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8700000051

第51章 去显用隐的智囊(3)

齐王对子良说:“大夫您亲自来献地,又令昭常镇守,这是怎么回事?”

子良说:“臣亲身受楚君的命令,昭常是假的,请大王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吧!”于是齐王兴兵代东地,还没有到楚国的疆界,秦国的五十万兵就到了齐的边界。秦帅右壤说:“齐阻止楚太子归国,这是不仁;又要攻夺楚国的土地五百里,这是不义。如果退兵那就罢了,不然,我就要打了。”

齐王听了大为惊恐,就请子良归楚,又向秦派出使者,以解除齐的危难。楚未动一兵一卒,东地仍归属楚国。

智囊

围绕着楚东地五百里的归属问题,慎子和其它大臣们的共同思想是,既不承负言而无信的骂名,又不交出东地五百里。为此,派上柱国子良到齐国转交土地,以此证明楚王是守信用的。在此之前,先派昭常保卫这土地,他以大臣君保国的名义去做,既无损楚王的威望,又可保证土地的安全。这两个计谋,实际上可成为第一方案的两个方面。昭常自告奋勇地保卫东地,说明他保卫东地五百里不受外来侵犯,很有信心,再加上面对外敌侵略,楚军上下都会产生强烈的民族情绪,杀败齐军,保住东地是可能的。但齐国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楚齐交战,也可能楚败于齐。为防止这一结局,便制定了应急方案,即求助于秦。慎子筹划的这一方案,确实很完美的。但后来事情的发展比预想的顺利,齐楚还未交手,秦军就到了,加速了整个方案的实现进程。

慎子为保住楚国地五百里的作法,可称一绝,这不是两手准备,而是多手准备,真是老谋深算,周到细密。客观形势的发展偶然性很大,并不是绝对确定、不可攻变的,出人意料、瞬息万变也是常有的事。为此,我们办事情、想主意,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活动方案应该有足够的弹性,有多个可供选择项,这样,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便不会因为某一个方案失败而一筹莫展,而是进退有路,应付自如。俗话说:“狡兔三窟,免去一死”,就是这个意思。慎子心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颜真卿未雨绸缪

唐朝时颜真卿为平原太守,正是安禄山权势气焰正盛时。

颜真卿借口雨季即将来临,不得不修城浚沟,暗中招募勇士、储存米粮防备安禄山侵袭,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天天与书生喝酒作诗。安禄山派密探暗中监视颜真卿的举动,见颜真卿只顾喝酒作诗,认为颜真卿不过一介书生,不足为虑。

不久安禄山果然造反,河东一带完全陷入贼手,唯有平原郡因颜真卿早有防范而未陷落。

碰到小贼寇,只要虚张声势恫吓一番就能退敌;遇到大贼寇,就必须有坚实的武力后盾才能与之对抗。本身没有实力,却虚张声势显示自己武力,是为杜绝对方有蠢动的念头;的确有实力而极力掩饰,表现出毫无防备,是为消除对方猜忌的心理。是虚是实,必须先要有深沉圆融的思虑,然后才能变通自如。其中的微妙之处,却不是三言两言就说得明白的。

智囊

如果让你来选,你宁可选十次未雨绸缪都不会选一次亡羊补牢,如果让你去做,你会做一次亡羊补牢就会想到未雨绸缪。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都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动,前者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大气,后者则是万事俱备,不见东风,是一种局促,是一种伤害。

未雨绸缪是智慧的体现。古人讲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要我们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未雨绸缪要有与时间赛跑的精神,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充满了不稳定和不规律的因素,现代人生活忙,随境而迁,生活工作分的开,现代人生活在喧嚣的闹市中,你来我往,奔来走去,沦为时间的奴仆,从来没想过,时间啊,我要做你的主人。一个敢于与时间赛跑的人,他生活的很充实,充满了激情,有勇气未雨绸缪,所以他敢于胜利,从而善于胜利。一个会与时间赛跑的人,他是时间的主人,每天一份好心情,心静如水,闹中取静,静而生慧,他一定是个聪明人,善于未雨绸缪,善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朋友当你处在忧困中时,你是否想到,你是否善于未雨绸缪了呢。

