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2200000065

第65章 唐纪(4)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武氏为皇太后。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她忍受不了唐中宗重用韦氏家族的人,便把唐中宗废了,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武则天同样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由自己做主。

这时,唐宗室功臣人人自危,激烈的斗争便公开化了。最先起来反抗的是李唐旧臣徐敬业、唐之奇等人。他们以拥戴中宗为口号,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在朝廷内部,获得了宰相裴炎的支持。内外呼应,一时间聚众十余万人。武则天派出三十万大军平定了徐敬业,杀了拥护徐敬业的宰相裴炎等人。

武则天为了清除异己,开始奖励告密。她还规定,凡是告密的事,任何人都不得阻拦,外地人来京告密的,官府供给驿马,沿途享受五品官的伙食待遇。如果所揭发的事情属实,破格提拔,授给官职;倘若揭发不实,也不追究。同时,武则天大量提拔告密者,形成一股酷吏势力,他们专掌告密之事,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帮助武则天镇压异己。酷吏们罗织罪名,严刑逼供。刑法名目繁多,十分残忍,犯人们每每见到刑具,已是魂飞魄散。于是随口诬供,这样辗转牵连,杀害了成千上万无辜者。

在打击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还造祥瑞,建明堂,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则天加尊号“圣母神皇”,向称帝试探性地迈出了一步。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以六十七岁的高龄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不可否认,武则天对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第二个贡献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武则天也有不少有些争议的行为。她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徐敬业起兵被杀

徐敬业是唐初名将李的孙子,祖籍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李本姓徐,赐姓李。总章二年(669年),李死,敬业袭爵英国公,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卒,中宗即位。次年,改元嗣圣,武后以太后临朝称制,不久即废中宗,立豫王李旦(即睿宗),武太后掌握全部权力。

李敬业弟弟盩厔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王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都因事获罪,他们或被降职,或被罢官,另外还有曾任御史、现在是第二次被罢黜的盩厔尉魏思温,他们都聚在扬州,又都因失去官职而不满,便决定以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阴谋叛乱。

魏思温指使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请求出使江都,让雍州人韦超到薛仲璋处报告有变乱,说:“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薛仲璋于是把陈敬之抓了起来,关进监狱。

几天以后,李敬业乘坐驿车到达,佯称自己是从扬州司马那里来的官员,说:“奉太后密旨,高州酋长冯子猷意图谋反,发兵讨伐。”于是打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作坊,驱逐囚徒、工匠,发给他们盔甲。李敬业在监狱里将陈敬之杀掉了。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不从,也被斩首示众,官吏中没有人再敢反抗。于是发动整个州的兵力,改用中宗的年号,称嗣圣元年。

李敬业在扬州设置三府: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十天不到就聚集起十几万士兵。李敬业找了一个长的很像前太子李贤的人说:“太子李贤没有死,他逃亡到城里,命令我们起兵。”于是侍奉那个人以号令天下。魏思温劝李敬业说:“您既然用光复社稷为口号,就应当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向东都洛阳进发,那么天下人都知道您是为了援救天下,四方都会响应。”薛仲璋说:“金陵有帝王气象,又有长江天险,足以固守。不如先夺取常、润二州,作为霸业的基础,然后再向北夺取中原。这样可进可退,是万全之策。”魏思温说:“崤山以东地区壮士们对武氏专制愤懑不满已经很久了,听说您起兵造反,都自己蒸了麦饭作干粮,拿着锄头作武器,等待我们军队到达。我们顺应形势建功立业,却退缩不前,自己修建巢穴,让人们知道了,还有谁不离散呢?”

李敬业没有听从魏思温的意见,而是派唐之奇驻守江都,自己率领军队渡过长江,进攻润州。

朝廷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李敬业。又追削李敬业的祖父和父亲的官爵,掘开坟墓,劈开棺材,恢复他们家的本姓徐。徐敬业听说李孝逸的讨伐大军即将到达,紧急从润州回师抵抗,在高邮的下阿溪驻扎。徐敬业派徐敬猷进逼淮阴,别将韦超、尉迟昭驻扎都梁山。

李孝逸率各路军队,与徐敬业交战,几次交锋都失败了。李孝逸害怕,准备撤退,魏元忠与行军管记刘知柔建议用火攻,坚持请求决战。徐敬业布下军阵,过了很久,士兵们都感到疲倦,回头张望,军阵不再严整。李孝逸出兵进攻,乘着风势放火,徐敬业大败,被斩首有七千人,淹死的士兵数不胜数。

