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9400000030

第30章 巴蜀攻略(2)

刘焉本是荆州江夏人,为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之后,他的血统和家世显然要比刘备更靠谱。年少的刘焉在基层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便被拜为郎中,之后又被举为贤良方正,官至太常,主管皇家礼仪。刘焉是个善于投机且有野心的人,他看出东汉帝国气数已尽,留在洛阳必定出事,于是想要找个遥远的地方外派,当个天王老子管不着的土皇上。

最初,刘焉是想逃到海角天边的交趾。不过他的好朋友、益州广汉人、时任侍中的董扶告诉他,益州有天子之气,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向帝国建议:"现在的州刺史都只是监察职,权力太小,不能处理大规模变乱,应改以中央大臣任州牧,掌握实质的权力,以协调跨郡的问题。下官太常刘焉,愿以身作则,前往益州,为帝国平抚叛乱。"

朝廷很欣赏刘焉的勇气,便任命他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前往动乱的蜀地上任。董扶也辞去了中央官职,随刘焉前往益州。

另一个追随刘焉的是时任太仓令的赵韪,他是巴西郡安汉县大姓出身。和纯粹是名嘴之流的董扶有所不同,赵韪是益州的实力派人物,他的回乡,在蜀中掀起一股汹涌的波涛。

那年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刘焉刚入益州时,巴蜀两地仍被米教势力所控制,他只能在荆州西界暂时驻扎,设法安定州中变乱。没过多久,刘焉成功招降了五斗米道的两大头目张修和张鲁,安定了巴郡。

与此同时,一位帅气的蜀郡英雄贾龙又用数百人袭杀了统兵十万的黄巾"天子"马相,恢复了蜀郡的秩序。

于是刘焉得以大大方方地进入到蜀地。他将州政府搬到绵竹,任命贾龙为校尉,董扶为广汉属国校卫,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赵韪为帐下司马,正式统镇益州。

刘焉入主益州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帝国,对于同时间中原关东联军与董卓的战争压根儿没有兴趣。刘焉的态度是:你们只管打你们的,别把血溅到我身上就好。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西撤长安,发现后方居然还有这么一位中立的方镇,于是时不时就下道圣旨,要刘焉送钱送粮,顺便带些土特产来。可惜刘焉压根儿就不鸟他。

一看刘焉居然是这个态度,董卓的鼻子都气歪了:怎么着?别以为山高皇帝远老子就治不了你!

董卓治刘焉的方法是:频繁地派出使者骚扰刘焉。

结果刘焉做得更绝,为了避免被董卓持续骚扰,他派了张鲁和张修两位宗教领袖,率兵进入北方的汉中,杀掉汉中太守苏固,摧毁穿越秦岭的斜谷,然后对外宣称米贼断道,对于朝廷圣旨恕难从命。那意思很明白:我不出去,你们也甭想进来。

以上是对外。

对内,在实施锁州政策之后,刘焉开始了他的铁腕政权,他借由一些小事一口气杀掉了王咸、李权等十余名益州豪强,意图巩固自己的政权。但这样的行为很快便激起其他益州豪族的不满,首先是犍为太守任歧起兵造反,之前立有大功的贾龙也在董卓的游说之下叛变。

面对本土势力的强烈反扑,刘焉早留了两手:当时自长安和南阳等地涌入大量被称为"东州士"的难民,刘焉有企图有预谋地将他们组织成"东州兵",成为他克制巴蜀豪族的秘密武器。另一方面,自青海、西康移入的少数民族也被刘焉招募为私兵,号称"青羌"。

在东州兵和青羌的协助之下,刘焉成功地扑灭了贾龙与任歧的叛乱,确保了他在益州的独裁统治。

经过这场对内的胜利之后,刘焉称帝的动作越发明显。他开始在绵竹大量制造皇帝规格的器具与车辆。他的邻居、新上任的荆州刺史刘表实在看不过去,便向中央打了个小报告,当时刘焉的三个儿子刘范、刘诞、刘璋都在长安朝廷任职,朝廷于是拘禁了大哥和二哥,派刘老三回益州劝说刘焉,但刘焉已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丝毫不顾及两个儿子的死活,抗旨将刘璋留下,继续朝着皇帝之位一路狂奔。