亡羊补牢也是一种智慧。古人失羊补牢,表面上,丢掉了几只羊是不小的损失,但得到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智慧。倘若亡羊者能正向迁移一下自己的智慧,推而广之,触类旁通,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我们今天非常羡慕那些风度翩翩的未雨绸缪,往往忽视了亡了羊还要补牢,忽视了推而广之,触类旁通。更可怕的是,我们怎样来看已亡的羊,也就是怎样看待我们曾有的过失。

李允则治沧州

北宋时,沧州城北面有一个旧的瓮城,刺史李允则想把瓮城合进去,和大城合二为一。但因当时朝廷与辽人修好,恐怕合城的举动会引发事端。

正巧北门外有一座东岳祠,李允则于是出资黄金百两,做为铸造香炉及其他供器的费用,祭典当日沿街鼓乐齐奏,信徒争相献金。李允则故意松懈防范,盗匪果真率众劫财,这时李允则才重金悬赏,沿途张贴告示紧急追捕盗匪,但一连多日无所获。

这时李允则又放出风声,说土匪将要从北边来,发文北界筑城保护神祠,不到十天城墙就已筑成。辽人虽知筑城之事,但并不觉得有异,这座墙就是现今的雄州北门城。

三月三日,李允则让大家在界河划船比赛,欢迎北方人随便观看,谁也没想到他是在练水战。州北有许多陷马坑,城下原建有瞭望楼,可望见十里之远。自从此处罢兵后,人们都不敢登楼。李允则说:“辽邦既已同我们讲和了,要这楼还有什么用?”于是命令把哨楼拆掉,把陷马坑填平,改为军人的菜园。同时挖井修沟,开垦菜田,筑建短墙纵横其中,还种了棘荆,这块地因此更加受阻难行。接着治理街坊小巷,把佛塔迁到北原上,百姓早晚登塔可以远望州里。李允则还不令,凡是有空地的都要种榆树。久而久之,榆树长满塞下。李允则对臣僚们说:“现在这么多树是步兵作战的好地方,不利于骑兵作战,敌人骑兵来了将无用武之地。种榆树难道仅仅为了多些建筑材料吗?”

李允则毫无架子,不摆威严,他有时出外散步,遇到老百姓就坐下同他们谈话。用这种方式了解民情。子犹说:“这就是象舜一样的大智。现在的人把矜持傲慢当作咸严,把刚愎自用当作果断。这样的人,就是富有千金也不能吸引一个谋士;就是有百万人被他统治,也不能得到一个为他而死的人。这些人无事时象猴一样戴上官帽,一遇到险情,则象老鼠一样逃窜。”

智囊

任何事情,通常都不能用“好”“坏”二字来下一个过于简单和绝对的结论。正如“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

衡量一件事情做的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实践”。实践证明:在当时多摆几个面孔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而确保所做的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学会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什么样的面孔,摆在什么时间,完全要看当时的情况,要做的事情是灵活多变的。

有的领导坚持只用一副面孔,说什么“是就是,否就否”。这就将一切事物简单化了。这实际上是标准的形而上学。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每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这个道理。也有的领导,面孔千变万化,让人莫名其妙,一会是“好,很好”,一会是“差,很差”。弄得公司职员畏首畏尾,什么事情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各种工作拖拖拉拉,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但归根结底,责任在于领导。该变时不变,不该变时乱变,这样什么事情都不能办好。

总而言之,面孔的摆放,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不是毫无根据来回乱变的,领导不能当毫无原则的“千面人”,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随机应变,使得面孔的摆放恰到好处,不愠不火。

中国古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合乎实际情况,合乎道理”。变是一定要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生活瞬息万变。想单凭一张面孔就能应付所有的场合,是痴人说梦。

