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9400000003

第3章 大风起兮(1)

祖宗问题

首先要交代男一号的背景资料。

刘备,字玄德,生于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户籍所在地为幽州涿郡涿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刘备身为西汉景帝之子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换言之,刘备出身宗室贵胄,细排下来,当今皇上还得叫他一声"叔"。

皇上对他一口一个"皇叔"地叫着,这辈分,大得有点吓人。

事实是这样吗?

现代作家刘少卿所编的《刘氏新族谱》中,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第十七代孙。

从刘胜到刘备的谱系是: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流行的中山刘氏谱系。当然,全国各地的中山刘氏族谱时有所见,但大都只是与上述略有出入罢了。

在这里,笔者要向那些为了填补自刘胜到刘备谱系空白而点灯熬油、茶饭不思、绞尽脑汁的族谱编纂者们致以安慰性的敬意,并且遗憾地告诉你们,这些流传了很久的谱系,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很简单,虽然正史上没有开列刘备历代祖先的名号,却间接指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代数。刘备的皇叔身份,这想来应该是不假的,然而也正是这声"皇叔"道破了天机。

要知道,古代的称呼,尤其是在皇室,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严格按辈分来叫。既然刘备是献帝的叔父辈,而献帝刘协出自长沙王刘发一支,从刘发到刘协共有十三代(史料记载),中山靖王刘胜与长沙定王刘发又是兄弟,那么刘胜到刘备应该是十二代。

这不是数学问题,是常识。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想来想去,归根结底还是《三国演义》惹的祸。

请列位翻开《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中写道:"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备乃刘弘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这里的记载与刘少卿所编《刘氏新族谱》只差一代。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影响之深远,不是简单一句"家喻户晓"或"经久不衰"所能够概括得了的。也正是借着它无穷的生命力,中山刘氏的世系得以如此广泛地在全国刘姓中传播。

至于《三国演义》中这段中山刘氏世系记载出自何处,就只能问罗贯中老先生了,而老先生早已仙逝,这答案自然就成了谜。也就是说,有关刘备的族谱,除了基本可以确定的那几位,其他人都是一笔糊涂账。

糊涂归糊涂,故事还得继续。

话说当时刘胜的儿子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因此也就有了涿县刘氏这一支,然而这位陆城亭侯大人的运气实在不怎么样。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实行削藩政策,以"酎金成色不足"为借口,废除了大批同姓诸侯,史称"酎金失侯"事件。很不幸,刘贞也在下岗名单中。

所谓"酎金事件",完全是一场政治阴谋。

当年汉武帝颁布了"酎金律",要求分封的王侯在祭祀宗庙时必须上缴十足真金,成色差一点,就削你的爵位。结果上百王侯的爵位因此被剥夺,成了平民。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巩固江山。要弄明白这件事,时间得往前捯。

武帝的曾祖父高祖刘邦当年封了好多王(刘姓王),结果到了汉景帝这会儿出事了。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七国之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但那么多王在周围虎视眈眈,这不等于在皇帝身边埋了好些颗定时炸弹吗?搁谁谁都受不了。

于是到了汉武帝这会儿,他颁布"推恩令",规定王的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而庶出(小老婆所生)的弟弟们则一律封侯。这样一来王的土地便被分散,权力被平均,也就没办法对抗中央了。

既然要把王的力量分散掉,那么当初为什么还要封王?这不是没事找抽吗,不封不就没事儿了?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时间还得往前捯……就不捯了,列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

话说刘贞被夺去了爵位,降为平民,也就是说,早在刘备出生前约二百八十年,他的祖先就已被踢出了皇室阶层。传到东汉末年要说还有什么皇家余荫、宗室光环之类的,恐怕连鬼都不相信。

其实这也没什么,当不成侯爷,当个地主总可以吧。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山刘氏固然至东汉已非宗室,但总算还是当地大姓,这都要拜那位中山靖王所赐。

中山靖王刘胜是个标准的模范贵族,没有野心,不问政事,不理民生。白天饮酒作乐、吟风弄月,晚上为了繁衍下一代而奋斗不止,为"纨绔子弟"、"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等词汇做了完美诠释。按《史记·五宗世家》的说法:他只知沉溺酒色、骄奢淫逸,不知安抚地方、抚恤百姓。

笔者有幸到过河北满城汉墓,该墓为刘胜和妻子的墓地。与其他墓地不同,靖王墓建在山上,整个墓室是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规模之宏大,举世罕见。当时西汉还没有发明炸药,能在坚硬的山体内凿出这么大空间来,确实很不容易。据说该墓出土文物达一万多件,皆为无价之宝。

列位也许会问:无价之宝?没听说过啊!

