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6600000015

第15章 第七交响曲

(奥)布鲁克纳

创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音乐界中,以瓦格纳和勃拉姆斯为代表,形成了形同水火的两个派别。瓦格纳的浪漫主义戏剧,在当时是受到许多人的攻击的,布鲁克纳非常崇拜瓦格纳,自然被划入瓦格纳一派,因此他受到勃拉姆斯派的排斥。他的交响曲也受到维也纳音乐界那些有影响的人物的种种非难,特别是受到当时在音乐评论界号称权威的勃拉姆斯派主力人物汉斯立克的恶毒攻击,许多指挥都不愿意排演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写出来以后几乎没有上演的机会,往往会被搁置很长时间。比如他的《第一交响曲》放置了二十五年,《第二交响曲》放置了二十二年,《第四交响曲》放置了十六年,《第五交响曲》放置了二十三年,《第六交响曲》放置了十八年。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不堪忍受的痛苦。

《第七交响曲》对布鲁克纳来说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这部交响曲是题献给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布鲁克纳在1881-1883 年两年的时间里完成。1884年得以在莱比锡首演,第二年,在曼海姆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这时,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作者风采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824年9月4日在奥地利小镇安斯菲尔登一个教师家庭中出生,早年学习小提琴、钢琴,但最主要是管风琴,十岁时即间或到教堂当管风琴师补贴家用。1837年他到圣弗洛里安慈善机构当合唱男童,在那里他得到音乐方面的深入教育并且受培训成为教师;他的第一份工作(1841-1843)是在小镇温德哈格当学校教师。

1855-1868年在林茨,他成为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1856年,在林茨举行的一次管风琴演奏比赛中,布鲁克纳取得胜利,并获得大

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布鲁克纳写了一些合唱曲。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理查德·瓦格纳的作品,后者对他影响深远。

1868年,布鲁克纳成功以通奏低音和对位法教授的身份到维也纳音乐学院任教。1869年,他踏上了到南锡和巴黎的音乐会之旅,期间他在管风琴上做过不少即席演奏。在接下来的几年,布鲁克纳用尽一切办法去得到一个宫廷管风琴师和一个大学教授的职位,1875年他最终得到维也纳大学的教职。

他的《第三交响曲》使他在维也纳陷入了新一轮的危机,第一稿是献给瓦格纳的,上面援引了大量瓦格纳的东西,但很快他就对这稿做了大修改。1877年没有瓦格纳影响的第二稿上演,得到的却是灾难性的结果,观众纷纷离开。直到《第四交响曲》在1881年上演,布鲁克纳才在对方阵营里赢得一点掌声。“勃拉姆斯派”(汉斯力克用语)和“瓦格纳和布鲁克纳派”之间的战火也稍稍停息。

《第七交响曲》很成功,为布鲁克纳彻底赢来了世界声誉,使他从此跻身世界一流作曲家之列。《第八交响曲》第一版受到首演指挥家赫尔曼·列维的严厉批评,1892年第二版在维也纳大获成功。

1891年,布鲁克纳得了水肿病,但他仍然继续交响曲创作和管风琴演奏。1896年10月11日,他在维也纳逝世。他的《第九交响曲》仅完成了前三个乐章和第四乐章的一部分。

布鲁克纳的作品以其宏大的音响建筑著称。他是一个不太关心政治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内容是以泛神论的世界观为基础的,而在艺术上,则是对以巴赫、贝多芬等为代表的德、奥古典音乐的继承。他的交响曲继承的也是巴赫、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交响乐传统,所以瓦格纳甚至说:“只有布鲁克纳同贝多芬最相近。”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是19世纪上半叶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交响乐大师。

作品欣赏

布鲁克纳的《E大调第七交响曲》又被称为《英雄交响曲》。但是,就像《第四交响曲》被称为《浪漫交响曲》一样,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这和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是不一样的。布鲁克纳在写作这部交响曲的时候,刚得到瓦格纳逝世的消息,瓦格纳是他最崇拜的作曲家,这种情绪影响到布鲁格纳的创作,影响到作品的主题。他在给学生费利克斯·莫特尔的信中说:“有一天我回家后感到十分悲哀。我想大师不可能活得很久了,这样,我就得到了#c小调的Adagio(柔板)了。”

