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的根源在于他们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过分重视别人的看法,把别人看得过高,而把自己看得过于卑微。这种感觉使他们不敢伸张自己的欲望,不敢在别人面前陈诉自己的观点,不敢向别人表白自己的爱情,行为上不敢挥洒自己。
珍妮是一个总爱低头走路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一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其实,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让我们喜欢自己吧,只有喜欢自己,看到我们自己的优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热爱生活和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迈克在1938年的时候,年方21岁,已经可以进入军中服役。他在一次战役中受了严重的眼伤,双眼从此失明了。虽然他承受了这么大伤害和痛楚,个性却依然十分开朗。他常常与其他病人开玩笑,并把自己配给到的香烟和糖果分赠给亲朋好友。
医师们都尽心尽力想恢复迈克的视力。一日,主治大夫亲自走进迈克的房间向他说:“迈克,你知道我一向都喜欢对病人实话实说。我必须诚实地现在告诉你,你的视力无法恢复了。”
时间似乎停止下来,房间里呈现可怕的静默。
“大夫,我知道。”迈克打破沉寂,平静的回答道,“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但是仍然感谢你们为我费了这么多的努力。”
后来,迈克利用自己祖父传下来的技巧,开了一家盲人按摩院。依然像以前那样开朗。
迈克就没有因为自己的失明,而讨厌自己。他依然认为自己就是自己,依然像从前那样喜欢自己。
在别人眼中,失明就会让他痛不欲生,即使没有到达这样的境地,也会让他很苦恼一阵子。但是,迈克却勇敢地面对现实,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他不认为自己失去了双眼,就会失去了整个世界,他找到了他存在的价值,找到了他自己的优点,所以他比任何人活得都精彩。
罗斯福夫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你的同意,谁也不能让你觉得自己差人一等。”
英国文学家哥尔德斯密斯在学校里是老师和同学们嘲笑的对象。他毕业时被称为“榆木疙瘩”,这意味着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劣等生。他曾经试图进入外科医学班学习,但是遭到拒绝。此后,他不得不学习文学。然而,除了他,还有谁能写出《韦克菲尔德的牧师》或者《荒村》’这样的伟大作品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其实有时某些短处是可以转化为长处的。比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比特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比别的孩子慢半拍,同学们讥笑他笨,老师们说他不努力。他费尽心思地去试图改变自己,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直到比特上了九年级,才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动作障碍症。
高中毕业时,比特申请了十所最一般的学校,他想怎么也会有一所学校录取他。可直到最后,他连一份通知书也没有收到。后来,比特看了一份广告。上面写着:“只要交来250美元,保证可以被一所大学录取。”结果他付了250美元,果真有一所大学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看到这所大学的名字,比特立刻想起了几年前,一份报纸上写着有关这个大学的文章:“这是一所没有不及格的学校,只要学生的爸爸有钱,没有不被录取的。”当时比特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用未来去证实这个错误的说法。
在这个大学上了一年后,比特就转到另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房地产行业。22岁那年,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房地产分司。从此,他在美国的四个州建造了近一万座公寓,拥有900家连锁店,资产数亿美元。
记者在采访这位“笨”孩子时,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一项,有人会写,有人会算,对有些人难的,对另一些人简直容易得像小菜一碟。我们要把自己的强项发挥出来,使他成为我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克莱武夫一出生就被人称为弱智儿,在学校里也是远近闻名的“不可救药”的人。但是,在他32岁那年,他在普拉斯战役中以3千人的微弱兵力打败了敌军5万人的优势兵力,从而建立了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基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你在这方面实力弱,并不意味着你在所有领域都处于劣势。同样的道理,暂时的胜负并不能决定人生最后的走向。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不要认为自己的角色卑微,不因为暂时生活的窘迫而放弃美好的理想,我们总有成功的一天。
一个人贫穷一点没有关系,这是一些外在的因素。只要我们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一颗奋斗的心,各种困难都能克服。但是如果一个人自轻自贱,那就没有救了。一个自轻自贱的人,就算你的地位再高,财富再多,人家仍会觉得你有缺陷,也会看不起你。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后来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那时,我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都要往返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之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也许一生都会像父亲所工作的船只一样,漂泊不定。
“后来在我9岁那年,父亲带我去参观了凡·高的故居。在看过凡·高用过的那张破旧的小木床和裂了口的皮鞋之后,我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告诉我说: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父亲又带我去丹麦,在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故居前,我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说:安徒生是个鞋匠的儿子,他生前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从此,我的人生完全改变了。我庆幸自己有个好父亲,他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而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又告诉我,人能否成功与贫贱无关。”
的确,命运有时会把一些伟大的人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持卑贱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却又让他们在某个有价值的领域脱颖而出。所以我们完全不必为自己的低贱而烦恼,任何人都可以轻视你,但你自己不能轻视自己。一个人最大的不幸就是自己否定自己。 我们青少年也是一样。只要你看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你才能获得完全的自信。只有你真正承认自己的重要性,你才能有勇气迎难而上。生气不如争气
生活中人们往往为目标的遥远而不能达到感到痛苦和沮丧,因为嫉妒别人的成功而暗自生气。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努力,我们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生气不如争气,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我们自己生命的意义。
格拉顿年轻时深受英国作家威廉·科贝特的影响,他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了创作中去。由于没有收入,连房租都交不起。白天为了躲避房东催交房租,只好漫无目的地在马路上走来走去。“何时才能写出自己的鸿篇巨作呀?”他感到有些绝望和失落。
一天,他在42号街上,遇到了他曾采访过的俄国著名歌星夏里宾先生。没想到这位名噪一时的人物还记得他。格拉顿忍不住向夏里宾倾诉了自已现在的苦恼。夏里宾听过之后对他说:“我的旅馆在103号街,跟我一同过去,好不好?”“103号街?怎么可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格拉顿叹道。
“是呀,从这里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口,至少也要走上两个多小时!”夏里宾换了一种口气说,“我们不到我的旅馆了,咱们向前走,过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艺场玩玩,怎么样?”
