刘备自起兵以来过得最安稳的一段日子。徐州内部秩序井然,从大屠杀中得到平稳复苏。外部敌我无犯,只要坐看吕布、曹操混战便可。

刘备以州牧身份统领徐州,驻于下邳,长安天子远在天边,他在州内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这是他到目前为止第一次享有如此高的权力。

和大部分成功男士并无不同,刘备在日子逐渐稳定下来,有钱又有权之后,下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女人。

便在此时,刘备身边第一个有记载的女人出现了,此人就是后来刘禅的生母、昭烈皇后甘夫人。

她是小沛人,刘备在豫州的时候她嫁给了刘备为妾,从此以后就跟随着刘备到处流浪,最后在荆州过世。应该说,她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这个后来会讲到。

刘备纳甘夫人为妾,这至少说明三件事:

第一,她一定不是什么名门大族家的女儿;

第二,她一定长得够漂亮;

第三,刘备当时已经有了至少一个女人。

刘备之前与之后究竟有过多少女人,史料上没有详载,我们不能瞎猜,不过笔者认为他应该是一个蛮有魅力的男人:长得虽然谈不上俊美,但高大黝黑,手脚修长而壮健,手掌大而粗糙,沉默时带有一点神秘的气质,微笑起来则是充满了温暖。

这样的男人应该不会缺少女人,至少他在赤壁大战之前,娶过的正妻就不止一个。只不过大哥的女人不好当,后来都死光光了,只有这位甘夫人命最硬,她为刘备处理家事,并有本事撑到为刘备生下一个孩子。

至于另一位糜夫人,就要等到稍后的故事中才会出现了。她是糜竺的妹妹,不过史书上记载得更少,她没有为刘备生孩子(也许生过,却不幸夭折),因此没有谥号,我们甚至不知道她死在哪里。

简而言之,这一年多的时光对于刘备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有权有钱有女人,无敌无病无灾祸,或许所谓的"王霸"便是如此吧。刘备终于开始感受到拥有权力的痛快了。

不过,乱世枭雄的命格绝对不会那么单纯,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地狱的使者已戴着面具,悄悄叩响了刘备的命运之门。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春,曹操经过两年的鏖战,终于在定陶一战将吕布决定性地击败,取回了兖州的统治权。被击溃的吕布已无落脚之地,只好领着残军来到徐州,希望寻求政治避难。

和《三国演义》上的描写不同的是,当时刘备的身边并没有人劝他拒绝吕布,而以刘备大哥的性格,对吕布这样的落难军阀也很难说出一个"不"字。于是,一场由一前一后两大流浪军阀所主导,充满了诡异气氛的见面会,就这样拉开了大幕。

说起来,刘备和吕布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他们同样是边地出身,同样以武职为主,手下同样有一票骁勇而死忠的弟兄,同样流浪过许多地方,在许多不同的诸侯手下当过马仔。

不过,两个人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吕布要比刘备会打仗,而刘备远比吕布会做人。

就是这些共同与不同的特质,使得刘备与吕布之间的互动显得格外有趣和诡秘。这场会面的时间和地点现已不可考,只能依照有限的历史记载,想象当时会面的场景。

吕布见到刘备,立即热情招呼道:"刘老弟!哈哈哈……老弟啊,咱们哥俩儿终于见面了,你和我,都是边地人嘛,这多有缘啊!来来来,不用客气!"

刘备维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心里冷笑:谁是你老弟?

接下来在宴席上,酒过三巡,吕布又开始向刘备大吐苦水:"老弟啊,咱们边地人和中原人就是不一样,那些中原人,个个都是没心肝的混蛋!我告诉你啊,当年兄弟我看到关东起军,就有意和大家合作宰了董卓,结果后来我真把董卓给宰了,来到关东,这些中原人竟然没一个肯接纳我,还都要杀我嘞!你看他们混蛋不混蛋?还是咱们边地兄弟够意思,是不是?哈哈哈……"

