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8000000015

第15章 局面做大三步造势(2)

十公主是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出生的,这一年,乾隆已经六十五岁。这时,其他皇女或死或嫁,竟无一人承欢膝下,而且自乾隆三十年五月十七阿哥永琰降生以后,十年间没有龙种诞育,如今又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呱呱坠地,因而上自八十多岁的皇太后,下至宫女、太监等执事人役,无不有一种喜从天降的意外之感,那欢快的喜庆气氛,绝不亚于皇子的诞生。乾隆把他所有的温情,都付于这个酷似自己的女儿身上。只要有女儿在身旁欢闹嬉戏,他就会把所有的疲劳倦怠都抛到九霄云外,他就再没有了老年人的孤独落寞,只要抱起十公主,乾隆就觉得生活一片温馨。

和珅更喜欢这个小女孩,他引逗她发笑,教她学走路,趴在地上给她当马骑。和珅给她玉狮子、玛瑙仙鹤,他给她送来毛茸茸的小鸡、憨态可掬的小狗。小女孩见到了和珅,就会飞进他的怀抱。

乾隆也最放心和珅带着自己的女儿玩耍。渐渐地,三个人似乎融为一体。乾隆离不开女儿,也离不开和珅,每天一处乾隆总是带着自己的女儿,也就必然带着和珅。随着几年的相处,和珅由一味的讨好、谄媚、邀宠、窃权,朦朦胧胧地也搀杂些对乾隆的情感归依;另一方面对十公主的疼爱也是真挚而又纯正的。晚年的乾隆更需要生活上感情上的慰藉,这方面和珅胜过了乾隆的皇子皇孙。

和珅步入避暑山庄的皇苑,见乾隆正与十公主戏闹,十公主眼尖,见一个太监随和珅走来,手里又提着许多好东西,便飞奔而来。

金巴狗舔着十公主的脸颊,孔雀在公主的欢笑声中开屏,鹦鹉在公主的逗弄下与公主说着话,连乾隆也喜欢起这个凤头鹦鹉,与女儿一道逗着它。乾隆见女儿如此快乐,心里也着实感谢和珅。和珅搬过椅子,乾隆坐在上面,和珅边给他梳头边说:“过几天木兰秋猕也把公主带上吧。”乾隆道:“我也想把她带上,只是到木兰围场打猎和到其他地方不同,朕有点不放心。”和珅道:“奴才挑选一匹驯良的小马,再亲自调教调教,让公主熟习马的性情,多多地练习一下。另外到木兰围场时,大家都形影不离,绝对不会有什么闪失。”乾隆道:“你与她在一起,朕才放心。”十公主听说要带她到木兰打猎,马上高兴得跳了起来。

于是和珅除督建须弥福寿庙的扫尾工程外,每日里便教十公主骑马射箭,公主小小年纪,倒也满身英气。

只见她穿着一身戎装,骑在小马上,马背上配着特制的“驾子鞍”。小公主把小撒袋挂在腰间,俨然一位英俊的少年武士。乾隆大喜,便与女儿及和珅驱马前去,搜寻猎物,忽见公主拉弓,箭落之处,一只野兔滚翻在草地上。乾隆惊喜道:“什么时候学得这样本领?”公主道:“是丈人教我的。”乾隆奇怪道:“哪个丈人?”公主道:“不是和大人还有谁?”乾隆诧异道:“你怎叫他丈人?”公主说:“我就叫他丈人,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说罢驱马前行,和珅紧紧随后。

看着女儿的背影,听女儿叫和珅“丈人”,乾隆内心不禁一动。乾隆想:对女儿真正的爱,莫过于早早为她安排好一生的前程。就十公主而言,财富和尊崇的地位固然重要,但这些对她来说是与生俱有的,这些无须为她操心,最重要的,莫过于为她选择一个终身靠得住的如意郎君。和珅文武全才,正值壮年,与自己心心相印,情投意合,自己从军政到外交乃至生活起居诸小事,似乎已离不开他,他的公子今年也已六岁,小公主半个月,八字吻合,和珅钮祜禄氏,是满洲十大姓之一,与母后同姓;而其先人随吾先祖入关,俱得军功,和珅家也算是望族名门。公主与和珅又极为融洽,和珅之子长得又极像和珅,英俊秀美,聪明睿智。把公主下嫁于和珅之子最为合适。乾隆心里高兴,拍马赶了上去。

