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5500000012

第12章 应帝王

《应帝王》从标题上不难看出,是讨论为政治天下,表达了庄子的政治思想和管理哲学。老子云:“王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应帝王》言帝王之治天下,其道相应如此。“应”是顺应的意思,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寓指有为之政祸害无穷。全篇以七个故事,寓托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从某种角度上说,通过本篇,可以学到领导之才,也可以学到如何主宰自己的生命。以往,庄子阐述的故事多是悲凉的,语言中表面的消极绝望也容易让人消沉。而在此篇中,庄子一改绝望之气,以一种无比积极上进的心态指引我们前进。

本篇在揭示主旨之后,又连设数寓,层层推进,最后终止于万象俱寂的浑沌境界,再次暗喻无为任化的绝妙意趣。而篇末以“南海”、“北海”作结,又与《逍遥游》开篇的“北冥”、“南冥”遥相呼应,说明内篇结构严谨,文意连贯。

原文: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译文:啮缺去请教老师王倪,问了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王倪都说不知道。于是啮缺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蒲衣子。

蒲衣子说:“你如今知道了这种情况吗?虞舜比不上伏羲氏。虞舜心怀仁义以笼络人心,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不过他还是不曾超脱出人为的物我两分的困境。伏羲氏睡卧时宽缓安适,觉醒时悠游自得;他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马,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牛;他的才思实在真实无伪,他的德行确实纯真可信,而且从不曾涉人物我两分的困境。”

原文: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

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

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蛮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增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译文:肩吾去见狂人接舆。接舆说:“日中始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肩吾说:“他告诉我,君王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制定法律,人们谁敢不听从教化呢?”

接舆说:“这是欺诈虚伪的作风,照这样治理国家的话,就像在大海里凿河,叫蚊子背山一样,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圣人治理天下,难道就是治理百姓的外在行为吗?圣人不过是用自己的正确行动感召别人,使人各尽所能罢了。鸟儿尚且知道用高飞的方法来躲避弓箭伤害,老鼠尚且知道藏于神坛之下的洞里,以躲避熏烟挖地的危险,你怎么连这两种动物的本能都一无所知呢?”

原文:天根游于殷阳,至蕃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译文:天根在殷山的南面游玩,来到蓼水河边,碰巧遇上了无名人,天根便虚心向他请教,说:“请问怎么样才能治理天下呢?”

无名人说:“走开走开,你这个没有一点品位的人,怎么一开口就问这些令人讨厌的问题呢!我正要跟造物者成为朋友,我高兴了,就驾驶起轻盈虚无的鸟儿,飞出天地四方之外,遨游在一无所有空空如也的境界。你为什么要拿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来扰乱我的心绪呢?”

天根又问了无名人一次。无名人说:“你应该畅游在恬淡的心境,与淡漠的气体合为一体,顺应自然的规律而没有半点私心杂念,天下就得到治理了。”

原文: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锄。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休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援狙之便执藤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译文:阳子居去拜访老聃,问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动作迅速敏捷、强干果断,洞察事理深入透彻,学‘道’刻苦勤奋,不知疲倦。像这样的人,他能够和英明的君主相比吗?”

老聃说:“在圣人看来,也只不过是为才智所驱使、为技术所拘系、劳累自己的形体、惊骇自己的心神的那种人啊!虎豹因为毛色斑斓美丽而招致杀身之祸,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狗因为能捕捉狐狸,才被人们拴住脖子遭到驱使。像这样的动物,也可以拿来跟圣明的君主相比较吗?”

阳子居听了之后,脸色惊恐,不安地说:“请问圣明的大王是怎样治理天下的呢?”

老聃说:“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功德覆盖天下苍生,好像不归自己;施恩于万物而百姓并不需要依赖他;有政绩但又说不出他干了什么,让万物高兴地感觉到都是自己的作用;使自己立足于高深莫测的境地,遨游在什么也不存在的世界里。”

原文: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天,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

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尝试与来,以予示之。”

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列子入,泣涕沽襟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廖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相之。”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尝又与来。”

明日,又与之见壶子。立未定,自失而走。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报壶子曰:“已灭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襄,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译文:郑国有个叫季咸的人,精通占卜相面,十分灵验。他能算出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灾,并说出哪年哪月哪日会发生,太灵验了,简直就是个神人。郑国人见到他,担心他说出自己的死期,每个人都惊慌地躲开了。列了见到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壶子,并且说:“起初,我以为老师的道术是最高明的,原来还有更高明的人呢。”

