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4500000034

第34章 调查公司的现金流和净资产收益(1)

现金流越充足,发展越好。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伯克希尔公司从不碰运气,所以,我们一直保持大约200亿美元的现金在手。因为你永远不能清楚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巴菲特投资语录。

【活学活用】

巴菲特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首先要考虑的是该企业是否具有足够充沛并且源源不断的自由现金流。可以说,拥有多少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唯一标准。

巴菲特觉得,上市公司好比“树林”,而自由现金流就像“树林中的小鸟”,投资者的目标就是用最少的成本捉到林中尽可能多的小鸟。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我们要了解树林中共有多少只小鸟,这样才能知道该股票具有多大的投资价值。然后还要了解树林里的小鸟有几只会出现,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能获得多大的回报。最后,我们还要考虑捕鸟成本,如果成本过高,也没有必要“捕鸟”了。

但是,现在股票市场上,有很多投机的人只关心股价的涨跌,从来不考虑企业现金流的问题。巴菲特认为,这样做并不明智。这就相当于到林子里捕鸟,但却无鸟可捕。并且对会有多少鸟出现、什么时候出现、捕鸟的成本是多少没有一个精确的把握,那么,我们还怎么捕鸟呢?一个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企业,才能让投资者真正拥有财富。如果企业根本无法产生自由现金流,那么获利的只可能是那些利用市场泡沫的泡沫公司而已。投资者只能惨败而归。

一直以来,巴菲特对保险业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那是因为他知道保险公司可以产生充沛的自由现金流。

另外,巴菲特罕见的一次高科技股投资--TCA电信,也是看中其有充沛的自由现金流。虽然在1999年,TCA电信的股票价格已经很高了,但其每年1亿美元以上的自由现金流,深深地吸引住了巴菲特。巴菲特独具慧眼,他的确从中获益。2005,COX电信斥巨资收购了TCA电信,巴菲特大赚一笔后成功退出。

巴菲特之所以这样看重自由现金流,是因为自由现金流意味着该公司具有足够的财务实力,而强大的财务实力能让该公司实现一些其他公司无法实现的业务。良好的经营业绩,必然让企业拥有更多的现金流,这样良性循环,企业肯定会有大发展。

2003年百事可乐公司举行了一次中奖活动,活动的每位参加者都有机会获得10亿美元的大奖。而10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百事可乐公司决定找一家保险公司来分担这种风险,他们最先想到了伯克希尔公司,伯克希尔公司答应独立承担这次中奖活动的所有风险。能够承担得起这样多资金的公司,恐怕很少。但因为伯克希尔公司拥有足够的现金流,所以它敢接手,当然也会从中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那些真正值得投资的好企业,自身一定能产生充沛的自由现金流。它不用靠投资者后续投入,也不会让企业负债经营,依靠自己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就能稳定发展,甚至经营业绩更上一层楼。选择投资这样的企业,我们才能更有信心获得回报。

当然,反过来,这也启发我们投资者,自己手中也应该有一定的自由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受到影响。

要保证现金流持续充沛。

【巴菲特如是说】

1985年,我们买下斯科特·费策,这次交易,使我们不仅拥有了一家公司,还连带拥有了一位优秀的经理人拉尔夫·舒伊。当时拉尔夫·舒伊已经61岁了,过不了几年就该退休了。但是,他之后又在斯科特·费策公司待了15年,直到2000年底才正式退休。

在他领导期间,相较于当初2.3亿美元的买进成本,该公司前前后后总共贡献了10.3亿美元盈余给伯克希尔,而我们又利用这些资金再买进其他企业,算下来,拉尔夫·舒伊为伯克希尔贡献的价值可能已超过十亿美元。

--巴菲特致股东函(2000)

【活学活用】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购买公司的股票,公司所持有的自由现金流一定要持续充沛,这是考察该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拿1985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来说,当时巴菲特买入该公司时不仅买到了一个公司,还买到了一位优秀的管理者拉尔夫·舒伊。拉尔夫·舒伊为该公司服务了15年,使该公司为伯克希尔持续提供了共计10.3亿美元的利润。当初,伯克希尔公司的投入成本只有2.3亿美元。

这些数字不仅是一个小小的数据,它还代表着真实掌握的真金白银的数量。为什么说自由现金流是真金白银呢?巴菲特说,因为它不用投资者后续投入,也不用它做下一个投资,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滚雪球的效应,财富越滚越多。

所以,能够提供持续现金流的企业,才是巴菲特认为适合投资的好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不用举债经营,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而公司除了当初付出的收购费外,之后就等着持续收钱,结合之后回收的利润,当初的成本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获得持续现金流有赖于明星经理人,因为即便收购时有足够的现金流,但如果管理不善,企业也可能从此垮台,所以,经理人的能力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巴菲特才特别感谢拉尔夫·舒伊和其他优秀经理人。对此,他还曾在1990年致股东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多额外的价值,完全要归功于经营它们的优秀经理人。他和查理·芒格对这支经理人队伍非常满意。