第一个乐章是一个中庸的快板。乐章一开头是小提琴的颤音,这种持续的颤音是布鲁克纳非常喜欢的手法,以至于巴伦勃依姆都说:“提起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小提琴手就会想到颤音,连续半小时的颤音。他们通常会很累的。”这个轻微的颤音作为主题的背景,造成一种轻烟弥漫的朦胧感觉。法国号和大提琴奏出的主题宽广宏伟。

当乐队进入以后,乐曲变得辉煌壮丽。在法国号和小号的衬托下,在木管声部的再次独奏后,乐曲似乎进入了一种神秘肃穆的境界,这是乐章的第二主题。

展开部不是很长,几个主题的交替后,乐曲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而这种看似平和的气氛下却孕育着荡气回肠的激情,经过几次回旋往复之后,乐曲又回到了刚刚开始的那个安详的主题。呈示部也是在几个主题的反复交织中,把乐曲推向热情的高潮。

第二乐章是这部交响曲最著名的乐章,不仅仅因为这个柔板竟然长达二十三分钟,而是因为无论从感染力还是这个乐章在以后引来的非议,都促使它成为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柔板之一。

这个乐章常常被人称为“挽悼瓦格纳的颂歌”。布鲁克纳创作这部乐曲时,刚好得到瓦格纳去世的消息,而且作曲家还在其中运用了瓦格纳大号的著名乐段。

瓦格纳大号是瓦格纳为他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所需要的特殊音色专门设计制造的,它的音色介于圆号的圆润和长号的庄严之间。这种乐器除瓦格纳本人以外,几乎所有的作曲家都没有使用过,而布鲁克纳在这里使用了四支这种大号。

乐曲庄严而缓慢,表达哀愁但并不伤感,却有感恩赞美的崇高,并将弦乐的颤音发挥到极致。

第一主题的前半部由四支瓦格纳大号奏出,弦乐器接奏后半部。

瓦格纳大号低沉的音色,庄严肃穆,而弦乐器则在低音区吟唱。乐队突然的爆发,是痛苦与绝望。安静平和的第二主题出现了,三拍子的节奏和舞曲风的旋律有一点儿梦幻般的感觉。

这两个主题不断地轮番发展,情绪也就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痛苦的悼念,也有热切的希望。最后,第一主题出现,乐曲的情绪升华,如夕阳般辉煌,乐曲在安宁中结束。

第三乐章是一个很快的谐谑曲,铜管乐主导下的主题激情飞扬,有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又有民间连德勒舞曲的风味。

乐章结束在重新出现的第一主题的舞曲风旋律中。

第四乐章是一个不太快,但是很激动的快板。开始仍旧和第一乐章一样,是在第二小提琴的颤音衬托下,由第一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的轻盈而有力的第一主题。

由铜管乐奏出的紧张而阴暗的命运主题打断了这种安详和平的气氛。

而后便是悲怆的反击主题。这一过程反复出现,而每次雄壮庄严的主题过后都紧紧跟随着高洁如圣咏的弦乐主题及其变形。最后乐章又回到了开始主题,并升华到无比宏伟的气势,仿佛是对死亡的战胜和一首对人类幸福的赞歌。

版本推荐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19195-2

卡拉扬最后录制的一张唱片就是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但不是这张。这一张CD是卡拉扬1975年的录音,DG公司1977年出版。卡拉扬一共录制了十二款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这一款是比较经典的。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39037-2

这一款CD是1989年卡拉扬逝世前三个月的录音,也是卡拉扬录制的最后一张唱片,仅此一点,就有极大的收藏价值。此片登上了《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榜单。

君特·旺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版,RCA公司

旺德是德奥派指挥硕果仅存的大师,在1982年接掌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后,为RCA录制了许多优质唱片。由其执棒的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一向都端庄稳重、不哗众取宠,本唱片中他则以更紧密的乐句行进凝聚出一股在宗教热诚之外,反映人生命运挣扎的撼人力量。第一乐章结尾处复杂的对位法在旺德的缜密分析下井井有条。第四乐章有着一气呵成的气势,外表的强度和内在的张力同样让人激赏。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版本还有巴伦博伊姆指挥伦敦室内乐团版、切利比达齐指挥史特嘉广播交响乐团版、蒂勒曼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版等。

