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8300000002

第2章 辑二 1920年代梁启超与胡适的诗学因缘

二、关于梁启超词稿

梁启超平生作词极少,录入《饮冰室合集》者不过四十三题六十六阕,尚有二题为重出。而1912年归国后的词作更为稀见,集中所收仅得七题八首。如此,则1925年与胡适书信往还、讨论白话词的一段文学因缘,便值得特别关注。

根据1936年《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油印本修订而成的《梁启超年谱长编》,在1925年项下记有:“六、七月间,先生颇好作词,一月中所成甚多。”并录其6月22日致胡适书并附词一首、26日书及词两首以及7月3日书(附词三首《年谱》未录)。实际上,依据在胡家新发现的梁札,二人间的通信其实更频密,梁之作品亦更多。现述之如下。

1925年6月22日,梁启超致函胡适,内称:

适之足下:

顷为一小词,送故人汤济武之子游学,(此子其母先亡,一姊出家,更无兄弟,孤孑极矣。)即用公写法,录一通奉阅。(下阕庄语太多,但题目如此,无法避免,且亦皆心坎中语也。)请一评,谓尚要得否。

启超 廿二

其请胡适评阅之词,即《饮冰室合集》误系于1929年的“己巳送汤佩松”:

沁园春

送汤佩松毕业游学

可怜!阿松:

万恨千忧,

无父儿郎。

记而翁当日

一身殉国,

血横海峤,

魂恋宗邦。

今忽七年,

又何世界?

满眼依然鬼魅场!

泉台下,

想朝朝夜夜,

红泪淋浪。松兮!躯已昂藏(按:改“已似我长”);

学问也爬过一道墙。

念目前怎样

脚跟立定?

将来怎样

热血输将?

从古最难,

做“名父子”,

松!汝篏心谨勿忘!

汝行矣!

望海云生处,

老泪千行。

汤佩松之父汤化龙(字济武)乃梁启超挚友,二人同为进步党领袖。1918年,汤化龙在加拿大遇刺,梁启超极为悲痛。时在病中,梁仍接连发出致在京友人、致汤弟芗铭及覆王揖唐与王印川三函,询问汤身后情形、慰悼家人及筹办追悼会,又作《哭汤济武》五古诗二首。10月14日,汤化龙灵柩运抵天津,梁亦亲往迎接,并撰《祭汤济武文》。而1925年夏从清华学校毕业的汤佩松,留学美国,日后则成为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

梁启超念旧情重,当时作词为老友之子送行,很是慎重。抄与胡适时,下阕首句中“躯已昂藏”四字即经圈去,改为“已似我长”。在胡适提出意见后,25日(端午),梁又将“小有改削”之“原词”“再写呈”。其以长者、名流之尊,而虚心向晚辈求教,此一今日视为异常的姿态,曾经令这批书札的鉴定专家生疑,却正是梁启超待人恳挚处。两相对照,词作文字的改动计有:“血横”、“红泪”易为“尸横”、“啼血”,“热血输将”、“汝篏心谨勿忘”改为“肩膊担当”、“汝当心切勿忘”。最大的修订则属“今忽七年”以下三句,改稿作:“弹指七年,/只今何世?/眼底依然百鬼忙!”并且,后句仍注云“此句屡改终不惬”,足见梁氏之用心经营。

最可注意处,还在致胡适书中所谓“用公写法”一语。其时胡适所作诗歌,无论旧调新体,一律使用新式标点,且每句分行书写。这与《去国集》(附见于《尝试集》)中胡适归国前所作旧体诗词多取连排方式已有不同。嗜奇好新的梁启超显然对此写法很中意,故现在保留下来的四通与胡适谈词函札,全部将信纸横倒书写,以适应截短了的词作句式。而6月27日致林志钧书,梁特意提及其新作小词均“付以新式符号”,亦明显以此向朋辈炫耀。凡此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在一律只存句读的《饮冰室合集》中均湮没不见,也有赖于这批书信的现身才得以弥补。

