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25500000020

第20章 逻辑思维的陷阱(2)

文7:求异诡辩术是指从相同或相似的两个事物中寻找出其不同点,以此作为进攻点去攻击对方。

(175-176)

5,怎样保持健康的思考心态。

5,1小心掉入“人微言轻”的陷阱。

伟大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经向人们提出过一个最简单问题:“1+1等于几?”

不要怀疑,这的确是那个天才罗素提出来的。我想他的思维方式一定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他提出这个简单的问题也一定有他的道理。

我们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得好好想想,我们给这个问题提供了无数种假设:它等于1、它等于零、它等于无限、它等于虚无、它等于永恒、它等于爱情、等等,总之我们是绝对不能“无知”地认为1+1只能等于2。

1+1的问题就连没上学的小朋友恐怕也知道正确答案。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把它想得如此复杂、如此不着边际呢?人们在认知事物时无法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相一致,这就是有悖于真理的错误认知,是人们的意识在“崇拜权威”的心态支配下做出的错误反映。

在现实社会的交往之中,很多人怀着“人微言轻”的心理,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相对不平等的位置辩论,尽管对诡辩有诸多不满却也不能站出来与之争辩,甚至只能为诡辩煽风点火。

据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数据表示,人类最强烈的心理感情之一即是不让自己被愚弄,去识破骗局。

所以,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心态变成了对付诡辩的最终要素。1+1等于2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真理,对于真理,我们当然没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而面对诡辩和故意违反逻辑的现象,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把他驳倒。

我们的正道就在于不断地探索发现,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自我否定,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可以暂时在某些理论和相对真理下停滞不前,但我们绝对不可以被先前的相对真理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相对的真理固然有很多理论去支持它,但是如果我们不敢推翻,就会陷入自己编织的科学陷阱里。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性。

文1:“人微言轻”的陷阱。

文2:顽固不化的哲学家。

文3:中世纪的一位哲学家,他主张人的神经是在心脏会合的,于是他被一位解剖专家邀请去参观一项人体解剖,即使他亲眼见到了人的所有神经汇集于大脑,他依然坚持说:“如果亚里士多德没有在著作里说神经是从心脏中产生出来的,那么今天我一定会承认在这看到的是真理了。”

文4:不容置疑的是权威,还是僵化的思维。

文5:美国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教师是国外有名的化学家。在讲课时,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气味,请闻到气味的学生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化学家”的心理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一旦陷入这种思维模式,我们将会养成一种懒惰的思考方式,从而不敢质疑,不懂得积极探索,失去创造能力。最终还会成为一台缺少独立想法的机器。

(177-178)

6,掌握必备的逻辑思维知识。

6,1逻辑思维与清醒的驳辩。

邻居家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打麻将,吵得人睡不了觉,便去理论:

“你天天晚上这样吵,叫别人怎么睡觉”

“我影响别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也被你吵得天天睡不着觉。”

“那你们家厕所每天都漏水,滴答滴答地也影响我休息了,麻烦你把厕所关上行不行?”

面对这种不讲理的人,我们就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和健康的心态,使自己不被蒙蔽并狠狠地斥责他这种“思辨把戏”,戳穿他的语言骗局。

清楚的头脑就是“思想要确定”,当面对不确定的知识时,要自始至终保持思想的统一。要合乎逻辑地去思考问题。其实逻辑学最基础的知识就是“思想的确定性”,即“清楚的头脑”。黑格尔在很早之前就说过了这一点:“从事这种形式逻辑的研究,无疑有其用处,可以借此使人头脑清楚。”

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思维。比如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等。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人们未来很好地进行沟通,正确地了解这个世界,就要对思维进行研究,它是一种人自身的认知能力。

但是哲学研究思维的角度是认识论,也就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过程。比如认识发展的过程,它是从主观的认识到理论的认识。它的过程则是认识验证再认识再验证等。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是普通逻辑思维。

至于心理学,则是研究思维的起始、发展的过程、规律及机制,它把思维当成一种心理活动去研究。由于逻辑思维方式是人类沟通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而违反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和规则的,正是诡辩这种思维陷阱。