同类推荐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摄影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摄影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热门推荐
  • 流不过荒烟蔓草的泪

    流不过荒烟蔓草的泪

    如果说在你身边的女孩都是有保质期的……脸上的笑容总会让别人看到,但心中的痛又有谁知道?我喜欢画画,画下美丽的景象,记录下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 微风拂青萍

    微风拂青萍

    谁说单身妈咪只能折价打包大甩卖?秦萍就属于那种桃花运强到要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单身妈咪。天啊,你就行行好,不要强迫我再做伪选择题了吧,不管我选BCD,A还是会把答案该成他自己啊。真不行我出家,不不,出走还不行吗?
  • 我爱你但我必须远离你

    我爱你但我必须远离你

    文中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不倒翁我本人的真实经历,详细地回忆了我的成长、爱情、婚姻、事业等,主要描写了我和非亲生的哥哥在世俗和现实面前半生为爱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也想对哥说:“哥,对不起,我很爱你,但是我必须远离你了,下辈子我一定等你。”写这个回忆录,也想跟自己曾经的三十年告别!我希望写完这一切,我自己能够释怀,能够全部放下,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新的开始,我相信我一定会幸福的,我也相信我们都会幸福的。
  • 豪门婚心计

    豪门婚心计

    容颜为了免于日后混迹剩女大军的悲惨命运,一出校门便将自己嫁了。婆家高门荣华,丈夫行止风雅,这一生若安好,本该功德圆满。然丈夫心系青梅,小叔风流绝艳,大姑嚣张跋扈,还有那讳莫如深的婆婆。豪门里的婚姻,如何不是场攻心计?!
  • 火棺

    火棺

    千人穿越,为求生存,火棺的秘密,体内的噬影,又跟他有何干系?
  • 只因曾经相爱过

    只因曾经相爱过

    曾记否,那年的花季,花一般的少女,像一道绚丽彩虹闯进了顾言卿的心里,她说:她喜欢晴天,喜欢画美丽的风景,喜欢自己的生活。那时,顾言卿只是抚摸她那飘逸的长发,静静地听着她的诉说,比起她喜欢的,他更喜欢她,他是他生命中的彩虹花,胜过一切,即使过了10年,每当他睡梦中,总会梦见她眨着大大的眼睛,红扑扑的小脸蛋,穿着碎花裙子在向着他微笑招手,可惜,每当他想抱住她,她却消失了,而自己的泪水已浸湿了枕头,曾嘉言,你为何在带走我的心以后,自己却还能走的那么洒脱
  • 万里江山天下志

    万里江山天下志

    武林,从不独立于天下之外。各方势力争斗于万里河山之中!名门正派、朝廷鹰犬、邪魔歪道...一部由权谋、诡计、热血、佳人、友情、离别组成的史诗级武侠!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每一段故事都荡气回肠!敬请翻阅!!!
  • 精武魂

    精武魂

    历史的车辙印,缓缓压过武夫的末时代。扛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入侵的鞑虏打开了满清闭关锁国的大门。一心向武的赵子龙带着无双的胆,来到这个激荡的武夫末时代。马永贞的力,霍元甲的拳,黄飞鸿的腿。普普通通的武夫,无力煽动历史的洪流,却能用拳头改变民族的精神。以我之拳,铸民族精武之魂。
  • 天角琢闻

    天角琢闻

    一块璞玉,初时不为人类所知,琢玉能手卞和将其雕琢成器,正其名曰和氏璧,方得流传百世。春秋战国之际,各国混战,几经流离,终秦国得之,始皇制其得传国玉玺。曰:“得玉玺者得天下”秦灭,其归于高祖刘邦,流转于各皇帝之间。五代之时,天下大乱,其不知所踪。卞和力荐和氏璧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情与归

    情与归

    下雪了。幽光闪闪的雪花如同漆黑夜幕中点缀在天空的闪闪星辰一般,即使是外表的光彩夺目也掩盖不住深藏的死寂,孤单。天涯踏尽红尘。我静静的站立着,望着,想着。心如止水。却是经不起一丝波澜的湖泊。点滴雪花溅落在深邃幽静的山谷之中,如同在缟素整个黑夜。“绛雪!”我闭上双目,缓缓张开双臂,不像是在拥抱雪花,反而,像是在拥抱整个苍茫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