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2200000018

第18章 汉纪(6)

武帝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当初出发的时候有一百多人,经过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二人得以生还。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后来匈奴浑邪王向汉朝投降。汉军把匈奴的势力驱逐到大沙漠以北,盐泽以东再也不见匈奴的踪影,通往西域的道路被打通了。

于是张骞向武帝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是匈奴的属国,后来兵力日益强大,不侍奉匈奴;匈奴派兵攻打,未能获胜,于是远离而去。如今匈奴单于刚刚受困于我们,而过去的浑邪王领地又无人居住;如果我们现在用丰厚的礼物贿赂乌孙,招他们东迁,居住在以前浑邪王的领地去,与我们结为兄弟之国,他们势必顺从我们,这样一来就相当于砍断了匈奴的右臂。并且,与乌孙结盟之后,乌孙以西的大夏等国也都能招过来成为我们属国。”

汉武帝很支持这种做法,元狩四年(前119年),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率领三百人,每人二匹马,牛羊数量过万,黄金布帛价值千万;又任命了许多持天子符节的副使,如果有别的国家愿意和汉建立关系,就派一个副使前去通使。

张骞到达乌孙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但没尽到应有的礼节,态度傲慢。张骞转达汉武帝的谕旨,说:“如果乌孙能够返回故土居住,那么我们大汉将把公主许配给乌孙王为夫人,结为同盟国,共同抵御匈奴。”

然而乌孙觉得自己离汉朝太远,也不知道汉朝是大是小,而且做匈奴的属国已经很久了,与匈奴距离又近,手下的大臣都对匈奴有畏惧之心不愿意东迁。

张骞在乌孙呆了很长时间,却得不到明确的答复,便向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附近各国分别派出副使进行联络。

乌孙派了翻译和向导送张骞回国,又派几十个人带了几十匹马跟随张骞到汉答谢,也是为了顺便了解汉的大小。当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任命他为大行。又过了一年多,张骞派去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也与那些国家的使臣一同归来。从此,西域诸国就开始渐渐与汉交通往来了。

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张骞)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他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苏武牧羊志节高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的原因,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副使中郎将张胜和暂时充任使团官吏的常惠等一同跟随前往。苏武等人到达匈奴后,正好碰上曾归降过汉朝的匈奴缑王和虞常。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卫律。他是汉朝的使节,他父亲原是长水地区的匈奴人,因为推荐他的李延年一家被捕,害怕受到牵连,便投降匈奴,很受单于赏识,封他为王。

虞常在汉朝时与张胜关系很好,就来与张胜商量,说愿意为汉天子刺杀卫律,策划劫持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回到汉朝。希望张胜回去向汉朝多说好话,让他在汉朝的家人获得赏赐。张胜答应了,并送给虞常许多财物。

过了一个多月,单于出去打猎,虞常等人想趁机发动。谁知事情败露,缑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处理这件事,张胜担心此前与虞常合谋的事被查出,就把详细情况向苏武报告。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于是准备自杀,张胜、常惠一起阻止他。

虞常果然招出张胜,单于大怒,想要把汉朝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谋害卫律,就要将他们处死;如果是谋害单于,那还怎么加罪呢?我看还是把他们都招降了。”单于派卫律向苏武等人招降。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卑躬屈节,有辱使命,就算活下来,又有什么颜面面对汉朝父老?”抽出佩刀就刺自己身体。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着苏武,派人骑马去召医生。苏武呼吸都停了,经过紧急抢救,过了很久才恢复过来。常惠等人哭着将苏武抬回驻地,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早晚都派人问候,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苏武的伤渐渐好起来,单于派人来劝说苏武,想让他投降匈奴。卫律又对苏武说:“副使有罪,你作为正使,应该连坐受罚。”苏武辩解说:“我没有参与谋划,与张胜又没有亲属关系,为什么要连坐受罚?”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卫律说:“你要是听我的,归降了匈奴,我与你就像兄弟一般,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愤愤地说:“你身为汉朝臣子,忘恩负义,背叛君主亲人,投降蛮夷异族,我为什么要见你?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生死,你不但不公平处理,反而挑动两国君主争斗。以前南越国杀了汉使,被汉所灭,成为九郡;大宛王杀了汉使,结果他的人头被挂在长安宫廷的北门;朝鲜杀了汉使,即刻就被消灭;只有匈奴还没有做过这种事。你明知我不会投降,却想借此挑起两国的战争,只怕匈奴的灾难,要从我这开始了。”

卫律知道苏武不会受他的威胁,只得如实禀报单于。单于见苏武宁死不屈,更想让他归顺,就把他囚禁在一个大地窖里,断绝饮食,逼他投降。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匈奴人以为有神灵保佑他,就把他放逐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能产出羊奶,你就可以回国了。”常惠等其他不肯投降的官员,也被分别扣押在其他地方。