因此,逻辑思维常识,是我们必备的基本思维常识,运用逻辑思维,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识诡辩、驳斥诡辩。

文1:戳穿他人语言骗局的招数。

文2:析取命题驳辩术。

文3:美国前总统华盛顿年轻时,家里的一匹马给邻人偷了。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去索讨,但那人不承认事实。

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请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是瞎的。”邻人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这证明马不是你的,必须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

文4:析取命题驳辩术就是列举几种可能情况,要求诡辩者从中作出选择,从而在论辩中运用析取命题及其推论形式来制服论敌、巧妙取胜的方法。

文5:借鸡生蛋驳辩术。

文6:电影《狭路英豪》里有这样一段情节:警察雷和罪犯陈(后证明无罪,是被冤枉的)在飞机上,空姐送来盒饭,罪犯陈故意把饭盒打翻,然后大喊:“看!警察不让我吃饭,罪犯也是人啊!”

旁边的一位老先生对警察雷说:“你要注意影响,飞机上有外宾,你不让罪犯吃饭,这影响可是相当恶劣的!”

警察雷觉得很委屈,趁陈不注意,他把空姐重新给陈换好的盒饭倒在罪犯陈的衣服里,陈却故作轻松地笑道:“你现在也知道被冤枉的滋味了吧。”

文7:借鸡生蛋诡辩术是指将自己要说明的道理,借用对方的思维,让他亲自参与,无形中帮你论证你要摆明的道理,而不用苦苦搜索证据。

(179-180)

6,2掌握逻辑学知识的目的。

为什么我们要掌握逻辑学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点:对于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怎样运用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提出了一定要求。只有遵守规律、符合要求的思维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会发生错误,比如诡辩。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思维形式时,有的人使用正确,有的人使用错误;有的人遵守思维规律,有的人违反思维规律。另外,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是相对独立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思维内容中将其抽取出来,使之与思维内容脱离,以便专门研究它,达到分清正确思维和错误思维的目的。

所以,为使人们可以提高认知能力,避免思维错误,拆穿诡辩陷阱,必须对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基本知识进行认真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掌握分析、破斥诡辩的能力,就要学习相应的知识。若要获得更好的效果,除了需要掌握普通逻辑思维知识以外,还需要懂得某些方面的知识:比如辩证逻辑、语言逻辑、批判逻辑,以及心理学等等。

正如唐代学者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到的:“记事者必提其要”。面对庞杂的思维科学体系,只有掌握了合适的方法,才能正确有效地学习思维科学。

荀子在《劝学篇》中感慨,“若挈裘领,绌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这句话移植到逻辑科学中,可以这样理解:确定的思想是逻辑思维的关键;具体的思想是辩证思维的关键;质疑的思想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了上述要领,才能掌握逻辑思维科学知识,并熟练加以运用。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辨明、清除诡辩,用扎实的思维科学知识,坚持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随时保持质疑的态度,从思维的确定性、具体性、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清除诡辩,使之无处藏身。

文1:缺乏逻辑思维,笨嘴笨舌者的苦恼。

文2:气死人了。

文3:甲:某某也是的,对人特别冷漠。

乙:是啊,有一次,我发烧,他竟然说我“活该”。

丙:你俩还不如他善良呢!

甲和乙听完这话,脸都绿了。却蒙头蒙脑,说不出话来!

文4:天的颜色。

文5:几个同学一起讨论“天是什么颜色”,有一个男孩说“天是黄色的”,并举出一大堆证据来论证。其他一位同学想一想,似乎有道理。又一日,几个同学说“天是黄色的”。然而某君又举出了一大堆根据,证明了“天是红色的”“天也是黑的。”很多天后,当男孩又想和几个同学讨论“天是什么颜色”时,“天爱是什么颜色都由它去吧!”几个同学落荒而逃。

文6:拿出来看看。

文7:A对B说:“据科学测定,人脑大约有一千多亿个神经元,贮存信息的潜力很大。但据研究分析,人只利用了自己大脑潜力的十分之一。”

而B却不冷不热地对A说:“你拿一个我看看。”

A气得说不出话来。

(181-182)