木兰秋猕之后,皇上匆匆而行,因为马上要准备七十大寿节大典。各国使臣已陆续来到,对和珅来说,真是喜从天降,乾隆把十公主许给了他的长子,并赐名丰绅殷德,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钱花褂,待年龄长大时,再举行婚礼。

“丰绅”在满语中含有“福禄”、“神泽”、“福祉”的意思,乾隆希望额附福寿如海。

和珅与乾隆结为亲家,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稳固得牢不可破。和珅为皇上分忧解难,操劳国事,更为勤勉。

政治联姻、攀龙附凤是历代枭雄走上飞黄腾达之路所施的一种常用手段。和珅模仿前人而又高于前人,既攀上皇亲又为自己找到靠山,从而铺平了自己的升迁之路。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消平)之,人满则天概之”。天之平人原本无形,必然要殷手于人。待到他人来平灭而后才后悔,就已经晚了。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个道理。和珅怙宠贪恣,滥施淫威,蠹国害民,埋下了大清帝国社会危机的祸根。晚年重在做“快活天子”的乾隆没有想到他留给子孙的已不是什么“盛世”,而是内部已腐烂不堪、创痕累累且已开始动荡的大清帝国,一个由此开始走向衰落的大清帝国。月圆则亏。封建社会虽说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但人事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至少它对国家的治乱兴衰会起到一种延缓或加速作用。大清帝国走到目前这一步,乾隆与和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历史对他们的惩罚却大不相同。以“十全老人”自命的乾隆,做着“功德圆满”的好梦安然崩逝。他的儿子很隆重地葬了他。至于作恶多端、积怨太深的和珅,在扰乱了大清的同时,也毁掉了自己,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乾隆在位时,和珅位尊宠厚,有泰山之安,平日只顾哄这位已衰老的皇帝开心,从未认真考虑过像他这样的宠臣和重臣会受到什么威胁。但在1795年,和珅的内心却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这一年,乾隆八十五岁,在位已六十年。他决定正式公布密立的储君,并于明年禅位于新君。和珅从乾隆那里已预知这位储君为十五阿哥嘉亲王永琰。乾隆的这一做法使和珅吃惊不小。春风得意、气焰薰天、胡作非为的和珅一下子从对自己权势的陶醉中清醒过来:乾隆帝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这个靠山如即将崩溃的冰山,难以长久地靠下去了。他没有任何理由阻止一位老皇帝建立储君,他将要面对一位自己并不十分了解、心中毫无把握的新君,这是一个难以否定的事实。明年老皇帝就要禅位,他的思想还没有做好接受新君的准备。新君如何待他,更是不得而知。他从来没有这样切切实实地感到自身受到了一种严重的威胁。

面对这种现状,和珅忧心如焚。但事在人为,和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保住自己现有的地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人生抗争。

乾隆决定的禅位时间,对于还未巴结好新君的和珅来说太仓促了。他当然愿意老皇帝在位,虽说面对新君是迟早的事,但老皇帝在位一天,他能心安一天,至少可以赢得从容巴结新君的时间,为继续受宠于新君,保持自己既得的一切打好基础。想到这里,和乾隆启奏道:“内禅的大礼,史书上虽然常有记载,也没有多少荣耀的地方。只有尧传舜、舜传禹算是旷古盛典。帝尧传位时,已在位了七十三年;帝舜六十一岁始践帝位,在位三十九年才传位于禹。当时,尧舜的年纪,都已到一百岁左右,皇上精神矍铄,一定会比尧舜还要长寿,再在位一二十年,传给太子也不算迟。况且四海之内仰皇上若父母,皇上多在位一日,百姓也多感戴一日,奴才等近沐恩慈,尤愿皇上永远庇护。尤马尚知恋主,难道奴才不如犬马吗?”