等宴会结束之后,吕布又请刘备到他的军帐中,让刘备坐在他老婆的床上(这床不是用来睡的,一般只用来坐),命他老婆们向刘备行礼。

王粲在《英雄记》上描述此事时,说此时吕布很尊敬刘备,但笔者从这段记载中,却丝毫瞧不出吕布有尊敬之意,反而觉得他是在故意套近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来熟,却又搞不清楚状况,可谓低能到了极点。

吕布首先扯出边地人的共同背景,这还算说得过去,但他竟然直呼刘备为"弟",即便吕布当时的年纪的确比刘备长个几岁,但此前两人根本没照过面,最多互有耳闻,再加上吕布眼下是来避难的,不称个"明公"也就算了,也该正正经经地唤一声"使君",怎么会称"弟"呢?明显是想套近乎,结果搞错了方向。

吕布命妻子向刘备行礼一事就更扯了。

这种"升堂见妻"在汉朝是十分亲近的礼仪,只有铁杆哥们、拜把子兄弟,或者朋友间极为熟稔又相惜时,才会互相拜见对方的女眷。吕布和刘备认识才多久就搞这一套,对刘备来说当时的场面一定相当尴尬,他不知道是否也应该让吕布见一下自己的妻子。

从这段吕布和刘备相处的记载,大概便可以推知为何以吕布的勇武,竟然没办法在关东立足了。

他大概就是整天把"杀董卓"挂在嘴上,自以为对关东诸侯有功有恩,便得寸进尺和人家勾肩搭背,当然会惹人讨厌。刘备算是比袁绍、袁术等人要容易亲近,涵养要高一些,有容人的雅量,但看到吕布这副德行,也是表面上敷衍,心里不大痛快。

由此可见,吕布这个人甚至有点缺心眼儿,看不出个眉眼高低。王粲说吕布对刘备很"尊敬",那是低估了他的脸皮,高估了他的智商。

但无论如何,吕布还是在徐州待了下来,刘备供给他粮草,让他驻扎在下邳西面的某个地方。

《三国演义》和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吕布驻于小沛,不过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是下邳西面,超过四十里的地方。之所以很多人这么认为,主要是因为小沛是当时刘备唯一能够合理安置吕布的地方。

理由是:

第一,小沛位于徐州最前线,夹在曹操、袁术两大势力之间,原本就是一条看门狗应该站的位置;

第二,小沛本身是个孤城,南面沛国是袁术的领地,在此驻兵谅吕布也搞不出什么花样来;

第三,小沛和下邳之间隔了一座彭城,倘若吕布想反咬一口,也没那么容易得逞。

然而笔者却有不同的观点。

从之后吕布偷袭下邳的进军速度来看,他应该是驻扎于更靠近下邳的地方,可能在彭城附近,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彭城。

再者说,当时刘备才与曹操改善关系不久,没理由将吕布这枚眼中钉放在曹操的眼前,碍眼不说,弄不好还有可能会挑起曹操对徐州的旧恨。

总而言之,吕布军就在徐州境内驻扎了下来,这一驻就是半年之久。毫不客气地说,这是刘备在徐州所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

背后插刀

建安元年中,徐州又卷入了战乱,这回是因为袁术。

前面说过,袁术自从封丘一战被曹操打得一败涂地,便将矛头转向位于东方的徐州。

袁术先是任命孙坚的小舅子吴景为广陵太守,经略徐州南面靠近长江的广陵郡。然后于公元196年,亲自率领大军进入下邳国境,渡过淮水,剑锋直指刘备大本营下邳城。

此时刘备已取得了曹操跟袁绍的支持,胆气正壮,正愁没有对手,于是便率领大军南下,至盱眙、淮阴一带对抗袁术,留下自己把兄弟张飞(终于轮到这哥们儿上场了),前徐州上将、现任下邳相的曹豹,丹阳将领许耽等人留守下邳。

应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组合,因为这一举动给吕布留了一道虽然上锁,却没有锁死的后门。

刘备与袁术之战的规模如何,史书上并未记载,不过依照双方的实力来推测,双方共计约六七万人的兵力。这也是刘备第一次指挥大军团作战,他事前必然做了很多功课,面对战绩不怎样的"冢中枯骨兵团",应该是信心满满,要在这一战中扬名立万。