如取《沁园春》为样本,细究其改稿的标点变动,即可由此窥见梁氏微妙的心曲。起首三句,将“可怜”后的惊叹号移至“无父儿郎”句末,“阿松”后的冒号变为逗号,即改变了原词首句较为疏远的第三人称口吻,而使全篇统一成为父执对于后辈的关爱语调。特别是下半阕的叮咛“庄语”:“念目前怎样/脚跟立定?/将来怎样/热血输将?”本来尚带有疑问口气,希望汤佩松认真思考。至改稿,便已换作毋庸置疑的肯定:“念目前怎样/脚跟立定,/将来怎样/肩膊担当!”既是真切的嘱咐,也表现出对汤氏的人生选择抱有充足信心。而此番句意的调整,全在问号变成了惊叹号。在基本不改动文字的情况下,却可以传达出别样的情感,标点的神奇功效于此得到了充分展示,梁启超的兴奋也可想而知。

被逗引起浓烈兴致的任公先生于是再接再厉,连同《沁园春》改稿,于6月25日致函胡适时,又将当日新成之“题画四小令,并写呈”,请胡适判断其“稍可观否”。是即《题宋石门罗汉画像》四首。该作《饮冰室合集》失收,笔者编辑之《〈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已据1925年10月1、5日《晨报副刊》所载录入。但梁氏写与胡适者为初稿,可用来比较:

题宋石门罗汉画像四首

一 好事近

跋里堕阇戏猫

晴昼日烘花,

筛碎满阶花影。

花底猫儿打架,

问有无佛性?霎时热恼变清凉,

雨过竹逾静。

院院悄无人语,

猛一声寒磬!

二 西江月

改那婆斯擎钵

香积炊烟散后,

祗桓斋供完时,

各人受用各些儿,

钵里醍醐一味。达磨(去声)十年做甚?

黄梅半夜给谁?

不如搥破这铜皮!(铜皮二字未安)

免得慧能捣鬼。

三 相见欢

那迦犀那养蒲

头陀抱瓮忙倽(平声)?(此句未妥)

眼巴巴,

要看菖蒲结子又开花!菩提叶,(原画有菩提树)

年年落,

且由他。

若会得时,一样没根芽。

四 清平乐

阇啰多伏虎

长眉低瞑,

坐得盘陀冷!

坐下山君呼不应,

跟著阇黎入定。堂堂月照空林;

琅琅泉戛鸣琴。

后夜欠伸一吼,

眼前“大地平沉”!

四词所写均为明代画家宋旭(号石门)所绘罗汉像。比之前作《沁园春》的庄重,这里多的是言浅意深的禅味与打破后壁的清空。而喜用口语既与禅宗语录合拍,也带有向白话诗靠拢的意味,故抄与胡适看正相宜。

读这几首小词,感觉梁启超当初写来似乎很随意,殊不料任公先生竟是十分慎重。词函寄出的次日,他又接连追发两信,对原先认为“未妥”的字句再三推敲,而尤以《相见欢》改动最大。其书一则曰:

昨寄稿《相见欢》中,“菖蒲”应改作“石蒲”,盖所养者盆中蒲草也。若菖蒲,则开花不足奇矣。

一则为:

适之足下:

昨寄诸词内《相见欢》一阕拟改如下:

朝朝料水量沙,

眼巴巴,

要看石蒲结子又开花!

菩提叶,

长和落,

且由他。

若会得时,一样没根芽。

又《西江月》“黄梅半夜给谁”改“传谁”。因此字万不能用仄声也。

又《清平乐》“琅琅泉戛鸣琴”改“泉奏”,与上句“月照”叶韵。

启超

但这仍然不是最终定稿。10月,《题宋石门罗汉画像》正式发表时,《相见欢》除首句“朝朝”之误为“朝水”属讹夺外,其他如“生1920年代梁启超与胡适的诗学因缘花”之取代“开花”,“长和落”再改为“落还长”,都应出自梁启超的精心酌度。如此不厌其烦,反复打磨,可见初次的急于抄寄胡适,实因任公先生按捺不住的公诸同好的冲动。