从前,和珅伺乾隆喜怒,所言无不听从,不料这次却难以劝转,只听乾隆说道:“爱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二十五岁即位,曾对天发誓,如果能在位六十年,就传位于太子,不敢超过皇祖在位六十一年之数。蒙上天保佑,甲子已周,初愿已尝,怎敢再生奢望?皇十五子永琰,克肖朕躬,所以朕将公开宣布他为皇太子,明年禅位。如果怕他初登大宝经验不足,出什么差错,这时朕躬尚在,自然会随时训政,不劳爱卿忧虑。”

和珅听后无话可说,但心又不甘,于是又暗中运动和硕礼亲王永成等人联名上奏,请乾隆帝暂缓归政。乾隆帝仍不改初衷。和珅见事无可挽,不得不另作打算。不过,乾隆虽说明年禅位,但也明确表示“随时训政”,并未彻底放权,禅位只是个形式问题。这一点让和珅多少有些心安。

但这只是暂时的缓冲,新皇帝亲政是早晚的事。只有早作准备,才可能为自己赢来更多的时间。乾隆已是风烛残年,他必须抓紧老皇帝在世的时间,搞好同新君的关系,以便能继续受到宠信,一如乾隆在时。否则,将来乾隆驾崩,新君亲政,于他和珅是大有不利的。他现在觉得自己须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地去消除自己所感到的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安。基于自己得宠的经验,和珅为邀新君欢心,依然决定采用那一套讨好逢迎的手段去达此目的。

在乾隆帝于当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宣布册立永琰为皇太子的前一天,和珅为了表明自己对新君的“拥戴”,拿了一柄表示吉祥、喜庆的如意,来到永琰府上进献,暗示喜事就要来临,他先表祝贺。和珅想通过泄露机密取悦永琰,为将来在他手下站稳脚根捞取政治资本。

嘉亲王永琰聪敏好学,性格内涵,且以仁孝见称,他得以成为皇太子是和他这些自身条件分不开的。和珅今天前来预先透露消息,对于大清的状况以及自身的处境十分清醒的永琰心情却是复杂的。他知道父皇交给他的将是一个亟待整顿的烂摊子,但在父皇的有生之年他却不能去打破他的“盛世”之梦,否则,自身之位难保,整顿大清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他只能顺从父皇之意,等待这位老人归天之后再行整顿;再者大清这种已露衰败之象的局面的形成,奸佞和珅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他真想早除此贼,但他现在不能,确切地说,父皇在世之日他不能有所动作,因为他知道父皇对和珅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他们这些皇子们的信任,他得罪了和珅,同样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对于和珅,他目前已只能隐忍不发,且谨慎以待。见和珅以泄密来邀“拥戴”之功,永琰既不表特别的感激,也不表特别的冷淡,不温不火,喜怒不形于色,让狡猾的和珅看不出他的心思。以常理相推,知自己将为皇太子岂能不高兴?知某人拥戴岂能不感激?善于察颜观色的和珅却从永琰脸上看不出个究竟来,只得以为他就是这么个性格罢了。

熟不知,这只是嘉庆的韬晦之计。

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宣布册立永琰为皇太子,第二年(1796年)正月初一举行归政大典,将象征皇权的“皇帝之宝”亲授给皇太子,自己称太上皇,本年即称嘉庆元年。归政之后,乾隆继续执掌国家重务,用人行政,非他莫属。他才不愿做一个无权的太上皇,使自己像历史上曾有的一些太上皇那样受制于人。嘉庆名义上是皇帝,但在乾隆心中,他顶多也没有高出皇太子的地位。不过,岁月不饶人,乾隆的精力是越来越不济了。始终不肯给自己不放心的嘉庆放权的乾隆,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宠臣和珅替他处理政务,和珅得意非常,也狂妄非常。虽然如此,他并没有忽视嘉庆的存在,相反,对这个让人摸不透的嘉庆,他是警惕的。他不能让新皇帝培植自己的人,另起炉灶,拆自己的台;他要让新皇帝任用他就像老皇帝一样,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这位新皇帝。

归政后,乾隆想把正在两广总督任上的朱珪召为大学士。这触动了和珅敏感的神经,因为朱珪不是别人,而是嘉庆帝的老师。朱珪和嘉庆帝感情非常好,嘉庆帝十分敬重他。这人若被召为大学士,他和珅的位子岂能不受威胁?

善于保护自己、狡猾阴险的和珅,在自己不知道谁将被立为皇太子时,早就注意伺察每位皇子的过失,作为将来控制他们的资本,正所谓闲时备下,忙时用。“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珅这一具有“远见”工作这时派上了用场,不但排挤了朱珪,也使嘉庆帝险遭阴沟翻船之灾。

原来乾隆五十五年这一年,既是乾隆八旬大寿,又是朱珪花甲之年。永琰情不自禁,竟不顾避讳地在贺诗中把父皇与老师联在一起。诗曰:

