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26500000051

第51章 丹青——存形莫善于画

丹青,说的就是画工,即以绘画为谋生手段的民间职业画家。当然,以绘画糊口的还有宫廷御用画家和画院画家。文人画家中,也有靠卖画度日的。不过,他们常常是随兴而画,与民间的职业画工“带着镣铐舞蹈”是大有不同的。

■ 无名画者——美大业之馨香 ■

中国民间画工的历史十分悠久,商、周春秋之时,我国的建筑业就很发达,早先的画工同建筑师的关系很密切,王室的宫殿、贵族的深宅,都需要画工来装饰。

“画工”一词,正式出现于汉代。《后汉书》中所提到的“黄门画者”或“尚方画工”就是指从民间招募到宫中供使的一般画工。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载,东汉明帝“雅好丹青,别开画室”。这些画室中的画工,也都是从民间招募到宫廷里的画家。民间的画工,多作画于各州、县的厅堂、墓室及其他场所。

时兴纸画

在集日或庙会时,画工常画些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神等小像儿纸画出卖。南宋木工出身的画家李嵩,就以所画《货郎图》出名。

早在汉代,作为殉葬艺术品的墓室画就已出现。实际上,由于汉代距今已经十分遥远,地面建筑上的壁画早已随着悠久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现在发掘出的一些壁画,基本上都是墓室壁画。

在山东、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不少古墓中,都发现了令人惊叹的墓室画,反映了汉代的生活。其中,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现的东汉墓室壁画,是迄今所见的汉代壁画中图幅保存最多、内容较丰富、图画场面较大的作品。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中国,达官贵人们往往比较迷信。因而,他们对办好自己的身后事异常重视。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已为自己造好了豪华墓穴,并专门雇请画工在陵墓壁上作画。借此希望自己死后,灵魂仍然能够在阴间享受到生前的奢华生活。

水陆画

水陆画描绘道、释人物,属于宗教画,但也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水陆法会是民间最盛大的宗教仪式之一,举行水陆法会时,殿堂上悬挂着各种宗教画数百幅,统称之为水陆画。这种绘画集佛、道画的大成。

陵墓壁画的作画方式,与佛寺中壁画的画法有相同之处。画工按照雇主的要求,画出各种内容的壁画,一般都以表现死者生前显赫的生活为主。如车骑出行图,画中有黑帻长袍的骑吏,又有兜鏊铁甲、手执长旗长矛的骑士,列队行进时还有各式的车辆,车上或悬大鼓,或架大镜,或树大斧,极为威风。画工往往按照主人的意图,将死者生前的差役,如门卒、门卫,或门下小吏、门下功曹等画在墓室壁上,作为他们死后的侍从。

能作墓室画的画工,画技一般比较高,并往往将当时社会风尚画进画中。如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中室北壁的《百戏图》,画着两排贵族人物,身穿各种不同色彩的礼服,列坐于席上,一边宴饮,一边观看百戏。绘画的细致,竟连席前的杯盘碗筷之类都画得清清楚楚。《百戏图》画有跳丸、盘舞等,体态生动,结构严谨,场面宏大,都显示了汉画的较高水平。

从历代画工的笔下,倾泻出许多辉煌灿烂的壁画。晋代陆机曾评论道:“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又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是对画工相当高的评价。

■ 画工作品——密切联系生活 ■

在汉代,壁画遍布当时的殿堂、衙署、墓室、驿站。佛教传入中土后,人们在开凿石窟、兴建寺院的同时,也常雇用大批民间画工在内壁上画上佛教画。如新疆的吐鲁番、库车、拜城,甘肃的敦煌、天水、武威等地的石窟内,都有大量的壁画,尤以敦煌莫高窟壁画著名。

佛教石窟,大都开凿于古代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在石窟内壁上画壁画的工程,一般都十分浩大,需要雇用很多画工。一般以当地画工为主,同时也会请一些内地高手。先由高手们在石窟内壁上勾勒出壁画的轮廓线条,再由普通的画工填充内容,完成全画。