而6月26日第一信,也不只为说明“菖蒲”的修改而发;与前述心态一般,“数日前更有小词数首,并写呈”,或许才是梁启超不待回音、再度致函胡适的真正原因。更值得庆幸的是,这两题词作也端赖胡适的藏留而传世。故将两首《好事近》与一首《西江月》一并抄录如下:

好事近

籍亮侪病中赋诗索和,其声哀厉,作小词以广之。

千古妙文章,

只有一篇《七发》。

侈说“惊涛八月”,

又“怪桐百尺”。

“主人能强起游乎?”

“惫矣!谨谢客”。

几句“要言妙道”,

恰霍然病失。

咄咄臭皮囊,

偏有许多牵掣!

哄动文殊大士,

到维摩丈室。

多生结习满身花,

天女漫饶舌。

一喝耳聋之后,

看有何言说?

西江月

癸亥端午前三日,师曾以画扇见诒。画一宜兴茶壶,媵以小词,盖绝笔矣。检视摩挲,追和此解,泫然欲涕。

忆得前年此日

陈郎好画刚成。

忽然掷笔去骑鲸,

撇下一壶茶冷!

摘叶了无叶相;

团泥那是泥形?(注一)

“虚空元自没亏盈”。(注二)

此意而翁能领。

(注一)原词云:摘叶何须龙井,团泥不必宜兴。

(注二)散原先生原句

前作颇为别致,两阕《好事近》上下衔接,浑然一体,各以《七发》与《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为主干。词旨亦与题罗汉画像的思致相近,引天女散花故事,以佛家的一声喝断得解脱,代替枚乘《七发》喋喋不休的“要言妙道”,专为老友籍忠寅祛病。后作则因1923年早逝的陈三立(号散原)之子、美术大家陈师曾所赠画扇而兴起,梁启超睹物思人,不免伤感。下片却转以画中物茶壶为喻,脱略形迹,解除烦恼,亦颇具禅意。由此可见,欲于短词浅句中求深意,借用佛家说法便成为梁氏的拿手好戏。

除此次拍卖者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尚抄有1925年7月3日梁启超致“适之足下”书一封,《梁启超年谱长编》亦予收录。此函可略补目前所见信札中只有梁一面之词的遗憾。被其激赞为“妙绝”的两首胡适诗歌,显然是在梁氏热情与诚意的感召下作出的回报。所谓“石湖诗书后那首”日后题作《瓶花》,而“去年八月那首”则可着落为《也是微云》。胡适本人对此二诗相当珍爱,1952年编选《尝试后集》时,即将其一并收入。有趣的是,两诗日后恰恰均经赵元任谱曲,无意间倒暗合了1920年梁致胡函中对“可歌之诗”的期望;梁氏并特别肯定其为“自由的词”,实际仍以先前“尤喜者”的“小词”视之。只是,此次梁启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用韵上,如谓《瓶花》诗“若能第一句与第三句为韵——第一句仄,第三句平——则更妙矣”,《也是微云》亦被指出韵不谐,“拆开都是好句,合诵便觉性[情]味减”。不过,这些意见胡适并没有接受。胡适对梁词的批评,信中也略有透露:“拙作《沁园春》过拍处诚如尊论犯复。”即谓下片开头之“松兮”与上片首句之“阿松”用字重。梁启超也承认不妥,许以:“俟有兴,当更改之。”同时也坦言“但已颇觉不易”,而梁氏不久兴致已过,自未再改。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抄录的7月3日梁致胡函,其意义不只在补充呈现了二人交流创作、相互评点的具体情形,而且也提供了一首未曾入集的梁词。在此信末尾,梁启超又“有寄儿曹三词写出呈教”。除已见于《梁启超年谱长编》所录的《鹊桥仙》(自题小像寄思成)与《虞美人》(寄女儿令娴)外,信中更多出一首《采桑子》,是即梁启超7月写给其弟启勋书中所提“昨寄之思庄手卷”,亦补录于下:

采桑子

写近词装一手卷,寄稚女思庄,填此令代跋。

别来问我闲功课,

偶作新词。

正写新词,

怅念时艰忽泪垂。

写成当做平安信,

远寄娇儿。

想我娇儿,

生小何曾识别离!