壶子说:“我刚刚传授了你一些道的皮毛,还没传授给你实质性的东西,你就认为自己学到大道了?只有雌鸟却没有雄鸟,哪能生下蛋来啊!你用所学到的道的皮毛就跟世人相匹敌,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让人洞察底细而替你看相。你去把季咸叫过来,也让他帮我看看相。”

第二天,列子带着神巫季咸给壶子相面。离开壶子家后,季咸就对列子说:“唉!我观察到他面如湿灰,一脸怪异的神情。你的老师快要死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最多还有十几天!”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露给他看的只是大地阴静之气的样子,既不动荡,又不静止。他大概是只看到我生机闭塞才这样说的吧。再请他来帮我看看。”

第二天,列子带着神巫季咸去给壶子相面。从壶子家出来后,季咸对列子说:“你的先生遇上了我真是幸运啊!症兆果然减轻,他有救了。我已经观察到闭塞的生机中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那样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排除一切私心杂念,生机从脚跟慢慢扩散到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还是请他再来给我看看吧。”

第二天,季咸又跟列子一起去会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你师傅他心神不定,精神恍惚,我没有办法给他相面。还是等他心情稳定下来之后,我再来给他相面吧。”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显露给他看的是还分不出胜负的冲虚之气的样子,他大概是看到我阴阳二气平衡,盈虚消长还看不出来的气机。大鱼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河水聚积的地方叫做深渊,流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渊。渊分为九种,我才给他看了三种。再让他来给我相面。”

第二天,列子又带着咸季给壶子看相。季咸还没站稳脚跟,就慌慌忙忙地跑了。壶子说:“赶快去追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看不到他的人影了,让他跑掉了,我没能追上他。”壶子说:“刚才我给他看的,也没有脱离大道,是万象俱空的境界,一点迹象都不表露出来。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就像狂风吹起的草芥,就像激流撞击的浮萍,六神无主,狼狈逃跑了。

从此以后,列子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便回家了,三年不出家门。他替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侍候家人一样。对于世事不分亲疏没有私念,丢弃过去的一切修饰,恢复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安然地把自己的形体立于世间。在纷乱的尘世里咯守真实的我,终身不变。

原文: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肤;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译文:不要追求名利,不要充当智囊,不要承担责任,不要主宰智慧。与无穷的万事万物融为一体,游荡在了无痕迹之中。用尽它所禀受的天然本性,不要以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只不过是虚无罢了。“至人”心思就如同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只是客观实际地把它反映出来,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胜任外物而又不因此受到损伤。

原文: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译文:南海的大帝是倏,北海的大帝是忽,中央的大帝是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聚会,浑沌也经常热情地款待他们,为了报答浑沌的热情招待,倏和忽在一起商量,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但是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吧。”就这样,他们每天帮浑沌凿出一个孔窍,不料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外篇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色彩,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该乐观地生、超逸地死。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要对生命的有限进行无限的超越,就得抓住本质性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面对深奥难测的生命世界,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去取得完全的认识。在迷茫之际,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笼罩在万物之上的“道”的圣光。

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形而上学、无可捉摸的一种“实”象,是无形、无名、超言绝象的万物的本体,是万物的泉源。如果发现“道”便能抓住万物的本质。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其所谓的“道”即是那能使有限生命扩充弘扬为无限的东西,它游离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时时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为本,我们即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其实在庄子看来,能让我们有限的生命通达于无限之中的不是别的什么,正是“自然”,我们无须外借什么手段,只须从“自然”中去找寻。

同类推荐
  • 吃透王阳明

    吃透王阳明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大纲为出发点,以王阳明人生经历为辅助材料,细描出一个心灵大师的心灵成长路线图,从而了解他所创立的心学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能指导我们的人生修行,从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心灵故乡

    心灵故乡

    故乡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躯壳自我的故乡,另一种是心灵自然本性的故乡。躯体的故乡是生我、育我、长我、成我的地方;心灵的故乡是自然本有、清净无染、不生不灭的归依处。本书集结证严系列演讲中的精华文稿,完整呈现出证严诠释事理的用心,在人人追求感官物质享受的今天,让迷失在滚滚红尘中的自性重现,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热门推荐
  • 龙动天下