巴菲特在1989年的致股东信中特别提到的水牛城日报,也是给伯克希尔创造持续丰沛现金流的公司。

该公司在1989年成为家庭渗透率最高的报纸,另外,其新闻内容要比其他同类型的报纸要丰富许多。最后,在同业获利频频下滑之际,水牛城的获利连续第七年业绩增长。

为此,巴菲特在信中特别赞扬了斯坦·利普希。他称其管理能力至少让报纸的营业利益增加五个百分点以上,这真是令人赞叹的表现,这只能是完全熟悉企业大大小小事物的优秀经理人才有办法做到的成绩。斯坦的知识和才能也延伸到编辑出版之上,在他个人生涯早期,主要从事新闻采访,并在1972年为奥马哈太阳报赢得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立策奖。斯坦与巴菲特共事长达20多年,一起经历各种风雨,患难与共,实在很难再找到像斯坦这么好的伙伴。

可见,投资者在准备投资某公司时,不仅要看该公司是否有足够充沛的现金流,还应该看其管理者是否在以后能够推动企业发展,让企业获得持续的现金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投资的是未来。

盈余资金到哪里去了。

【巴菲特如是说】

很多人可能无法真正了解伯克希尔旗下的公司表现得到底多么出色。从表面看,水牛城日报公司或是斯科特·费策公司的表现和其他同行的获利都差不多,但是,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伯克希尔旗下的大部分子公司会把其所有盈余上交总公司,而其他大部分上市公司则会保留三分之二的盈余给自己。

--巴菲特致股东函(1997)

【活学活用】

作为子公司,在获得一定盈余的时候,如果把大部分盈余留做企业自身发展,对于子公司自身来说能起到累积的作用。但是,如果子公司的所有利润都上交给总公司,那么,总公司就会拥有更多的自由现金流,能够做出更大的决策,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样对于子公司也是一个好处。

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其旗下的子公司。拿水牛城日报、喜斯糖果、斯科特·费策这三家公司来说,它们在1997年以前的几年中就上交给总公司高达18亿美元的利润。正是这些资金,保证伯克希尔公司随时有足够的现金流,能够在适当时机投资其他一些优秀企业,得到了很高的投资回报。怪不得巴菲特常说,伯克希尔公司非常感谢下属子公司的经理人。这些经理人创造的实际成就要远远高于在账面上所能看到的业绩。

另外,伯克希尔旗下的保险公司上交的浮存金,也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了较高的收益。虽然浮存金不属于公司的赢利,但也可以随时归伯克希尔做投资使用。现在,伯克希尔旗下有一半都是保险公司,为伯克希尔提供的浮存金不可小视。在1967年,伯克希尔的保险浮存金还只有2000万美元,到了2005年底,其浮存金已经达到了490亿美元,数目庞大的资金,足够伯克希尔公司大力投资之用了。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投资对象是某家总公司的子公司,不妨注意收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看该公司的盈余是否都上交给了总公司,如果在上交盈余的情况下,该公司账面上还有和同行业公司相同的业绩表现,那么,这样的公司一定是有实力的,不妨多考虑。

当然,如果我们投资的是一家总公司,那么,我们就要看看它把盈余资金分配到哪里去了,资金的流向是否合理。

通常公司在发展初期和快速发展期,没有多少资金盈余,但到了发展成熟期,就要考虑盈余资金流向的问题了。有些管理层常常愿意把这些盈余资金投资到内部,以便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证券回报,但是如果再投资的投资报酬率低于一般水平,这时候进行再投资就不划算了。用不了多久,公司的现金就会变成无用的资源,股价就会下跌。也就是说,这样的投资越多,效益反而会变得越差。

同类推荐
  • 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创业者对话创业者

    创业者对话创业者两年记者,两次创业,张向东以提问者和创业者的双重身份,对话11位中国第二代互联网创业领袖。最初的创意、第一桶金、商业模式、管理困境……
  • 赢在销售力

    赢在销售力

    1996年,黑立言先生将美国的优势销售课程引进到台湾卡内基训练之中,学员包括高科技、金融业、保险公司等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与主管。多年来,该课程成功结合了销售的理论与实务,帮助许多人提升了销售能力,肯定自已、成就价值。
  • 李彦宏的专注智慧

    李彦宏的专注智慧

    每个著名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这也是其耀眼的闪光点。李彦宏自创办百度以来,经受住无数转型诱惑,一直专注于搜索以及围绕搜索的用户需求服务,并通过各种本地化的创新在中国领先于搜索巨头Google。李彦宏何以能抵挡住无数“赚快钱”的诱惑,打造出明星互联网企业?本书即描述了其专注搜索、低调积累、伺机而动的专注智慧,用精准的分析加上丰富而翔实的实践案例,在总结案例的基础上给读者以启示。
  • 管人不光靠制度

    管人不光靠制度

    有些领导者把自己累得焦头烂额,而有些人却能左右逢源、轻松应对,甚至能从中发现乐趣。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差,就在于“管人”本事的高低。管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善于思考,掌握好管人的方法和方略,才能激励出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出卓越不凡的业绩;才能更好地激发出每个下属的工作热情,更好地投人到工作中去。本书将告诉你用制度管人以外的一些实用方法,将成功管理者的经验融会贯通,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管人用人的智慧宝典。
  • 品冰鉴,学管理

