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300000043

第43章 否定的现代性(3)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像利奥塔那样的后现代理论家通常拒斥理性主义,拒斥对范畴的区分和对系统化的强烈欲求,拒斥那些和哈贝马斯相联系的关于历史和社会的全局观点。而哈贝马斯以及其他当代批判理论家则反过来拒斥许多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博德里拉、克洛克等)所断言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所谓的断裂。总的说来,后现代理论家的意图比批判理论家更进一步地颠覆传统哲学和社会理论,开创全新的理论和政治视角:博德里拉认为发生于当前后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变化,在一系列的内爆中已经消除了对许多批判理论家来说至关重要的界限(如自然与历史、经济与政治、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高雅文化与低级文化、解放与统治、左派与右派等之间的界限)。利奥塔和福柯批评了批判理论的宏观理论特征和总体化特征、主张建立微观理论和微观政治。因而,批判理论与后现代理论之间的关键对立在于:方法、基本范畴、激进社会理论的特征、对当前时代的历史再现、当前时代与过去和未来之关系以及实现激进社会变革的可能性、策略及力量等方面。

比如在对个人消解问题上的看法,阿多诺的批判理论与后现代有不同的观点:在阿多诺等人看来,资本主义现代性有导致个人终结之危险。新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和科层体制、新的文化工业体制、作为统治手段的新的科学技术体系以及针对思想和行为的新的管理体制等等,共同创造了一个在社会、思想和行为模式上均无选择余地的单向度社会。这种社会模型很有点像由福柯所发展的对现代性之制度、话语及实践的分析。在福柯看来,个人的终结,从考古学角度看,可以看成是人在一种新出现的后人类框架中的消亡;从系谱学角度看,则可以看成是一个人陷身于规诫性技术之中共同为其塑造。尽管在批判理论看来,个体性的消逝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文化工业、科层制以及社会控制模式所导致的,但在福柯看来,人的消亡却是与新兴的新科学、新话语一同出现的一种推论性事件,是个人在规范化、规诫性社会中无可逃避的社会学命运:“虽然双方都对启蒙理性和人本主义持批判态度,但是,绝大多数的批判理论家倾向于更加关注对启蒙运动之积极遗产的保留。”

二、传统理性的坚持

应该说,阿多诺在批判现代性时并没有放弃现代性:“即便是在《启蒙的辩证法》中,启蒙的冲动也没有被背叛。”阿多诺自己也表示,他的理论努力最终是想冲出社会的无秩序,重建社会有序,在1969年写下的《启蒙辩证法》新版说明中,阿多诺指出,“今天不像过去那样间接地,而是明确地强调,要维护自由,传播和发展自由,加速向有秩序世界的进程,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著作中还要加以强调。”这一思路阿多诺从来没有放弃,这与1947年写下的导言所表明的意思是一样的:自由是值得守护的,而且“社会上的自由是与启蒙思想不可分的。”

马丁·杰认为,阿多诺与霍克海默都是为一种“更为本质的和综合的理性”而展开自己的批判理论的。他们基本一致地认为,现实中存在的理性主要是工具性的主观理性。比如,阿多诺虽然强调个体差异,但并不抹杀社会的普遍性,他因此批判唯名论。唯名论否定一般性而只肯定了个别与特殊,同时也就否定了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决定性,在这一点上,唯名论是没有深刻性。在如何界定现实的人这个问题上,阿多诺更接近黑格尔与马克思:“人是一种结果,不是一种观念;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认识渗透到所所谓善于构成的问题的核心深处。”而唯名论却“通过把社会贬低为个人的一种缩略语,从概念上否定社会。”虽然,阿多诺尽量避免染上对过去的怀乡病,但是,他确实对恢复早期资产阶级文化中被认为是真实的个性保持着一种渴望。

对现代性的坚持表明,阿多诺更接近传统理论思路而不是后现代理论:“和大多数后现代理论不同,(阿多诺等)批判理论家从资本主义和启蒙理性的发展轨迹这一角度,把现代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工具理性和技术的产物。在他们看来,当代社会组织形式乃是由资本主义与技术的结合所构成的,然而许多后现代理论家却推出了各种形式决定论或话语决定论,认为语言、媒体或各种技术形式决定着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轨迹。”