范仲淹救灾

宋仁宗皇佑二年,吴中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当时范仲淹任浙西太守,他散发粮食,招募民工,多存粮饷,想出来的办法都比较完备。吴中地区的百姓都喜好赛船,又喜欢做佛事,范仲淹就鼓励老百姓举行赛船比赛,而他自己在竞渡的日子里,大清早就出现在湖中的船上设宴观赏。从春天到夏天,吴中居民都出去游乐,在水边游乐,街巷都是空荡荡的。范仲淹又召集各个佛寺的主持,提醒他们说:“灾荒年景,工价十分便宜,可以大兴土木,翻修佛寺。”于是所有佛寺都开工修建房屋。同时他又让翻新新粮仓和官吏的住舍,每日雇用的劳力达一千人。这年浙东、浙西大闹饥荒,民不聊生,只有杭州的百姓比较安乐。

《周礼》中关于救济饥荒的条文说:“兴建土木用来召集失业的人。”这话很有道理。然而他人不能办到,能办到的是范仲淹。大凡能来旅游赛船的人,必定有足够的旅资。游者一人,而依靠游人生存的,不知有几十人呀!明万历年间,苏州一带有大灾荒。于是苏州管事者以灾年要节约为由,禁止游船招揽生意。大户人家的孩子们都纷纷到寺庙里办宴席来消遣取乐,而游船业数百人都因失业流离失所。不通时务者就是这样糊涂!

智囊

范仲淹是个聪明绝顶的政治家。他救灾的办法,按照时下的说法,不是“输血”,而是“造血”。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发掘多余的财物,让穷人得到好处,让那些有一技之长和靠力气吃饭的人,都可以从公家和私家那里做活以养活自己,而不至于让他们饿死街头。

范仲淹的聪明,还在于他利用了每一点商机。现在商场斗争激烈,凡被淘汰的,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抓不住商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只要善于寻找机会,商机是处处存在的。

苏秦明疏暗亲仪

苏秦与张仪两人曾经同学,都是鬼谷先生门下学生。苏秦虽说动六国君王同意缔结合纵盟约以抗秦,但仍担心秦国会抢先攻打诸侯,使盟约在还没有缔结前就遭破坏。正忧虑没有可派遣去阻止秦国发动战事的人时,听说张仪落魄的窘状,苏秦就暗中派人指引张仪,劝他拜谒苏秦,于是张仪来到赵国求见苏秦。

苏秦一面命门客不许为张仪引见,一面又暗中想尽各种法子使张仪继续留在赵国。几天后,苏秦终于答应接见张仪,见了面却让他坐在堂下,赐他与仆妾同样的食物,接着责备他说:“以你的才能,竟让自己落得如此穷困潦倒的地步,凭我今天的地位,难道不能向各国君王推荐你,使你富贵显达吗?只是你实在不值得我收留罢了!”说完命张仪离开。

张仪除了大失所望外,也非常生气,他盘算各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投效的,只有秦国能屈辱赵国,于是启程入秦。苏秦一面向赵王禀告张仪入秦之事,一面派人暗中尾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慢慢接近他,并提供他车辆、马匹及金钱,不久,张仪终于如愿的见到秦惠王,秦惠王奉张仪为客卿,与他商议如何攻打诸侯。

这时那位帮助张仪的友人却向他辞别。张仪说:“靠您的帮助,我才得以显贵,现在正是我该报答您的时侯,您为什么要离我而去呢?”友人说:“并不是我能知遇你,而是苏秦。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会破坏合纵的盟约,认为非你不能掌握秦国政权,所以故意激起你奋发的心志,派我暗中资助你。现在你已得到秦王重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请让我回去复命。”

张仪听完友人这番话,感叹的说:“唉,这都是我所学过的谋术,现在苏先生应用在我身上,而我竟然一直没有领悟到。我的才能实在不如苏先生,现在我刚被任用,怎么会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您替我谢谢苏先生,只要苏先生在,我怎敢奢谈攻赵,又怎么有能力和他作对呢?”终苏秦之世,张仪不敢图谋攻赵。