此作与其他写给孩子们的词一样,都直白地显露出梁启超的舔犊情深。

检索1925年梁启超的词作,除《饮冰室合集》所收之《浣溪沙》(乙丑端午夕俄公园夜坐)、《鹊桥仙》(成容若卒于康熙乙丑五月十六日……)、《虞美人》(自题小影寄思顺)、《鹊桥仙》(自题小影寄思成)、《好事近》(代思礼题小影寄思顺)二首以及《沁园春》(己巳送汤佩松)六词外,由梁致胡适书中,尚可辑出上引之《题宋石门罗汉画像》四首、《好事近》(籍亮侪病中赋诗索和……)、《西江月》(癸亥端午前三日……)以及《采桑子》(写近词装一手卷……)七词(均以词牌计)。而《合集》中各词,除《沁园春》另有出处外,均在1925年7月梁氏两度写给其弟启勋的信中抄录过,此亦应为《合集》编辑的来源。不过,精于词学的梁启勋所收藏的兄长当年词作,竟然不及外人胡适多,的确令人惊异。这只能解释为,当任公先生1925年“忽发词兴”之际,其认可的第一知音乃是胡适。与学术切磋中的“疑义相与析”不同,在往复论词时,梁启超对胡适的态度更近于“奇文共欣赏”。

而梁胡二人此番频繁的通信,得益者自然不仅是梁启超一方。陈平原在《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中,已着重从胡适的自我调整作了阐发。大体说来,胡适“早年很计较的摆脱词调的影响,二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松动”,三十年代更是“自己出场介绍如何借鉴小令创作新诗”,其间的转变乃是“经由二周(按:指鲁迅与周作人)以及梁启超的提示,加上自家撰写《白话文学史》和编选《词选》的体会”,胡适对于“白话诗”之夹杂“词调”,才有了全新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胡适自我介绍创作“胡适之体”的新诗经验时,特别说明他近年爱用《好事近》这个词调写小诗,“因为这个调子最不整齐,颇近于说话的自然;又因为这个调子很简短,必须要最简炼的句子,不许有一点杂凑堆砌”。返观梁启超,其1925年所作白话词中,使用最多的词牌恰好也是《好事近》,共作有三题五首。即使不谈彼此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2009年12月8日定稿于香港中文大学寓所

2013年10月14日补写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原刊《岭南学》第3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附录:新见梁启超致胡适书

适之我兄:昨谭快慰,尊体比复何似?郊外摄养能实行耶?至深延企。昨托百里带呈《秋蟪吟馆诗钞》,想达。此公之诗,不能谓为有创造的理想,但总算放胆做去。其最精采者,如卷一之《围城纪事六咏》《苜蓿头》,卷二之《原盗》《痛定篇》《议团十首》,卷五之《兰陵女儿行》《黄婉梨》,或以日记体入诗,或以演说体入诗,或以传志体入诗,皆能自辟蹊径。大抵古体多佳,近体则可取者殊少耳。公试一浏览,谓为何如?晚清今文学运动拟即草一篇,草成当麈教。《水浒考证》读已卒业,五体投地而已。

启超顿首

(民国九年九月)廿六

(附一天津“九年九月廿六”邮戳之信封,署“北京国立大学后身/钟鼓寺胡同/胡适之先生/津梁”)

前晤在君,知公并未迁地养病,何其惉懘耶?比调摄有损否?深念深念!公前责以宜为今文学运动之记述,归即属稿,通论清代学术。正再钞一副本,专乞公评骘。得百里书,知公已见矣。关于此问题资料,公所知当比我尤多,见解亦必多独到处,极欲得公一长函,为之批评(亦以此要求百里),既以裨益我,且使读者增一层兴味。若公病体未平复,则不敢请;倘可以从事笔墨,望弗吝教。超对于白话诗问题稍有意见,顷正作一文,二三日内可成,亦欲与公上下其议论。对于公之《哲学史纲》,欲批评者甚多,稍闲,当鼓勇致公一长函,但恐又似此文,下笔不能自休耳。朴斋、竹村、春乔三先生,于公为何辈行?乞见告。敬上

