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1100000020

第20章 心理测量与智力(2)

瑟斯顿生于美国芝加哥市,原来学习工程,曾担任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助手。1914年转向研究心理学。1917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建立心理测量实验室。后任卡内基理工学院教授和心理学系主任8年。1924年返回芝加哥大学任教达28年。1928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36年创建心理测量学会并任首任主席。193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他认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在方法上有缺陷,应该重新考虑。193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多因素分析的论文,把G因素改为基本能力,提出了基本能力学说。他指出人的全部能力可以分为若干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因素互相搭配形成一个独特的智力整体。只要能阐明每一基本能力的性质,就可以测得一个人的不同基本能力水平,然后根据这些基本能力建构出他的智力。瑟斯顿的基本能力是指,某种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主要有:空间意象、语言理解、言语流利性、记忆、数字能力、归纳、知觉速度和知觉闭合能力。关于这些能力包括:

空间能力(S):指观察空间事物的能力因素。如科技工作者、制图设计工程师、科学实验观察员等都不可缺少这样的能力因素。

数字能力(N):指为数字计算所需的能力因素,如会计师。

言语理解能力(V):包括对词汇和推理的理解、表达能力因素。

语词流利性(w):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说出尽可能多的某一类词,如具体的水果,如桃、橘子、李子、梨、苹果等。

记忆能力(M):指的不是记得内容多少,而是指一个人的记忆禀赋。

归纳能力(I):从资料中发现规律和原理、原则的能力,它可能和创造性有关。

知觉能力(P):是一种基本能力,其中有一种感知闭合能力。如两个患有同等程度听觉失缺的被试,闭合能力强的被试能利用断续的听觉信息闭合成完整语句,仍可以有效地理解所听语句的意义;而闭合能力较差的被试则无力完成这一任务。

一般认为,瑟斯顿的群因素,实际上就是上述7种基本能力或因素。起初他认为这7种能力是各自独立的,后来发现他们相互间都有某种相关,因此他意识到在7种基本因素之外还有其他普通因素存在。这样看来,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存在某种共同点,只是斯皮尔曼强调普通因素,即一般能力,也承认群因素,他的理论可称为“普通一群因素论”。瑟斯顿强调群因素,也承认普通因素,他的理论可称为“群一普通因素论”。智力结构的层次模型弗农(1905~1987)

弗农,英国心理学家,于剑桥大学获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学士学位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音乐欣赏心理。在人格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指导下研究人格。1933年受聘任伦敦莫兹利医院儿童临床指导心理学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英国海军人员选拔工作。1949年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出版许多关于选拔、智力和成就测验、因素分析人格测评方面的著作。1960年他提出智力结构的层次模型。如图所示。

从图示得知,弗农把斯皮尔曼的G因素放在最高层次。第二层为两个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方面,以及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在言语教育下分为言语、数量等因素;在操作和机械下分为:机械知识、空间能力、手工能力等因素。每个次级因素又可分为更小的因素或因素群。例如空间因素可分为以身体位置为标准理解空间关系的能力;通过连续的运动在头脑中把握一系列视觉物体的能力;判断左右的能力。该模型的最下层便是各种特殊因素。由此可见,弗农的层次结构理论是对二因素论的扩充和发展,即在G和S二因素之间增加了大小因素群。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德(1897~1987)

吉尔福德在智力因素分析理论上,倾向于瑟斯顿的群因素分析。二次大战时期他应征在军队工作,担任了军方“心理研究三室”主任,从此开始研究智力因素分析。战后,回到南加州大学继续研究。在此他有机会得到研究基金,扩大了研究规模,并在推理、创造性思维和计划、评价等能力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1950年他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做就职演说时,就是以创造性思维为主题的,并且反响良好。1955年他出席巴黎因素分析专题讨论会,会上发表了题为《智力的维度》的论文。在讲到他尝试将已为人们所知道的50多种因素形成一种逻辑体系时,发现各种测验素材具有可以并行与互相联系的信息。1959年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他初步形成智力结构的理论框架,1967年完成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提出智力结构不能只靠测验题的性质来区分,同时应考虑由测验题引起的心理过程和加工的结果。他用内容、操作和结果或产品分别代表心理学上的三个变项,即自变项、应变项和中间项,用三个维度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结构。下面就是吉尔福德三维结构(sI)模型示意图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吉尔福德用内容、操作和产品分别代表心理学上的三个变项,并用三个维度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结构。