在这段时间内,北方情况越加混乱,关东诸侯互相攻伐,长安城中董卓被杀、吕布被逐,李傕、郭汜成为帝国的首脑。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在长安的部分朝臣发动了一项伟大的救国计划,号召西方诸侯发兵勤王。

这场"圣战"的主角是马腾,但由于刘焉的长子刘范也是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于是刘焉打破孤立政策,派校尉孙肇率领五千人马,前往长安支援。

当年三月,勤王军一战败于长平观,马腾撤回凉州,刘范战死,老二刘诞则被郭李政府处死。就在这一危险时刻,一位刘家的好友、时任议郎的河南人庞羲冒死护送刘家其余老幼逃出长安,撤入蜀中。

一下子败掉了两个儿子的刘焉心痛不已,恰巧当时又发生"天火"(可能是闪电或陨石造成的火灾),将刘焉在绵竹建造的皇帝车辆、皇宫全都烧毁,这让年老的刘焉打从心底里感到这是他妄图称帝的报应。

心头抑郁的老年刘焉,将州政府由绵竹迁到成都,不久之后便一命呜呼了。益州豪族们以司马赵韪、治中从事王商为首,共同拥戴刘璋接掌老爹监军使者、益州牧的大位。

从那个时候开始,以"温仁"著称的刘璋,便注定要面对许多他所不希望面对的挑战。

辛酸往事

和野心勃勃的老爹相比,刘璋显得保守了许多。从他之后的领导风格来看,刘璋是属于那种个人风格较模糊,很容易接受下属意见,并给予下属较多授权的"贴心"老板。

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只要选对干部,这样的领导风格将有助于营造出一支和谐的经营团队。但问题是,倘若团队内部存在派系问题,那么弱势的领导风格便只会加剧派系间的摩擦,最后导致内讧甚至分裂。

益州的派系多得不胜枚举。

刘璋一上任就不得不面临四面八方的挑战。首先刘璋麾下的几名将领沈弥、娄发、甘宁(并不确定是否就是后来东吴的大将甘宁),会同荆州派来的奸细刘阖发兵造反。

此外,据守汉中的张鲁,则杀了同门师兄弟张修,大剌剌地摆明了和刘璋对着干。巴地一带的板循蛮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长久受五斗米道的洗礼,此刻也随着张鲁脱离了成都小朝廷的控制。

刘璋刚一接手大位,手上的资源就去了一半,眼下他所能倚赖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拱他上位的赵韪,另一个则是护送刘家入蜀的庞羲。

在赵韪的支持下,刘璋成功弭平了刘阖、甘宁之乱,并由赵韪担任征东中郎将,驻兵于益荆交界,准备向刘表开战。另一方面,刘璋放胆杀了张鲁全家,并由庞羲担任巴西太守,率重兵镇压张鲁和巴西的板循蛮族。

不过,以上这些"外科手术"不过是把外伤的创口缝起来而已,益州内部真正麻烦的"省籍问题"直到现在才真正开始发酵。

当初,刘焉将北方来的东州移民组织起来成为东州兵,用以平定益州豪族的反抗,这便注定了东州人与益州人会陷入长久的冲突。而东州人也实在不长脸,仗着有主子撑腰,越发骄横无礼,侵占本地人财产的情况所在多有。

当初身为益州大族的赵韪,逮住改朝换代的机会,力挺刘璋当老板,无非就是希望能透过新州牧压制一下东州势力。然而也不知是刘璋能力不足,还是有心偏袒,东州人强势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点令赵韪相当郁闷。于是他带着东征的军力,暗中与刘表达成和解,掉过头来串联巴蜀豪族势力,打算重夺益州人的权力。

另一方面,负责对付张鲁的巴西太守庞羲也非善类,他仗着对刘家有大恩,行事跋扈专权,对张鲁的作战十回有八回吃败仗,并私下强迫地方政府交出强悍的族(少数民族)部队军权,以充实自己的实力。不少人向刘璋告他的状,刘璋虽然心里不高兴,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当北方曹、袁两家官渡大战之际,赵韪也完成了他的部署。他率领巴蜀豪族对刘璋突然发动攻击,战火席卷了整个巴蜀地区,刘璋只能撤入成都,依赖东州兵艰苦抵抗。