画像砖

我国古代画像砖也很盛行。画工们在空心砖上以刀代笔,抓住大体大貌进行刻画,他们吸取了陶器、铜器的刻制方法,对于成批生产是很适宜的。

石窟壁画在唐代就发展到高峰。北魏时,莫高窟仅有30多窟,而唐代建造并保存到现在的就有200多窟。唐代壁画场面巨大,结构严谨,多配置匀和以及变化多彩的经变。

在宋代壁画中,比较著名的有陕西的榆林窟、敦煌的莫高窟及甘肃的炳灵寺壁画。榆林窟壁画,有画工的题榜,如“都勾当画院使”“都画匠作”及“知画手”等职位,可见榆林窟壁画云集的画工之多。

宋代以后,墓室壁画、石窟壁画逐渐走下坡路,寺庙壁画却制作更精,如北京石景山法海寺的明代壁画,神采隽永,栩栩如生,其中的菩萨画像轻纱透体,飘逸灵动,极为精湛。

清代壁画水平虽较之前代略微逊色,但却完整保存下了不少。有些壁画规模宏大,如山西定襄县庙,就请了粱廷五等80多名艺人画《三国演义》,一时热闹非凡。

画工们还将佛经中的各种内容,与比武、百戏、歌舞、宴享、耕田、收割、饲牲、屠宰、行医、经商、战争等社会生活画面结合起来,并赋予一定的人生意义。他们在绘画中,有意无意地把社会现实中的某些矛盾,与人们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都反映出来。

除壁画外,民间画工画得较多的还有漆画、画像石、画像砖、木版画等。

年画

年画流行始于宋代,当时称“纸画”。明代年画以天官、南极仙翁、员外郎、喜童等吉祥人物为主,并配以数十个“福”“禄”“喜”“寿”楷字。天津杨柳青画工所画的年画,在明末就已十分有名了,清代更是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战国时,画工就开始在漆器上画龙纹、凤纹、鸟纹及几何形花纹图案,有些画工还在漆木衣箱的盖子上绘有青龙、白虎等,颇具意趣。在汉代应用更广,技艺也更高明。许多生活用品上都画有漆画,既实用又美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近200件,可见漆画应用之广。

画像石的镂刻方法,有阳刻、阴刻,也有阳刻与阴刻结合的。画工常用先画后刻的工艺,先在石头上把握住所刻对象的主要特征,再在石头上用墨线打轮廓,或以朱砂涂石,最后以夸张的手法镂刻而成。

民间画工作画的形式还有很多种,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谨守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社会所用,这是丹青画工们一直能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 画工题记——争取“署名权” ■

文人画多为发心而作,一般都有署名,这是对画家艺术创造成果的肯定,但画工所画的多为工程定制产品,一般都不署姓名。在早期的壁画中,几乎看不到有画工署名的。这是由于画工的社会地位较低,如宋代就将画工的身份与“画士”分开。画士所画称为“士人画”,画工所画称为“工匠画”。

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上的画工题记

禽昌朱好古门人

古新远斋男寓居降阳待诏遵礼

至正十八年戊戌季秋重阳工毕谨志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有些聪明的画工还是在画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如古楼兰重要城址伊循的密兰,就有一幅魏晋时期的佛教画,讲王子须如何信佛好施舍,竟然将国宝六牙白象也送与婆罗门。国王震怒,将他与他的妻子都驱逐出去,但王子在被逐的途中还乐善好施,从而感动了国王,又将其接回宫中。

在这幅壁画中白象的胳肢窝上,刻有一段关于壁画画家的佉卢文题记,其上记有画工薛太的名字,名字也是用佉卢文书写的。这个画工聪明而大胆的举动,在当时可能要遭到不测,但他敢于暗中争取“署名权”的冒险举动,毕竟在画工史上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史料。

到了元代,壁画上开始有画工署名并公开化。元代在重修山西芮城县永乐镇的永乐宫时,画有精彩的道教画。永乐宫壁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壁画上有画工的署名,从题记上知道,该壁画是由两班民间画工来描绘的。三清殿的壁画,是由洛阳马君祥率领诸多的画工所绘;纯阳殿的壁画则由朱好古的门人张遵礼等完成。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画工题记

河南府

洛京勾

山马君祥

长男马七待诏

门人王秀先生二待诏

赵待诏马十一待诏

马十二待诏马十三口口

范待诏 魏待诏 方待诏 赵待诏

著名绘画史专家王伯敏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绘画史》中对这些画工的题记进行了说明。画工作画完成后,以有名望的画工领衔署名,上述题记中的马君祥、朱好古是当时北方有名的画工,所以上述题记由他们领衔。