苏武在北海边上,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起居都带着它,时间一久,最后节杖上的毛缨全都脱落了。

李陵投降匈奴以后,不敢求见苏武。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边,李陵为苏武设了酒宴,目的还是劝苏武投降匈奴。李陵说:“单于恭敬地对待你。你无法再回汉朝了,有谁能知道你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能看见你的信义节操呢?你的两个兄弟,因连坐获罪,自杀了;你的母亲也已经去世;听说你的夫人已经改嫁别人;剩下两个妹妹、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又过去了十几年,也不知道是否还在人世。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短暂,何必固执地自讨苦吃呢?”

苏武说:“我本来没有什么功德,蒙皇上厚恩,才有今天的地位。身为臣子,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样一样,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遗憾。不必再多言了,我早已经认定自己是死了的人。如果大王一定要我投降,就结束今天的欢聚,我立刻死在你面前!”

李陵看到苏武视死如归的决心,叹着气说:“唉!你真是义士!我和卫律的罪过,真是上通于天!”说完眼泪流下来沾湿了衣襟,送给苏武几十头牛羊后,与苏武诀别离去。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边告诉苏武汉武帝已经去世。苏武一连几个月,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面向南方痛哭不止,甚至吐血。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朝派使者来到匈奴,向匈奴人索要苏武,匈奴骗他们说苏武已经死了。

后来汉使又来匈奴,常惠偷偷见到汉使,教使者这样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下一只大雁,那只大雁,脚上系着一封书信,说苏武在某处湖泽。”于是,使者就按常惠教的对单于说。单于大吃一惊,环顾左右侍从,然后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的确还在人世。”于是将苏武召回交予汉使。李陵设宴为苏武祝贺说:“现在你返回汉朝,名声传遍匈奴,功劳显于汉朝,史书里记载的人物,也比不上你啊。”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汉昭帝下令苏武用牛、羊、猪的太牢之礼,前去祭拜汉武帝的陵庙。封苏武为典属国,品秩中二千石,赏赐了苏武二百万钱、两顷公田、一处住宅。

苏武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他十分有民族气节,为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宁死不屈。苏武滞留匈奴,与匈奴君臣、投降者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以信念与精神挑战人的生命的极限,最终回到了大汉怀抱。苏武作为忠诚节义的楷模,“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其历史功绩,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磨灭的。

苏武牧羊的故事,是典型的反映人的坚强意志和伟大抱负的事实。苏武能够在单于故意设置阴谋诡计的情况下毫不畏惧,而且能够忍受十九年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只要有伟大的志向和理想,任何痛苦和折磨都是不难克服和承受的。

张释之公正执法

张释之担任骑郎十年还没有被升迁,便打算辞官回家。袁盎了解张释之的才能,就向文帝推荐他,使他升任谒者仆射。

一次,张释之跟随文帝一道出行,来到御苑的虎圈。文帝向上林尉询问御苑中所饲养的各种禽兽的数目,先后问了十多种,上林尉左顾右盼一个都回答不上来。站在一旁的虎圈啬夫替上林尉回答文帝的提问。文帝询问禽兽数目,问得非常详细,想考察虎圈啬夫的本事。虎圈啬夫张口就来,没有一个问题能把他难倒。文帝说:“做官吏就应该像这样啊!上林尉不值得信赖。”于是准备任命虎圈啬夫为管理御苑的上林令。

张释之上前对文帝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个什么样的人?”文帝回答说:“是长者。”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文帝又回答说:“长者。”张释之说:“像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这样的人,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尚且不能随口应答。秦朝因为重用刀笔之吏,官场上争相以细小敏捷的观察为高。它的害处,是使人们徒具文采而不务实,因此皇帝听不到对朝政过失的批评,结果问题一点点积累,使国家走向灭亡。”

“陛下如今因为啬夫善于辞令而破格提升,我只怕天下人闻风而动,争相效仿,都去练习口齿辩论,而不追求真才实学。下面的人受上面的人影响,速度比光影还快。君王的一举一动,都要审慎才是啊!”