英国学者鲍曼甚至把阿多诺等人当作古典批判理论的定型者,这种古典批判理论,“它是由另一个着迷于秩序的现代性体验孕育出来的,并因而贯穿着解放的终极目的,以解放为终极目标。"阿多诺等人所面对的是被管理的社会,他们的目标是解放“铁的牢笼”里的人。

哈贝马斯同样就阿多诺不放弃对新事物他者的渴望认为阿多诺不属于后现代,“如果人们真正懂得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及其《美学理论》,并且接受了它们,如果人们接着又希望从出自贝克特的这种情境中后退一步,那么,他就必定成为后结构主义者中的重要人物,以便把这种情境概念化。但阿多诺从未走到这一步。他认为那是对批判理论的理性传统的背叛。”而贝克特的情境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贝克特甚至对这个世界就不抱什么希望,更多场合他采取了沉默来对付这个压抑的世界。

可以这样说,阿多诺在坚持一种否定的现代性:“利用反对西方文化的全部反动论点来为进步的启蒙服务,这在当前思想界中也是必要的。”

三、对总体性的否定性渴望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到阿多诺社会批判理论的本质性,即阿多诺不是不要统一,不是不要整体或总体,而追求那种比虚假的表面的和谐之背后的那种内在的整体性,这也是星丛意义的呈现。詹明信认为,阿多诺欣赏作品的不连续性,不谐和性和内在的分裂,正是因为他崇尚这种内在性的最高价值,或者说是崇尚要调和内在的不统一并把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的最高价值,而这种最高价值在历史现实中表现为不可能实现。因此,阿多诺认为这种内在的矛盾是克服形式矛盾可能性的最后象征。他并不是像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理论那样欣赏这种不连续性和分裂本身,而是认为不连续性和分裂比起那种虚假的、表面的和谐能够更有活力地说明内在性或调和内在不统一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看到阿多诺的研究对象已不再是现实主义,也还不是后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主义运动所取得的独特的形式的不断强化的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他欣赏马勒的音乐。”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阿多诺还是古典式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整体理论的与现实的要求带有很能强的非现实性,按照詹明信的意思,他所期望的是已经过去的理想,而未来需要另一种思路来思考:从破碎的现实出发找到现实的未来因素,这是后现代之后的使命,因为后现代本身不可能做到。

詹明信认为,阿多诺与现代主义一样,在怀疑整体、总体的态度中想拯救整体与总体;而后现代则视整体与总体问题提问为不可能:“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第二阶段或垄断阶段,在古典帝国主义制度超越各种民族经验出现之际,美学和认识论才开始怀疑把握整个社会的可能性;而正是这种强烈的怀疑才创立了现代主义,并构成它特有的表现戏剧。另一方面,在后现代和多元国家的时期,‘整体性’似乎不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它变成了你打算放过或因为伦理和政治原因而不希望得到的东西,于是最急迫的表现问题(哲学和形式的配制)消失了。”后现代所对应的现实是我们讨论问题的现实基础,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为现实的辩证法。

同时要注意的是,对阿多诺等批判理论学派的多数哲学家而言,“唯一被认可或可以接受的‘总体性’,是一个可能从创造性的行动和自由选择的个体中出现的‘总体性’。”这个评价对阿多诺也是准确的,因为,阿多诺批判理论的目的正是要消解社会对个体性、个体欲望的压抑,在一个新社会里实现这种个体性与个体欲望。

阿多诺的理论成就之一就在于使历史参与了理论本身,詹明信也提到说,“我已经讲过阿多诺对哲学的贡献在于他证明了所有抽象的哲学问题本质上都是历史性的问题,都是‘参与’(在柏拉图的‘methems’一词的意义上)社会和经济的问题。”那为什么说阿多诺又是理想化了的呢?原因在于他以现代主义来考证当下的问题,而问题的背景已离开了其理论假设。这种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在怀疑现实整体可能性的思路中强调整体、总体之价值特质,当这种特质在妆下无法界说时,又把它放逐到时间的维度里,并被揭示为未来之物,这便又是乌托邦的起源。