适之老兄 启超顿首

(民国九年)十月十八日

前得病中复我长笺,感谢之至。生平结习,心有所注,辄废他事,是用阙焉未报。《清代思想》一文已如公所教,悉为改正,所以惠我者良多矣。《吴敬轩集》仍珠言不能得,已托在君转告,不审达否。顷复奉书及《汉代哲学史》,甚喜。第二书所示各节恐不及改正,因原书久已付印,将成也。崔君两著竟未之知,固陋可愧。公处有其书,能借读否?论白话诗一篇本已成其半,(下半只是论两先生诗,对于白话意见前半已具。)余半因移治他业,久未续成。惟百里见此文后,颇有异同,劝其修改,故更迟迟未续。今先将原稿奉尘。公如有所教,所最乐也。(篇中希腊、拉丁之喻,百里不谓然。公谓如何?)但公病初愈,不宜多劳,或不复亦佳,日内当图晤谈耳。对于大著《哲学史》之批评若作出,恐非简短可了。顷在清华讲“国学小史”,拟于先秦讲毕时,专以一课批评大作,届时当奉寄耳。在此所讲因未自编讲义,全恃腹稿,殊不畅密。学生所记更为删润,益复劳而少功。今将所讲老子一章先呈教。(第一章为古代思想渊源,第二章为诸子总论。笔记稿未订正,未印。)

大著《汉代哲学史》(一)推奖淮南王安未免太过,吾以为安不过吕不韦之流亚,两书皆只能当《太平御览》《玉海》读耳。其中采掇战国末期遗说必甚多,或者邹衍之终始多在其中。公认安等为一种创作家,恐非真相。(二)司马迁似当论及。原书论历、医,已出哲学范围外,则迁之史当论,且迁亦确自有其思想。(三)贾、马、服、郑辈不能不论及,否则无以见汉代学术之全。鄙见所及如此,容细读再有所贡。拙著《佛教史》已成者得七八万言,今寄上第二、三、四章,(第一章题为《印度佛教小史》,未动笔。)为公养病之资。尚有第五章论翻译事业,(此章用力最勤,大约可为定本。前三章皆须改。)凡四万余言,其稿在都中,明后日当别寄上。此全属考证,未入正文。但佛教上考证学前人未有做过,觉此中国土可辟者甚多也。

公病可不至复发耶?至念。望极力省啬摄卫。若能见客,拟于下星期六或星期日一奉造,何如?敬复

适之兄 启超

(民国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抄本两稿,阅后希掷复。

适之我兄:大著《墨经新诂》读竟奉还,亦间附签注,希察采。别有复公一书,附印拙著末,今以钞本奉呈。此已是一月前所作,玩忽未寄耳。卷端有数十字,乃大醉后所书,醒后视之,不觉喷饭。本宜裁去,计以此博公一噱,亦良得,故遂存之。手此,敬请

著安!不尽。

启超

公顷何所为?病全愈耶?罢课中倘能得新著,亦未始非幸。仆顷重理佛教史,前稿可留者仅十之一耳,无怪古人难于著书。若我辈急就者,势必书方印成,即思毁板耳。公想同兹感慨。

启超又顿首

《西游记考证》读毕,甚佩。丁俭卿《书西游记后》原文,公似尚未见,今检呈。但亦无甚新料可裨公,因公已从府县志中搜罗甚富矣。《西游》孙行者之托名悟空,似亦有故。悟空为义净同时人,留学印度最久(四十年)。

适之足下 启超 十八

适之足下:

顷为一小词,送故人汤济武之子游学,(此子其母先亡,一姊出家,更无兄弟,孤孑极矣。)即用公写法,录一通奉阅,(下阕庄语太多,但题目如此,无法避免,且亦皆心坎中语也。)请一评,谓尚要得否。

启超 廿二

沁园春

送汤佩松毕业游学

可怜!阿松:

万恨千忧,

无父儿郎。

记而翁当日

一身殉国,

血横海峤,

魂恋宗邦。

今忽七年,

又何世界?

