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9800000033

第33章 中亚地区安全有乱局(3)

俄罗斯的中亚战略目标,就是保持传统影响和特殊关系,防止美国的势力坐大,维护自己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利益。俄罗斯将中亚视作传统的势力范围,当作大国复兴的战略依托,在中亚拥有特殊的战略利益。从地缘战略看,中亚既是俄罗斯南下的战略通道,又是其南方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俄罗斯“柔软的腹部”和传统的势力范围,是俄罗斯必须捍卫的核心利益;从能源战略看,俄罗斯在中亚各国的能源开发和能源外运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确保对这一地区能源的主导权和垄断权,是其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制定中亚战略是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的需要。

一是稳定南部边疆,防止国外极端势力的渗入。南部边疆一直是俄边境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虽然普京执政以来以重火力打击车臣叛乱,但是,南部的恐怖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毒品生产和跨国境走私在外国势力的插手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复杂化的倾向,对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这一问题,中亚国家是最好的帮手。二是谋求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需要。在能源合作方面,俄罗斯与中亚有着很重要的利益结合点,尤其在关于里海能源开发及划界上俄不能不考虑与中亚的磋商与合作。此外,俄罗斯与中亚国家还是欧亚经济共同体、统一经济空间等地区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并在这些组织框架内进行着双边和多边合作。俄罗斯要想实现在组织框架内、平等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落实合作目标,离开中亚国家的支持是不切实际的。三是构筑新的“俄罗斯-中亚”合作模式,为促进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关系做示范。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一直认为独联体国家是俄不应舍弃的“失地”,但是在具体处理俄与独联体国家关系时却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案可行,俄希望在新的“俄罗斯-中亚”合作模式中得出很好的经验,并用俄所期望的成功的“俄罗斯-中亚”合作模式来为其他独联体国家做出示范。

综上所述,伴随着俄罗斯的“重新崛起”以及俄罗斯对能源和安全战略的高度重视,俄罗斯的中亚战略将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变得更加积极、灵活、务实和稳定,以确保其在同其他大国在中亚的博弈中继续保持优势。

3.俄罗斯扩大在中亚的影响

面对冷战后神奇般崛起的东方和迅速一体化的西方,俄罗斯从未有过的不安全感和畏惧感是刻骨铭心的。为了在严酷的现实中维持和拓展生存空间,俄必须守住中亚后院,看紧自己的西北大门。特别是美国通过发动反恐战争一举进入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中亚地区,让俄罗斯有“卧榻之下他人酣睡”之感。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俄罗斯出于自身战略安全考量,一直致力于促使吉尔吉斯斯坦关闭马纳斯美军基地,以消除这个潜在威胁。俄还通过打“经济牌”,试图恢复和强化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2012年9月俄总统普京访吉期间,俄吉两国就双方军事及经济合作达成许多共识,俄通过免除吉多笔债务换取了双方之间的一揽子军事和能源合作项目。其中,俄延长驻吉坎特军事基地协议的签署被俄媒体视为“巩固了俄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同时,俄高层官员也多次表示,俄政府支持吉尔吉斯斯坦提出的将马纳斯机场建设成为民用国际物流中心的主张,吉方也希望俄参与马纳斯机场的改造。

2012年10月,普京签署了一份把塔吉克斯坦境内一处军事基地的租期延长30年的协议。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发布的一项联合声明提到了“阿富汗恐怖主义和毒品走私活动的威胁”。目前俄罗斯在塔吉克斯坦的驻军为7000名,未来规模可能会有所增加。11月,普京还与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了一项协议,把其一处空军基地的租约延期20年。

(二)美国极力谋求楔入中亚

美国是中亚地区的“后来者”,冷战结束、中亚国家独立才使其有机会进入俄罗斯的“后院”。对于力图称霸世界和主宰欧亚的美国而言,中亚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对美国“防俄、弱俄、遏俄”这一对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美国积极推行中亚战略

中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资源,必然会被美国纳入谋求全球霸权的战略视野,楔入并控制中亚是美国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美国中亚战略的意图是一石数鸟:通过中亚驻军和使之“民主化”,在欧亚大陆中心打入“楔子”,北堵俄罗斯,东遏中国,南压伊朗,控制石油,反恐和防扩散,从政治、资源和军事等方面全面控制中亚,进而控制欧亚大陆,为维护其世界霸权服务。因此,美国不失时机地出台了所谓的“新中亚战略”。