    品冰鉴,学管理

    本书根据曾国藩《冰鉴》中观人看相,进而裁定人才优劣的基础思想,着眼于人才的识别和任用,从东方人的文化心态出发,结合西方管理思想,力图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人的管理方法。
热门推荐
  • 天之骄子:闯古代

    天之骄子:闯古代

    她是谁?她是响当当的现代武侠家族的天之骄女。学武奇才呀!你说,什么现在的,杀手,武侠世家,她没打过。IQ可不是一般的高。骨髓不是一般的清爽。历史可不是一般的好。好吧承认她对历史没有一点儿兴趣。但是穿越架空,的书可看过的。想欺负她白雪梦。给我去做梦吧!你大爷,想让本姑娘我给你下跪,我白雪梦,只跪父母,就算是皇帝老儿,本姑娘也不跪。根本小姐斗智商,你他妈还是在学习100年吧!本小姐,我IQ可不是一般的高。tmd说谁野丫头。本小姐丫头,你他妈全家都野丫头。哦,对了,忘了,你还有男的,也是丫头咋滴啦!快来看,现在武侠世家在天之骄女,怎样?穿越,打莲花儿。
  • 冷酷校草的个性女佣

    冷酷校草的个性女佣

    他是黑帮老大,品家少爷,她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因为她往他那张英俊的脸上泼了一杯酒,从而被他盯上,因为后来的阴差阳错她竟然去他家当女佣。当女佣就当女佣,不过你都得听我的,不听,行,那我就离开,而他怕她真的离开也只能乖乖听话,对你好点你就耍大牌,你真当我好欺负啊?没点个性能把你制服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布衣帝仙

    布衣帝仙

    爱不是等待,而是勇敢追求。泪不能代表什么,拳头才是真理。弹指间天崩地裂,一念间血染苍穹。一个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布衣,却被带入乱世,为了不被欺负,努力修行,为了活命,不停的战斗,为了爱的人,在刀尖上武动。
  • 遗世梦

    遗世梦

    这纷争也好,这爱恋也罢,情仇种种,都化作回忆封进这注定被遗忘的一梦。人世间百媚千愁,恩怨纠葛,我只愿凭手中剑,护我佳人,哪怕屠遍满天神佛,妖魔厉鬼,但犹不悔!
  • 宫非宫

    宫非宫

    她被一锅铲拍晕从21世纪回到自己迷一样的前世:她中了"驱魂罗刹",成了一个失去了记忆的人。她的记忆恢复在两个男人间展开--一个是紫兴国的年轻皇上,一个是蓝缤国的公子。三个人之间上演了一场如泣如诉的爱情故事。
  • 邪王的俏王妃

    邪王的俏王妃

    一朝穿越,她是邻国丞相府的千金,母亲离世,她是受尽冷嘲热讽的丫鬟小姐,一道圣旨只是将她从这个小牢笼转到了另一个牢笼里。外间传言他放荡不堪,生性凶残,不喜束缚,但却貌似潘安。甚而传之有龙阳之癖,景乐王朝的三皇子,恶名昭著,为谋得两国和平,被迫迎娶邻国公主……新婚之夜,良人未归,从此落入冷宫……他,景乐第一杀手,一次失手落入陷阱,生命垂危,被她所救……从此天涯海角追随而去。eva凌菲语是小语的微博噢!
  • 来自外星的我

    来自外星的我

    琴樱因为回归星球而发生意外,重伤跌落地球,丢失记忆……琴樱是来自外星的人,因为去别的星球接待客人回来的时候传送器出现了故障而掉落地球。
  • 七国甘乱

    七国甘乱

    一群玩《武林英雄》的文学爱好者从游戏里演绎出的作品,纯属业余爱好!
  • 冷师将军老鼠妻

    冷师将军老鼠妻

    现代人思念穿越成为夜樱国的公主并下嫁大将军欧阳哲凡,但二人并无夫妻之实。欧阳哲凡天性爱女人,多次与其他女子相会。后夜樱国突发战事,欧阳哲凡带兵抵御外侮,不料兵败。思念不顾危险营救夫君。二人渐渐产生情愫。思念凭借自己的聪慧助欧阳哲凡为国家立功。二人终修正果!
  • 遇到霸道王俊凯

    遇到霸道王俊凯

    “王俊凯,你看上我哪一点了?我改还不行吗?”林玉婷哭丧着脸,对着王俊凯大喊。这个男人!感觉是最近对他太好了!“你给我唱歌,你要不唱你今晚就完。”“啊?不唱不唱!”林玉婷看着王俊凯的歌名。自己才不要喘呢!要喘也是他喘给我听!“那你今晚就完!”某男扑倒某女身上。“王俊凯!你还我清白!”林玉婷哭丧着脸“我还你一辈子。”王俊凯回眸一笑。王俊凯:呸呸呸!什么回眸一笑?我是一纯爷们儿好么?!小格:某人穿女装当女神勾搭了不少男士呢!王俊凯:“滚滚滚!”男女主身心干净。有甜有虐,有哭有笑。