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3300000016

第16章 把“势”牢牢控制在手(2)

《曾胡治兵语录》中有语:“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姜子牙和周武王在商讨如何治理军队时,也得出:将帅只有做到信赏必罚才可立威,才可明察,才可令行而禁止。《南齐书·崔祖思传》也说:“天下治者,赏罚而已。”既然赏罚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赏罚有度、公正不阿呢?

首先,必须“赏不遗贱,罚不阿贵”。

赏罚分明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赏不遗贱,罚不阿贵”。奖赏时,能够奖励有功的小人物;惩罚时,敢于处罚有罪的大人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法令、军令具有权威性,畅行无阻。历史上,就流传下来许多杀一人,而威震三军的范例。春秋末期,齐国大将军穰苜斩庄贾就是一例。

穰苜初任将军一职,为了便于指挥,便上言,要求齐景公指派一亲信作为监军随军训练,以肃军纪。于是齐景公派庄贾为监军。

穰苜走马上任后与庄贾相约:第二天中午,准时在军门相会。次日,穰苜早早到了军营,结果已过晌午仍未见庄贾的身影。原来,庄贾自恃是齐景公的宠臣,根本就没把穰苜的话当回事,在他眼里,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早去晚去都不要紧。因此,就和送行的朋友在家里饮酒作乐,直到中午还没起行。穰苜派人去催,他才醉醺醺地来到军营,还大言不惭地说,今日出征,朋友送行,多喝了几杯。穰苜却十分严肃地说:“作为将帅,受命之后,就应忘其家,治理军队就应忘其亲,监阵对敌就应忘其身。现在国难当头,将士在边境浴血奋战,国君日夜寝食不安,在这危急时刻,你却把军机大事当儿戏,竟在家饮酒作乐!”穰苜又问军法官:“军法规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的将士,该当何罪?”回答说:“当斩。”庄贾这时候才惊恐万状,立即遣人速报景公来救。使者还没回来,庄贾已被斩首。从此,齐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穰苜治军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美名流传后世。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的外甥赵节犯了死罪,太宗知道后,下诏将赵节处以死刑,并将曾为赵节开脱的宰相杨师道(唐太宗的姐夫)降为吏部尚书。唐太宗认为,只有“赏赐不避仇敌,刑罚不避亲戚”,才能严肃法纪。

清朝雍正皇帝不仅注意“王公士民同罪”,而且还注意“王公士民同赏”,力求做到“赏罚同一”,他曾诏示:“农民勤劳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租税、养父母、育妻子,其敦厚淳朴之行,虽荣宠非其所慕,而奖赏要当有加。其令州县有司择老农之勤劳俭朴,身无过举者,岁举一人,给予八品顶带荣身,以示鼓励。”

春秋时吕尚对此论述则更为精辟,“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人,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当然,“法不阿贵”也并非易事,其阻力之大,甚至常使刑律无法执行。阻力之一,是数千年来的“上尊下卑”的习惯势力;阻力之二,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友谊。人情莫过于亲情,亲情莫过于父(母)子(女)。赏罚分明的主观愿望常常败于亲情、友谊之下,即使是赏罚成事,也需克服重重人情阻力;阻力之三,是领导者的以言代法、感情代法的劣根影响。因此,要想真正做到“法不阿贵”,领导者必须克服以上的这三点阻力。

其次,赏罚有据,要有准确性。

这个准确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赏罚的对象要准确。要做到赏其当赏,罚其当罚,明代兵书《阵纪》说:“如果奖励无功者,惩罚无罪者,部下必将背叛你。”所以历代许多将帅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当赏不赏,是为沮善:当罚不罚,是为养奸。”二是赏罚的尺度要准确。要做到赏罚适度,宽严相济。“赏罚不可以疏,也不可以数”,赏罚既不能太少、太轻,也不能太多、太重。赏轻了,人心不动,达不到激励的目的;罚轻了,人心忘惧,起不到震动的作用。赏重了,人心存侥幸,仍不思努力;罚重了,人心存恐慌,个个均自危。