文帝认为张释之说得很对,于是就没有给啬夫升官。文帝上车,召张释之陪乘。一路上缓缓而行,文帝向张释之询问秦朝政治的弊端,张释之都给以直爽的回答,文帝非常满意。回到宫中,文帝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

有一次,太子与梁王共乘一车入朝,经过司马门,他们没有下车表示敬意。于是,张释追上太子和梁王,禁止他们进入殿门,事后并上奏说他们“经过公门不下车,是为不敬”。薄太后听说了这件事,文帝为此向太后脱下冠冕,为自己教子不严而道歉。薄太后派使者传诏赦免太子和梁王,他们二人才得以进入殿门。从这件事上文帝更加认为张释之这个人与众不同,就升任他为中大夫。不久,又任命他为中郎将。

张释之随从文帝出巡,视察文帝的陵墓霸陵。文帝对群臣说:“呀!我的陵墓以北山的岩石为外椁,把纻麻絮切碎,和漆填充在缝隙中,谁还能动得了它呢?”左右群臣都随声附和,张释之却说:“如果里面有能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熔化金属把整个南山封起来,也是有缝隙可乘的;如果里面没有能引起人们贪欲的东西,就算没有石椁,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这一年,张释之任廷尉一职。文帝出行路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面跑出来,皇帝御车上的马匹受了惊。于是文帝让人追上那个人,送交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处置意见:“这违犯了道路戒严的规定,应当罚金钱。”文帝大怒:“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这马性子温和,若是匹烈马,岂不是要伤害我了吗?而你却说只应当罚金钱!”

张释之义正词严地说:“法,是天下人共有,应该对天下人一视同仁。如今的法律规定,这个人所犯之事就应当这样罚。另外加重他的罪责,那法就不能取信于民了。如果皇上在他被抓的时候将他诛杀,倒也罢了。现在既然已经把他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的典范,稍有倾斜,天下用法就不能够公正了。那样的话,百姓怎么才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呢?请陛下考虑清楚。”文帝考虑了很久,说:“廷尉的处置是公正的。”此后,有人偷盗高皇帝庙里神位前的玉环,被捉住了。汉文帝大怒,交给廷尉处置。

张释之按照“偷盗宗庙服饰器物”的罪名,上奏说应当将犯人在街市上斩首示众。汉文帝大怒,说:“这人偷盗先帝的器物!我将他交给廷尉处置,是想诛灭他全族;而你却只将他在街市上斩首,这并不是我供奉宗庙的本意。”张释之见文帝震怒,脱去帽子,叩首谢罪说:“法律是这样规定的。而且,同样的罪名,应当视情节来衡量判刑的轻重。今天这个人若因为偷盗宗庙器物而被灭族,万一有愚民从高皇帝的长陵上取了一捧土,陛下将怎样给他施以惩罚呢?”于是,文帝便向太后说明情况,张释之的判处方案得到了太后的批准。

张释之处处以朝廷的利益为重,以秦朝二世灭亡的教训劝谏汉文帝对官吏的升贬不能根据一时一事作决定,要警惕哗众取宠之徒,朝廷应该提倡踏实苦干、讲求实效的作风。他反对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受到了当时广大臣民的敬慕。他以法治国的精神在我国历代一直受到称颂,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提倡的。

李陵降匈奴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名将李广的孙子,少年英勇,尤其擅长射箭,为人谦让有礼,仁爱下士,很受人们敬重。汉武帝见其颇有李广遗风,就封他为骑都尉,让他率五千士兵驻守酒泉张掖一带。

同类推荐
  • 谍血1937

    谍血1937

    李陌重生在了1937年的上海滩,大时代的浪潮,斗争的残酷,社会的阴暗。他是通吃黑白两道的大佬,民国上海滩,看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谁也没想到,我是个特工,而且两家通吃。
  • 天骄之王

    天骄之王

    一步踏入历史的长河,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子,却是掀起滔天波浪。凭借惊人的战力和对自由的向往,一脚踏碎山河,一手整肃乾坤。我,名为林凡,我,为天骄之王!
  • 盘天下

    盘天下

    人事经理夏弼工作被炒,归家途中却被一轻生女子砸进了下水道,不料却因此穿越古代,掌握神秘力量,开启了自己莫名其妙却又波澜壮阔的征伐天下的生涯。PS:神秘力量结合了帝国时代和要塞等多款经典游戏的设置,所以适合各种口味的大大。
  • 温解道德经

    温解道德经

    《道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我的眼中,他也是一种属于我的样子。心中有所感,自然是要与人分享的,这是一本注解《道德经》的书,却是古往今来,和他人注解截然不同的一本。是我本人的所感所想所悟,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
  • 大汉名将

    大汉名将

    以汉帝国的剑,为汉帝国的犁夺取土地!卫青,18岁起于行伍,历经苦战,百炼成钢,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将!他直面强大的敌人和背后的阴谋,转战千里,诡计百出,所向披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卫青,帝国第一名将,守卫着帝国的边疆!
热门推荐
  • 夏天

    夏天

    今年的夏天来得特别早,夏知绿在此时遇上了理想中的完美情人。然而住在她家楼下的坏男人商觉康,却老是从中作梗,但又不敢得罪他,因为他偏偏就是完美情人的弟弟……他总是故意口口声声说爱她,令她羞窘万分,但又迷惑于他偶尔展现的柔情。莫非是被太阳晒昏了头?当她知道完美情人心有所属时,她竟然毫无感觉;不意在看见讨厌的他拥着别的女人时,反而心如刀割?
  • 穿越之妃命中注定