没关系,说一件大家就知道了--金缕玉衣。相信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并且顺利毕业的同学,一定在历史课本上读到过它。这件宝贝正是从靖王墓出土的,据说它是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两千四百九十八枚大小不等的优质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的,一经出土立刻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巨大轰动。

大概是为了防盗,靖王墓外没有标志,墓中也没有石像和墓碑,要不是国家搞国防工程建设,也许到今天还没被发现。

刘胜除了能写点诗文外,几乎没什么长处,但生孩子却很有一套。据说他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男孩。换到现在,这大概可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光凭这一项,就足以令刘胜"流芳百世"。

正是因为这些子嗣,中山国内刘氏人丁兴旺、枝叶繁茂。身为分支的涿县刘氏,势力自然也小不到哪里去,虽非贵族,但还是有一定资源将族中子弟送入中上阶层的。

刘备的祖父刘雄便举过孝廉,当过东郡范县县令,相当于今天的县长。他爹刘弘也担任过州郡官职,史料中未载官名,估计也就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但好歹也是政府公务员。刘备应该还有个叔叔叫刘敬,是否也当过官就不大清楚了,不过后来他资助刘备上学,应该属于"有产阶级",至少是"小资阶层"。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个刘敬,也叫刘子敬,这在古代人名中是可以通用的,用不着奇怪。

因此,刘备虽然出身赤贫,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家族背景,这才有资格去当时大儒卢植的门下当学生,并因此认识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贵人--公孙瓒。

形象问题

刘备的外貌史书上有记载,他身高七尺五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三到七五左右,放在现如今虽然很普通,但在古代也算是高大威猛了。

他最有名的特征是手长耳大,手臂垂下来可以超过膝盖,双眼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这种外形实在有点难以想象,换到今天,从哪方面看都是畸形儿,但在古代,这便成了"天赋异禀"、"有圣人之貌"了。

不管怎么说,刘备长了一副招风大耳(双耳垂肩),这一点应该是不错的,史书里就不止一处记载,他的对手们都喜欢"亲切"地唤他一声"大耳贼"。鉴于我国古代某些"优良传统",我们大可不必较真儿,当成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故意夸张宣传就是了。

另外,刘备的外表还有一个特色:他不长胡子,至少中年以后没有。可能是因长年劳苦奔波导致掉须,也可能是那种天生就不长胡子的人。

在今天,不长胡子当然没什么,最多被人戳戳脊梁骨,说这人有点"娘"。但在当年那个男子以长须为美的年代却并不是件小事,而刘备本人对此也颇耿耿于怀,以致后来还惹出了一条人命。

关于刘备的个性,想来只有两个字能形容:神秘。

读完三国史料,我们会发现以一个记载详细的领导者来说,刘备很少说话(相较于曹操、孙权、诸葛亮等),就算有,也很少是"肺腑"之言。

他虽然喜欢跟属下同床共枕(别想歪了),但却很少能看到像孙权那样与属下说些家长里短的记载。他也没有曹操的文采好,常写些诗文表明心迹。因此,真实的刘备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只能说是个谜。

笔者猜想,刘备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为人低调、内敛,甚至有些内向,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典型的闷骚男。

刘备年轻时可能还带些外放的面相,中年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深沉内敛了,史书上记载他"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应该是一个大体描述。这使得他与曹操的慷慨豪迈,或是早期孙权的亲切可爱有很大的区别。

再说说刘备的整体形象跟气质。

笔者在这里先简单概括一下:刘备是个军人,他习惯于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声响,或是军营中成千上万名男人数十天不洗澡的那种酸臭味。相对来说,他对政务管理的能力却十分薄弱,对于繁杂的公文案牍感到头大,这使得他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枭雄"与"流寇"之间游走。

但刘备也有长处。

首先是他会做人。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的亲和力十足,很容易就和别人成为勾肩搭背的哥们儿。

笔者相信这种"亲和力"跟所谓的"交际手腕"是不同的,那是一种天生就令人亲近的气质,因此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公卿,都对刘备相当友好。这在刘备长期的流浪生涯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实在我们身边从来就不乏这样的人,虽然某人的爹不是李刚,开的车也不是奔驰或者宝马,银行存款不到五位数,相貌比我还差,但就是有人缘,不服都不行。

当然,光凭"超人气"是无法达到刘备的高度的。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不是什么"仁德"或者"英雄之气",而是他的出身,他的草根性--不是他的宗室身份,那玩意儿没用。

和同时代大部分军阀相比,刘备的起点是相当低的。刘备虽然也受过儒家的经学教育,但程度充其量也就是小学水平,这使得他(与他的伙伴)一直都保持着很强烈的草根性。这种特性是刘备的资产,同时也是负债,造成了他前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也成为了他不死的保命符。