满眼依然鬼魅场!

泉台下,

想朝朝夜夜,

红泪淋浪。

松兮!躯已昂藏(改“已似我长”);

学问也爬过一道墙。

念目前怎样

脚跟立定?

将来怎样

热血输将?

从古最难,

做“名父子”,

松!汝篏心谨勿忘!

汝行矣!

望海云生处,

老泪千行。

适之吾友:

复示敬悉。原词已小有改削,再写呈。

今日又成题画四小令,并写呈,稍可观否?

大作极平实,小有批评,已登报,想见。政府愦愦如此,恐终无好果也。

昨见尔和文,不知所谓老先生为谁,万不料乃出秉三也,一叹。

启超 端午

沁园春

送汤佩松游学

可怜阿松,

万恨千忧,

无父儿郎!

记而翁当日

一身殉国,

尸横海峤,

魂恋宗邦。

弹指七年,

只今何世?

眼底依然百鬼忙!(此句屡改终不惬)

泉台下,

想朝朝夜夜,

啼血淋浪。

松兮!已似我长;

学问也爬过一道墙。

念目前怎样

脚跟立定,

将来怎样

肩膊担当!

从古最难

作“名父子”,

松!汝当心切勿忘!

汝行矣!

望海云生处,

老泪千行。

题宋石门罗汉画像四首

一 好事近

跋里堕阇戏猫

晴昼日烘花,

筛碎满阶花影。

花底猫儿打架,

问有无佛性?

霎时热恼变清凉,

雨过竹逾静。

院院悄无人语,

猛一声寒磬!

二 西江月

改那婆斯擎钵

香积炊烟散后,

祗桓斋供完时,

各人受用各些儿,

钵里醍醐一味。

达磨(去声)十年做甚?

黄梅半夜给谁?

不如搥破这铜皮!(铜皮二字未安)

免得慧能捣鬼。

三 相见欢

那迦犀那养蒲

头陀抱瓮忙倽(平声)?(此句未妥)

眼巴巴,

要看菖蒲结子又开花!

菩提叶,(原画有菩提树)

年年落,

且由他。

若会得时,一样没根芽。

四 清平乐

阇啰多伏虎

长眉低瞑,

坐得盘陀冷!

坐下山君呼不应,

跟著阇黎入定。

堂堂月照空林;

琅琅泉戛鸣琴。

后夜欠伸一吼,

眼前“大地平沉”!

适之足下:

昨寄稿《相见欢》中,“菖蒲”应改作“石蒲”,盖所养者盆中蒲草也。若菖蒲,则开花不足奇矣。

又数日前更有小词数首,并写呈。

启超 廿六

好事近

籍亮侪病中赋诗索和,其声哀厉。作小词以广之。

千古妙文章,

只有一篇《七发》。

侈说“惊涛八月”,

又“怪桐百尺”。

“主人能强起游乎?”

“惫矣!谨谢客”。

几句“要言妙道”,

恰霍然病失。

咄咄臭皮囊,

偏有许多牵掣!

哄动文殊大士,

到维摩丈室。

多生结习满身花,

天女漫饶舌。

一喝耳聋之后,

看有何言说?

西江月

癸亥端午前三日,师曾以画扇见诒。画一宜兴茶壶,媵以小词,盖绝笔矣。检视摩挲,追和此解,泫然欲涕。

忆得前年此日

陈郎好画刚成。

忽然掷笔去骑鲸,

撇下一壶茶冷!

摘叶了无叶相;

团泥那是泥形?(注一)

“虚空元自没亏盈”。(注二)

此意而翁能领。

(注一)原词云:摘叶何须龙井,团泥不必宜兴。

(注二)散原先生原句

适之足下:

昨寄诸词内《相见欢》一阕拟改如下:

朝朝料水量沙,

眼巴巴,

要看石蒲结子又开花!

