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5500000031

第31章 山木(1)

浅读本篇,表面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但是仔细读过之后,不难发现“与大道结伴,走无为之路”这个暗藏的主题。可以说,本篇的每一章都与世相有关,故事中所揭示的问题和蕴涵的处世哲理发人深思。

清人林云铭在《庄子因·山木》篇末这样悠评:“此篇阐发全身远害之理,可以补内篇《人间世》所未备。大意以道德为眼,其所云虚己顺时,乃道德中事也。精议奥旨,可当涉世韦弦。”陆西星在《南华真经副墨·山木》总论中说:“此篇所论全身免患之道,最为详悉,与内篇《人间世》参看。其要只在虚己顺时而去其自贤之心。熟读此者,可以经世务矣。”

社会高速发展,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从各个方面张牙舞爪地袭击着我们。究竟人们该如何自处,才能减轻内心的焦虑不安,才能从从容容地立足于这人世间,平平安安地走过这一生不长不短的几十年?读讲如何处世免患的《山木》篇,或许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原文: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皆,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译文: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很大的树,枝叶长得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便上前问为什么不砍伐,他们说:“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没有用才能享尽上天赋予它的寿命啊!”庄子从山里出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见到庄子非常高兴,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童仆问主人:“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就把那只不会叫的杀了吧。”第二天,弟子问庄子:“先生昨日在山中见到的那棵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现在主人的鹅,却因为不会叫而被杀掉,请问先生,你将怎样看待自己呢?”

庄子笑道:“我将选择‘有才’和‘无才’之间。处于‘有才能’和‘没有才能’之间,似乎是最妥当的中间位置,其实不然,这样最终还是不能幸免于难。如果能顺其自然地处世,就不是这样了。没有赞誉没有低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蜇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情理和人类的变化就不是这样:有聚合也就有分离,有成功也就有毁败;锐利的就会受到挫折,祟高的也会被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偏执一方呢!可悲啊!我的弟子们,你们要记住了,处世若要免于物累,只有归向道德啊!”

原文: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优。”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且胥疏干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剖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偶,无留居,以为君车。”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

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涯,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译文:市南宜僚去看望鲁侯,鲁侯脸上带着忧虑的表情。市南宜僚说:“大王为何脸色如此忧虑啊?”鲁侯说:“我学习先王之道,继承先王遗业;我敬奉鬼神,尊重贤能,身体力行,没有休息片刻,然而还是不能免除祸患,因此我感到非常忧虑。”

市南宜僚说:“你消除忧患的方法太浅陋了!大狐和身上长有花纹的豹子,栖息山林中,隐伏于山洞里,这是宁静;夜晚外出捕食,白天躲在里面休息,这是警戒;虽然饥渴难耐,但还是要到人烟稀少的非常远的江河去觅食,这又是稳妥,但还是不能逃脱罗网和机关的灾祸。这两种动物有什么过错吗?是它们自身的皮毛给它们带来的灾祸。如今的鲁国不就是给你鲁君带来灾祸的皮毛吗?我希望你现在就能抛弃权力的皮毛,荡涤心智,除去欲望,然后遨游在无人的旷野之中。南越有个城邑,名字叫做建德之国。那里的百姓纯厚而质朴,很少有私心杂念;只知道辛勤耕作而不知道私藏谷物,给予别人什么从不渴望报答;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合乎义,也不知道怎么做才算合乎礼;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竟能各自行于大道;他们活着的时候怡然自得,死去时安然而葬。我希望国君你也能舍去国政捐弃世俗,与大道同游。”

鲁侯说:“去南越建德之闰,路途遥远且险阻重重,又有山河阻隔,我没有船和车,让我怎么去啊?”市南宜僚说:“你不要自傲自大,不要留恋王位,便可以作为你的车子。”鲁侯说:“那里道路幽暗遥远而又无人居住,谁跟我相邻相伴啊?我没有粮食,也没有食物,怎么能够到达那里呢?”

市南宜僚说:“减少你的费用,减少你的欲望,即使没有粮食也可以满足。你渡过江河浮游大海,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越往前走就越不知道它的尽头。送行的人都从河岸边回去,你也就从此离得越来越远了!所以说统治他人的人必定受劳累,受制于别人的人必定会忧心。而唐尧从不役使他人,也从不受制于人。我希望能减除你的劳累,除去你的忧患,而独自跟大道一块儿遨游于太虚的王国。两条船并在一起渡河,突然有条空船碰撞过来,即使心地最偏狭、性子最火急的人也不会发怒;如果有一个人在那条船上,并船渡河的人就会大喊大叫起来。喊第一次没有回应,喊第二次也没有回应,于是喊第二次的时候,必定会骂声不绝。刚开始不生气而现在又生气,是因为刚才船是空的而现在船上有人。如果人能像空船那样虚己游于世上,那么还有谁能够伤害到他呢?”

原文: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王子庆忌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之设?”