李世民登帝位后,便对各位功臣一一封赏,当内侍读完封赏的名单后,淮安王李神通自以为功劳最大,又是皇上堂叔,对其封赏,极为不满,于是大声禀告:“关西起兵,倾覆隋朝,臣首先举兵响应。多年来臣跟随陛下出生入死,戎马倥偬,荡平天下,功劳如何?可是定勋封爵,却把只会舞文弄墨的房玄龄、杜如晦置我之上,臣实不解其故。”唐太宗听完这番咄咄逼人之言,笑道:“反隋义旗初举,叔父首先起兵响应,但您并未亲自参战。崤山以东地区尚未平定时,您受命出征,窦建德率军南侵,你却望风而逃,连连败北,几乎全军覆没。现在按功行赏,房玄龄等人佐助朕运筹帷幄之中,提出平定天下之大计,就好比汉朝的萧何,虽然没有战场上拼杀的功劳,但他们指明方向,确定路线,规划全局,非匹夫可比。今日社稷安定,论功行赏,他们当然要居叔父之先。叔父身为皇亲国戚,怎么能功微而取高位?朕怎敢以私情而滥赏?”百官听后,心悦诚服。

对功臣封赏之后,唐太宗回到后宫,有几个近卫侍臣,跪倒在地,泪水汪汪,凄楚地说:“当年陛下为秦王,我等忠心侍奉,今日天下已定,陛下却将我等忘在脑后,请陛下三思!”唐太宗仰天长叹说:“你等待我多年,几经生死,朕当不忘。但人君办事,应当公道。但朕封官爵,皆量官而授。如果你等凭秦府旧属,长期奉我而索取官爵,实不体面!朕也不敢以远近亲疏、个人恩怨,将官爵私自馈赠,请诸位体谅!”这几个人听罢,自惭形秽,索然而退。

太宗办事公正,论功行赏,不徇私情,使群臣心服口服,而这恰恰是为君之道的重要准则,惟有赏与其功相称,才能使人心服;惟有使人心服,才能团结人,使君臣同心。

另外,赏罚的尺度不仅要准确,还不能搞随意性,应该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和军法律令来执行。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首先要依据被领导者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等具体情况制订出详细、周密、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条例,并公之于众,让部属熟知、牢记。其次,要在实际行动中,认真落实好法规和条例,这一步是关键。如落实不好,法规条例则形同虚设,赏罚必然走样。

其三,教令为先,诛罚为后

古人曰:“善罚不如善政,善赏不发善教”、“教令为先,诛罚为后”。意即赏罚分明,必以教戒为先。因为教戒可使法令深入人心,从而减少犯罪。三国时,诸葛亮曾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励臣子”。但他并不满足于既定“条章”,而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所以,后人对此评论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成明也”。同时教戒可让其了解到犯罪的害处,从而减少重复犯罪。因为有些错误或罪过是由于认识欠缺而致,只要稍加教育,便可使其深悔不已。而且,即使是有意犯错,若能多加教诲,也能使其改过自新,不致于重犯错或重复犯罪。当然教戒还可起到通过一错(罪)而“育万民”的效果。一人犯错若就事论事,一罚了之,则众人不知,无以从中吸取教训。倘若将一人之错(罪)剖析于众,总结教训和危害,则必能起到“以做效尤”的作用。