    龙动天下

    战,一剑平天下;斗,孤心算九州。风云变幻,枭雄一怒揭竿而起;人心叵测,军师智斗天下豪杰;怒发冲冠,北王南下指点江山。
  • 低手保镖

    低手保镖

    当张飞被雷劈了之后,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开始了一段从屌丝张朝着高富帅奋斗的传奇历程。你是武林高手?会大力金刚掌?可是你打得到老子吗?你是杀手?会上百种杀人手段?可是你能找到老子吗?你是美女?声清体柔会勾引?靠!老子心志坚定,如果不是你投怀送抱,我绝对不碰你一下,最多……就看看!
  • 一梦,千年

    一梦,千年

    慕容离跟着梦千年一同回到她的家乡,站在花田中,执手向她求婚。芳草偶然看见,宫夜辰正在某个不远的地方望着她,她不知该落泪还是微笑……
  • 归义列传

    归义列传

    溱记五十一年,武安君白起集前人大成,撰《破体术》,举国操习,溱人愈勇。出潼关,图天下,诛十国,尽溱土。北地苦寒,渺无人烟,然妖族甚众,号为天妖,喜噬人肉,往来如风。昔时溱人多受其苦。溱占十国,王命武安君领溱军五十万,征伐北地。
  • 在天地死去之后

    在天地死去之后

    老人:“你宗在何处?”尘醉:“天下处处为我宗。”老人:“宗名为何?”独孤求真:“四步神宗。”老人:“因何而建?”方岳:“想把地狱换苍穹。”老人:“这,很难,你确定你要去做?”风流云:“难不难关你屌事啊,咋们老大枪打四海游龙,脚震八荒猛虎的时候,你不知道还在哪里和泥呢。”老人:“……”一干兄弟:“老大,前有千万雄狮,怎么办?”方岳:“杀!”一干兄弟:“老大,诸天神佛来了,怎么办?”方岳:“杀!”一干兄弟:“老大,地狱空了,我们接下来干嘛?”方岳:“不,还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解救的故事,解救爱人,解救亲人,解救苍生的故事。世界已成,诸君请入。.
  • 火影之金色鸣人

    火影之金色鸣人

    此文为木叶守护文,女主穿越后变成女版鸣人。强收美男,筑建后宫。如果可以,我愿保护你一辈子———by卡卡西这个吻便宜你了,虽然是次吻,但你别忘了初吻也是因为你而没有的。好了,我要修炼了,你走吧,别死在外面了,免得我来给你收尸———by宁次鸣人,你永远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by我爱罗我想只要她在我身边就好,不管她今后喜欢谁,我都会作为她的护花使者,只要她高兴就好———by白不管她变成怎样的一个人我都会用生命去守护她,至少这是我背着她秘密许下的诺言———by君麻吕
  • 我的客户是神仙

    我的客户是神仙

    百年间,凡间变化日新月异,逐渐脱离天界管控。面对凡间各种新奇诱惑,三界诸神不顾天规天条,私自下界。百年间,斩仙台上斩灭仙神无数。不得已,天界决定改革,允许仙神下界度假消闲。而苏远,一次意外和偷偷下界的哮天犬结缘,从而成为神仙下界的引路人。从此,一介凡人的苏远,周旋于诸天仙神之间,获得各种各样的好处,演绎出一段精彩的都市生活。
  • 我本来就不是人

    我本来就不是人

    孤魂野鬼,借尸还魂,再生为一名大学生。天生缺少阴气,只能不断地和女性接触,吸阴调阳。如果说女人是一所大学,那么我就是在大学期间转了无数次校,遍觅群芳,终成吸阴大法!花丛软玉温香,公子多情模样,十年一觉红尘梦,赢得情海薄幸名。从此,吸阴证道。名门正派,鬼域魔宗,妖坛兽山,生化机甲,看我一一将他们踩在脚下。你若美女如云,我便阴气长存,你若不离不弃,我便不死不休
  • 善行抽奖系统

    善行抽奖系统

    本以为得到了传说中的系统,自己就会一帆风顺,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但如今......云龙怨念的躺在病床上,这不符合我的性格啊,行善什么鬼,叫我个从小混迹市井的小混混去行善,还要让别人行善,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
  • 破镜谋杀案(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破镜谋杀案(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一分钟之前,无聊的希瑟·巴德科克还在和她的电影偶像——迷人的玛丽娜·格雷格闲聊。一分钟后,希瑟就突然感到体内某种剧毒正在发作。可是,那致命的毒药水本来是要致谁于死地?玛丽娜那呆滞的表情表明她目睹了极其可怕的事。但当人们试图搜寻重要物证时,简·马普尔小姐却进行一项与众不同的调查——对人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