美国的中亚战略目标,就是要把中亚建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新支点,获取中亚的能源资源;打破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独占地位,防止出现类似苏联的国家或国家联盟;通过“政治民主”使中亚国家西化,从而最终将中亚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地缘战略看,取得在中亚的战略优势,可以进一步从南部、西南部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并与西线形成合围之势,彻底防范俄罗斯的重新崛起;从能源战略看,美国的介入既可以带来巨大的能源利益,又可以动摇俄罗斯在这一地区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遏制俄罗斯大国复兴的依托和根基。

北边围堵俄罗斯,阻止俄东山再起。美国视苏联解体为它几十年“冷战”所得到的最大“战利品”,既然赢得了这场胜利,就绝不允许俄罗斯再崛起与之对抗。俄罗斯尽管由于综合国力下降而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仍然保留着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基本条件,更具备重新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巨大潜力。从各个方面围堵和打压俄罗斯,防止俄重新崛起,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美国一方面操纵北约东扩,构筑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纵向防线,北约战车直抵俄西北边界;另一方面,美国亲自出马,运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手段,以阿富汗战争和各类“颜色革命”为契机,力图实现在中亚的全面存在,并尽量削弱俄在中亚的影响。

东部构筑对华包围圈,遏制中国崛起。美国亚太新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防范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小布什公开提出中国是美国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以及2002年3月美国继前期调整核战略之后再次将中国列为七个核打击对象之一即是明证。美国包围中国的战略企图为:在我国东部,与日、韩建立军事同盟;在南部,加强与澳、菲、新三国的军事合作;在西南,与印度进行军事交流;在北部,加强与蒙古的军事合作;在西部,驻军阿富汗,使美国军力冷战后首次直指我西北边境;再加上驻军中亚,使我四面处于美国的战略包围之中。

西南孤立伊朗,以压促变,图谋改变伊现政权。伊朗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是中东地区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在美国看来,伊朗是其“民主改造中东”战略的一大障碍,是“无赖国家”“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必欲除之而后快。伊朗周边国家中,土耳其、巴基斯坦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独立后就倒向了美国,阿富汗和伊拉克又被美国控制,美国驻军中亚,就形成了对伊朗的合围之势。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加大了对伊朗施压的力度,有关军事打击伊朗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美国在伊朗周边驻有大约19万人的重兵,这些都和图谋改变伊朗现政权密切相关。

争夺对中亚地区的能源控制权。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由于石油需求的迅速增加和国内石油产量的日趋减少,导致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美国需要确保石油来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控制世界重要石油产区,垄断国际石油市场,建立所谓的“石油霸权”,既能确保本国石油供应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又能实现对依赖进口石油国家的间接控制,这对美国建立和维持全球霸权来说至关重要。美国进军中亚的意图之一是控制该地区的油气资源以及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边境线上的输油管道,企图在能源供应问题上牵制俄罗斯和中国,从而在经济方面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崛起。

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9·11”事件使美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其面临的头号威胁。布什在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这种威胁解释为“激进主义与技术的结合”,宣称目前它所代表的主要力量是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以及他们可能获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把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威胁作为反恐战略的首要任务。中亚毗邻的不仅包括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聚集的地区如阿富汗、克什米尔、外高加索等,还包括一些被美国视为支持伊斯兰激进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的国家如伊朗、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等。该地区“三股势力”和中东恐怖主义以及基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其本身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十分猖獗。此外,苏联解体后,遗留在中亚地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系统、核原料等并没有被俄罗斯全部收回,美国“必须防止这些武器从中亚各国容易渗透的边界地区泄流到美国不希望看到的国家(如相邻的伊朗)和恐怖主义组织手中”。

2.美国楔入中亚战略“用心良苦”

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中亚与阿富汗“9·11”恐怖袭击的策源地相邻,美国在阿富汗驻扎了相当规模的军队;其次,中亚毗邻俄罗斯和中国。在美国战略学家斯蒂芬·布兰科看来,对美国而言,邻近中俄是中亚战略重要性的重中之重,而能源和民主等因素都居于其次。不过,美国之所以与中亚国家接触,打开中亚能源市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将输油管道延伸至该地区,是美国的重要战略关注。美国的目的不是要开发利用能源,而是为了防止俄罗斯(或许包括中国)对中亚能源的垄断。