在刘备后半生的事业里,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短板,于是聘请诸葛亮为高级顾问,这才真正开创了属于他的蓝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想象刘备是一个高大、内敛、刚毅、有点土腥味的军人,善于领兵作战、冲锋陷阵,但看到数字或者法律条文便会头痛。有点类似港台电影里的黑道大佬,不是那种讲话大声、充满霸气的角色,但也绝不是那种看起来憨厚老实,甚至有点窝囊的忠厚大叔形象。

草样少年

前面说过,刘备生于幽州涿郡涿县,也就是北京靠南边一点的地方,这地方当时已是大汉帝国的边疆,混杂着大量的乌桓移民,再往北就是鲜卑人的地盘了。

刘备的老爸刘弘虽是州郡一级的官吏,但大概职位不高,又死得早,留下孤儿寡母过着清寒的生活。自少年起,小刘备就不得不跟着母亲摆地摊儿,从事家庭手工编织业,也就是编草鞋、织草席。

他大概从懂事起便帮着母亲干活了,因而养成了随手编织工艺品的习惯,到他中年后都改不掉,以至于后来威震四方时,对头们也常拿他少时的从业经验开涮。可见,刘备是个名副其实的"草根"。

拼爹,刘备干不过曹操跟袁绍;拼出身,与自己那两位有着相似经历的远祖相比,他的起点也是相当低的。汉帝国的开创者高祖刘邦,好歹还是个村治保主任(泗水亭长),交游广阔,喜游侠,虽然常拖欠人家酒钱,偶尔接受嗟来之食,但至少说明他还能将场面撑住。汉光武帝刘秀虽说也是一介布衣,却生在地主家庭,闲来无事喜欢干点农活、放放牛,搞点小情调。而刘备,就真的只能用"贫贱"二字来形容了。

不过刘氏家族再怎么落魄也是大族,虽说家境不好,刘备从小还是有书读的。而且刘备的母亲也是一个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女人,刘备十五岁时就被送到当时的大儒卢植的门下当学生。

汉朝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经筵讲学的风气便十分盛行。东汉时期最高学府当然非洛阳的太学莫属,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除太学外,地方上还有郡国学,还有许多类似春秋战国时期的私人讲学,若是名师开讲,数千学生济济一堂也非怪事。

在传媒和交通尚不发达的当年,那么多满怀抱负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有的甚至不顾舟车劳顿,不惜耗费数月光阴,千里迢迢赶过来,只是为了听上几堂课、一睹名师风采,足见当年那些名师的号召力。运气好的大概还能赶上毕业典礼,运气差的可能连名师的背影都见不着,但大家还是争相前往。

比较起来,现如今学术界的所谓"超男超女"们,无论是从学术素养还是人格魅力上,跟人家都是没法比的。

卢植就是当时的名师之一。他同样是涿郡涿县人,和郑玄同是经学大师马融的学生,兼学今文经与古文经,十分有名。卢植在当时绝对是个牛人,虽然学问上不及老师马融和师兄郑玄,但也称得上是文化明星,不过他身上的另外一项技能却是老师跟师兄无法比拟的。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自然会讲到。

话说卢植学成之后,就回到家乡开班授课。刘氏为当地大族,自然是抢着将子弟送来听讲。当时刘备只有十五岁,还处在叛逆期,就被老妈硬拖着来给卢大师磕头,大概也是一百二十个不愿意。

关于刘备的母亲,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但笔者想在这里向她表示由衷的敬意。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作为普通百姓,能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平平安安当个农民或是进城当个民工,几乎是那个时代劳苦大众的普遍追求。至于功名利禄,报效国家之类,那是有钱人家的事,与我等草民何干?

然而刘备的母亲却不这么想,她明白教育的重要性,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家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虽然刘备的爹曾是公务员,但从后来刘家清苦的家庭环境来看,刘母绝非大户人家出身。在那样的时代,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能有这样的觉悟,实属不易。

和刘备一起来上课的还有一位同宗的刘德然同学。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看刘备家境不好,便常常资助他。后来刘元起的老婆实在看不过去,便数落了他几句,刘元起则回了一句相当有时代特色的话:"咱们族内出的这孩子,可不是平常人物啊!"

