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9400000042

第42章 尘埃落定(3)

按理说,像孙桓这种"少爷"级的官二代,遇难非救不可,否则这黑锅铁定是要背的。但说来也奇怪,陆逊却好像压根儿就不把孙桓受困当做一回事,他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出兵救援的迹象。

刘备又派了吴班率一支部队驻扎在无险可守的平地,企图吸引江东军出击,但同样的,猇亭大营营门紧锁,没有丝毫发兵的迹象。

刘备笑了,且笑得很开心。

他听说过陆逊的名字,知道这个三十九岁的年轻人出身吴郡大族,娶了孙策的女儿之后平步青云,一路干到右护军、镇西将军的位置,是个能说能写的文化人,不过担任诸军都督还是头一遭。这回孙权用他带兵,很多将领都不服气,且指挥一团糟,别说进攻,现在连自保都成问题。

看到陆逊带兵,倒是让刘备想起了一个人:马良的小弟马谡。同样是出身世家大族,读过很多书,喜爱议论军事,但真要是上了战场,恐怕死得最难看的就是这类人。

对于在沙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刘备来说,这些在书斋里高谈阔论,甚至将战争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书呆子们,只不过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瞬间便可以结束比赛。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评估,不但错误,而且错得相当离谱。要知道,《三国志》中除了君主之外,只有两个人拥有单独传记,一个是诸葛亮,另外一个便是陆逊。

没错,陆逊确实是大族出身,确实有丰富的学术功底,也确实年轻,但他却不是一个光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他不救孙桓是因为他评估孙桓守得住,不必救;他不打吴班是因为他预料到刘备会设下伏兵;而面对内部不谐的问题,他自有高明的处理方法。

好吧,就让我们重新来认识一下陆逊。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江东吴郡人,东吴四大都督中最长寿的一位。陆家为吴郡四大士族之一,陆逊的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官至九江都尉,不过在陆逊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于是他投靠担任庐江太守的从祖父陆康。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奉袁术之命进攻庐江,陆康便将陆逊和自己的儿子陆绩一起送回吴郡避难。陆逊是个早熟的小鬼,那年他大概才十一二岁,便已经可以帮叔叔撑起门户了,俨然成为族中新一代的执法者。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十一岁的陆逊正式投入孙权幕府,他先是担任府中的东西曹掾,之后出任吴郡海昌的屯田都尉,开始了他十五年讨伐山越蛮族的生涯。和其他江东将领动辄便对山越斩首五千、斩首七千的灭族式作战相比,陆逊的策略倾向于剿抚并重,在讨伐的同时他不断招降原住民,并将其中精壮者编为部队,也就是因为这样,孙权才会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并开始重用他为参谋顾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三十六岁的陆逊第一次投身三国间的战争,他配合吕蒙江陵作战,快速袭取西面和西北的宜都、房陵、南乡三郡,彻底断绝了关羽的退路。陆逊随后扫平秭归一带多股拥刘力量,受封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娄侯,年纪轻轻就成为江东西线的最高军事长官。

《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的回目,说陆逊是"书生拜大将",这是戏剧化的夸张说法。从上面的履历不难看出,陆逊从二十来岁起就开始带兵,前前后后也打了十几年的仗,并不是全无经验的学院派。

然而东吴诸将不服领导却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真有其事。

面对刘备的进攻,孙权所动员的都是资历很硬的将领。偏将军韩当是孙家资历最深的武将,从孙坚时代就跟随作战,若论资排辈,陆逊属于孙子辈;昭武将军朱然是孙权的老同学,战前镇守江陵,假节,于私于公都是动不得的人物;建武将军徐盛与振威将军潘璋则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即便是背景神秘、没有任何头衔的将领宋谦,也是孙策时代起的元老,当年孙策和太史慈单挑时所带的十三骑中,这位宋先生便在其中。

面对这么多资格老、背景硬的老同志,即便陆逊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也还是有些罩不住,江东诸将各自为政,不肯互相合作。

面对这样的情形,陆逊并没有向孙权打小报告,他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番言辞恳切的演讲,他说:"刘备是个强敌,今天大军压境,各位应该通力合作,协力抗敌。小弟我是个读书人,上头之所以委屈各位听我指挥,是看在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能忍辱负重,所以,请各位各司其职,切勿再有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

这篇演说其实很老套,江东诸将未必因此就对陆逊心服口服,但至少他们克制了自己的傲慢,维持了表面上的团结。而单单就是这表面上的团结,就足以使江东军立于不败之地。

公元222年,从三月起,蜀、吴两军在猇亭展开了对峙,刘备虽然一时无法突破陆逊的密集式防线,但对于打持久战,他更加有信心:后头有益州诸葛亮、李严、赵云的完整补给线,蜀军绝对有久耗的本钱,即使不打下江陵,也能巩固夷陵一带。而且,吴、魏关系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化,那时,便是发起总攻的最佳时刻。