在画工题名中,有的写有“待诏”,有的没有。这里的“待诏”与宋代画院的“待诏”有所不同。此处所题的几位“待诏”,表示他们是许愿寺观并为寺观专门作画的职业画工。如在清代画工的行例中就有一则提到,“先生、老司许愿三年、五年或终身为寺庙待诏”。有些画工因未向寺庙许过愿,就没有“待诏”的头衔,这是民间画工的习俗。

■ 画工的种类、业务与报酬 ■

古代画工一般可分为四种,包括单独作业的画工、征入宫禁中的民间画工、寺院专职画工、兼职画工等。

第一种为单独作业的画工。他们从小拜师作画,出师后就在社会上以绘画谋生。能够单独开业的专职画工,一般技艺都相当出色,否则就难以靠此为生。如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入宫前,就已是东洛一带最有名的专职画工。

此外,一些画工还受雇于权贵或地主之家,为豪富家的建筑、木器、工艺品绘画,长则数年,短则数月半载。如唐代画工王香,受雇主人家长达十年。宋代画工需求量大,专业画工和单独作业的画工都普遍增多。明代专职画工较少,却开始出现较大的画铺。清代恰与明代相反,其专职画工的数量远迈唐、宋。

堂画

南宋临安城郊外,每逢节日,有张挂“堂画”的风俗。堂画为巨幅彩图,绘有圣贤行事,民间传闻等内容,画工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这种形式的画一直流传到元代,以后逐渐消失。

第二种是征入宫禁中的民间画工。此种画工汉代已有,如毛延寿等。唐代征入宫禁中的民间画工数量很多,其中有些直接与皇帝接触,地位较高;另外一些则归属于皇门将作监,地位较低。明代实行“工匠供役法”,每年规定征调工匠6000名,其中就有不少画工。被皇家所征的画工,其工作一般为绘制宫室彩壁或皇家陵寝的壁画。

第三种是画僧,即寺院的专职画工。他们常常是长年累月在寺院、石窟作画。画僧也分等级,高级的画僧待遇较好,其余普通画僧专供役使,特别是小画僧,工作繁杂,多做些填彩加工的工作,保管画具,调配颜色,以及扎搭画架等,人称“画杂工”。

第四种是兼职画工。这类画工成分复杂,人数众多。如漆匠或泥木匠,在工艺制作和造房时兼从事画画,甚至绣花女工也能成为优秀的兼职画工。如唐朝有位妇女善绣屏风,诗人赞她“争拈小笔床上描”。又如宋人郭铁子,原是精巧的铁工,长于画山水,工余为人作画。明代的兼职画工较多,如彩塑画工,其主业常为泥水作,凡壁画、彩灯画,常由油漆匠兼作。

画工的业务很多,有壁画、漆画、帛画、泥塑、石刻、人像、卷轴、年画、版画、风俗画、画船画,为村社节日作画,为书刊作画,还有为酒瓶等产品画装饰画的,不一而足。

灯画

古人有元宵节赏灯之习,灯的品种很多,有高灯、风灯、金灯、银灯、丹凤灯,全由民间画工行勾描色彩而使灯画交辉。直至现代,民间灯画还盛行不衰。

清代民间画工的作画范围相当宽广,当时流行有一句话专讲作画范围的:“寺庙与学舍,粉壁神像轴。船花酒坛口,龙灯鸡蛋壳。”那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画种,如皮影画等。

关于画工的报酬,文献上记载不多。从《金瓶梅》一书中可以得知,画一幅死者大影、一轴半身可得一匹缎子,还有10两银子。这算是很好的了。

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六《水浒牌》一则说,画工画40张一组的《水浒叶子》,可以接济一家八口人生活急需,但这套画费了他四个月的时间。

清末宣统年间,有一画工好画“上元花”,好事者竟送纸笔墨色加以资助,并给予两个月的粮食,使其安定生活,他画的《谢铎点将图》竟卖到两石米的价钱。

民间画工的地位远远不能同宫廷画家相比,同是清代,在宫廷画画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去世时,乾隆皇帝“赏内府银三百两料理丧事”。