双方僵持了大约一年,最终还是东州兵技高一筹,击退了赵韪的部队,而巴蜀豪族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最后巴蜀人李异、庞乐等杀死赵韪,率众归降刘璋,算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派系矛盾,使州内的秩序短暂恢复。

大概也就是这个时候,刘璋与巴蜀豪族达成了交易,大量巴蜀人士晋身权力高层,例如蜀地人张肃、张松、张任、张裔、王累、王商等,他们分别担任别驾、从事、帐下司马等中央级高官,巴地人黄权也任职刘璋主簿,严颜、赵笮等人则前后担任巴郡太守。

相对的,东州人如法正、孟达等则被摒除于权力核心之外。

然而,基本上被本土化的成都小朝廷,虽然对内暂时稳定,对外却无法变成压倒性的力量。

张鲁在汉中与巴地的势力对于刘璋来说仍然是个威胁,庞羲虽手握重兵,但在赵韪之乱时却对主子不闻不问,显然是怀有异心。此外,李异等巴蜀本地将领接手了赵韪的势力,同样是尾大不掉的麻烦人物。

刘璋的政权便是建立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基础之上,人家刘表至少还有蒯、蔡等大族可以倚靠,而刘璋的政权则更像是小孩子玩的那种堆积木游戏,抽掉一小块木板便可能造成整体的崩塌,用"危如累卵"来形容绝不过分。

鉴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刘璋为什么像是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一样,不断地向外部寻求援助,他曾三度向曹操示好却没换来好的结果,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帮他挡枪的刘备,心里自然宽慰了许多。

建安十六年,曹操对张鲁的宣战,再度使刘璋的神经绷紧。粘上毛比猴都精的张松早已摸透了主子的弱点,他故意说:"曹操的军队那么强大,如果今天他和张鲁合作,进军蜀地,主公啊,你说我们帐下谁有本事去抵挡?"

这一下便搔到了刘璋的痛处,刘璋很老实地告诉张松:"唉,我也正伤脑筋呢,没什么主意。"

张松打蛇随棍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刘备刘豫州,是主公您的同宗、曹操的死对头,他能征善战,若请他来帮忙解决张鲁,则张鲁必破,一旦咱们击破张鲁统一了益州,就算曹操前来,又能奈何?"

说着,他又贴近刘璋的耳朵,压低嗓音道:"今天庞羲、李异那些兵头儿恃功而骄,和州外的势力勾勾搭搭、眉来眼去,若是没有刘备相助,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啧啧,必败之道啊!"

张松这一番话,正好击中了刘璋心底那根最脆弱的神经,使他完全丧失了对时局的判断能力。于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正式向刘备递出入蜀邀请函。

魔鬼天使

客观上来看,我们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让张松如此积极地出卖刘璋,论地域派系,他的一众同乡如张任、王累等都忠于刘璋,论工作待遇,张肃、张松兄弟二人同为州从事,待遇不可谓不优厚。想来想去,笔者认为这一切只能归结为性格问题。

张松是一个天生的阴谋家,是那种看热闹不怕事大,唯恐天下不乱的主,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明成祖朱棣手下的那位道衍和尚姚广孝。当然,二人的水平绝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邀刘备入蜀的建议很自然地在成都小朝廷内引起反弹。主簿黄权便告诉刘璋,让刘备入蜀,既不能让他当下属,又不能让他当上宾,怎么做都不对,还是不邀请为妙。刘璋的从事王累更是为了博眼球,夸张地将自己倒吊在城门上,以性命相逼。

而另一位提出反对的意见的,是与刘备八字不合的刘巴。

三年前,这位老兄被曹操结结实实地忽悠了一把,招降荆南四郡失败,索性远走交趾,连诸葛亮亲自求他留下也没用。他在交趾待了一阵子,又取道牂牁(大概相当于今天贵州)北返,却被益州官员当成偷渡客逮捕,转送到成都。