当然,阿多诺一直对总体性的重建保持着谨慎,甚至表现出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因此,阿多诺只好把“他全部哲学依赖于延缓、滞后和对未来的调和”,“这一注重将来的哲学——预示灾难,宣扬拯救”,这同时也是与后现代不符合的地方,本质上,它还是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成分,或许称作乌托邦更为合适,我们指的是哈贝马斯意义上的肯定的乌托邦。对于阿多诺来说,这种乌托邦是由“集体主观性、个体主观性和客观世界组成的三星集结。”或许准确地讲,是社会中人们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之间的和谐共存。集体性,个体性比集体主观性、个体主观性更符合阿多诺意思,比如在美学理论里,谈艺术作品的个体性与它所表现的集体性,他指涉的是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内在关系。

同类推荐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本书收录了伏尔泰和马克·吐温的探讨人生的文章。包括了《天生的性格》、《常识与理智》、《先知的痛苦》、《变化的地球》、《宗教起源》、《尊敬的女士》、《劳动骑士团》等。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葬天刀

    葬天刀

    刀者,霸绝天下也!刀者,天地所忌也!欲修刀道,必遭天妒,相传荒古时期,一把天刀劈开九重天阙,遭到大道轰杀。一个刀修没落的修真世界,最后一名刀修王子斌登仙路失败,灰飞烟灭。四方大地,佛道妖魔,群雄并起,远古黄金大世重现。一名青年持刀战遍天地,欲重现荒古刀帝之威!
  • 妃本狂妄:魔君,塌上请

    妃本狂妄:魔君,塌上请

    对楚言昭来说她的一生很长,每次除了完成父亲给她的任务就是游走于各个世界中寻找母亲所说的丢失感情。只是感情是什么?活了太久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种东西。遇到夙无双之前她冷心冷血,遇到夙无双之后她的整个生命只有他。抛弃神界之女的身份与他成魔,不顾反对利用神器助他成神,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夙无双,也只有夙无双。【小剧场】某天,神界。“昭昭,如果当初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不会和我去魔界?”“不会”呃...夙无双一脸黑线,“为...”“早知道利用神器可以成神,谁还那么傻跟你去魔界啊!”夙无双不说话了,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 灵性万物

    灵性万物

    梅林雪山,日照金顶,霞光万丈。青年旅社里,有一游客用望远镜看到。雪山之上,有一人,白衣胜雪,长衫飘扬,行走在高山之上。那人身后,跟着一只白鹿随行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星空之下之星际战争

    星空之下之星际战争

    26世纪人类已有相当庞大的殖民星域。人类曾自以为能称霸猎户旋,但他们错了。
  • 枪神纪之梦幻

    枪神纪之梦幻

    根据枪神纪游戏改编,新手勿喷,求支持,我是制作音乐的,我QQ是1007468821听我的音乐
  • 花都狼神

    花都狼神

    天生的不同,遭遇了多种波折,偶遇师傅引他进入异能世界,得到师傅临终嘱托后,冷血的他遇到佳人,竟然开始将冷却的心慢慢融化,命中注定的两人又将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 宋朝十讲

    宋朝十讲

    中国历史绵延流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芸芸众生无不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宋朝是一个柔弱但发达的朝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上演着争斗与杀戮、变法与保守、中庸与衰败的一幕幕场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与人生。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本书揭示了宋朝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本宋朝历史和文化的专题性读物。
  • 爱与爱

    爱与爱

    当一个外表天使,内心魔鬼的腹黑女孩遇上麻烦时,她会怎么做?废话,当然是伴猪吃老虎!什么?贱人?小三,她一个召唤,顾仁灰溜溜的就跑过来了。“顾仁,你说,我是不是小三?”“当然不是,你是我永远的妻”
  • 蚁巢异形

    蚁巢异形

    来自莫名世界的科技,却有着人类的印痕;人类世界所信仰的东西,却隐藏着星域深处的异形。源于地球文明的外星科技给了钱乐新的生命,也改变了钱乐的命运,也让钱乐知道了一个真相:“人与神的区别,是一个物种文明凌架于另外一个物种文明的区别。”……”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