宋高宗绍兴年间,殿帅杨和王有位昔日在军中结拜的兄弟,北代州的卫姓校尉前来拜见。杨和王初见他面非常高兴,命夫人出厅拜见,以兄长之礼待他,并频频询问近况。两天后,杨和王的态度突然变得疏远,见卫校尉来,也只在外厅接见,卫校尉原本因杨和王位高权重,想请他为自己谋一官职,才由代州辗转来此,见杨和王态度转变,不免大失所望。

一眨眼半年过去了,卫校尉怀疑杨和王可能听信他人谗言,想告辞回乡,又没有机会面见杨和王。有人指点他在杨和王上朝回家途中,拦道呈上陈情书。杨和王看了陈情书,却略而不提,只说:“你可以前往常州本府所属的庄院支钱一百贯。”

同类推荐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第二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一片情

    一片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青梅娇妻竹马爱

    青梅娇妻竹马爱

    她是冷家千金,背后势力众多,他是她青梅竹马:情哥哥,璇儿想吃冰激凌。:“那就亲亲情哥哥”当两家集团合并,喜欢安情的女人出现,他们是否还能守住青梅竹马
  • 墓窖

    墓窖

    阴阳道,天宇之道,墓之窖,一窖轮回!一张帛画,四块铁桦木,一枚鬼印,四座千年墓。鬼谷子后裔王蒙根据帛画和铁桦木间的关系,以倒斗摸金为路线,探索一方土地下埋藏千年的秘密,渐渐走进一个现存于世的神秘地界。道派后裔之间的争斗,道不同,所欲却相同……始皇追寻长生不老,徐福……
  •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燕去归来我心绞

    燕去归来我心绞

    “原来我是在做梦呀。”随着她的眼角泪珠花落,心再次翻仰,绞着。春去花来人还在,燕去归来我心绞。从翻脸到甜蜜,走过的坎已经不能再算,可是命运追着我们不放,让我们再次失望。“我们分手吧!”我对他说。“为什么?””你不懂···我是很爱你的···“花落谁家,到头的恋爱将就下去还能将伤口吻合吗?
  • 一起生存
  • 葬世记

    葬世记

    伸手翻转天地日月,一念覆灭万千星辰,弹指间翻江倒海,山河破碎……一名从大荒中走出的少年,一段热血翻腾的传奇之旅,一个叱咤星河,笑傲诸天的传说!
  • 圣人咏叹

    圣人咏叹

    以诗歌迎敌,畅想自己谱写的乐曲。维尔戈作为吟游诗人,追求着像波吕许谟尼亚诗歌之神,以诗化神。在这个吟游诗人少有,且他们大多具有强大武力的世界。维尔戈准备去神圣帝国参加诗人正式认证的考试,而他的命运却在中途被下诅咒和一个女精灵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吟游诗人和女精灵的旅行生活就此开始……
  • 生死神降

    生死神降

    不过是一死,却死于窝心;不过是一生,却生于神降。齐伟,本自碌碌无为,碾转城市的一条鱼,死,遥远而又迫近的一场,生,但当如何雄立世间!!!当睁眼开到的世界,已是群魔乱舞,我为刀俎,一条虫,绝不做刀尖上的那条虫,神降我身,我自当啸歌人间!!
  • 快穿之死神布偶

    快穿之死神布偶

    看着这个文的名字你会不会以为这是偏黑暗向的?NO!NO!NO!不要以为这是悬疑,恐怖,黑暗文。其实这就是一个逗比菜鸟死神欢脱的快穿文!嗯嗯嗯,快进来吧,要不然作者菌要变死神去你家的,我跟你讲!
  • 异世之终极模拟

    异世之终极模拟

    “无论是魔法、武技,亦或是某种行动方式,你都可以将他们模拟并运用于自身。”而罗宁就带着这么一个能力,穿越到了完全陌生的世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