然而,这回胜利女神并没有眷顾刘备,陆逊并不只是一味防守,他只是在观察,就如同鳄鱼沉在泥沼之中,只露出一双浑浊的眼睛,扫视那些正准备渡河的可怜牛羚一般。

在四个月的蛰伏之后,陆逊终于发现了刘备的致命破绽。

落败而逃

"火烧连营七百里"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按照现如今的换算方法,这大约相当于三千座标准足球场(足球场长度最多不超过一百二十米,最短不少于九十米)的总长度,然后一把火全部烧光光,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现实中有点困难。

在历史记载中,刘备所谓的"七百里连营",其实是曹魏情报单位送给曹丕的报告,可能情报人员知道曹丕比较喜欢文学性的描述,所以用了夸张的修辞。根据蜀、吴两方的正式记载,刘备在夷陵的布阵,其实是在战线上设下了大约五十座营寨,固守险要,并没有强调它们是"连"在一起的。

刘备这样布阵引来后世许多人的批评,最主要的问题是这样布阵容易分散兵力。刘备本次东征带了多少人马不清楚,十万可能已经是最高上限,保守估计可能不到五万人。以这样的兵力设置五十营,一营平均也不过一两千人,这就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此外,在没有手机、电话和互联网的时代,过度分散的布局会造成指挥上的困难,尤其在缺少足以压阵的高级将领的情况下,所有的指令全部来自刘备本身,一旦刘备和各营之间的通讯被切断,整支军队便容易陷入混乱。

相信刘备的智商应该不至于比我们还低,他前前后后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为何会作出这样的误判?这颇令人费解。

比较常见的解释是:刘备为了适应山区的破碎地形,只好分散兵力布防。

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可能是刘备的轻敌心理,加上对人事问题的妥协所造成的双重错误。

就前者而言,刘备不认为陆逊会进行反击,因此将兵力分散也无所谓。就后者来说,由于欠缺压阵大将,导致荆州诸将谁都不鸟谁,刘备只好让其各自带兵,直接听令于自己。同时,除冯习为大都督,张南都督前部外,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都被任命为"别督",拥有一定的指挥权,这也符合刘备本次出征"练兵"的主旨,让大家都能独当一面,看谁才是接班人。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是刘备使的一个诱敌之计。

刘备为了引诱陆逊出战,最开始用的计有些小儿科,派吴班带数千人前去挑战,自己则带八千精兵埋伏于后,结果陆逊压根儿就没搭理他。不得已,刘备只好采用极其大胆的战术,扎下五十座军营,把兵力分散,摆下长蛇阵,如果陆逊出击任何一营,利用己军的机动性迅速把兵力集中,与其进行决战。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刘备如此布阵,具有致命的破绽,而这破绽已被陆逊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陆逊一直在观察刘备的战略布局,他很清楚刘备打持久战的意图,也意识到自身的弱点:时间并不在自己这边,只守不攻,会导致满盘皆输。在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观察之后,陆逊对整体战况做出了三点总结:

一、蜀军放弃水军,只用陆军,这等于是自动放弃长江上游的优势,显示蜀军没有积极进攻的企图,失败;

二、蜀军分散扎营,到现在为止阵形已经固定,都是保守的做法,没有任何创新,一切尽在掌握,失败;

三、像刘备这种战场上的老油条,刚出兵的时候仗着复仇口号,气势旺盛,花样很多,可经过长时间的对峙,老油条的气势已经衰弱,已变不出新的花样来,失败中的失败!

最后,陆逊得出结论:破敌便在今日!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闰六月,令人昏昏欲睡的江南某夏日,这是陆逊亲自选定的反攻日。陆逊首先发动了一次不成功的试探性攻击,以验证自己对蜀军布阵的猜想。现在他已经有了十成的把握,于是一声令下,江东各部队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大反击。

陆逊采用的主要是火攻。这是破坏敌军指挥、通讯、情报系统最有效的手段,火一旦烧下去,敌军必定会陷入一片混乱,狼烟将失去作用,传书的飞鸽也会变成烤乳鸽。

当时的情形大致如下:

陆逊命江东军前锋每人手拿一束茅草,向蜀军营寨发动攻势。没杀人之前先放火,趁着梅雨过后的干旱季节,火势瞬间窜遍整座蜀营,蜀军顿时陷入大乱。潘璋、朱然、韩当等率主力部队随后攻上,潘璋一马当先单挑冯习的部队,击斩冯习,杀伤蜀军甚众。朱然与韩当则大破驻扎于涿乡的蜀军。孙桓也趁机突围,发动反击。