其四,功过不抵,赏罚有界。

赏罚分明,不仅是指不同对象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还要在同一对象的不同事件上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决不可功过相抵。因为一般来说,任何人都有其功,也有其过,若功过相抵,则必然产生混乱的局面。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陷京师,徽、钦二帝蒙尘,北宋亡。在金人逼迫下,百官议立异姓张邦昌为帝,秦桧等人坚决反对。秦桧因立议状要存赵氏,被金兵押掳北去,当时,秦桧此举,可谓忠烈,颇受人们赞扬。但是,秦桧到金后,一改前态,为徽宗作乞和书,投靠金人,并且卖主求荣,投敌卖国,残害忠良岳飞,留下了万世臭名。那么,是否能因秦桧前功而赦其后罪呢?历史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秦桧为世人所唾骂。同时功过相抵也极容易造成官僚特权,大凡有个一官半职者,大多因其做出成绩,或立有功勋而荣登“官”位,著功过可以“相抵”,那么各级官吏必享首惠。加之大权在握,“官官相护”,官僚特权必然更加肆无忌惮,国法政纪在他们面前也必然荡然无存。因此,要想赏罚分明,必须功过分明,各施赏罚。另外,功过相抵容易滋长居功自傲、目无法纪的倾向。立有大功在前,而能谦虚自制者本来就已很难,若再许以“前功可抵后过”,岂不更加目无“王法”?这样做,实质上也就是把前功变为犯罪的资本,违纪的条件。天下之大,立功者甚多,如立大功者可抵大过,立小功者可抵小过,势必天下大乱,“功臣”横行,势必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其五,赏罚作为领导策略这个大系统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即指挥领导部属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惟一手段。因而不排斥其它手段的作用,有时甚至还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奖惩的作用。比如领导者在赏罚严明的同时再作到身先士卒,泛爱容众,往往会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穰苜就成功地结合了二者。他一方面严整军纪,以法制人;另一方面爱兵如子,靠关心慈爱吸引人。他与将士同甘苦,共起居,有时甚至还把自己所应得钱粮拿出来共用。他还常常探视士兵的宿舍、水井和厨房,慰问生病的士兵,并亲自延请医生诊治。训练数日后,部队正式检阅,连生病的人都自愿出来受检,士气极为高昂。敌军闻之丧胆,不战自退,穰苜乘胜追击,尽收失地。

总之,不管是在政治还是经济上,任何时候,总会有一批人脱颖而出,功绩卓著。善于为政者总能根据每个人贡献的大小,量才使用,论功行赏,在充分肯定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激发起下属更大的积极性。对此,韩非子曾论述说:“明主之为官禄也,所以进贤才劝有功也。故曰:‘贤才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尊爵,受重赏。’官大者,苗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能不诬其能以事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此话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设置官职和俸禄,是为了促进有才能的人和激励有功者,所以他们坚持“能力最强的,赐给高官厚禄;功劳大的人,赏给上等爵位和众多财物”。官大的人,尽力做好工作;拿俸禄的人,各自建树自己应建树的功劳。因此,贤能不遗余力地辅佐朝廷,有功的人更加全力以赴地建功立业,所以天下大治。

不造势,一定是弱者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何为造势?

所谓造势(在此主要是以广义上的势即一切客观的存在和规律为阐述对象的),就是设计和制造一种有利于自身或不利于敌对势力的不同状态组合。造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聚能量的过程。造势一旦完成,也就意味着能量达到了某种饱和的状态,而这种能量释放出来的结果无疑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势如破竹、如洪涝、如燎原之火,势不可挡。

在领导场中,造势则表现为对领导资源内含的力与能量的合理调动,从而形成合乎领导目的和目标的力和能的传播,并将其有效的释放出来。当然,造势存在一个基本的运作程序:

首先是运筹谋势阶段。即全面、准确地把握时局变动的情况(历史的、现状的、未来的变化),合理地配置资源。创造资源能量储备与释放的“梯度”。

其次是聚能布势阶段。即积聚能量,使之形成“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之势,或者像宇宙“黑洞”那样产生使任何事物无法逃离的势头。

最后是任势造态阶段。即当形成一定的势头后,利用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完成一种或一系列期望的领导行为,以期达到预计的目的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造势基本上是在领导者自主运作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在实际的领导决断与领导行为中,还会涉及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即我们常说的“外势”。这些“外势”有优有劣,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于己有利者,当好好利用;于己不利者,应尽力回避或转而用之。这就引出了下面两个问题:

1.如何利用利我之“外势”?

首先,监察知势。即密切监视了解,从而明了是何外势,如何为我所用;其次,分析任势。对于外势,要认真加以分析,找出任势的“由头”(新闻术语)、条件、理由、突破口等;其三,因势造态。即构建领导者所期望的状态;最后,储能蓄势。这是在外势利用完结之时,为推动领导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而主动开展的聚能造势的活动。

2.如何应付坏我之“外势”?