菩提叶,

长和落,

且由他。

若会得时,一样没根芽。

又《西江月》“黄梅半夜给谁”改“传谁”。因此字万不能用仄声也。

又《清平乐》“琅琅泉戛鸣琴”改“泉奏”,与上句“月照”叶韵。

启超

适之足下:自公欧游归后,道路间隔,迄未得一促膝握手,商量旧学,相思与日俱积,想复同之耳。仆自去秋受北京图书馆之属托,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一年以来,督率门人数辈,昕夕从事。虽写定之稿未及什之一,然颇感斯业之有益,兴味引而弥长。窃不自揆,意欲使此书成后,凡承学之士,欲揅治某科之学,一展卷即能应其顾问,视[示]以资料之所在及其资料之种类与良窳;即一般涉览者,亦如读一部有新系统的《四库提要》,诸学之门径可得而窥也。此种愿望之成绩虽未敢期绝对的满意,然黾勉赴之,最少亦足树立规模,以俟来者之补正,于愿亦已足矣。今将稿本略审定可缮写者,提出若干种于图书馆,以转达董事会,盼我公在会中审查时,费一二日之力,细为省览,而有以是正之。其中簿录之部,官录及史志一册,史部谱传类年谱之属一册,金石书画部丛帖之属一册,史部杂史类晚明之属一册,比较的可算已成之稿(虽应增改者仍甚多)。自谓其组织、记述、批评皆新具别裁,与章实斋所谓横通者迥别。将来全书即略用此例。公视似此作法,能达前所期之目的否耶?此等工具之书,编纂备极繁难,非有一人总揽全部组织不可,却绝非一人之精力所能独任。现在同学数辈分功合作,写卡片四万余纸,丛稿狼藉盈数箧。幸得董事会之助,使诸人薄得膏火之资,等于工读。现在第一期工作已过,(以经验之结果,知初期枉费之工作极多。)下半年专从事于整理写定。原定两年成书之计画,虽未必能完全实现,要可得什之七八耳。董事会所赐补助,原定两年,今正得半,想董事诸公既提倡于始,则赓续更不成问题。仍盼我公稍注意审查成绩,估其价值,在会中力予主持,俾不致废于半途,幸甚幸甚!溽暑,诸惟珍卫。不一一。

十六年六月十八日 启超顿首

(天津意界玛尔谷路廿五号——胡适字)

同类推荐
  • 唐太宗

    唐太宗

    隋朝末年,炀帝苛政,民不聊生,各路豪杰,群起反隋,共逐天下。山西唐公李渊趁势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渐有王者之相。李渊二子世民年方十八,有雄伟之姿,韬略之谋,率兵之才,其在浅水原之战平定薛仁杲,柏壁、雀鼠谷之战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洛阳之战逼降王世充,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战功赫赫,为大唐王朝奠定了领土基础。因累累战功,李世民被封秦王,官至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由此也引发了秦王与太子的储位之争。
  • 傅雷读书与做人

    傅雷读书与做人

    从早年求学到晚年,傅雷先生对读书、对学问的追求从未间断过。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傅雷读书之感悟见诸于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在做人方面,傅雷的一生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秉性乖戾、嫉恶如仇,他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小说家最大的秘密,在能跟着创造的人物同时演化。生活经验是无穷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怎样才算丰富是没有标准的。人寿有限,活动的环境有限;单凭外界的材料来求生活的丰富,决不够成为艺术家。唯有在众生身上去体验人生,才会使作者和人物同时进步,而且渐渐超过自己。”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热门推荐
  • 王道枭雄

    王道枭雄

    王储君身为皇朝的君王,修古武,得奇缘神珠,跟太子一较高低。家族耻辱,夺爱之恨,失去记忆住进合租公寓,帝王再次苏醒时,就是南北决战之日,剑指世界黑道,武道,一统世界黑道。武者等级:后天之境,先天之境,大成之境,武破虚空校花,护士,萝莉,空姐,教师,女王,女忍,歌星,女警,经理纷纷拿下。
  •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