夏里宾的这番话打消了格拉顿的顾虑,他们到了游艺场门口,看了一会儿两名屡次射击不中目标的水兵。然后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长纳奇大戏院,“现在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横马路了,我们去看看那只奇怪的猩猩吧!”夏里宾愉快的话语让格拉顿感到说不出的轻松。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他们来到了103号街,格拉顿却一点也没有感到疲劳。他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过去了将近4个小时。
夏里宾先生满意地对他说:“并不太远吧,现在我们到我旅馆附近的餐馆去吃饭吧。”在餐桌上,格拉顿听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你无论与你的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那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住。”
后来,格拉顿把自己的这次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当地一家晚报上,从此开始了他的专栏作家生涯,并写出《莫德》、《交际》等数百部名篇佳作。如果当时格拉顿由于气氛而一蹶不振,就不会有后来这些惊人的著作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撑杆跳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作“一厘米王”。因为在重大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将之提高一厘米。
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前,就有人披露出其中的奥秘。他平时训练期间经常跃过6.25米的高度,但在正式比赛中他从来不会拿出真本事,而是一厘米一厘米地提高自己的纪录。因为他与他的赞助人和运动会组织者有约,每破一次记录可得75万美元的奖金。所以,他说:大幅度提高成绩是不明智的。
也许你会为他的这番话感到愤慨。但是,他的聪明是以他的实力为基础的,别人不服亦不行。如果你想挑战,那就拿出真的本领。生气不如争气。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你能以一种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对待每一天,你的日子就会变得灿烂而光明。反之,你的眼里就看不见灿烂和光明了,长此下去,你可能会丧失为信念而努力拼搏的勇气。
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有身体素质好而且有耐性才有可能夺冠,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了这次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10年之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样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自己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当我们还在为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生气时,聪明的人们已经开始为他们的下一次成功而奋斗了。其实,我们人取得成功都不容易,靠坚强的毅力和斗志。所以,面对别人的成绩,你不必生气,而是要继续奋斗,直到你取得成功的那天。
生气只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如果我们有时间去生气,我们还不如抓紧时间去想对策。
有这样一个关于三只钟寓言: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恐怕走完3200万次后就不行了。”
“天啊!3200万次。”小钟很吃惊,“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吓唬你。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着摆一下就可以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那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着摆一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如果小钟因为听了其中一个旧钟的话,就闷闷不乐,或者不服气,那他失去了自己尝试的机会。越是生气的时候,我们就越要证明自己。生气并不’能改变事实,只有我们的努力才会改写我们的将来。 我们青少年从小就要有豁达的心胸。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却似乎远在天边而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经常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成功很简单:只要想着今天自己要做什么,明天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足够了。千万不可看到别人成功就气愤不已,从而丧失了理智。我们要争气,而不要生气。将你的长处化为成效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这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着我们去唤醒它,当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长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可毹很好地发挥我们的潜能。上天决不会亏待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给每个/人无穷无尽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只要我们能将潜能发挥得当,我仃‘也能成为爱因斯坦,也能成为爱迪生。
凯瑟琳今年21岁,生得毫不“沉鱼落雁”。连校花、班花都没有人会考虑她,更不用说选这个那个“小姐”了。她很自卑,眼见同学中一个个花枝招展,老觉得自已是鸡立鹤群。她有一个强烈信念,就是生为女性,如果长相不漂亮,生命就等于失去大半,找工作、交男友,处处都要吃亏。心情日益忧郁,上课时也无精打采。她觉得生活对自己来说毫无值得留恋之处,于是想跳河自杀。一个老者救了她,对她说:人有两条命,一条是属于你自己的,刚才你已经自杀摒弃了;还有一条是属于众生的,愿你加倍珍惜这条生命。凯瑟琳听完,嫣然一笑,老者觉得她一笑,美丽无比。于是鼓励了她一番,凯瑟琳一听很高兴,从此她笑脸常开,觉得生活也突然变得丰富起来,后来她成了一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我们不要把别人都看做阳春白雪,而把自己当是“下里巴人”。对于不同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心怀坦荡地去完善自我,心情愉快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拥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