圣主八旬岁,鸿儒花甲年。

三年德夙著,五福寿为先。

律转浃辰纪,辛占二百前。

芝驻丹景,艮背贯渊泉。

鹤下瀛州树,花摇海岳烟。

千春桃结实,十丈藕成船。

论道心追洛,传家族茂燕。

吏铨资重任,台鼎待名贤。

文笔超韩柳,诗才贯道禅。

早锤爪着盛,不使葛腾牵。

设醴诚难罄,尊师独敬尊。

期颐长颂祷,如阜更如川。

这首诗,和珅早就盯上了,不过,到现在它才有了利用价值。和珅偷偷地取来这首贺诗给乾隆看,说嘉庆早就想“施恩于师傅。”乾隆大怒,准备治嘉庆的罪,多亏董诰劝谏才得以做罢;但对朱珪,不久就因他事降为安徽巡抚,并谕令“不得内召”。

嘉庆帝经此一挫,对和珅更加小心,表面上似乎也很倚重和珅。遇有需要上奏太上皇的事,就托和珅代言。一些近臣认为不当如此,嘉庆说:“朕正依靠相国处理四海事务,你们这些人怎么可以轻视呢?”和珅还不放心,又推荐他的老师吴省兰给嘉庆抄录诗稿,以便监视其动静,嘉庆当然知道和珅的用意,吟咏中一点也不露出对和珅的不满。这样,和珅才安了心。

此时的和珅任首席军机大臣,并兼管吏、刑、户三部事务,是精力严重不逮的乾隆处理政务所依靠的得力大臣。太上皇的过分宠信和倚重以及新皇帝的隐忍退让,使手握军政财大权、总揽一切的和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老皇帝一点也离不开他这个国家重臣,特别是现在,这个感觉是真实的;他又有一个感觉,即不及乃父、缺乏经验的稚嫩的新皇帝,也会倚重他这个老皇帝曾倚重二十年的能臣,这是一个错觉。对这个错觉,他有一套“合理”的解释:嘉庆以仁孝见称,其父所重,岂能不重?自己有“拥戴之功”,嘉庆岂无感激之心?嘉庆无理政经验,岂能不需要他这个身历多职、熟悉国家事务的国家重臣为自己效力?如此一想,他和珅真是为新老皇帝所重的“国宝”了。

和珅心中春风轻指,难免得意忘形。老皇帝在圆明园召见和珅,和珅竟然骑着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大失人臣之礼,一派无父无君的气势。八十几岁的老皇帝身体不佳,批折里的字的笔画有不真的地方,和珅胆敢说“不如撕掉”,竟然另行批旨。训政期间,乾隆的很多谕旨是由和珅传达出来的。和珅的专权比以前更甚,虽然人人侧目,却无可奈何。

嘉庆三年(1798年)和珅被封为一等公爵,荣耀无比。但他那里知道这是他人生历程的“回光返照”。

嘉庆亲政后,和珅即刻伏法。这说明,人不能没有一个长久之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和珅由成而败的真实写照。

5.排除异己,不留后患

党同伐异,古已有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更是被当权者作为一个口号提了出来。党同伐异、打击对手是历代枭雄走上成功的必由之道。

同类推荐
  • 胡雪岩那些事儿

    胡雪岩那些事儿

    胡雪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发迹,成为名满天下巨商富贾;慈禧太后赏其红珊瑚顶戴与黄马褂,红顶商人名扬天下。 “白话历史”的写作手法颠覆了原来死板、索然无味的历史人物。 不爱红妆爱历史,80后美女作家杨秋丽,为您奉上一道全新历史美餐。
  • 邻家老二名孔丘

    邻家老二名孔丘

    孔子的一生是——以神笔马良的速度,规划并实施了农业改革,由是,他升任了司空;以精卫填海的精神,兴修了水利,由是,他升任了大司寇;以后羿射日的担当,震慑了齐国,由是,他升任了代理宰相;以盘古开天的力量,打杀黑恶势力,由是,他下岗了。他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他的救国理想俨若神话,他背着神话,该何去何从?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热门推荐
  • 太邪之瞳

    太邪之瞳

    到乐章的哭泣,感受到瞳食日的到来,为了抵抗这一切,化身为影子,邪恶到极致!上古六眸:赤眸血莲,金眸轩辕,白眸晨泪,银眸星辰,蓝眸月牙,紫眸太邪。太邪望大地,彼时刹那间。
  • 跨越时光去爱你