内容:指引起心理活动的各类刺激,也就是智力测验所包括的各类项目:(1)视觉(看到具体材料);(2)听觉(听到具体信息);(3)符号(s),如数字、单字、字母等;(4)语义,词、句子中的意义和概念等;(5)行为,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其中包含有社会能力的成分)。

操作:指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方式,即问题解决中的项目:(1)认知,即觉知,包括再认、领会或理解。(2)记忆。指潜在的信息,即是一种可能被使用的信息的贮存,包括意象、图形等。(3)发散思维。指由给定的信息,扩散成多项信息,同时也考虑以扩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估计(它和创造性思维相关,将在下面再加以阐述)。(4)聚合思维。要求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相当于归纳推理。(5)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估。

产品:心理活动的产物,即运用各种心理能力对各类问题处理的结果。下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1)单元,指可以按单位计算的产品,如一个词、一句话等;(2)类别,指对事物分类,比单元概念含义要宽一些;(3)关系,指事物之间的关系;(4)系统,指由一系列的关系形成的体系;(5)转换,指从对一事物的认识转移到另一事物去,有迁移的意思;(6)含义,如隐喻。以上三项是互相联系着的,其中每一个内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创造出不同的产品。于是所能获得的全部产品是:5×5×6=150种单独的智力因素。这样就可以按英文字母代号和按照操作——内容——产品的顺序来描述每个因素。如一个词语可以按认知(c)、语义(u)、单元(u)形成cuu的独特因素。同样,一个数字则可由记忆(M)、符号(N)、单元(u)形成MNu因素。到了1971年吉尔福德他们已经证实了98个这样的因素,至于其他情况则尚待时间来考验。下面就说说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关系问题。

关于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性思维包含有多方面的能力因素,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明确性。

流畅性,指在限定时间内能说出尽可能多的同一类物体的名称或者能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从不被失败所难倒,每次失败总会从不同的侧面想出许多其他主意继续实验。这就是一种思维流畅性的范例。

变通性,又分自动变通和适应变通两种:自动变通即自发的思维灵活性。例如砖是砌墙用的,也可以用来铺路、架桥、垫东西,乃至用来当防卫武器打人等。所谓适应性变通是指情景需要时得到启发的变通,例如要求用6根火柴搭4个等边三角形,这就必须放弃平时从平面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而改变从立体来考虑问题。它是适应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独创性,它的特点为:罕见、间接关系和机智。例如,要是提出一个特殊问题“从现在起人类全部都成为盲人将产生什么后果”,要求被试回答。如果回答说:“走路都跌跌撞撞”、“无人再能阅读”等是直接答案。如果说:“这样一来,以往的盲人将成为领袖人物”、“照明公司和影视娱乐业将凭临破产”等,这就是间接答案。

明确性,善于捕捉灵感或制订远景规划。特点是解决问题快、见解出乎寻常等。总之,发散思维强的人,在人群中表现为出鬼点子多,一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散思维也好,有时会给教师出难题。可以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精髓。但是,创造力不能等同于发散性思维,因为创造力还有其他因素,如,对问题特别敏感、有组织能力、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等等。

关于吉尔福德的SI结构模型的评价好坏各半:说好的人认为,他为因素分析走到了尽头,为编制智力测验题打下了基础。说不怎么样的人认为,它太复杂,实际应用范围不大,它广泛强调特殊能力的独特性,忽视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他的独特因素中有76%的因素是有相关的,其余24%因素是由专业团体取样的’,如空军。这些专业人员事先都经过筛选,因而他们之间能力的个体差异被缩小了。这种做法如“普罗克拉斯提斯”法。传说他是希腊神话中的强盗,强迫俘虏睡在一张尺寸固定的床上,身高高者均斩去长出的部分;身高矮者强拉长他的身体使他和床一样长短。但有人说,这些问题表明智力理论的研究即将走出一条新路,这一点我们从前面提到的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理论中不难发现。

从以上这些智力因素分析研究来看,理论很多,很难统一,于是有人就从智力的系统方面考虑,接着便出现了一些智力系统理论。下面两节中要讲的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多元智慧加德纳(1942~ )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一种多重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复杂系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单一的一般因素上对研究工作更为有利。他定义智力为:“使个体能够解决问题或产生符合特定文化背景要求而得到成果的一个或一组能力”。他提出以下的8种智力或能力并以每种能力很强的典型代表举例说明如下表:

可见,加德纳的8种智力,实际上是通常说的才能或特殊能力。例如他认为,这每一种能力都有它的系统符号,如数字、语言。这些系统在脑损伤病人中可以得到证明。损伤某种智力,并不伤害其他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都有自己的操作和功能。这种智力理论和传统理论相比的最大特点是:它包含的范围广泛,增加了传统智力理论没有说到的智力,例如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这些智力的特点还在于:发现了在这些方面有伟大成就的人物中并不是天生的天才,而多数是靠极度的勤奋和远大理想的抱负,为了工作在某方面可以牺牲一切的出类拔萃者。他们的成功除了智力以外,更需要得到肯定和情感上的支持。有时候他们天真得像孩子一样好奇,思想行为上充满奇异的孩子气。后来,加德纳的这一理论被称为是破天荒的“多元智慧”模型理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这一理论的最后两项,即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为美国耶鲁大学智能及情绪研究者彼得沙罗‘菲与心理学家约翰·马右称为“情绪智慧”,即情商(EQ),并认为它有5种基本特征:(1)情绪的自我觉察,指由内省听见的“内心声音”;(2)情绪的塑造,指能处理自己情绪的智慧;(3)生产性地利用情绪,指能从内心激发出热情和专注的智慧;(4)角色交换,指能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的智慧;(5)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由此可见,自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家由一般智力发展到群体智力后,已提出多元智慧,并进而提出情绪智慧的理论,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智力心理学理论。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有人认为这种关于个人或社会智能过分看重特殊能力,只强调了各种智力的独立性,而忽视了一般智力因素,于是又引出相反的理论。这就是斯腾伯格的三元论。智力的三元结构斯腾伯格(1949~ )

斯腾伯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创建者。生于新泽西州枫林镇。获得博士学位后,长期为耶鲁大学教授。他关注各种智力的组合,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外在世界、内心世界以及经验的关系,提出了智力的三元论。这个三元论由以下三个亚理论组成。

成分亚理论:它处理个体的内在世界,用于智力行为的认知过程和结构,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对物体与符号的内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过程”。它的性质可以用类比推理来举例:如果说把猫和小猫比作成人和婴儿,这样的判断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明。那就是,确定猫和小猫的关系后,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小猫和婴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它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背景亚理论:长期研究智力的心理学家渐渐地认识到,人的智力和他的文化背景关系极大。一般说来,语言技能对人的智力影响显著。例如有的地方,人们有极其显著的航海能力,有的则富于其他方面的文化技能;而不同人群的职业背景也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智力。

经验亚理论:这与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分类相类似。意思是人们的经验对于新奇任务和熟悉任务的智力是不一样的。正如流体智力主要是对付新奇任务,而属于知识经验的晶体智力则对付熟悉任务更有把握。

关于创造性和独创性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分:独创性指对某个问题有多少数量解决方案而言。譬如,说出一块砖的所有用途,是可以计算测量的。而创造性则不然,它很难测量。创造性往往涉及顿悟或豁然贯通地想起,而且它常常出现在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之前。1982年斯腾伯格和戴维森提出顿悟和豁然贯通的发生有三种方式,它们是:(1)选择性编码,即从可用资料中提取出最重要的信息;(2)选择性结合,即对有关信息予以最佳方式进行组合;(3)选择性比较,即将当前的和已往的问题进行类比推理。历史上有许多创造发明的事迹可以用来证明:例如,青霉素的发明就涉及选择性编码的思维方式,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属于组合许多事实而成,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也是使用了选择性组合等都是历史见证。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心理学是人际学,是关系学,是生活学。它不脱俗,不隐秘,不矫情。心理学法则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中。无论你知道与否,这些法则一直在我们的生活里发挥作用,只是有急有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指导的。许多现象的背后,都受到心理学的支配,都反映了心理学法则。每个人行为的背后,也往往具有较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有时甚至当事人都不知晓。因此,懂得必要的心理学法则,对我们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帮助。
  • 病由心生

    病由心生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然而对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只有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会感受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有人说事业最重要,也有人说金钱更宝贵,于是便开始盲目地追求事业、金钱、成就和荣誉,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所谓的快乐和幸福。然而一旦失去了健康,所有的这些必将变成“零”。
  •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

    快乐是个什么玩意儿?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求快乐,但是我们的现实情况却是深陷于烦恼之中不可自拔。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生活?什么是快乐的智慧?如何保持健全的心灵?怎样增添生活的乐?
  • 荣格谈人生信仰

    荣格谈人生信仰

    本书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专著,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也是精神分析医师,荣格认为,一个人重要的是他谈论什么,而不是他赞同或不赞同什么。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催眠控制术:暗示与自我暗示20讲