2012年7月7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表示,美国已将阿富汗定为美国的“重要非北约盟国”。话音刚落,她飞赴日本首都东京,出席8日举行的关于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一系列事态表明,美国正在为2014年后的阿富汗谋篇布局,坚定实施其楔入中亚战略,争取做到军队撤走、势力仍在。“重要非北约盟国”意味着阿富汗在华盛顿的战略安排中,享有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同等的战略同盟地位。这种安排意图很明显,2014年北约从阿富汗撤军并不是美国势力撤出,相反,“重要非北约盟国”地位决定着美国将保持与阿富汗的长期盟友关系。华盛顿对美阿关系的新定位是从全球的战略视角出发,可谓深谋远虑、“用心良苦”。

众所周知,地缘优势决定着阿富汗的特殊战略地位。冷战结束后,如何打入被俄罗斯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中亚成为华盛顿的重大战略考量,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使美国顺理成章进入中亚。十多年过去了,在美国和北约其他成员国内,反战、厌战情绪弥漫,奥巴马总统不得已宣布在2014年撤军的时间表。但紧接着奥巴马突访阿富汗并与阿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重要非北约盟国”的定位随之出笼。将阿富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华盛顿实现了“一石二鸟”的战略目标。除了针对俄罗斯,阿富汗是构成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的重要一环,这是近年来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经常提及的一点。虽然上海合作组织公开宣布不结盟,但华盛顿一直把上合组织视为“东方的北约”,通过阿富汗楔入中亚正好可以分化瓦解这一“潜在对手”。

围绕楔入中亚战略,美国驱动“两个轮子”为其服务,真是花了一番功夫:一是北约盟国在军事方面予以支援,即出枪;二是发动全球有关国家在经济上予以援助,即出钱。十多年来,北约的诸多会议,大到峰会、部长级会议,小到工作组会议,往往是围绕阿富汗问题在做文章,其核心工作都是敦促无心恋战的成员国为美国在阿富汗卖命。阿富汗战场某种程度上成为一块“试金石”,检验北约盟国对盟主美国的“忠诚度”。2012年5月的北约芝加哥峰会就举行了阿富汗问题专门会议,并就2014年以后的阿富汗做出安排。除了北约盟国出力,美国还多次倡导举行阿富汗重建国际会议,重点是解决钱的问题,因为频频打仗的美国已经债台高筑,难以为继。2002年,阿富汗重建第一次国际会议在东京举行,包括日本在内的与会国共提供了50亿美元的援助。此后有关阿富汗重建问题的国际会议效果不明显。随着2014年的迫近,此次在东京举行的阿富汗重建会议,重点是磋商评估2014年外国军队撤离后至2024年间国际社会对阿富汗的援助计划,核心问题是为阿富汗重建募捐筹款。

除此而外,美国人还在玩“分而治之”的把戏,利用中亚国家之间的矛盾拉拢一些国家。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刊载一篇题为《中亚将面临什么?》的文章警告,美国打算将在阿富汗使用的部分军备转移至中亚地区原苏联共和国,美军已就此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谈判,中亚的前景变得“越发不确定和堪忧”。巩固阿富汗,楔入中亚,美国的算盘可谓打得真精。问题是,美国的战略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并不打算给阿富汗、给中亚人民真正带来福祉,说穿了就是损人利己的战略安排。这种安排是否为阿富汗和中亚各国人民接受,目前仍是个大问号。

3.美国中亚“新丝绸之路”计划

2011年7月,美国提出构筑以阿富汗为枢纽,将南亚、中亚与西亚连接起来,以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这表明,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发生转变,从注重北约的作用并奉行军事第一、经济第二,过渡为倚重地区国家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这一转变既是迫于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民众厌战情绪上升的压力,也是阿富汗局势及美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东移的客观需要。

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希拉里在访问印度时说,美国希望“合作打造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一个经济和运输的国际网络”。随后,该计划被紧锣密鼓地摆上国际议事日程。2011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召开的“‘新丝绸之路’部长会议”、11月召开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会议、12月召开的阿富汗问题波恩会议,以及2012年5月召开的美国芝加哥北约峰会,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新丝绸之路”计划,可见美国对“新丝绸之路”计划的重视程度。