徐敬业带着妻子儿女逃入江都,准备从海路投奔高丽,李孝逸进军驻守江都,分别派遣各将领追击徐敬业。十八日,敬业弟兄被部下所杀,同党大都被捕杀。

徐敬业代表豪门士族顽固势力叛乱反对武则天,不得人心,才迅速灭亡。当叛乱发生后,江淮各州县顽强抵抗叛乱军队,说明地方庶族地主对武则天的拥护。徐敬业的叛乱,被武则天迅速剿灭,避免了广大百姓遭受战争之苦。平叛战争仅限于扬、楚两州,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战争,对唐初的政治与经济,尤其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使唐代建国六十多年的国内和平得到保持。

一代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生于唐贞观五年,祖父狄孝绪,贞观年间做过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做过夔州长史。狄仁杰精通经书,为人看重。

狄仁杰曾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宁州刺史、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两度拜相,深受武则天器重。武则天称其为“国老”。他是为数不多的在武则天手下得以善终的重臣。

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推荐狄仁杰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当并州都督府法曹的时候,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偏远之地。郑崇质家有卧病老母,因而出使前很不放心。狄仁杰知道后,就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狄仁杰的举动使蔺仁基深受感动。

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狄仁杰刚到京师担任负责审判罪案的大理丞时,有一次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皇帝祖坟昭陵的柏树。唐高宗李治十分愤怒,一定要审理此案的狄仁杰判处权、范两人死刑,但是按照法律,两人犯的这种“罪行”却只够免职的处罚。狄仁杰便如实对李治汇报说:“权、范两人够不上死罪。”李治正在气头上,自然顾不得什么法律不法律,他恨恨地说:“权善才砍了皇陵上的树,这分明是存心使我落个不孝的罪名,必须处斩!”顿时,朝廷上气氛紧张起来。狄仁杰却毫无惧色,对高宗说:“犯颜直谏,自古就以为是一件难事。然而微臣以为,碰到桀、纣这样的昏君确实是难,但是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则容易得很。现在,刑律不当判死罪的,而陛下一定要杀他们,将使法律不能取信于民,老百姓的行为便不会有所参照。陛下仅仅因为昭陵上的一棵柏树,就要斩杀一员大将,后人会把陛下看做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如果执行陛下的旨意,处死权善才,是陷陛下您于不义啊!”高宗这才冷静下来,消了怒气,权、范两人的死刑之议也就由此作罢。后来,权、范两人被依法撤职,并被流放到了岭南。通过这件事,唐高宗认为狄仁杰不但有胆气,而且有才识,很赏识他,擢升他为侍御史。

侍御史是监察弹劾百官的官员。狄仁杰常常不顾个人利益和安危,与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进行斗争。武后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发动叛乱,宰相张光辅率兵讨伐,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张光辅的部将因为平叛有功,十分骄横,常常向时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提出要这要那的无理要求。这些无理要求都受到了狄仁杰的婉言拒绝。

在狄仁杰那儿碰了钉子的将士便去向张光辅告状,此时张光辅正因立了大功而不可一世,自然容不得狄仁杰如此不给自己面子,他便气呼呼地找到狄仁杰,兴师问罪道:“你小小一个州官,难道连我这个元帅也不放在眼里吗?”谁知狄仁杰对他的问题避而不答,却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为害河南者,不过一个越王李贞。现在一个李贞刚死,却又有千万个李贞生了出来。”张光辅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便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狄仁杰冷笑了一声,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明公带兵三十万,要杀的不过是越王一人。可是现在越王已经伏法,明公却仍然纵容部下滥杀无辜,为非作歹,你的这些部下和李贞有什么两样?说他们是新生出来的李贞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像明公这样无视法度,我恨不得手中有一把尚方剑架到明公的脖子上,即使因此而死也心甘情愿!”