    最美:唯有时间了解爱

    最文艺的感官盛宴,最安静的书香电影,最美的都市爱情小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唯有时间,能让粉饰全部脱落,显出爱的本来面貌。最终沉淀下来的,并不是爱本身,而是那些或欢快,或悲伤,或轻松,或遗憾的心情。13位当代人气作家——刘震云、冯唐、严歌苓、麦家、宁财神、石康、唐浚、张悦然、桐华、蒋方舟、苗炜、陈丹燕、苏芒。35位当红巨星——梁家辉、黄渤、徐铮、张智霖、梅婷、周冬雨、江一燕、秦海璐、井柏然……文字与影像华丽组合,带你找寻笑过、痛过、努力过、遗忘过、沉淀在心里的爱的真相。
  • 蜜糖融化我的心

    蜜糖融化我的心

    洛氏集团的千金洛亦菲和他的哥哥洛凯傲即将面临着集团破产的危机,而他们的父亲洛天海会怎么处理呢……
  • 错欢成爱

    错欢成爱

    她是N市高高在上的公主,为了一个男人跑到A市,换来的却是不值。她是即将步入订婚的新人,却在婚礼前遭遇了相恋五年的男人的背叛。她是性格温婉的豪门女却上演着灰姑娘的戏码,被贱男抛弃,被小三成功上位恶整。五年的感情换来的却是无尽的指责,她温婉羸弱的娇躯下,被爆发的从所未有的光芒。却不料阴差阳错遇见真命天子。她俨然选择了他,却不料是军婚。
  • 重生就要你

    重生就要你

    重新回到一切悲剧都没有发生的十八岁那年,开空间,太古墨莲亲自指导,混沌灵体,升级嗖嗖的快,看李云峰这个纨绔子弟如何颠覆前世的形象抱得美人归
  • 医久情深,闪婚老公真给力

    医久情深,闪婚老公真给力

    三年前,她被劈腿背叛!被视若无物!被遣送出国!三年后,她再次出现渣男渣女面前,已成了有夫之妇。秦家大少头脑好颜值高,气质佳还宠妻无度。他说:“亲爱的,放纵性治疗就是谁惹你不高兴,你就怼谁。”“怼不过怎么办?”“乖,那我就帮你一起怼。”“包括你吗?”他抽出皮带,将她扛起。“宝贝,欢迎来怼。”“秦穆衍!你这个大色狼!”
  • 血都市

    血都市

    很早就想写一部发生在现代的武侠小说,可是一直没时间动笔,现在终于有了时间,我会努力写得好看一些。说实话这部小说并不属于武侠,也不属于修仙,具体是什么类型呢?我说不好,我不想把自己固定在某种模式上面。这里没有穿越,没有YY,没有种马,具体有什么?嘿,你自己看吧。
  • 无妨

    无妨

    犹记那片梅林,花瓣株株红似血,你着白袍端坐石桌前饮酒。这世外桃源,只属于尔。你说,本王从未曾想过同他争天下,这江山永远属他一人。你说,音儿,本王不知你来历,唯愿你能留在本王身边。你说,梅林虽亘古不变,但这红梅终有一天会凋零,再不盛开。…………你说了很多,那些话起初我不懂,当我悟了,你却该离开了。谢谢你将冷漠一面收起,只留给我满目的欢喜。
  • 酸甜

    酸甜

    谢雅琪在高中的时候暗恋上何适,高考之前大着胆子问他要报考哪个学校,何适随口说了本地的一所学校。通知书出来之后,雅琪才知道何适骗了她。后来雅琪向何适质问原因,无果,却因为机缘巧合的原因让何适知道了她的秘密……她一直暗恋着他,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他一直都知道,却装作都不在意、不回应。这是两个别扭、矫情的孩子之间的调戏与反调戏!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要不气馁、不放弃,坚持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为之付出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