同样首先也要监察知势;其次要分势破势。外势既然于我有害,领导者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分势”,即减弱外势坏我的势头(即外势表现出来的资源能量释放和传播的强度和速度);二是“破势”,即化解、抵消外势。因此,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找出分势与破势的“由头”和契机,迅速突入,以免由于“外势”其势汹汹而对自身造成损失:其三要借势造势。即为了分势、破势,必须在已经找出的分势与破势的“由头”和契机上面,集中我方资源的巨大能量,谋势造势;最后要用势来造态。即利用我方已造之势。在分势与破势的过程中,不断营造领导者所期望的时间发展状态。充分利用造势、造态产生的资源能量传播余威。这样不只是彻底扫荡坏我之外势的残存基础,而且还可方便地为新的领导行为做准备。

清楚了造势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历史,可以发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无不是造势、用势的高手。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勇造舆论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基本观念——“正统观念”。正统观念在中国影响之久远,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且还会继续延伸下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借助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因为其在全民之中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势:你尊奉天子,你就得尊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

古时许多成大事者都颇得“借一种旗号”号令天下的真传与实惠。众人皆知的春秋首霸齐桓公就是通过“尊王攘夷”的做法,而获得其在政治上与军事上的主动权的。战国时,周天子权力衰落,无力统治人民,但他仍是天下共主,谁也不能公开反对,而且一个新国君即位,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否则就无法取得统治一个侯国的合法权力。所以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便成为了诸侯争霸斗争的一面旗帜,只有盗用这面旗帜,才能有力地控制其他诸侯。齐桓公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才谋取了首霸的地位。齐桓公的霸业曾经煊赫一时,深得诸侯拥护。所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是描写齐桓公的功绩。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又是运用这一舆论威势的经典范例。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将献帝西迁长安,安置在未央宫中。自己则在城东修筑了一座高度与长安城墙相等的堡垒居住,史称“万岁坞”。并以吕尚自居,自为太师,号曰“尚父”。他擅自乘坐只有皇太子才能乘坐的青盖车,对亲戚则大加封赏。宗族内外,并列朝野,声势煊赫。

可惜他专横跋扈、滥施淫威,没有能很好地利用“汉献帝”这面旗帜,很快便落得个“暴尸于市”、“焚尸于路”的下场。

同类推荐
  • 心态改变一生全集

    心态改变一生全集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不同的心态,便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修炼心态,便能创造出完美的人生。《心态改变一生全集(第2版)(全新修订版)》用精练的文字对心态进行充满哲思的精辟分析,同时又融入了大量事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跨越不良心态的藩蓠,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并从人际、婚姻、健康、工作等方面全面阐释良好的心态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帮助读者修炼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

    《如何与大人物打交道》讲述了:办任何事情都是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以前我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但是现在的社会,更提倡“无事也登三宝殿”,就是要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经营,人脉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而一个大人物的圈子更是快速成就非凡事业的最佳途径。
  • 关于思维的格言

    关于思维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的名人名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
  •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低调做人的80个细节

    本书详细介绍了低调做人的艺术与原则,从低调做人的细节入手,使读者轻松领略做人的智慧。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为:低伏者得大成,不争者得天下;将飞则翼伏,将奋则足踞;低调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与其练达,不如朴鲁;藏巧于拙,以屈为伸;让步为高,宽人是福;盛极必衰,居安虑患;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轻松掌握做人的艺术,能够以低调做人之智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
  • 创新的开拓(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创新的开拓(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俗话说,为人一师,再生父母。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有一位恩师能够指点迷津,提携你共同走过漫漫人生之路,那么你的内心将不再孤独,你的前途就会充满光明,在这一点上,清代著名的官僚曾国藩就有一套成功的做法。人们在步入社会之初,往往有许多问题搞不明白,要摔几个跟斗,交一些学费才会变得成熟起来。这时,如果虚心地拜几位恩师,学一点知识,得到一些呵护,那么,立足就会快些、稳些。一般来说,凡是举止威严、诚实通达的人,就可以尊他为老师;如果仅仅是博学典雅、会做文章的人,则可以与他结为朋友。这样,你的人生道路就能够变得平坦而光明。
热门推荐
  •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