    跨越时光去爱你

    一场车祸让曾经的情侣分离,却阴差阳错的在24世纪相遇,她还记得他,他却已忘记曾经的一切,爱,变的支离破碎,他会信守承诺吗?
  • 网游之我最牛逼

    网游之我最牛逼

    本人姓龙,名傲天,性别男,喜欢女,爱好钱。在2233年成功入驻了市区高等豪华史上最牛逼的——第一精神病院9527病房,中间有一百零一次成功逃脱精神病院,后因为实在是饿极了,于是回来吃饭,院长在我的成功努力下,不得不给我自己买了一台价值99999的超豪华的虚拟游戏舱,让我不在祸害整个精神病院,却让我开始了虚拟游戏的祸害......
  • 水煮天地

    水煮天地

    【水漫金山,剑荡昆仑;谁主天地,谁主浮沉!?】成了天地主宰之子,天界至尊亲手选定的太子,地球青年楚天落的路,却并不好走……想登临九霄之上,接任天尊之位?一切的一切,首先从冒充地界一个小封王开始……
  • 今生

    今生

    【起点女生网三组编辑签约作品】为救爱犬,她穿越重生。从始至终,他吻她真的只为一颗万灵丹?为何当她主动一吻将一切还原时,他却流下一滴火热的泪。爱到最后,只是一场无力的付出。
  • 斩灵图

    斩灵图

    上古时期,称心为意识,意识为禅。故,心便是禅。相传,以心载道,可成就大道。…………数万年后,星空异象,有黑色禅棍落至人间,从中走出一个光头少年。少年乃僧人,来此寻心保命,自佛门还俗,踏上无情仙途。终有一日,他会身怀菩提树心,炼化往世因果,修成不死禅仙。
  • 虚拟世界系统

    虚拟世界系统

    我叫李星冉,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牛逼人物。然后某一天我突然尿出了一款叫虚拟世界系统的仆人,我顿感我果然有高贵的气息,然后我的仆人恳求我进入电影或者游戏或者小说里去完成任务,哈哈哈这个好说好说,诶,但是这个仆人的语气总是不怎么和善啊。============================PS1.这本书是第一人称,但是绝壁不会让看客老爷们感到蛋疼。PS2.有漏洞的地方也请看客老爷们多指教,求轻喷么么哒。PS3.这本书我会一直写下去的,因为,这是属于我的娱乐消遣。
  • 冥王乖乖:妩媚魔王来敲门

    冥王乖乖:妩媚魔王来敲门

    初见时,他冷漠无比,她却想收他做男宠,十几年后,他推到她,她却羞愤无比“陌!你个混蛋!”他扯着领带“哦?今晚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混蛋!”未遂……他为了她倾尽一生,今生,他为了保护她献出了生命,前世她为了守护她们的爱情献出了生命,他却为她殉情,打破六界之间的禁忌之恋,强行修改六界条约,只为伴他一生。权利与爱情之间的艰难抉择六人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小樱新作强势登场!这回真的是很(bu)正经的小说!(认真脸!)(本作日更,作者群:480420842——作者默菱雪樱QQ号:1916575958)
  • 巫女嫁到:祭司大人我错了

    巫女嫁到:祭司大人我错了

    妖界衰微,妖王好容易从异界找来巫女,本以为就这样振兴妖界,不料她失去了记忆不说,更不愿按照规矩嫁给大祭司,哎,只有大祭司自己明里暗里自己“取悦”媳妇咯!只是,巫女看上去好像是很怕大祭司啊……反观大祭司,好友春衫挡道为了看好戏,还有个身份不明的三白和他搅和,更有个死了都阴魂不散的灰骨,不好,大祭司好像脸一天比一天拉得长了……闹别扭,族内斗,还有毁灭世界,这里倒是一天也不曾安静过。哎,这两人之间可如何是好,这妖界可又怎么办哟!
  • 梦三生——劫

    梦三生——劫

    她夜菱语本来是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夜世一族的捉妖师,却意外穿越。从遇到名叫萧秋华的皇子起,便意外不断。“原来真的有前世今生。”她于他三世纠缠,终于,这一世有了了断。"萧秋华,错过了便是一生,不若相忘于江湖。"“不管你是纳兰韵音还是夜菱语,都是我的,逆天有如何?”他逼她步步为营,只为与她相守。她步步退让,只为保他平安。终于,她以命祭天,他命名相搏,却还是徒劳。都说劫不过是前世欠下的因果,而与她而言,他才是她永世不变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