■ 画行——画工的行会组织 ■

在中国古代,封建士大夫出于门第和阶级的偏见,常对画工抱有很大的成见。因此,画工们有用而不为贵,社会地位不高。《历代名画记》说:“自古善画者,奠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这明显是不公正的。

实际上,两汉及其以前,凡有需要作画事,都由画工来做。画工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杰出贡献,绝不亚于文人画。彩陶与青铜器的纹饰,壁画、帛画、漆画及大量工匠画,代代相传,并适应当时各阶层人们的需要,推动民间美术不断发展。

唐代经济发达、社会繁荣,自贞观年间以后,城市画工技术较高,所以一些中心城市就聚集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画工,他们有互相联系和活动的条件,也常在生意上相互协调。初唐时,他们通过市集、庙会在一起活动,晚唐以后渐渐形成画行,唐末时画行组织已比较完整。

明代的城市绘画活动更加兴盛,在北京、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都集中了一批画家,画工的行会组织也较多。万历年间,敬州汪姓画工的行会称画场;苏州的行会叫“画帮”,如金福星画帮,开业于城南起风下街,营业兴盛之时,“顾客不限于吴中一地”。

明代出现了较大的画铺,并承包一些大寺院的壁画制作。如明代山西大同钟楼西街的“董画甫”,就承包了大同上华严寺的壁画。清代“画店”或“作铺”,多供应民间一般人需要的作品。杭州的画店还卖文人画;成都的齐芳画店,专卖婚丧、做寿的彩画。光绪末年,齐芳画店的多名画工专程到上海的豫园,与上梅的画工赛画。

艺不轻传

画工传艺一般是“祖传家有诀,宜交唱,本业先生择吉手录成册”,作画经验不轻易传给他人,即所谓“能赠十锭金,不撒一句春”。甚至是如无适当传人,宁可束之高阁。相传袁江“得无名氏画稿、画诀”后,画艺日精;行会还规定了画工工资的分配,以当时行话记录,如“幺三银”“右四银”“红利以勾三折六计”等。

清代画工行会奉吴道子为行会祖师,规模从十多人到几十人不等。行会订有“同人行例”,其名称有称“帮”的,也有称“棚”的,还有称“会”或“馆”的。现以光绪年间浙江上虞、余姚一带的邱兴龙画业行会为例,来说明封建社会中国民间画工同业行会的情况。

清朝嘉庆年间,宁波画工邱光普继承其父邱兴龙之业,在宁波、余姚、绍兴地区组织画工行会。他牵头联络13位画工,制定了《四明邱兴龙画业同人行例》,共有12条画工守则,其中规定:画工分学徒、老司、先生三级,徒弟3年零3个月出师,老司升先生要经“同人共议”;女画工也可入行会,技艺较高者称“嫘姑”;画工许愿给寺庙作画的,许愿期间称“待诏”。

画工行会的成立,促进了民间绘画的发展。一些民间画工得以通过行会接到业务,虽然工钱有限,有时甚至没有工钱(如为寺庙绘画就无报酬),但画工还是愿意,因为这等于挂了招牌,做了广告,对以后接生意是有利的。

同类推荐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身自律(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圣贤经典——信

    中华圣贤经典——信

    翻看此书,犹如聆听一位睿智而亲切的长者的谆谆教导。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金粟”。读书的人,或者说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从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读书的乐趣,也是读书的智慧。阅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最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最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最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它是一本让人如沐春风的经典导读读物也是一本让人心悦诚服的道德研修宝典更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人生答疑指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路漫漫,吾辈上下而求索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崇智求真,虽片刻而不能止成功的缔造、幸福的获取、精神的锤炼往往始于对智慧的探求改变,可以从这里开始……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热门推荐
  • 权力系统

    权力系统

    当主角穿越异界之时,他有权力享受主角光环,当主角称霸异界时,他有权力主宰一界生死!当主角可以改变天地时,他可以创造出新的世界!看夜辰身带权力系统,拥有无尽分身,在异界能够获得何等权力,笑傲江湖!
  • 这个丫头,嚣张!

    这个丫头,嚣张!