    《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主要内容:你是否整天都在奔波?你是否忙得连做计划的时间都没有?你是否深受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压力的困扰?实际上,所有问题都来自于经营时间的不当。统计表明,大部分人的一生当中,要在排队等待上花去5年,在开会上花去3年,在查找电话上花去2年!另外,平均每人每天会受到73次来自外界的干扰,而工作效率的下降导致他们不得不在回家后加班1小时,这又影响了其与家人交流的时间。为什么要坐以待毙,而不采取行动呢?《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向你提供了151个经营时间的快捷方法,每个方法都是在总结了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并且它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 微雨时光

    微雨时光

    时光微雨,我还爱你。多少时光,多少阳光。你好阳光,你好女孩。
  • 路过薰衣草

    路过薰衣草

    “学长我来帮你洗衣服吧。”“走开。”“不要紧的嘛。”某腐女厚颜无耻地撒娇。“好好好我败给你了。”乔核星,1999年11月17日,性别:男,性取向:女,爱好:耍鹿逸舟and黑暗料理。鹿逸舟2000年09月15日,性别:女,性取向:男,爱好:看小黄漫写小黄漫背小黄漫and想象乔核星和梁钦廷的小生活。
  • In The Bishop's Carriage

    In The Bishop's Carri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王爷要独宠:娶我,你怕了吗

    傲娇王爷要独宠:娶我,你怕了吗

    “皇后!皇后!皇后!!去你妈该死的皇后!苏兮,朕问你,你我夫妻战场厮杀,相濡以沫六年,除了皇后,除了权势,在你眼里到底还剩下些什么?”??“你!”一声轻喃停在了唇齿边,如果你给的爱是求来的,那我宁可不要!??红衣女子一身铮铮傲骨,看着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日渐威严沉稳,透过那熟悉的眉眼,少时的山盟海誓仍清晰的回荡在耳边。他说,兮儿,他日我若为帝,必尊你为后!后??女子轻扬了扬唇,冷嗤一笑,“夜澈,你口口声声说爱我,连一个皇后位份都不给我,这样的爱你不觉得太虚伪吗?”??“你——”冷酷的帝王倒抽一口气,眼角眉梢满是酷寒,“好好,好极了,来人,封苏贵妃为静岚公主,和亲龙轩,不是要当皇后吗?我成全你!”
  • 竹马太腹黑,青梅哪里跑

    竹马太腹黑,青梅哪里跑

    她伏在他耳边,红着脸:“路云邸...Ikindoflikeyou.”一溜烟跑出门,他望着她的背影轻笑:“ButIloveyou.”
  • 南北朝,我是北叶凉

    南北朝,我是北叶凉

    十六国时期随着北凉被灭而告终,可是,北凉的残余势力还在高昌一带建立残余势力。兴平公主逃婚后十六年产下一女,名为北叶凉,被北凉旧势力盯上的北叶凉对这些事一无所知,那么,北叶凉的人生又会因为这些事情,发生什么转变呢......(纯属虚构,与历史事情不一定都会符合。)因为时间关系,不一定会每星期都更新,但还是希望大家会多多支持!=^_^=
  • 巅峰归来在都市

    巅峰归来在都市

    求道修行万万年……编不下去了,都市装逼文。挺好。
  • 大斗妖

    大斗妖

    这方天地没有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斗气和魔法,只有人和妖。人可沟通天地引灵气入身,妖可铭化符文印身释放灵气。想要成为翻天撼地的大能。想要成为登台封神的尊者。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在这片大陆上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修行者。他们叫做斗妖师……
  • 末日方舟

    末日方舟

    世界已经沦为地狱,天堂在哪里?曾经只出现在游戏和电影里的活着的躯体,现在在全世界游荡着,徘徊着。天空依然是红色,曾有的蔚蓝早已是历史。人类早已放弃这块灼热痛苦的土地,奔向自己理想的国度。残余的人类艰难的生存在大地上,他们悲伤却充满力量,他们残忍也屏弃哀伤,他们要活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他握紧手中的刀,无论何时都会昂然的面对那未知的死亡。他活过死过痛快过,所谓的神都曾和他面对面交谈过。他无所谓的在这世界上活着,却一步一步的接近自己未曾了解的真相。“OK,来吧,我让你们HIGH!”末日方舟,你绝对想不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