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主旨有三:

同类推荐
  •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

    《公民生产生活安全知识读本》内容十分全面,从范围上,涵盖了家庭、社区、农村、企业、户外、公共聚集场所等;从类别上,包括了用电、用气、消防、交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从知识点上,既有常识、须知、要求,又有应急措施、处置方法,甚至还有温馨的提示,言简意赅,可读性、知识性都很强。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评忆

    本书评述了党的九十年,内容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评述、党外和国外人士的忆述、专家学者的评述。
  •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
热门推荐
  • 逍遥修真者

    逍遥修真者

    他,小人物一个,一生逍遥无赖,搞笑的是一次许愿之下解开了他的修真路漫漫,红尘之中洒脱,不多说,不爽灭全族,被追就跑,美女就泡,兄弟肝胆相照,有空子就钻(话不多说,希望大家看一下。如果喜欢的话就收藏一下,评论,支一声)
  • The Borgias

    The Borg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明太空之异星歧途

    文明太空之异星歧途

    最强外星人:求助!人类觉醒,已经开始爆满神装超无畏舰了!怎么办?!神秘之音:你的船是怎么配的?最强外星人:哦,铁皮包木甲+滑膛炮。神秘之音:...上吊吧...—这其实是一部人类点歪了科技树,或者说,整个宇宙除人类以外都点歪了科技树的悲催(搞笑)故事。盖亚历119927年,由诸神束缚在深蓝地狱中的无毛恶魔,被愚蠢的罗克索兰人释放了出来,战火燃烧了整个银河。不过,这些都不关任武的事,他现在只想带领着自己的9527船团,在新发现的异星上安家而已。但对于生活在彼方星上的外星难民而言,恶魔虫群最终还是发现并登陆了最后的净土。PS:已有118万字作品“零队的异世界之旅”完结,请放心收藏。
  • 哥哥,我的相思结!

    哥哥,我的相思结!

    上辈子直到她死在他面前他才发现,他不是不爱她,而是爱的太深,早已把她当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把她的存在变成了习惯!上天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她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他是否还能把握好机会?是否能抓住她的心呢?
  • 总裁狂追妻

    总裁狂追妻

    依然抬头看了看天,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是个好日子。三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到现在他都没弄明白,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了这一步。他问了,但是没有得到答案,他不解但是尊重她的决定。上周五的晚上“离婚吧!”依然说。“为什么?”辛浩问。依然沉默了。“我同意离婚,我们现在这套房子归你。”辛浩说。依然想说我不要,但是考虑到在这寸土寸金的H城仅凭自己现在的收入是绝对买不起房子的就没再矫情。民政局门口辛浩先出来,回头看了眼依然,然后大跨步的走向车子绝尘而去…
  • 唯一大法师

    唯一大法师

    楚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携带可穿梭万千仙灵世界的星盘降临至凶邪遍地的武者世界。据传闻这个世界凶邪遍地,民生多艰。据传闻这个世界武者遍地强大而博深,据传闻这个世界危险而精彩.........武者与修者碰撞,武功与术法的交织!看相测字看风水,驱邪避凶保平安,我就是这里的唯一大法师!
  • 六小姐浴火重生

    六小姐浴火重生

    明明从未谋面,却仿佛早就相识。两世的爱恋牵绊是缘分未了,还是硬改命数!
  • 似顺论

    似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至修仙世界

    重生至修仙世界

    解雨初,一个从小就过着丰衣足食生活的军门大小姐,年轻时大学毕业就听从家里安排嫁给一个军人。丈夫回部队她就自己去游山玩水过自己的生活,丈夫回来她就当她的贤妻良母。一生恰意自由的解家大小姐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重生到另一个世界,与其说这是古代,不如说这是一个只有小说里面才会出现的修仙世界。
  • 极品仙二代

    极品仙二代

    小白仙二代的倒霉奋斗史要长相有长相,要背景有背景,要啥有啥的仙二代,蓝夕,除了没心眼,基本上什么都有了。本来修仙之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可惜,掌门老爸移情别恋,陷害妻女只为了给小三和便宜儿子让位置。金光闪闪的仙二代一朝变成了烂白菜。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矿脉,法宝,亲戚,单纯仙二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给心加眼,誓要做一个自力更生夺回家业的好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