夷陵之战的主体战况就是这样,陆逊经过长达数月的隐忍,最终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瞬间将敌军击溃。直到今天,夷陵之战都是"后发制人"的经典战例,被载入军事教科书里。

再来说刘备,他原本期待在这样的对峙中结束这个夏天,想不到情势在一瞬间完全失控,营门外火光滔天、杀声不断,各处失利的消息像潮水般涌至,张南、冯习、沙摩柯阵亡,杜路、刘宁投降,四十几处营垒被攻破,更可怕的是,敌军已经绕到蜀军的后方,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遇到这样的晴天霹雳,向来淡定的刘备也不免慌了手脚,但他总算还记得十几年来未曾施展过的"泥鳅功",二话不说带兵西撤,一直撤到宜都西边的马鞍山这才稍稍稳住阵脚。刘备在山上重建指挥部,并收拢败军,打算和江东人再战一个回合。

这时聚拢在马鞍山的蜀军还有数万人,但他们已经丧失了再战的勇气。陆逊不久便率大军来到山下,指挥部队从四面八方发动猛烈攻击,蜀军完全崩溃,阵亡万余人。

看着满山满谷的蜀军尸体,刘备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对天长啸:"今天我被陆逊这样羞辱,难道是天意吗?"

愤怒归愤怒,为今之计,还是保命要紧。

于是刘备收拢残兵趁夜翻山逃亡。然而要命的是,对刘备生平颇有研究的陆逊,深知其逃跑的本事,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水陆两栖追兵伺候这位"逃跑天王",年轻的孙桓更是为了一解被围攻的闷气,率军翻山直趋夔道,打算锁住刘备的退路。

不过,"逃跑天王"终究是"逃跑天王",越是到绝境,脱逃的道具和手段越多。

从马鞍山撤退时,一名驿站管理员放火焚烧了大量铠甲车辆,堵塞山路,为刘备挡下了东吴的追兵。程畿也在长江上孤军奋战江东无敌舰队,用自己的生命稍微阻挡了一下江东水军前进的步伐,为刘天王的脱逃争取了宝贵时间。刘备同时还选择了偏僻的路线脱逃,最终避过孙桓的追击。

历经千辛万苦,刘备终于抵达秭归,稍稍收拢败兵,但不久江东追兵再次追至,刘备不敢再战,他抛弃所有的辎重,再往西撤,一路回到当初的东征基地鱼复。

当初在巫县之战吃亏的东吴将领李异、刘阿穷追不舍,率军直追到鱼复外的南山,所幸此时留守江州的赵云和汉昌长马忠率军前来支援,这才挡下了追兵,稳定住战局。

就这样,这场在三国史中著名的"夷陵之战",最终以刘备的惨败画上句点。

清点战损,怎一个"惨"字了得:荆州将领冯习、张南、傅彤与武陵蛮头目沙摩柯阵亡,前往荆南招降的马良也不幸殉难,刘宁与杜路投降孙权,荆州兵团死伤数万,辎重几乎全部丧失。

此外,刘备还因此丧失了两名优秀的巴地将领:程畿在水战中遭遇江东舰队围攻,力战而死;巴将之首的黄权,则因长江水道被封锁,无法撤回蜀地,无奈之下只好率军向曹魏投降。

而相较于刘备的惨败,东吴方面几乎零战损。经过此战,陆逊一举成名,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展露无遗。无可否认,他是继周瑜之后,东吴方面显现出来的又一颗闪耀的军事明星。

赞美之词过后,我们再来看看苦主刘备。

刘备在夷陵之战后,也间接地承认了自己对战败所负有的领导责任。由于黄权投降曹魏,蜀汉的执法单位马上逮捕了黄权的所有家人,请求依律处罚,但刘备却叹了口气说:"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是我负黄权,不是黄权负我。"于是下令释放黄家人,维持原来的待遇。四十年后,黄权的儿子黄崇在抵挡邓艾发起的灭蜀之战时,与诸葛瞻一同在绵竹战死。

夷陵一战,稍微可以称幸的是吴班、陈式、廖化、辅匡这些活下来的将领。经过这场极具震撼性的军事教育,他们在各自日后的军旅生涯中都有更加成熟的表现。另外一位是向朗的弟弟向宠,在这场大溃败中,他的部队保持得最完整,因此受到刘备嘉奖,任中部督,典领禁军。程畿、黄权所留下的巴将位置,后来则由马忠、王平取代。