    天知道她是幸运还是衰运,先是被车撞死,下一秒却因为地府的人口爆满而在古代重生。开玩笑,这种事谁会相信?先是乞丐,后又被卖,不过是做丫环嘛,人都死过一回还有什么是她不敢的?不就是脾气暴烈的主子吗?她死都不怕了,还怕他?可是……他人似乎还不是很坏,再看看,好吧,她承认,就算是脸上有了伤,他还是很帅。怎么说她也难得来一趟古代,大家好兄弟讲义气嘛,她就发个善心帮帮他吧,不过……奇了怪了,怎么帮着帮着心里开始酸酸的,难道自己会爱上古代人?
  • TFBOYS十年橙海依旧

    TFBOYS十年橙海依旧

    她孤身一人来到了重庆邂逅了当红偶像团体TFBOYS以及结识了这份路上最真挚的友谊
  • 千年相遇之情定终生

    千年相遇之情定终生

    她,是神的女儿,女娲的徒弟,一生狂傲他,是天之骄子,是龙族的少主,一生冷面他们从相识,相知,相恋,相思,本该美好的生活却因仇人而改变,那天,神魔大战,他们匆匆了却此生,却彼此约好千年在遇,千年后,他再度遇她,却早已物是人非,她已不在记得他们的曾经,他们还能不负如来不负卿吗?
  • 彼岸花开的season

    彼岸花开的season

    一个活泼、正义、可爱,但却野蛮的女孩对小说的热爱超出旁人的想象,于是,她便开始了写小说的旅途。但没想到的是,在她准备写小说的前一晚,她便穿越到了她所想要写的小说中,开始了她的恋爱之旅,后面她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 百分百蜜恋高富帅

    百分百蜜恋高富帅

    若没有儿童时的天真和约定你还会答应我吗?我也许没有这么完美但是我却一直都很喜欢你......
  • 守护甜心之阴阳灵魂

    守护甜心之阴阳灵魂

    那天从山崖上掉下来,她忘记了所有。在醒来过后,她以阴阳两面的性格生活着,在一切困难面前,她从不低头,在一次次熟悉的事情发生时,她终于想起来了……原来,她已经死了……是那个契约,让自己再次“活”过来了……后来既然发现,她身边有两个最爱她的人,既然也都是死人……(欢迎入坑~!提示,本文既不是几梦也不是唯梦,如果要看分结局,只能看最后的安排。不喜欢者:勿进,勿喷。因为我很不和善的。)
  • 超级模仿

    超级模仿

    仿生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身怀仿生技能的少年来到都市,为师命,为前程,更为了让他神魂牵挂的美女师姐。魔物重出天下,震撼四海,霍乱苍生!天下如何才能安定?且看楚诚如何纵横寰宇,集美于身,枭霸天下!
  • 穿越玛雅

    穿越玛雅

    “未来人”警告女生花朵不要去玛雅时代,否则会毁灭玛雅文明。在科学家的帮助下,被激发兴致的花朵最终却穿越时空来到玛雅时代。此时,古玛雅一个部落恰恰失去首领,在祭台神秘降临的花朵被拜作他们的女王。后来,流放玛雅时代的抢劫犯“野狼”也出现在祭台上,并处心积虑欲置花朵于死地,以掌控玛雅部落的终极权力……就在花朵即将被害,玛雅部落欲亡之时,“未来人”乘飞船而来。花朵以为救星降临,想不到“未来人”此举只是将她送回21世纪……“未来人”是否如愿?花朵究竟毁灭还是拯救了玛雅文明?欲知答案,请翻开精彩的《穿越玛雅》。
  • 三国之天降紫仙

    三国之天降紫仙

    天宫看守瑶池的一个小仙,因为玉帝和月老的赌约,就被贬下凡间,投胎在了世外桃源村,没有法力,却带着在天宫的记忆,还拜了一位经常外出的绝世美女师父,学习武功,轻功,医术等。怀胎八月,父亲早死,好不容易长到十三岁,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因为疾病而去世,若灵守孝三年后拜别美女师父,坚决离开了桃源村,却未料遇见一个他,彻底证实月老当时与玉帝所说的那番话。成功收获三国温文尔雅,英俊潇洒的白马将军一枚,虽不能再像天宫那般舒适安逸,也不像桃源那样无忧无虑,但是能与心仪之人携手一生,足矣。本文是三国赵子龙同人文,原创女主,不喜勿入,欢迎入坑,本书基本免费,但是不定期更新,本文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拒绝恶意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