奢曰:一之间无敢设也。奢闻之:‘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多。’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萃荤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译文:北宫奢为卫灵公募捐铸造编钟,先在城门外设下祭坛,三个月就造好了上下两层的钟架。王子庆忌见到后,便问他道:“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办法呀?”

北宫奢说:“只是专心致志地铸钟,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我曾听说:‘既然已精雕细琢,而又要返璞归真。’纯朴得就像没有什么知识那样天真,又好像不懂得思考那样笨拙;财物汇聚而自己却茫然无知,或者分发而去或者收聚而来;来的人不拒绝,去的人不挽留;愿意捐助的就让他捐,不愿捐助的就随他自便,隐委顺和的加以随应,依照各自的情况而竭尽力量,所以从早到晚募集捐款,从不挫伤民众的心,何况是遵循大道的人呢。”

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

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并先竭。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于狂;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至人不闻,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抒栗,人兽不乱群,人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译文: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交界的地方,七天没有生火做饭。太公任前去慰问孔子,说:“你快要饿死了吧?”孔子说:“是的。”太公任又问:“你厌恶死亡吗尹孔子回答:“是的。”

同类推荐
  • 谈美

    谈美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观念(1)

    观念(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律政女王:我的契约小霸妻

    律政女王:我的契约小霸妻

    一次她的老板在饭局上喝醉后打电话叫她来帮他开车,饭局上的一个生意伙伴趁机摸了一下她的屁股,结果夏晓琳直接拿起桌上的酒瓶就往这个男人的头上砸了下去。这一砸倒是砸到了顾林宇的心,对她产生了兴趣。想尽办法把夏晓琳弄到自己的企业里来上班。一句女做我女友,我帮你夺回家产,让两人签下一份契约恋爱说好,只是假装恋爱,帮他拜托相亲女的纠缠的。怎么对她比对老婆还要好呢。她少穿了一件外套,他就调高了整个公司的空调温度她打瞌睡,他就放整个办公间的人休息回家她喜欢某家面包坊的面包,他就买下了整家面包坊只是契约恋爱,又不是真的爱情干吗这么认真的脸红心跳?
  • 一曲江湖

    一曲江湖

    人言时势造英雄,乱世之下龙蛇共舞,谁人敢登天一问,天道何存。再者英雄造时势,八方风云逐鹿天下,谁人能一举定鼎,天下共尊。四大帝主分封天下百年之久,如今风起云涌,江湖路长。人心即江湖,不见江湖,但见人心。既见江湖,怎无人心。小城丽都走出的十六少年在这个大变将出的动荡时年又会何去何从。
  • 娇妻复仇:总裁BOSS好受罪

    娇妻复仇:总裁BOSS好受罪

    18岁的安然嫁给了24岁的欧泽宇,两个人相爱,可是最后因为误会分离,3年后,安然回归,决心复仇……
  • 出乎意料的爱

    出乎意料的爱

    本丛书共20册,每本书都是一个“小社会”,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篇小说都会激发你的心灵。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受到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我们最深刻的认识,受益终身!本书所选小小说都是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很强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
  • 修仙之意外转世

    修仙之意外转世

    南宫天宇因为在太行山找到古遗迹,穿越,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有回地球的方法。他发誓自己要回道地球,在这里他一直努力,通过丹,器,阵,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开始修仙,然后回道地球。本小说书友群:481907166
  • 我的女神是萧萧

    我的女神是萧萧

    一个偶然的时间,天少遇到了自己这辈子最爱的人,最美的女神萧萧,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从陌生到相知相爱。。。。
  • 无限疆域

    无限疆域

    宇宙万界,盘古一界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十方世界入侵,盘古世界被瓜分;一半以上的生灵被斩杀,剩下的沦奴隶!天月宗弟子夜飒收到了宇宙深空传来的珍贵信息,这信息关系到盘古世界的未来……
  • 浴血恋:傲世公主逆九天

    浴血恋:傲世公主逆九天

    她是幽冥公主,嫁入天界三千年,以心尖血为夫君治伤,终落个凄惨落胎、夫君另娶的下场,她不甘。转世轮回,他是一国皇子,为了皇位之争将痴情于他的她强行送给年过半百色淫无度的老将军做妾,她心死,他醒悟。以他天界太子之尊竟要以威逼胁迫手段来娶她为妻?而她却倚在他人怀中云淡风轻妖娆魅笑:“天界又怎样?若是惹恼了我,灭了你们天界就是!”她身边的妖颜男子对他冷嗤不屑,看她柔情似水:“为了莎儿,让我灭三界也无所谓。”
  • 洪荒之界

    洪荒之界

    我以第一视角记录着这里的一切,那些死亡已经麻木了所有人的神经,神兽与凶兽的战争也不会停止,除非所有的巨兽全部毁灭,人类将成为主宰......
  • 皓月至尊

    皓月至尊

    皓月照云间、仗剑执天涯。醉馀清夜梦、卧时留余香。正当少年时、立志万丈峰。花露月明残、飞剑斩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