7,了解诡辩的目的。

7,1了解诡辩的目的。

有个人不分早晚地在家弹钢琴,惊扰四邻。在万般无奈下,邻居们将这个人告上了法庭,但这个人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在培养他们的高雅情操。”

因为当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并不健全,所以只能让他们进行庭外合解,可是这个人回家后又整整弹了一夜的钢琴。

其实做事都应该有个限度。我们不仅要遵循法律,还要遵守社会公德。

新闻也曾披露过,芜湖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其东在审理期间,曾推翻自己的一切罪行,进行了种种具有迷惑性的诡辩。他宣称自己收受贿赂只是人情上的礼尚往来,将其之前所招罪行描述为“精神恍惚的情况下做的供述”。甚至辩解道,作为一名熟悉侦查手段的机关干部,是不会傻到指使他人杀人灭口的。

听到这些诡辩,我们也许一时会上当受骗,被其迷惑。但是当我们具备了深厚的思维科学知识后,就可以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轻松驳斥这样的诡辩,令诡辩者哑口无言。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和了解诡辩的目的是:

第一、 有力地和诡辩做斗争。

诡辩阻碍了正常、顺利、有效的人际沟通,它是一种思维的陷阱。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知识后,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驳斥诡辩。我们只有真的了解诡辩的伎俩,才能够轻松自如地去应付这些诡辩,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 在驳斥诡辩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了解了诡辩的前因后果,我们就可以用“清醒的头脑”来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以批驳式的思维为前提,将自己的逻辑感觉培养成一种本能的逻辑意识,并经过思维训练,将这种自觉遵守真理的意识升华成一种逻辑精神。

第三、 保持自己的立场。

其实驳倒诡辩的关键也在于此。这个过程就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进行正确有效的人际沟通,从而在行动上得到真理,思想上获得自由。

文1:两种反驳术。

文2:装聋作哑术。

1953年6月,年已七十九岁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美、法三国会谈。他借口年事已高,时常装聋,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长皮杜尔在一系列问题上讨价还价,使大家颇感头痛。

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为这位首相的一种新的防卫武器。”

文3:装聋作哑法即对对方的言行不作出相应的反应,视若罔闻,这样可以避开对方的锋芒,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茫然和失落的感觉。

文4:抓住矛盾揭露谬误术。

文5:有一个老头想为小孙女做个小板凳,可是事情非常凑巧,他请来的木匠是个半路出家的,又不肯认真学艺,活做得特糟。木匠做完板凳后去主人那里讨工钱。老头说:“你做的活太慢了。”

“你没听说吧,慢工出细活。”

老头说:“你做的活不光慢,更重要的是质量太差,让我白贴了三顿饭,就把这只板凳给你抵工钱吧。”

木匠不干,分辨道:“别把人当傻瓜,几块钱我不要,谁希罕你这个丑凳子?缝又大、板又斜,四只脚都不一样齐,能值什么钱?”

文6:揭露矛盾术,就是在论辩中,抓住论敌自相矛盾的地方,揭露其论题、论点、论据的谬误之处。

同类推荐
  • 改变一生的21个相对论

    改变一生的21个相对论

    人生中有很多事都是一体两面、相伴相生的,而我们往往注意了黑暗,忽略了光明。这本书重新提出:改变心态可以改变命运。从21个相对论入手,再次认识什么是聪明和愚笨,什么叫鼓励与责备,胜与败又有什么不同。
  • 社会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社会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本书将世人感兴趣的兵法和智谋,进行采编、选择、选注、点评,内容包括:贪小便宜吃大亏、治人如治水、物极必反、出奇招领风骚、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等。
  • 歌德格言集

    歌德格言集

    歌德的所有格言都新颖别致而闪着智慧之光。句句意味深长、催人向上。本书中的格言以埃克曼著《歌德谈话录》中的语句为主,精选了其中如宝石般璀璨夺目的箴言,从人生、工作、生活、信仰等各方面展现了歌德的智慧。为便于读者理解,每句格言都附有简短的解释。
  • 有一种自由叫解脱