张光辅本是个欺软怕硬的人,被狄仁杰这么一顶,反而不知说什么好了,只得悻悻而归。但是这口气是一定要出的,不久张光辅便向朝廷告了狄仁杰一状,狄仁杰因而被降职为复州刺史。

左司郎中王立本,深受唐高宗的宠爱,于是他恃宠骄横,胡作非为,朝中的大小官员都惧他三分。后来狄仁杰抓住他暴虐侵人的违法行为,奏请唐高宗,高宗很不高兴地说:“王立本的问题我知道了,念他是个人才,就赦免他吧。”狄仁杰据理力争,说道:“国家虽然缺少英才,难道还缺少像王立本这样的‘人才’?陛下怎么能为了偏爱他而无视王法的公正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徇私枉法赦免王立本,那就先把臣抛在无人荒郊,以作忠贞之人的鉴戒吧!”这样一说,唐高宗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治了王立本的罪。

武则天当皇帝后,更加赏识狄仁杰,不断提拔他的官职,最后官至宰相。狄仁杰为相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恩怨。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你在豫州当刺史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却有人在朝廷上弹劾你,你想知道诬告你的人是谁吗?狄仁杰回答说:“臣如果有过错,就请陛下赐教!至于说臣坏话的人,臣不愿知道他的姓名,这样相处就会更好一些。”

狄仁杰做官,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尤其是担任宰相后,更是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向朝廷大力举荐人才,使好多才俊之士脱颖而出。

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朕想找一个得力的人来派用场,你看谁比较适合?”狄仁杰回答说:“不知陛下想让这个人派什么用场?”武则天说:“想让他做宰相。”狄仁杰想了一想,便说了苏味道、李峤、张柬之三个人的名字。但他认为苏、李两人都以文学见长(苏味道、李峤都是著名诗人),而张柬之则是具有罕见的行政才能的人,虽然年纪稍大,却是个当宰相的料子。见狄仁杰说得头头是道,武则天连连称善。第二天她便提拔原为荆州长史的张柬之当了洛州司马。又过了几天,武则天再次要狄仁杰推荐“得力的人”,狄仁杰这次却不急着推荐新人了,他慢悠悠地说道:“上次推荐的张柬之,陛下还没用呢!”这一番话倒把武则天说糊涂了:“不是已经升了他的官了吗?”“微臣推荐的,是做宰相而不是做司马的人。”狄仁杰似乎认了死理,一句话就把武则天顶了回去。这时,武则天才想起自己上次让狄仁杰推荐的确实是做宰相的人,狄仁杰郑重其事地推荐了张柬之,自己却又不明不白地让张柬之当了个州司马,难怪狄仁杰要生气了。于是,她又赶紧下令,再提拔张柬之当了秋官侍郎。

狄仁杰还举荐过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等十多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名臣。有人曾经不无敬意地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无不出自您老的门下!”狄仁杰却毫无得意之色,他很认真地答道:“举荐贤良是为了国家,而不是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

武则天在立李氏为太子,还是立武氏为太子的问题上犹豫再三。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为谋求太子地位,曾多次使人劝说武则天应立武氏为太子,认为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皇帝立异姓为太子的。然而武则天并没有拿定主意。狄仁杰则劝武则天立李氏为太子,他说:“姑侄的关系和母子的关系哪个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在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享受祭祀,承继无穷,如果立侄儿为太子,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庙中还有姑姑的地位!”狄仁杰的话一针见血说到武则天的心里去了。

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我昨晚梦见一个大鹦鹉,两个翅膀都断了,不知为什么?”狄仁杰趁机对武则天说:“鹦鹉暗示陛下你的姓,两个翅膀象征着你的两个儿子,陛下你如果起用你的两个儿子,那么两个翅膀就会飞翔了。”武则天听狄仁杰这么一解说,便有立子之意,而没有了立侄儿之心了。

狄仁杰举荐人才可谓不拘一格,这方面也留下不少佳话。李楷固、骆务整都是契丹的大将,当契丹军队寇掠唐朝边境时,两人曾屡挫唐军。尤其是李楷固,身怀绝技,每与唐军交战,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唐军望而生畏。后来契丹兵败,两人都投降了唐朝,但法司仍然准备治他们的罪。狄仁杰听说后,对身边的人说:“李楷固等人都是骁勇无比的将才,两人打起仗来都很卖命,如果我们能以仁德感化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两人定能建功立业。”说罢便上奏请求武则天赦免李、骆两人。但是狄仁杰的亲朋好友都认为武则天绝不会赦免这两个杀死过唐朝无数官兵的人,劝狄仁杰不要去碰这个钉子。狄仁杰对大伙的这番好意却不以为然,他说:“只要我做的一切有利于国家,碰不碰钉子又有什么关系呢?”结果,武则天出人意料地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不但赦免了李、骆两人,而且委两人以重任,李楷固当上了左钤卫将军,骆务整则担任了右威卫将军。两人后来都在讨平契丹余部的战斗中立了大功,李楷固还被赐姓武,成了武则天的亲信。