    穿越之妃命中注定

    她,本是现代大小姐,但因一次意外而穿越到自己不认识的国家中,看她如何逆袭,撑下自己的一片天下?他,外人曾说他是丑陋无颜见人,可谁曾想他竟是如此天仙般无人比拟,看他如何和她相遇,相知到相守。
  • 脑袋决定钱袋

    脑袋决定钱袋

    本书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脑袋决定钱袋、你为什么不是亿万富翁、富人想的和你不一样、富有从改变观念开始、全世界富人都在用的博弈智慧等。
  • 星语

    星语

    河边,少年看着嬉闹的同伴低下头说道:赶紧逃吧!,再不逃就来不及了!少年的低语仿佛吸引了同伴的注意力,同伴走到少年的身边,听着少年的话。暴汗的说道:这家伙是笨蛋吗?只是个烧烤而已,你对着一堆蔬菜和冷冻的肉说什么逃跑啊!(好吧!其实作者也不知道改写一些什么,也许以后有好的创意,现在就这样吧!新手作家,存稿20W,保证不烂尾,真的是小白文吗?(大概,也许,可能)希望大家欣赏到最后,谢谢!)
  • 溺宠独门小娇妻

    溺宠独门小娇妻

    她竟然要替姐姐出嫁,嫁的是自己钟情多年的他,他,一个享誉中美两国的商政奇才,可姐姐跟他订婚一年,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他不近女色,但成了他的新娘,才发现姐姐的判断是错的,他可是以一个十足的罕见珍宝丈夫嘛,姐姐这会真是亏大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女祸水不可欺

    长女祸水不可欺

    她是长女,生的一副倾城样貌,又生在豪门,本可以度过美好的一生,可是天妒红颜,从出生那刻起,她便注定这一生的困苦。她,虽是长女,却并非正妻所生,而是当年一名名妓之后,从小便受遍了外人的白眼。她,样貌倾城,却被亲生父亲利用,一次次的将她推向别的男人,只为了自己的利益。她,虽生在豪门,但那豪门却早已败落,父亲的死本以为自己可以逃离苦海,却又跳入了火坑。她,为了自己的弟弟一次次的出卖自己,就算弟弟依旧恨她又怎样,她没读过书,这是她讨好弟弟的唯一办法。她,为了深爱的他,把自己弄得浑身浴血,支离破碎,就算他依旧冷漠自己又怎样,她也要为了深爱的他的一次转身而拼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原来真爱在隔壁

    原来真爱在隔壁

    走进校园,她遇到了自己第一个喜欢的人,为了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她用尽了各种办法,却不想,丘比特的箭,却偏偏射在了她和他的身上。妈妈说女追男隔层纱,到底是不是真的?
  • 霸道校草:甜心让我咬一口

    霸道校草:甜心让我咬一口

    在Y国,他是大名鼎鼎的少爷,在她心中:他就是一个霸道腹黑的渣男!第一次遇到他,居然说她是他的女朋友!第二次遇到他,居然把她说得一无是处!第三次遇到他,他把她壁咚了!忽冷忽热,什么情况?“丫头,我喜欢你”“丫头,你好甜”“甜心,让我咬一口”不,不要!腹黑校草请走开!“丫头,你是逃不过我的!乖乖得从了我!”祝我新书大卖~!求支持哦~
  • 紫禁聊斋

    紫禁聊斋

    鬼丫头韩映雪对紫禁城有着莫名的好感,甚至常常被某种奇异的梦境所占据。一位清史学家的儿子金润枫的出现慢慢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在他的口中鬼丫头得到了诸多清宫里鲜为人知的故事:石匠的宫廷之行、雍正皇帝的死因、血滴子和百子图、王爷与雍正妃子的恋情……
  • 我的异世不可能这么萌

    我的异世不可能这么萌

    洛青歌,人如其名只是想安安静静做个情哥哥,可惜至今还未找到他的情妹妹——至少被女神一拳糊脸之前是这样的。“少年,你可愿化身魔法少女摁死丘比?”“少年,你可愿手持圣剑角逐圣杯之战?”……“少年,我们的征途可是那星辰大海!”洛青歌看着手拿鸡腿满嘴油腻的女神,心中不由觉得已然踏上不归路。多年后,他瞅着乱糟糟的一家子,心有戚戚焉。“御坂10086,别欺负饼梦的抱枕灵……”“赤城,你又偷吃了阿尔托莉雅的东西,小心她拿咖喱棒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