    有一种自由叫解脱

    无形的束缚总是如影随形,人生总是从一把枷锁逃进另一把枷锁,现实总是一步步紧逼,我们总在作茧自缚中苦苦挣扎。少年被成长烦恼纠缠,中年被酒色财气羁绊,老年被名利得失捆绑。原始时代被环境束缚;农业时代被体力束缚;工业时代被资源束缚;信息时代被信息束缚;娱乐时代被痛苦和烦恼束缚。我们绝大多数人就这么在各自的束缚中无可奈何,苦度人生!
热门推荐
  • 以父为名

    以父为名

    以父为名的寻爱之旅。一个倾城世家隐居小镇的开始,一个年仅17岁的英雄少年,一段不为人知的旅程,一场妙不可言的邂逅,一段为其两月,再也见不到彼此的爱恋,一场镜花水月,有而非真的梦境,一首逾期不候的声音。
  • 神奇宝贝之精灵世界

    神奇宝贝之精灵世界

    欧阳森穿越,富二代转变为穷二代,在神奇宝贝世界会引起什么吧。(本人新手,喜欢神奇宝贝,会边看边更有意见就提!)
  • 腹黑总裁追娇妻:你给我站住

    腹黑总裁追娇妻:你给我站住

    他穷追不舍得要她还人情。不就欠你三次人情嘛。我还!大叔。我人情还了请你离我远一点。小东西。人情还没还完我说的算知道吗!你........你不走我走还不行吗.惹不起还躲不起嘛,?没我的允许你能躲到哪去?大叔。求饶命小白兔夜夜被大灰狼扑倒,看谁先沦陷
  • 凡间仙人

    凡间仙人

    盘古大陆,悠悠十万载。这一世,既是群星璀璨的一世,又是黑暗喋血的一世,也是危机四伏的一世。在这里,有神秘的罗布淖,有百慕大三角洲,有天山天池,有北冥海,有神风岗,有昆仑秘境.....一个地球少年自天山中觉醒。一袭白衣,一把长剑,一人独自下天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为你揭开盘古大陆的神秘面纱,领略不一样的修真之路。
  • 在那梦境中也许少了个你

    在那梦境中也许少了个你

    在我的梦中,你,还活着,你,在哪?不在,这个世界吗?你是谁?为什么,忘不了你?你叫什么?为什么,我没记忆呢?
  • 春华赋

    春华赋

    吾不服命不服天,再不愿为负心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惟愿血虐风餐独凛然……
  • 微凉记忆:最深不过初恋

    微凉记忆:最深不过初恋

    那年初夏,他,遇见了她她,遇见了他碰打碰撞竟然成了同桌,却不知不觉已经恋上了对方。第一次遇见,他不仅和我抢书看还把我脑袋上撞了个大包。第二次遇见,撞翻了书,他还死皮赖脸的跟着我到教室,还TMD一个班,搞什么!他的身世?我是谁?我怎么会和他撞上,我和他竟然是XX关系。变化那么快,我承受不起啊!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为什么会有头痛的毛病?我究竟是谁……
  • 清眸灼心:总统的私人前妻

    清眸灼心:总统的私人前妻

    如果知道会爱的那么深,我怎么会毁掉你所有。可是一切都晚了,三年后的她早就带着满身伤口去了他的怀抱舔舐伤口。“阁下那么高贵的身份,毕竟我的身份卑微下贱。万一弄脏了怎么担待的起。”她仔细用手帕擦拭着他节指分明的手指,一边微笑着对他说。“即然要卑微,那我就陪你一起卑微。”第二天一早,报纸首页,总统阁下辞去总统一职,已经审理。再次见面,她甩下一句话就离开了。“你什么都没有了,有什么资格让我陪你左右。”
  • 我的黑客传记

    我的黑客传记

    这个小说写的大部分是自己真实经历的,黑客在现实让自己变得孤僻,懦弱,但是在网络中就是你的世界,它不分年龄!在网络中你能打一片你自己天下。
  • 东方大导演

    东方大导演

    做导演,拍电影,有钱有名有美女,为民为国为理想。这是一个灵魂穿越的导演在中华大地徐徐发展为东方电影代言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