夷陵之战损失最惨重的,当属刘备自己,他不但差点输掉了全副家当,也几乎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时间大神已经收起了对刘备的眷顾,他的传奇也即将告一段落。

病危永安

很多人以为夷陵大败之后刘备就翘辫子了,其实不然,夷陵之战结束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距刘备的死期还有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的时间,还将发生很多故事。

话说刘备在战败后并没有回到成都,而是留在了鱼复,并将县名改为"永安"。这地方有二百五十年前公孙述所兴建的白帝城遗址,扼守瞿塘峡险要,于是刘备便在遗址附近重新筑营,命名为永安宫。

刘备不回成都并不是觉得战败丢脸,他并没有完全放弃东征的希望。然而,令他气愤的是,那些他原本期望在战前出现的变局,直到此时才发生。

夷陵一战大获全胜,令东吴诸将士气大振,除了李异、刘阿带着少数兵力侵入蜀中外,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都纷纷向孙权上书表示:都已经打到了这个程度,刘备手到擒来,此刻应乘胜追击才是。

不过,陆逊、朱然、骆统等军事高层否决了这项提议,原因当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八阵图(详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而是他们了解自己的阵营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每当人们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都能看到镶嵌在碑座四周的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一幅幅画面再现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第一幅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激奋人心的场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向前进

    向前进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热门推荐
  •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

    2060年人类遭到浩劫,薛小雨是被父母用时空传送器传送的最后一个希望,没想到她的灵魂被传送到了1990年的中国少年巴哲的梦中。故事从此开始。这是一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生活画卷。这是一个男孩对爱情的寻觅。这是一个男人对理想的追逐。这是一个金融黑客对使命的承诺。……黑客是低调的,真正的黑客从来不说自己是黑客。黑客是孤独的,真正的黑客的热闹只存在于网络中。黑客是谨慎的,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永远是他的第一信条。黑客是骄傲的,追寻自由是他的本能渴望。黑客是善良的,帮助弱者、不仇视社会是他的道德底线。黑客是现代的刺客,黑客是侠。
  • 紫荆花语倾城爱

    紫荆花语倾城爱

    紫荆花语的国度,有你一点一滴的痕迹,你的一起一落、一哭一笑,我都要在意!蝶雨双飞恋花,烟熏淡妆若画。回忆沙漏倒转,龙卷风逝叱咤。偶尔摇曳枝桠,泡沫虚幻年华。爱你欲弑罗刹,奇迹相随天下。那一年,你的招展,是花盛如荼的惊讶,你挥了挥手,漾起了整片心华。这相遇,是否天命,不管谣言善恶真假,我已自为你,落下这笔满天画。
  • 异世之嗜神

    异世之嗜神

    一天之间误入异世,从普通人逐渐走向强者的道路,经历了世间的洗礼最终成为强者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切。瞄,就是这样
  • 无主神话

    无主神话

    一本书,五个主角;五个人,一段传承有序的神话。无主线,有主角,带你体味,不一样的精彩。
  • 欢寐:七嫁傲妃

    欢寐:七嫁傲妃

    她是公主,却是七嫁克夫公主。一顶雪白的花轿,他娶了她。成亲前,他在她面前杀了自己的侍妾,她负责拖尸。成亲后,他与小妾欢爱,她入棺而眠。小三,小四来袭,她笑得云淡风清……为何七嫁新娘,却能引得王爷、帝王、丞相的竞折腰?当一个惊天的秘密被震憾揭开,这份爱如何继续?
  • 异世无双系统

    异世无双系统

    前世窝囊,异世疯狂!前途无尽,横冲直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买醉,醉看天下!众人青睐,独我不明!世人皆醉,我却独醒!纸醉金迷,异世无双!
  • 校花变明星

    校花变明星

    静待,在她两岁的时候,本拥有着公主一样的待遇,却因家庭的一场变故,被迫寄宿在了一个农村家庭。静待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一所艺校,并凭着自己的实力从丑小鸭一跃变成了白天鹅……
  • 寒山纪元

    寒山纪元

    一个心灰意冷的待业青年;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世界;且看他们能碰撞出怎样的精彩故事……
  •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书从各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做人做事的学问和技巧,是一本实用的励志书。
  • tfboys之初恋的绽放

    tfboys之初恋的绽放

    在他掀下她的头纱那一刻,他们正式结为夫妻三对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我说过我这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个人’"我错了,能不要离开我吗"‘这一切都是误会“每一对情侣在摩天轮最高点亲吻就会永远幸福,因为摩天轮的每个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当我们仰望摩天轮的时候就是在仰望幸福幸福有多高摩天轮就有多高要和喜欢的人一起乘坐摩天轮才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