同类推荐
  • 少司命妇好传奇

    少司命妇好传奇

    本书共三卷:一卷成长记;二卷纵横记;三卷远征记。成长记主要讲述妇好修习法术,武丁寻得治国之才。最后粉碎恶神及邪魔的计划。纵横记主要讲述妇好和武丁共同抵御四方来敌,一统华夏的故事,其中不乏宫斗,权谋,古战等情节。远征记主要讲诉妇好率华夏百姓抵抗远欧雅利安人的入侵。本书看似玄幻和神话,以此为基础重新定义了某些历史实情,比如鬼谷的由来,戈壁滩的来历,还有欧冶子为何铸剑技艺高超。。。凡此种种,虽看是胡编滥造,但细看之下,也觉合情合理。希望大家喜欢。
  •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与人文启示

    本书系中国历史知识读物,以牛津大学教授汤因比的历史观点为理论基础,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并分析共对思想文化的繁荣、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优良本质的形成,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难兴邦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启示。
  • 给你的世界

    给你的世界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摇摇欲坠下的时代王爷,长史,逆贼,少女。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奋不顾身来到你的世界,你却在别人的世界里笑靥如花。那就把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成全你的。哪怕城破焚身。你以为这是个爱情故事?你错了。你以为这是个历史故事?你也错了。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世界不过如此。
  • 重生之改变历史

    重生之改变历史

    这里,是南宋孝宗中期,主角被炸回古代,开始自己改变历史的道路,败大理,灭女真,并西夏,俘虏成吉思汗,篡国当皇帝,一样都不少!桓桓的处(和谐)女作……新书发表,给点推荐票吧……求收藏……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热门推荐
  • 三国倾城传

    三国倾城传

    原来所有爱情,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凡温馨,最后不过一杯黄土,随风飘扬,缠绕着那无尽的寂寥。
  • 遵命,皇后娘娘

    遵命,皇后娘娘

    一个身为贵族家的女孩,一个女孩为了手上玉镯穿越到古代,成为了太子妃,甚至是皇后,职位越高,就越容易被拉下水,进入冷宫三次,每次都明哲保身,为了娘亲而复仇,却被卷入了江湖中,是祸?是福?在这个朝代会遇到怎样的危险?看19岁少女南宫卿黛如何蜕变为不可一世的皇后娘娘!
  • 阴阳鬼视

    阴阳鬼视

    我叫吴宁性别:男是一名能看见鬼的医生你们肯定很想问为什么我是一名能看见鬼的医生我是一名专门给鬼看病的医生我的奶奶也是一位鬼医传人我从小不知道我有一个爸爸爷爷也去世了家里只留下了我和妈妈还有奶奶我出生在云留村
  • 皮卡皮卡

    皮卡皮卡

    一本简简单单的小故事集,内容纯粹一些,简单一些,单纯一些。
  • 大唐颂歌

    大唐颂歌

    左耳尖长的女主唐六妖(原名唐小六),被视为妖物。十岁被卖进慕容府做丫鬟,终年只得遮耳度日。与慕容长子交情甚好,却因看河灯左耳暴露,遭人追杀。。。。。。‘脱胎换骨’入宫选秀,只为报仇。。。
  • 青春校园之独角恋

    青春校园之独角恋

    “墨荠,你喜欢过我吗?”“傻瓜,你暗恋了我6年。我知道!其实你的心思我都已经看穿。”“我不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家乖乖女!”“笨蛋,没人能欺负我......”
  • 地球“发烧”了(趣味地理卷)

    地球“发烧”了(趣味地理卷)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差异的学科,是最美丽的科学,也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科学。为什么这样说呢?
  • 终湮之墓

    终湮之墓

    我天赋不算天才,但我自通万物。领悟万道。大千奇宝,我有着无数,有青龙助力甚比仙宝。我是死神的代言人,我代死神收割生命,杀尽坏邪之人。杀尽我前进路上的了物,只要阻我者必死。我就是你们生命的最后,我就是坟墓。我以杀成仙,以意成神。哈哈。。。
  • 走进科学·外星生命

    走进科学·外星生命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至少回忆还在

    至少回忆还在

    这个世界真是可笑,有的人更是可笑。有人心痛刚过,换个人又亲亲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