不过事实证明,以刘备眼下的实力,和袁术也不过是半斤对八两,双方在淮阴石亭一带数次交锋,各有胜负,拉锯了一个多月。

吕布并不是一个头脑灵光、会主动寻找机会的人,像他这种军事上个人能力很强,但管理上短视、近利、轻率的决策者,注定要成为他人的一枚战棋。

而袁术则刚好相反,他是那种志向远大(想当皇帝),但军事能力却弱到掉渣的角色。凭着一定的政治嗅觉,他看出吕布的利用价值,于是在与刘备交战之初,袁术便写了一封密函给吕布。

这封信写得很有水平。

同类推荐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中国近现代历史因一些人物而风起云涌,如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北大之父蔡元培,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市场经济第一人顾准等。本书讲述了他们在困难中跋涉、在孤独中前行的探索历程,其深刻思想与坚定信念透过历史的烟尘,依旧光芒四射。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我的合约豪门男友

    我的合约豪门男友

    他是帅气的富家子弟,她是普通家庭的独生女,他们都是恐婚族,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契约,他们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吗。。。
  • 美人倾城:师叔个个不斯文

    美人倾城:师叔个个不斯文

    毒嗜我心,我嗜君情,不过是你来我往,你情我愿。说什么生生世世,且看今朝吧,这朗朗乾坤,我来纤手颠覆。南迎风,荡剑门最低等的下剑门(下贱)废材女弟子,只不过想要御剑飞行而已,谁知,竟御来了师叔无数。这是一场华丽的对决,这是一场成熟男人的较量,峨眉之巅,风起苍穹。七把长剑,剑啸江湖,为的只是他们心尖儿上的那个少女。她狂妄,她冷情,她爱的是谁,他们至今不知。七剑汇聚,只为红颜一笑,剑气如虹,儿女情长如歌。
  • 龙魂古剑

    龙魂古剑

    少年侠客黄玉,家学渊博,是剑中高手。为了生计,误中江湖圈套,卷入生死搏杀,邂逅红颜知己。正当厌倦了江湖,想要泯尽恩仇之时,才发现那前面所有的人,都是配角,那所有的话,都是旁白。革命发生在自己身上,最是痛苦。有仇报仇,有冤报冤。黄一武侠力作,精彩无处不在!
  • 合一镇

    合一镇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小镇,一个个拥有非凡能力的居民,合一镇的位置不止是一个普通小镇这么简单,所有的都将被一个外来的学生,王道解开。
  • My Discovery of England

    My Discovery of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幻冒险录

    奇幻冒险录

    地球,一个拥有45.4亿年龄的星球:无数个文明在这45亿年中争相辉映,又有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随着时间的长河而消逝;无数的秘密与宝藏等着人们去探索发现,无数的秘辛等着人们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 TFBOYS:宠妻法则

    TFBOYS:宠妻法则

    岁月绵延,身边的人也许不再是你,我想我会带着记忆继续生活~我希望恋爱的前奏绚烂令人欢愉,陪伴着的人舒服温暖,结尾余温,我全心全意爱过你!而不是被动式的今后相敬如宾
  • 踏天争仙

    踏天争仙

    奇毒在手,天下我有!走剑修的路,叫剑修无路可走!走修仙的路,叫所有仙人瑟瑟发抖!
  • 豪门逃嫁101次

    豪门逃嫁101次

    她是一个不受宠的千金小姐被陷害嫁给了一个傻子总裁。男友被妹妹抢走了,后母咄咄逼人,亲人对她如此无情,她反抗,逃嫁,最后她震惊发现她的这个傻子老公的秘密。他的另一个身份竟然是传闻中的那个低调又最具势力的男人!“我去你妹的凌越,你竟然装傻戏弄我!!”如此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男人却对她专属钟爱,宠溺无边。
  • TFBOYS青春那么伤

    TFBOYS青春那么伤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我不曾放手,我们是不是就不会错过?她留下生命的最后一滴泪,绝望地看着他...“我在下一世等你......来找我......因为,这辈子...是我先找到你的......下一次,我们再也不说分手......”他和她之间有那么多的幸福过往,但终究还是错过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