不知道刘元起是从哪一点看出刘备"不平常"的,估计是因为刘备当年的一句话。

刘备小时候有一次跟小伙伴玩躲猫猫,他忽然指着不远处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说:"我长大了一定会乘坐皇帝的车子!(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本书讲述了格瓦拉这位职业革命家艰苦而顽强的游击生涯。细致、独到、全面地呈现了切·格瓦拉“最后一位青春战士”真实而鲜活的人生。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徐向前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位和他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这样评价他: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找、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材料许多取自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这不仅是因为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且,这本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富个性,许多议论也相当深刻和精辟。在老帅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面前,似乎一切其它的论述都是多余的。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将这些材料(包括红四方面军战史等其它史学著作、资料)加以梳理,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一评论。严格地说,《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属于编著。
热门推荐
  • 神思所属

    神思所属

    时常有人感慨命运,有的人说,命里有的,不用强求,命里无的,去争也是徒然。也有人不甘于命运的安排,为了自己想要的不顾一切。和尚说,你随波逐流是命,你逆流而上也是命。这个世界很大,总有些奇特的地方,有趣的人。终年积雪的冰原,也有像胧月村这样四季如春的世外桃源,我们的故事,就在这里开始了。
  • 倾城弃妃:王妃绝爱

    倾城弃妃:王妃绝爱

    “不服气?”他钳住她的下巴,指尖深陷入她的肌肤:“你是本王的女人,逃得过和尚逃不过庙,本王不要的破鞋,别的臭男人也休想得到你的身体一分!”一向逆来顺受的她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高扬下巴,冷冽决绝:“现在凌少主才是我爱的男人,我曾经爱你,现在,爱已死!”
  • 消失的村庄

    消失的村庄

    我的祖先传说中从那颗大槐树下而来,在途中被管家所害,他的后代们处置完管家后继续前行,在一个凸起的小土包前停下脚步,漫长的跋涉过后,他们又困又乏,这个地方地域不大,草木还算旺盛,再往前走也看不到尽头,他们决定就留在这里了。这一留就是好几百年。几百年后,当年的兄弟们开枝散叶,已经是几百人的小村庄了,现在,这个村庄即将走向消亡……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图说世界名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源于性,性的压抑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 狂傲蛇王嚣张妃

    狂傲蛇王嚣张妃

    一朝穿越林浅竟成为一条青蛇,秉承着打响名号开连锁青楼的‘美好愿望’,捉到了令人艳羡的紫金环蛇入酒,谁曾想捉到的竟是蛇王潇焕……妄图蒙混过关又视财如命的小菜蛇,要如何躲过阴晴不定睚眦必报的蛇王呢?
  • Tfboys之吉他及她

    Tfboys之吉他及她

    各位,这是我第一部小说,希望能让大家喜欢,主角是Tfboys,但主要是王俊凯,这只是第一部,以后还会写第二三部部哦!!!家人们加我qq哦!947656188!!!
  • 蜜桃情缘:清纯妹杠上腹黑男

    蜜桃情缘:清纯妹杠上腹黑男

    初见时,她取笑他的名字,他便起了狠狠“欺负”她的心思。他是花心总裁,身边的女友保质期不过几个月,最终却把心遗留在清纯好骗的她身上。他打破自己的一贯作风,打算为她放弃一片花丛,一夕之间她却成了抢手货。堂弟喜欢她的清纯可爱,更有一些“苍蝇”总围着她转,他只能用强势的吻把她抢到手。“你是我的蜜桃,除了我你谁都不能爱!”豪言壮语俘获了她的芳心,可惜这才是她痛苦的开始。婆婆千方百计地刁难,她忍了。渣女费尽心思的离间,她见招拆招。原以为柳岸后即是花明,没想到等到的却是爱人的不信任和猜疑。“你确定这是我的种?”好吧,既然你不信我,那就离婚吧。哼!看我带着球依然混的风生水起…
  • 吃货小青梅:腹黑竹马,求放过

    吃货小青梅:腹黑竹马,求放过

    圆圆,过来吃甜品。″刚从席家回来的唐圆圆一进门又听到有好吃的,鞋也没换,飞快地跑进厨房,对于吃货唐圆圆来说,能吃是福,而对席墨深来说,欺负唐圆圆是他余生乐趣,当然,只许他欺负,别人,哼!
  • 宠冠天下:夕颜花

    宠冠天下:夕颜花

    她卸下一身的骄傲时,却听到了那个女子和他的对话,此时她才知道她的可笑。她忘了当初察觉到的阴谋,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上天都不要她死去,所以她要报仇,她要他承受她当初的一切,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他以为自己不会对她有任何感情,可却在她跳下悬崖的那一刻起,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跟她而去,她那么决绝,连解释都不愿意听。直到遇到那个和她一样的女子,他用尽全力的宠爱,最后被她伤到体无完肤。直到两人明白一切,却已经擦身而过。破碎的曾经,还能回去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俩

    我们俩

    胡可艾气死了!作梦也想不到那男人不过被她骂个一下,居然报警抓她?不过一句“再让我看到你就死定了”,他有那么怕吗?真够小心眼了!要知道他的烂朋友搞大她好友的肚子,还拍她另一个好友的性爱DVD,她伸张正义也是应该的,他包庇那个烂男人,难道不欠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