刘巴的老爹刘祥曾当过江夏太守,而刘焉也是江夏出身,两家又都姓刘,总算是有点交情,刘璋便将刘巴留了下来担任非正式顾问,凡有重要决策就咨询他的意见。

这回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刘巴想也不想就投了反对票,他表示刘备是个枭雄,一入益州,必定为害。

对于这些理性或不理性的反对意见,刘璋就像是被张松灌了迷魂汤一样,一概不睬。他派法正再次率四千人的部队,前往荆州恭迎刘左将军入蜀协防。

法正已经与刘备有过数次会晤,先前双方见面,一方殷勤招待,一方有问必答,一切都已是心照不宣。如今箭已在弦上,法正索性就不再顾忌,他开门见山告诉刘备:"现在以将军的才干,加上刘璋的懦弱,又有张松这个益州支柱在内响应,益州唾手可得。以益州的富庶,地形的险要,将军要想成就大业,易如反掌。"

这一阴谋,当然只有部分高级参谋方能参与,而其中态度最积极的,正是才刚入伙不久的军师中郎将庞统。他告诉刘备:"荆州这几年经过战乱,物资缺乏,人才也已耗损殆尽,再加上东边孙权、北方曹操压迫,无法作为三分天下的基础。现在益州富庶,户口百万,兵马器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这样的好东西就摆在眼前,咱们应该"借"一下以成大事。"

"借"蜀一事刘备当然已是思考了许久,但事到临头,他的良心小天使却飞了出来干扰他的决策。

刘备告诉庞统:"现在和我势不两立的,是曹操,曹操峻急严苛,我就行事宽大;曹操残忍暴虐,我就仁爱大方;曹操诡谲多诈,我就忠诚朴实。我就是故意要塑造一个和曹操相反的形象,如此才能成就事业。今天要我因为一点利益而做这种背信弃义之事,我干不来。"

庞统差点没气吐血:都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了,还在这跟我装善。

他耐着性子跟刘备说:"关键时刻需要权变,吞并弱国,攻打政治混乱的国家,本来就是春秋五霸的行径,先以诡道推翻刘璋,夺取大位之后,再用正道治理他的国家,正是"大义"的表现,一旦天下大势抵定,再给刘先生丰厚的采邑,又怎么会是"不信"之事呢?"

说到这里,庞统突然换个表情,冷笑道:"再者说,今天倘若主公不取蜀地,他日无论是孙权还是曹操也一定会取,这只会便宜了敌人而已。"

魔鬼代言人庞统的一番话,将刘备的良心小天使击得粉碎。刘备没有再迟疑,决定应刘璋之邀入蜀。

刘备谋蜀一节,往往被后世说成是他道德上最大的瑕疵。有论者便认为,刘备要么向刘璋表明立场,借益州资源对抗曹操,要么就该光明正大地从荆州打进益州,利用他人的信任而阴谋夺权,这哪里是英雄之举?有的人则更直截了当称刘备的行为是"无耻"。

笔者不是刘备的律师,没有必要帮他辩护,笔者只是认为,其实当时任何一个军阀处在刘备的位置,都会做出和刘备相同的决策。刘备好歹在良心上有过一秒钟的挣扎,换做是曹操或者孙权,恐怕法正还没开口,入蜀的军队就已经整编完毕了。

决策既已定下,于是刘备便着手编制入蜀的部队,由于是协防性质,所以没有必要让军力倾巢而出。

刘备命自己的老班底关羽、张飞、赵云、糜芳等配合诸葛亮留守荆州,入蜀的部队则以荆州军为主,包括荆州最好的两员将领中郎将霍峻与裨将军黄忠,另外还有年轻勇武的低级武官魏延。文官方面则以庞统为主力参谋,另外有简雍、马谡、蒋琬、陈震等随行前往。

同类推荐
  •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本文是知名作家殷谦为旅意华侨、EEC欧文国际教育总裁陈田忠先生所写的人物传记。这不只是一本传记,而是陈田忠萃取了自己的人生精华与读者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哲学。
  • 言畅心品