    催眠控制术:暗示与自我暗示20讲

    “暗示”一词来源于拉丁词“suggestus”,其基础词为“suggero”,意为“在下面传递”。作为一般的使用,该意指使用一个暗示或唤起另一个人注意的其他间接形式。但是除了这种使用以外,还有对该词的一个更精确的使用,也就是,对一种想法心照不宣的谨慎的影射,这样听者无法明确意识到他正接受一个暗示,他会倾向于认为想法是出自于自己的大脑,来自他本人的智力活动。暗示是人类行为如此活跃的运动原理,以至于当我们直接关注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明白了,人类自己根本无法逃脱它运作的各种证据。每一个暗示的种子都极有可能在人的乐于接受新思想的头脑中找到与各自思想协调一致的立足点。
热门推荐
  • 乌鸦小姐

    乌鸦小姐

    “喜鹊是干什么的?搭鹊桥的!乌鸦是干什么的?拆鹊桥的!祝愿您能在这里找到您的乌鸦小姐/先生,共同结成同盟,与相亲抗争到底!”这就是一个乌鸦小姐与乌鸦先生携手共进终于抵退相亲狂潮,却阴沟里翻船,结成了一对乌鸦夫妇的故事。
  • 光之痕,暗之迹

    光之痕,暗之迹

    他,象征着黑暗;她,诠释着光明。两个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命运的牵绊,终相遇。而在这个奇幻的世界,又会发生着怎样的故事?一步步的成长,一个个危险却又有趣的任务……都希望这样下去……但“……到底要怎样,才能结束这个如梦一般的人生。”
  • 请妻入瓮:BOSS大人求放过

    请妻入瓮:BOSS大人求放过

    身无分文,还被赶出家门!安素誓要给抢了自己老公的闺蜜和贱男好看!坑爹的刚出狼窝又进虎口,算了,看在这小白脸姿色不错的份上,老娘五毛钱买你一夜!谁知小白脸摇身一变成妖孽男!安素拽着领口可怜兮兮,boss大人,求放过!
  • 弹指三千风华

    弹指三千风华

    她无求无取,只愿做一朵木棉花,在白启的手中绽放、凋谢为他不顾一切,为他颠倒红尘却奈何天命无情,让她遭受失去亲子和爱人的痛如同堕入阎罗七百年后的重逢,她对白启已别无他想然四海八荒内拥有无上尊荣的帝君,却惟独对她青眼有加他问她:“为何你会在我梦里?”她黯然道:“我给你讲一个故事罢。”缘起即灭,缘生即空人依旧,心不再
  • 手指的篮球之魂

    手指的篮球之魂

    无法实现的承诺,手指尖透露的霸气,一次次的拉住球框,一次次充满勇气的进攻,一个个败于他脚下的少年,身体的柔和,在空中划过美丽不过的弧线,一次次抨击对手的心脏。
  • 青春阅读——聆听人生真谛(双语)

    青春阅读——聆听人生真谛(双语)

    人生的真谛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为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美好梦想而好好活着!只有活着,你才会有希望!否则,一切的一切皆为泡影!当你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你绝不要仅仅停留在悲观、伤心、失望的状态上。因为,这样下去,只会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迷茫!
  •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手无缚鸡之力的她,差点被折磨死。就在她奄奄一息时,她的到来,令她得救。渐渐强大。阴差阳错下,她遇到了他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神1999

    神1999

    21世纪,科学大行其道,但众神的传说仍然流传于现代社会,世界流传:当拥有【资质】的人类重演神话之时,他们将获得如神一般的对抗一切的力量,因此,他们被称为【地上神明】某一天,天朝帝都的一个小巷,一名被倒吊9天的少年睁开了左眼,他将向全世界宣告阿萨神族的力量!!
  • 魅乱音域

    魅乱音域

    一个隐忍,一个张扬,当她成为她,当指尖音符汇成海洋,棱角渐露,异世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她说,你的隐忍不发让你过早陨落,现在换我代你活,活得肆意张扬!这是她的嚣张。她说,前世我只懂得暗贱和闷骚,这一世我要学会明骚和明贱!这是她的远大志向。她说,那25年白活了,连男人手都没摸过,这一世我要补!回!来!这是她的奋斗目标。她说,我的人,命也得是我的,除了我,谁敢要!这是她的霸道。她说,明码标价,谁杀价我杀谁!这是她的死要钱。她说,待我回家,却不知早已归家。万物轮回,兜兜转转,原来一切,都是宿命。
  • 学长,请别忘了我

    学长,请别忘了我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因为他的离开而永远的断了线。到了高中,他俩再次相遇,他是她的学长,是全校女生心中的理想男友。她还爱着他,但他却忘了她。一次次的意外,一次次的分别,终会怎样?学长,请别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