    言畅心品

    翻开《言畅心品》,第一篇“畅言视界”,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与发现,企业的生命莫不如此”、“人生在世,需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行走自如”之类深刻的警句和段落。关于时代进步与企业发展,关于企业家成长,关于为人之道与经营理念,关于时局与历史,关于文学与艺术,关于情感与宗教,它们如此沉重,而言畅却如此轻盈。第二篇“言畅诗书画”,我见到了作为诗人的全晓畅。关于诗,关于诗人,关于女诗人,话题太大,一言难尽。似乎我们的时代,诗人已经消失了,消失在日渐稀薄的空气和斑谰的时光之中,了无痕迹……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TFBOYS守候十年的群星

    TFBOYS守候十年的群星

    我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事,就是遇见你,喜欢你,爱上你,恨你,最后与你分离。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默默的呆在你身边,看你美好的侧脸,美好的微笑,美好的动作。
  • 倾城美人修仙道

    倾城美人修仙道

    倾城美美人修仙奇遇,刁蛮任性小公主撞上沉着淡定古君王,撞出奇妙火花,让人欲罢不能!
  • GD权志龙檫浪嘿

    GD权志龙檫浪嘿

    关于GD的爱情故事,我是不会剧透的,要想知道就进来看吧。作者是学生党所以只能假期和周末更,可能更得有点慢,不过我是觉对不会弃文的
  • 树皇

    树皇

    千叶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棵化形的树,具备调动周边植物的能力。偏偏此时他发现一个娇美的兔女郎正向自己扑来,他该怎么办?识海中的一枚晶核竟然能长出十大灵根,瓜熟蒂落,居然结出了一本书,可推天道,可衍万物。碗中世界,自成乾坤,伴树成仙,踏遍三界,铸就无上树皇。———————————————————————————修真等级:凝气、化龙、金丹、元婴、灵台、合道、元体、化境……新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支持老不!
  • 猪木木的爱情

    猪木木的爱情

    我叫李木木,今年24岁,两年前大学毕业,在一间公司做秘书,薪水不高不低,勉强能维持我的“温饱”。我不喜欢外出旅游,不喜欢逛街,不喜欢上班,也不喜欢跟着朋友深夜K歌,所以我也不喜欢穿裙子,一旦我穿上裙子,就说明我必须要去干这些我极之讨厌的事情,因为我是淑女。妈妈告诉我,淑女要有淑女的样子,淑女见人必须要穿裙子。
  • 临世之时

    临世之时

    当门打开,种子洒向世界,规则交融,新的时代来临了.......
  • 星宇猎人

    星宇猎人

    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只是一粒尘埃,如何让自己大放异彩呢?靠的就是实力。让我们为了明天而奋斗。
  • 妖古

    妖古

    简介: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妖古皆具,度天地刑罚,破万界轮回,曰,我为光明。妖,非仙、非魔、非佛,人本形矣。其源为上古混沌开天初始,雷霆孕育。其能为天地极之力,故同界无敌。古,上古先民,人之聚落,族人稀少,皆有通天彻地之能。《神赋》曰:古,禀天地秩序而生,其智慧,肉体,气力,天赋皆为极致,不知何故,传因逆天而受谴,湮于上古之初。《神州志》记载:古之一族,强且凶悍,肉体之能可破天,气力之威可逆天,智慧之能可改命,天赋之妖可一念成仙,一念成魔。《南华经》云:妖智者,为天所不容,其一生必孤。妖心者,为天所不理,其一生必伐。妖孽者,为天所不佑,其一生定厄。妖魔者,为天所不保,其一生定折。妖古者!受天宠。遭天弃。有天谴。永世天杀之人。为妖古者,其一生必逆天,斗天,破青衍。
  • 陌上笙箫

    陌上笙箫

    佛说,万物皆空,一切染清尘。但,当仇恨之火蔓延心中,是摆渡人摆渡送往彼岸,还是屠刀饮尽鲜血,亡国之恨,灭族之仇,万佛难渡,奈何怎过。
  • 若能相守

    若能相守

    一个是三年前的狼狈邂逅,一个是三年后的惊鸿一瞥。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男孩却在不同的时间爱上了同一个冷漠傲然的女孩,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渊源纠葛?女孩最终又会对谁心动?故事的最后,他们是否能够相守?若能相守,他们会怎样珍惜?若不能相守,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延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